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78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进气切换装置,尤指一种设于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上,而 可开启或关闭机壳上的气窗,进而切换1^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气体循环模式的移动 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机主要是于一机壳内设有压縮机、散热器及风扇等设备,而可对室内 空气进行降温(如Jt^机)、升温(如^n机)、隙显(如^S机)或过滤(如空气 清净机)等作用,以达到提高室内环境舰度的目的,其中,有别于一般架设于室 内高处(墙上或气窗上)的固定式空气调节机,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以其可放置于室 内的地面上使用,无须破坏墙面及窗户,且可依使用者需求移动至适当的位置处使 用或收纳,而逐渐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现有技术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以^机为例,主要分为室内、室外交流循环 的单管式空气调节机,以及室内、室外独立循环的双管式空气调节机,其中
单管式空气调节机是于其机壳后侧设有一排热 L与"^窗,该排热孔处设有一 与室外相通的排热管,该气窗则以多祠Nf孔间隔设g^形成;这种单管式空气调节 丰腿过该气窗吸入室内低温空气,禾U用该低温空气与压縮鹏转及散热器散发的热 气进行热交换,再使该升温后的空气由该排热管排至室外,使室内、室外空气进行 交流:循环,因此这种单管式空气调节机可对压縮 1散热器产生良好的散热效果, 然而这种室内、室外空气交流循环的模式却会导致室内的船显空气流失,造成室外 的高温空气泄漏至室内补充,因此冷房效果较差;
双管式空气调节机则是于该空气调节机的机壳背顶惯穿设有两排热 L并于该 排热孔处分别设有一与彭卜相通的排热管,由其中一排热管导入室外空气,禾拥该
室外空气与压縮init转及散热器散发的热气进行热交换,再使该升温后的空气由另 一祠归热管排至室外,使室内、對卜空气分别lte循环,避免^机吸入室内低温空
气,因此这种双管式空气调节机可具有良好的冷房效果,然而却因前述排热管的管
径大小有限,且室外空气^u^较高,故无法有^M该压縮机及散热器进行散热。后来厂商为了制模方便以及制造成本上的賴,设计出同时具有两排热 L及一 气窗的机壳,使该机壳可同时适用于JJ述室内、室外交流循环模式以及室内、室外 ^^循环*莫式的空气调节^±0
但是战同时具有两排热孔及~^窗的机壳,虽然在应用预行室内、室外交 流循环模式时,可由气窗吸入室内低温空气,再由这两排热孑L排出升、肌的空气, 以达到换气的效果,但是当该t几^Z用于进行室内、室外3虫立循环t莫式时,除了该 排热孔分别以排热管与室外相通外,该气窗处仍然呈现开放状态,亦即会同时进行 室内循环,如此一来,室内的部^M氏温空气将会排方娃室外,使室外高温空气流入 室内进行换气,造成冷房效果差的问题故现有技术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仍有其待进 一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 换装置,希藉此设计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机壳上同时具有可进 行室外循环的排热孔以及可进行室内循环的气窗,在应用于室内、室外独立循环模 式的机器上时,会同时进行室内循环,因而造成冷房效果差的缺点。
为了达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移动式空
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包括有
一机壳,其上成型有两排热孔与至少一气窗部;
至少一盖板,其是可移动地设于机壳一侧,该盖板上成型有至少一气窗部,该
气窗部与机壳的气窗部相对应设置;
至少一调整组件,其穿设机壳而与盖板相接,推动该调整组件可同时带动盖板 关闭或开启禾几壳的气窗部。
通过,设计,只要拨动调整组件调皿板的位置,让机壳的气窗部呈开启的 状态,便可切换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使其可通过机壳与盖板的气窗部以及机壳的 排热 说行室内、室外交流循环;
而当反向拨动调整组件,将盖板的位置调整至关闭机壳的气窗部时,则可切换 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使其可通过机壳的排热孔以及组接于该排热孔处的二排热管 进行室外、室内独立循环;且因盖板关闭机壳的气窗部,故室内的低温空气不会由 机壳的气窗部流入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内,进而排至室外,因此可确保该移动式空
4气调节机的冷房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其中机壳的气窗部呈关闭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正视图,其中机壳的气窗部呈开启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部分组^牛剖面图,其中机壳的气窗部呈关闭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侦舰的部分组件放大音愐图,其中机壳的气窗部呈关闭状态。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机壳ll一排热孔
12—气窗部121—-隔板
122—栅孔13--副导柱
20—盖板21—气窗部
211—隔板212—-栅孔
22—副导孔23—通孔
24—主导柱30—调整组件
31—定位件311—-主导孔
312—第一端部su-—第一端部
314—固定孔ss—拨动件
321—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的一 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机壳IO、至少一盖板20以及至少一调整组件30,其中
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机壳10是设于一移动式空气调节机后侧,其上成型有二 排热孔ll、至少i窗部12以及多个副导柱13,该排热孔ll-间隔贯穿该壳体10, 该气窗部12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隔板121,并于两相邻隔板121间贯穿该机壳10 而形成有一栅 L 122,该副导柱13间隔突伸设于机壳10的一壁面上,且位于该气
5窗部12旁侧;
盖板20设于机壳10 Jl^应设有该副导柱13的一侧,其上成型有至少一气窗部 21、多个副导孔22、至少一通孔23以及至少一主导柱24,该气窗部21与机壳10 的气窗部12相对应设置,其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隔板211,并于两相邻隔板211间 贯穿该盖板20而形成有一栅孔212,该副导孔22呈一长孔状,其是间隔贯穿设于 气窗部21^ii,且可分别供前述机壳10上的副导柱13穿设于其间,使此盖板20 可相对该机壳10于~#定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该通孔23贯穿设于,该盖板20 上侧边处,配合参见图4所示,该主导柱24突伸设于盖板20相对于机壳10的壁面 上,且位于该通孔23旁侧;
配合参见图7所示,调整组件30穿设于机壳10与盖板20之间,其包含有一定 位件31及一拨动件32;
定位件31设于机壳10与盖板20之间,舰应位于盖板20的通 L 23与主导柱 24旁侧,该定位件31上贯穿成型有一主导孔311与至少一固定 L 314,该主导孔 311呈一弯折的长孔,并可供前述盖板20的主导柱24穿设于其间,令该主导孔311 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部312及一第二端部313,该第一端部312与第Z^崙部313 之间形成有一高度差,该高度差与机壳10与盖板20的气窗部12/21的两相邻栅孔 122/212间的距离相等;
拨动件32与该定位件31相互组接,该拨动件32上突伸成型有至少一固定片 321,该固定片321依序可移动地贯穿机壳10气窗部12的栅孔122、穿设固定于该 定位件31的固定孔'314中,并突伸于盖板20的通孔23之间,亦即此拨动件32仅 可带动该定位件31沿机壳10气窗部12的栅孔122于盖板20的通孔23之间移动。
参见图4及图6所示,当推移拨动件32使定位件31的主导孔311导引盖板20 的主导柱24位于主导孔311的第一端部312处时,盖板20气窗部21的隔板211 与栅孔212恰与机壳10气窗部12的隔板121与栅 L 122交错相对,使机壳10的气 窗部12的各栅 L 122呈关闭的状态;
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当反向推动该拨动件32并带动该定位件31沿机壳10 的气窗部12的栅孔122移动时,可使该定位件31的主导孔311孑L缘推顶盖板20 的主导柱24,并使盖板20的主导柱24移动至定位件31的主导孔311的第二端部 313处,如此一来,便可将该盖板20相对机壳10移动至使盖板20气窗部21的栅 孔212恰与机壳10气窗部12的栅孔122相沐使机壳10的气窗部12呈开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拨动调整组件30以调整盖板20的位置,让机壳10
的气窗部i2呈开启的状态,f^r切换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使其可通过机壳10与
盖板20的气窗部12/21以及机壳10的排热孔11进行室内、室外交流循环;
而当反向拨动调整组件30,将盖板20的位置调整至关闭机壳10的气窗部12, 再利用两排热管的一端分别组接于机壳10上设有该排热孔11处,排热管的另一端 放置于室外,便可使此移动式空气调节机可通过其中一排热管排出其内部的热气, 通过另一排热管导入室外空气以进行室外、室内独立循环,且因已利用盖板20关闭 机壳10的气窗部12,故室内低温空气也不会由机壳10的气窗部12泄漏至對卜, 因此可确保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冷房效果。
权利要求1. 一种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其包含有一机壳、至少一盖板以及至少一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机壳上成型有二排热孔与至少一气窗部,该排热孔间隔贯穿该壳体,该气窗部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隔板,并于两相邻隔板间贯穿该机壳而形成有一栅孔;盖板设于机壳一侧,其上成型有至少一气窗部,该气窗部与机壳的气窗部相对应设置,其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隔板,并于两相邻隔板间贯穿该盖板而形成有一栅孔;调整组件穿设于机壳与盖板之间,其包含有一定位件及一拨动件,该定位件设于机壳与盖板之间,前述每一盖板与每一调整组件的定位件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主导柱与套设该主导柱的一主导孔,该主导孔呈一弯折的长孔,令该主导孔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高度差,该高度差与机壳与盖板的气窗部的两相邻栅孔间的距离相等,该拨动件与该定位件相互组接,其是贯穿机壳气窗部的栅孔而突伸至机壳另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机壳与每一盖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副导柱与套设该副导柱的一副导孔, 该副导孔呈一长孔状。
3. 如权禾腰求1或2戶腿的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S,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fei:进一步贯穿成型有至少一通孔,该调整组件的定位件i:ia—步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固定孔,调整组件的拨动件上突伸成型有至少一固定片,该固 定片依序可移动地贯穿机壳气窗部的栅孔、穿设固定于该定位件的固定孔中, 并突伸位于盖板的通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式空气调节机的进气切换装置,其是于一机壳的气窗部旁侧加设有至少一盖板,该盖板可受调整组件的驱动而相对该机壳移动,藉此开启或关闭机壳的气窗部,进而切换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为室外、室内交流循环模式或是室外、室内独立循环模式,并确保该移动式空气调节机于不同气体循环模式下的使用效果。
文档编号F24F13/08GK201314682SQ20082014035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
发明者邱明总 申请人:威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