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轮以及具有该除湿轮的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115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轮以及具有该除湿轮的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轮以及具有该除湿轮的除 湿机,特别涉及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并再生成低温的除湿轮和具有该 除湿轮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通常,除湿机是对室内的潮湿空气进行除湿的,以往,通过使室内 空气经过由制冷剂流过的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组成的热交换器,而降低湿 度之后,向室内重新排出除湿后的空气,以此降低室内的湿度。
即,除湿机使用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从而从周围的空气吸收 热量的方法,由于制冷剂蒸发而蒸发器的温度下降,经过蒸发器的空气 温度也下降。
由此,随着蒸发器周围的温度下降,包含在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而
在蒸发器的表面上结成水珠,蒸发器表面上的7JC珠滴落到水箱(bucket) 中。
但是,如上所述的利用由冷凝器和蒸发器构成的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存在如下问题,即需要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从而不仅费用增大,而 且随着压缩机的驱动而产生噪音,并且需要内置压缩机的空间而使除湿 机的大小变大,且因压缩机等的重量的原因其移动也不方便。
另一方面,在韩国注册专利^iS报10-0598214中>^开有如下的利用 干燥元件(desiccant)的加湿及除湿装置,即空气经过干燥元件,被 干燥元件夺取水分,被吸附到干燥元件中的水分,因加热器的热而被蒸 发,从而干燥元件被再生。
如上所述的利用干燥元件的加湿及除湿装置,被加热器加热的室内 空气经过干燥元件,以间接加热的方式蒸发被吸附到干燥元件中的水 分,或者将电加热器和干燥元件一体化,以电加热器的直接加热方式蒸 发干燥元件中的水分,再生空气鼓风机将对干燥元件中的水分进行蒸发的空气(高温多湿)向外部放出。
但是,在韩国注册专利公报10-0598214中所公开的除湿装置存在 如下的问题,即在对干燥元件中的水分进行蒸发的高温多湿空气被放 出到室内的情况下,室内的除湿能力下降;在对干燥元件中的水分进行 蒸发的高温多湿空气被放出到室外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将对干燥元件的 水分进行蒸发的高温多湿空气引导到室外的另外的管道等,从而结构变 得复杂,而且除湿装置的移动变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水分吸收率高且能够低温再生的除湿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提高 室内除湿能力且除湿轮在低温下被再生,从而除湿轮的再生所需的耗电 量最小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冷凝 效率高且提高除湿轮的再生以及除湿轮的除湿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除湿轮,包括干燥元件,其含有 介孔二氧化硅;干燥元件转轮,其围绕着上述干燥元件的周围并与上述 干燥元件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 入部和空气排出部;鼓风机,其被设置成由上述空气吸入部吸入室内空 气,并经过上述本体后,由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除湿轮,其可旋转地 配置在上述本体内部,并包括含有介孔二氧化硅的干燥元件和围绕着上 述干燥元件周围与上述干燥元件结合的干燥元件转轮;除湿轮旋转机 构,其旋转上述除湿轮;再生机构,其再生上述除湿轮。
上述介孔二氧化硅,气孔的大小为2nm ~ 50nm。
上述再生机构包括再生风扇,其被设置成向上述除湿轮送风;加热 器,其被设置成对由上述再生风扇向上述除湿轮a的空气进行加热;冷 凝热交换器,其使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和向上述鼓风机^的空气进行 热交换而对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进行冷凝。上述冷凝热交换器中,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经过的冷凝流路和向上 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经过的吸热流路以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
上述吸热流路,在其与上述冷凝流5ML间的位置上以贯通上述冷凝热
交换器的方式开口形成。
本发明的除湿M包括管道,该管道将经过上述冷凝热交换器冷凝的 空气向上述再生风扇引导。
上述冷凝热交换器、除湿轮、加热器、鼓风机,沿前后方向按上述冷 凝热交换器、除湿轮、加热器、鼓风机的顺序被配置。
本发明的除湿机还包括转轮框架,其将上述本体的内部划分为配置 上述鼓风机的后方侧空间和配置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前方侧空间;转轮支 承件,其被设置在上述转轮框架上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除湿轮。
在上述转l^框架上形成有将经过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室内空气向上述 除湿轮分流的分流部。
上述冷凝热交换器形成为比上述除湿轮更大。
上述分流部形成在与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相对置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除湿机^包括水箱,该水箱被安装成位于上述冷凝热交换器 的下侧,并收集在上述冷凝热交换器中被冷凝而滴落的冷凝水。
上述本体包括底座;后机壳,其被配置在上述底座的后方上侧且在 上板部上形成有空气排出部;前机壳,其被配置在上述后机壳的前方且形 成有空气吸入孔;前面板,其被配置在上述前机壳的前方且形成有上述空 气^IX部。
上述后机壳形成有用于上述水箱的进出的后开口部;上述前机壳形成 有用于上述水箱的进出的前开口部。
上述干燥元件转轮在外周形成有从动齿轮。
上述除湿轮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上述从动齿轮的驱动齿轮;旋转上述 驱动齿轮的马达。上述马达被配置成上述驱动齿轮位于上述从动齿轮的周边。
本发明涉及的除湿轮的干燥元件含有介孔二氧化硅,因此与干燥元 件含有沸石等的情况相比,具有能够低温再生且除湿能力高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由于除湿轮能够低温再生,因 此具有能够将再生机构的耗电量最小化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再生除湿轮的再生空气被冷凝 热交换器冷凝,冷凝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被极大化,从而具有再生空 气的冷凝效率高且提高除湿轮的再生以及除湿轮的除湿能力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经过冷凝热交换器的冷凝流路 的空气被管道引导到再生风扇中,从而具有能够将冷凝热交换器的冷凝 流路设计成冷凝效率最大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在转轮框架上形成将经过冷凝 热交换器的室内空气分流到除湿轮的分流部,使冷凝热交换器大于除湿 轮,从而具有提高冷凝热交换器的冷凝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 照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易于理解。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 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 一 实施例的除湿以 及再生原理的示意图。图6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进行 除湿时的空气的温度和绝对湿度的图。
图7是图2所示的除湿轮以及加热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2所示的除湿轮以及转轮框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 说明。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 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 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 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除湿以及再 生原理的示意图,图6是简要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的 一实施例进行除湿时的空气的温度和绝对湿度的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除湿机,如图1所示,在吸入室内空气并吸收水分 后,排出被除湿后的室内空气,且在本体2上形成有空气吸入部4和空 气排出部6。
本体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底座10;后机壳20,其形成 除湿机的后方外观且被配置在底座10的后方部上侧;前机壳30,其结 合在后机壳20的前方;前面板40,其配置在前机壳30的前方。
在底座10上设置有有助于除湿机的移动的转轮;由以可旋转的 方式支承转轮的转轮支承体构成的转轮组件11。
转轮组件11的转轮支承体通过螺钉等的締结部件被安装在底座10上。
底座10的四个角上形成有转轮组件11的一部被插入而被存放的转 轮组件收容部12。
底座10可以形成为板体形状,也可以形成为箱子形状,在以下的 说明中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前、后、左、后中的一面上形成有用于取出后述的水箱130的水箱取出部13,并为了使在后述的冷凝热交换器 110中产生并滴落的冷凝水滴落到水箱130中,上面14敞开的箱体形状。后机壳20包括后板部21;在后板部21的左、右侧端以弯曲形状 形成的左、右侧板部22、 23;在后板部21的上端以弯曲形状形成的上 板部24。在后机壳20上形成有用于将在本体2内部的除湿后的室内空气向 本体2的外部排出的空气排出部6。空气排出部6,为了将在本体2内 部被除湿的室内空气从除湿机的上侧排出而形成在后机壳20的上板部 24上。在后机壳20上形成有用于水箱130的进出的后开口部25。前机壳30包括前板部31;在前板部31的左、右侧端以弯曲形状 形成的左、右侧板部32、 33;在前板部31的上端以弯曲形状形成的上 板部34。在前机壳30上形成有将室内空气吸入到本体2内部的空气吸入孔 35。为了使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的室内空气在除湿机的前方从前后方向 被吸入,而将空气吸入孔35形成在前机壳30的前板部31上。在前机壳30上,尤其是在上板部34上设置有控制单元36,该控制 单元36具有运转操作除湿机的控制部和显示除湿机的信息的显示部。控制单元36包括向外露出的控制面板37;被配置在控制面板37 上并设置有控制部、显示部等的各种电子部件的控制基板(PCB) 38。在前机壳30上形成有用于水箱130的进出的前开口部39。前面板40形成除湿机的前面外观,并形成有使室内空气吸入到本 体2的内部,尤其是吸入到前机壳30的空气吸入孔35的空气吸入部4。即,室内空气依次经过前面板40的空气吸入部4和前机壳30的空 气吸入孔35,而被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并在本体2的内部被除湿后, 经过后机壳20的空气排出部6向外部排出。为了提高除湿机的前面的美观,前面板40的前面被封闭,空气吸 入口 6形成在前面板40的前面以外处,前面板40包括没有形成开口部的板体形状的前板部41,空气吸入部4形成在前板部41的后方。空气 吸入部4凸出地形成在前面板40的前板部41的背面,并形成为格栅状。在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50、除湿轮60和再生机构90、 100、 110、 120。在此,再生机构90、 100、 110、 120用于再生除湿轮60,且包括 再生风扇卯、再生加热器IOO、冷凝热交换器110和管道120,对于再 生机构90、 100、 110、 120的各构成,在后面详细i兌明。鼓风机50是将室内空气I由空气吸入部4吸入并经过本体2之后由 空气排出部6排出,以使室内空气被除湿轮60除湿的一种除湿风扇, 其包括风扇护罩53,其背面开放以与后机壳20—起形成送风流路, 并在前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孔51,在上部开口形成有排出部52;风扇马 达54,其设置在风扇护罩53和后机壳20中的一个上;风扇55,其以 能够在风扇护罩53和后机壳20之间旋转的方式与风扇马达54的旋转 轴连接。在风扇护罩53的排出部52上设置有排出格栅56。风扇55被形成在后机壳21上的风扇支承部26可旋转地支承着。除湿轮60是通过鼓风机50吸入的室内空气I中的水分被吸附并能 够被低温再生,其被设置成位于鼓风机50和冷凝热交换器110之间。除湿轮60包括室内空气I经过且室内空气I中的水分被吸附并能 够被低温再生的干燥元件61;围绕干燥元件61的周围并固定干燥元件 61上的干燥元件转轮62。干燥元件61整体上形成为圆板形状,且在中央形成有用于固定干 燥元件转轮62的固定槽63。干燥元件61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陶瓷纤维材质的平面纸 和波形纸相互交替地巻成圆筒形状,并涂敷介孔二氧化硅(Meso-silica (Si02))等。在此,介孔二氧化硅是介孔多孔性硅,气孔和表面积非常发达,从 而吸收特性优秀,并在大约60匸以下的低温也能够再生,即能够除去水分。介孔二氧化珪,使粒径为10~ 1000nm的球形硅粒子以及硅前体和 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下引起反应,从而在球形的硅粒子表面生长由硅和表 面活性剂成分组成的单元(cell)部,之后,若将形成有单元部的结果 物经过热处理,除去单元部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则在除去表面活性剂的 地方形成具有规定直径的气孔的珪单元部,且气孔的大小为2nm~ 50nm。表l试剂吸收率(mL/g)再生温度(1C )沸石(zeolite )0.37153铝0.4780介孔二氧化硅0.6348表1是干燥元件的再生区域等的试验结果,是将整体大小大致为200nm、气孔为2nm ~ 50nm的介孔二氧化硅与沸石和铝进行比较的结 果,如表1所示,介孔二氧化硅与沸石和铝的情况相比,每lg试剂的 水分吸收量大,从而除湿能力比沸石和铝相对较高,而且再生温度比沸 石和铝相对低,从而以相对低的热风也能够被再生。如上所述,干燥元件61在旋转的情况下,室内空气I经过而吸附 水分附的部分(以下,称之为"吸附部")和再生空气O经过而蒸发水 分的部分(以下,称之为"再生部")交替地被切换,从而水分被吸附/ 被蒸发,与再生加热器110相对置的部分成为再生空气O经过的再生部, 与再生加热器110相对置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成为室内空气经过的除湿 部。干燥元件转轮62是保护干燥元件的一种干燥元件护罩,且包括 围绕着干燥元件61的周围的环状的周缘部64;固定干燥元件61的固定 部65;为了连接周缘部64和固定部65以放射状地形成在周缘部64和 固定部65之间的连接部66。在本体2的内部配置有可旋转地支承除湿轮60的转轮支承件68和 安装转轮支承件68的转轮框架69。转轮支承件68是实质上支承除湿轮60的,其包括围绕着除湿轮 60的周围的环状的周缘部70;可旋转地支承除湿轮60的支承轴71;为 了连接周缘部71和支承轴71而以放射状地形成在周缘部70和支承轴 71之间的连接部72。周缘部70上凸出地形成有以通过螺丝等的締结部件締结在转轮框 架69上的方式被组装的締结部73。转轮支承件68安装在转轮框架69上,转轮支承件68通过螺丝等 的締结部件被安装。转轮框架69是将本体2的内部划分为配置鼓风机50的后方侧空间 和配置热交换器110的前方侧空间的一种隔离板,其被配置成位于鼓风 机50和冷凝热交换器110之间。在转轮框架69上,在鼓风机50的空气吸入口 51的前方,开口形 成有转轮支承件68贯通配置的贯通部75。在转轮框架69上,在再生风扇90的前方,形成有连通管道120和 再生风扇90的开口部76,该开口部76使得被引导到后述的管道120 中的空气能够被引入到再生风扇90中。在转轮框架69上,为了使经过管道120的空气迅速地被吸入到再 生风扇90中并被吸入到再生加热器100中,连通管道120和再生风扇 90的开口部76最好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再生加热器100的方式形成。例如,在再生加热器100与除湿轮60上部相对应地被设置的情况 下,最好在转轮框架69的上部形成开口部76,在再生加热器100与除 湿轮60的下部相对应地被设置的情况下,最好在转轮框架69的下部形 成开口部76。在转轮框架69上开口形成将经过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室内空气分流 到除湿轮60的分流部77。在此,冷凝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区域并不限定于与除湿轮60相对 置的部分,而且可以比除湿轮60的大小更大,分流部77形成在与冷凝 热交换器110的一部分尤其是冷凝热交换器110中不与除湿轮60相对 置的部分相对置的位置上。被吸入到本体2内部中的室内空气I中的一部分经过冷凝热交换器 110中的与除湿轮60相对置的部分,并对经过冷凝热交换器110的空气 进行冷凝;被吸入到本体2内部中的室内空气I中的其余的部分经过冷 凝热交换器110中的不与除湿轮60相对置的部分,并对经过冷凝热交 换器110的空气进行冷凝。即,冷凝热交换器110形成为其整体大小比除湿轮60更大,且不与 除湿轮60相对置的部分也对再生空气进行冷凝。另一方面,在转轮框架69上形成有控制部设置部79,该控制部设 置部79用于设置控制除湿机的控制部78。控制部78包括设置各种电气部件的基板(PCB) 80;设置基板 80且合成树脂材质的基板盒81;设置基板盒81且金属材质的控制箱82。再生风扇90是将用于再生除湿轮60的空气(下面,称为"再生空 气")送到除湿轮60中的风扇,该再生风扇卯包括风扇护軍91;可 旋转地配置在风扇护罩91上的风扇92;为了引导被风扇92吸入的空气 而设置在风扇护罩91上的孔板(orifice) 93;设置在风扇护罩91上并 旋转风扇92的风扇马达94。再生风扇90被设置成位于转轮框架69的开口部76后方,孔板93 位于与转轮框架69的开口部76连通的位置上。再生加热器100,对通过再生风扇90被送到除湿轮60的空气进行 加热并向除湿轮60供给高温空气,其被设置成位于除湿轮60和鼓风机 50之间。再生加热器100包括传热加热器101;覆盖传热加热器101并与 再生风扇90连通的加热器罩102;以位于加热器罩102和除湿轮60之 间的方式与加热器罩102结合的遮断膜103。遮断膜103是使被加热器101加热的空气不从加热器与除湿轮60 之间向周围泄漏而向除湿轮60移动地进行遮挡的一种空气导向件,该 遮断膜103形成为大致的扇形或半圆形,并在朝向除湿轮60的面上形 成有开口部。冷凝热交换器110,使再生除湿轮60的再生空气和向鼓风机50吸入的室内空气I进行热交换而使其被冷凝,该冷凝热交换器110被设置 成位于除湿轮60以及转轮框架69的前方。冷凝热交换器110被设置在除湿轮60以及转轮框架69的前方且前 机壳30的前板部31后方位置上。即,本实施例涉及的除湿机,沿室内空气I的流动方向,以冷凝热 交换器110、除湿轮60、再生加热器100和鼓风机50的顺序被配置。另一方面,在冷凝热交换IIO上形成有再生除湿轮60的再生空气 O经过的冷凝流路112;被鼓风机50吸入且向鼓风机50吸入的室内空 气I在经过除湿轮60之前经过的吸热流路114。多个冷凝热交换器110沿室内空气I的流动方前后配置。冷凝热交换器110,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内部形成有冷凝流路112, 并且吸热流路114贯通冷凝热交换器110而形成。冷凝热交换器110中,在前板和后板之间形成有冷凝流路112,为 了冷凝流路112以及吸热流路114的成形容易性和轻量化等,前板和后 板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冷凝流路112,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内部多个流路并列连接,多 个流路的各个,整体上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在冷凝热交换器110内部。吸热流路114以前后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在冷凝热交换器110中的 未形成冷凝流路112的部分上。吸热流路114以如下方式开口形成,即沿垂至于冷凝流路112的 方向在冷凝流路112之间的位置上贯通冷凝热交换器110。即,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被吸入流路114分成多个流 路,再生空气O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内部经过冷凝流路112向上下方 向流动时,室内空气I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前方沿前后方向经过吸热 流路114而对再生空气O进行冷凝,之后向吸热流路114的后方流动。冷凝热交换器IIO,在上部形成有经过再生转轮60的再生空气O被 引入到冷凝热交换器110中的再生空气引入部,在下部形成有经过冷凝 流路112的再生空气被排出的再生空气排出部116,且在下部形成有排出在冷凝流路112中被冷凝的冷凝水的排出口 118。冷凝热交换器110中,再生空气引入部形成为再生转轮60的再生部 大小以及形状。在再生加热器100整体上为带有棱角的形状的情况下,除湿轮60 的与再生加热器100相对置的部分为再生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再生 空气引入部与再生加热器100 —样形成为带有棱角的形状。与此相反,在再生加热器100为半圆形状的情况下,除湿轮60的 与再生加热器100相对置的部分为再生部,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再生空 气吸入部与再生加热器100 —样形成为半圆形状。为了使冷凝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区域最大化,冷凝热交换器110 的再生空气排出部116在冷凝热交换器110周围部的一侧上向旁边凸出 地形成。即,在再生空气排出部116位于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前、后面即空 气流动面上的情况下,冷凝热交换器110的热交换区域缩小相当于再生 空气排出部116所占的空间部分,但若再生空气排出部116从冷凝热交 换器110周围部的一侧向旁边凸出地形成,则冷凝热交换器110的热交 换区域被增大。另一方面,冷凝水排出口 118凸出地形成在冷凝热交换器100的周 围部中的下部。冷凝热交换器110中的冷凝流路112的各流路以冷凝热交换器110 的左右方向相分隔地形成,因此冷凝水排出口 118最好形成在冷凝热交 换器110的周围部中的下部,尤其是下部中央,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周 围部中的下部朝向冷凝水排出口 118向下倾斜地形成。管道120将经过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的空气引导到再 生风扇卯,并在除湿机内部再生空气O经过的再生流路形成闭回路, 管道120的一端与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再生空气排出部116连接,另一 端与转轮框架69的开口部76连接。即,根据本实施例的除湿机中,沿再生空气I的流动方向按再生风 扇90、再生加热器100、除湿轮60、冷凝热交换器110和管道120的顺序被配置,再生风扇90配置在转轮框架69的后方,再生加热器100配 置在除湿轮60的后方,冷凝热交换器110配置在除湿轮60以及转轮框 架69的前方,管道120配置在转轮框架69的前方。在如上所述的除湿机中,被再生风扇90送去的再生空气I依次经过 再生加热器100和除湿轮60而向除湿轮60的前方流动,之后顺着冷凝 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在除湿轮60的前方向下流动,移动到冷 凝热交换器110的旁边之后顺着管道120向转轮框架69的前方上侧流 动,并沿前后方向贯通转轮框架69而向后方流动之后,被吸入到再生 风扇卯中。根据本实施例的除湿机还包括水箱130,该水箱盛有在冷凝热交换 器110中被冷凝而滴落的冷凝水。水箱130为上面敞开的箱体,并可拆装于底座10上。而且,在本体2的内部配置有接水盘140,该接水盘140接在冷凝 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中被冷凝而滴落的冷凝水并向水箱130排图7是图2所示的除湿轮以及加热器的放大剖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除湿机,转轮支承件68以支承干燥元件61和干燥 元件转轮62的方式与再生加热器110组装成一体。干燥元件转轮62的固定部65被插入到形成在干燥元件61上的固 定孔63中而被固定在干燥元件61上,从而成为除湿轮60的旋转轴, 并且在干燥元件转轮62的固定部65上形成有转轮支承件68的支承轴 71被贯通的支承轴贯通孔67。转轮支承件68的支承轴71以贯通除湿轮60的支承轴贯通孔67的 方式凸出。转轮支承件68的支承轴71形成有締结孔74,该締结孔中以再生加 热器100能够固定在支承轴71上的方式締结有締结部件104。再生加热器100,在加热器罩102上形成有締结部件104贯通的加 热器軍贯通部105,以使締结部件104贯通加热器罩102以及遮断膜103而与支承轴71结合;并在遮断膜103上形成有締结部件104贯通的遮 断膜贯通部106。即,締结部件104依次通过加热器軍102的加热器軍贯通部105和 遮断膜贯通部106之后,締结在形成于转轮支承件68的支承轴71上的 締结孔74上,转轮支承件68的支承轴71可旋转地支承干燥元件61和 干燥元件转轮62的同时,支承再生加热器110。图8是图2所示的除湿轮以及转轮框架的正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除湿机,如图8所示,还包括旋转除湿轮60的 除湿轮旋转机构84。除湿轮60中,在干燥元件转轮62的周缘部64的外周上形成有从 动齿轮85。除湿轮旋转机构84是旋转除湿轮60中的干燥元件转轮62的旋转 机构,该除湿轮旋转机构84包括旋转从动齿轮85的驱动齿轮86和旋 转驱动齿轮86的马达87。马达87通过螺丝等的締结部件締结在转轮支承件68和转轮框架69 中的一个上。马达87被设置成驱动齿轮86位于从动齿轮86的周边的一侧。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如下。首先,当通过控制单元36输入除湿机的运转指令时,控制部78驱 动除湿风扇50和再生风扇90和除湿轮旋转机构84。在再生风扇50被驱动时,室内空气I经过空气吸入部4被吸入到本 体2的内部,之后经过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吸热流路114,之后经过除 湿轮60。经过除湿轮60的室内空气I被干燥元件61夺去水分而温度上 升,之后经过空气排出部6向外部排出(A—>B->C_>D)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的再生风扇50被驱动时,除湿轮旋转机构 84旋转除湿轮60,室内空气经过而被吸附有水分的除湿轮60的部分, 即,除湿部与再生加热器IIO相对置而成为再生部后,再次移动到不与 再生加热器110相对置的位置而成为除湿部。在再生风扇卯的驱动时,再生空气o通过再生风扇卯流动到再生加热器110中,并被再生加热器110加热到高温。如上所述地被再生加 热器110加热后的再生空气,之后经过除湿轮60中的与再生加热器100 相对置的部分即再生部,这时吸附在除湿轮60的再生部上的水分被蒸 发而变成高温多湿。被除湿轮60变成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被引入到冷 凝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中,并经过冷凝流路112,在经过如上 所述的冷凝流路112的途中被经过冷凝热交换器110的室内空气I夺去 热量而温度下降,从而水分被冷凝(E—>F—>G—>H)经过冷凝流路112的再生空气O,之后经过管道120后被吸入到再 生风扇卯中,如上所述的再生空气循环在再生风扇卯、再生加热器100、 除湿轮60、冷凝热交换器110和管道120中,以此继续再生除湿轮60。在如上所述的室内空气的除湿以及除湿轮60的再生时,在冷凝热 交换器110的冷凝流路112上进行如上所述的除湿轮60的再生的期间 内,水分被冷凝而产生冷凝水并且冷凝水滴落,滴落的冷凝水经过冷凝 热交换器110的冷凝水排出口 118滴落到接水盘140中,滴落的冷凝水 通过接水盘140被排出到水箱130中,从而被收集在水箱130中。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除湿机中,除湿轮60的干燥元件61包括介 孔二氧化硅,能够进行低温再生,因此不需要将再生加热器100加热到 不必要以上的高温,而且能够使再生加热器100的耗电量最小化,干燥 元件61的再生能够迅速进行,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除湿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元件,其含有介孔二氧化硅;干燥元件转轮,其围绕着上述干燥元件的周围并与上述干燥元件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介孔二氧化 珪的气孔大小为2nm 50nm。
3. —种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鼓风机,其被设置成由上述空气吸入部吸入室内空气,并经过上述 本体后,由上述空气排出部排出;除湿轮,其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本体内部,并包括含有介孔二氧化 硅的干燥元件和围绕着上述干燥元件周围与上述干燥元件结合的干燥 元件转轮;除湿轮旋转机构,其旋转上述除湿轮;再生机构,其再生上述除湿轮。
4. ^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介孔二氧化硅,气孔的大小为2nm 50n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再生机构包括再生风扇,其被设置成向上述除湿轮送风;加热器,其被设置成对由上述再生风扇向上述除湿轮送风的空气进 行加热;冷凝热交换器,其使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和向上述鼓风机吸入的 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进行冷凝。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冷凝热交换器中,再生上述除湿轮的空气经过的冷凝流路和向上述鼓 风机吸入的空气经过的吸热流路以相互垂直的方向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具 有上述吸热流路,在其与上述冷凝流路之间的位置上以贯通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方式开口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管道,该管道将经过上述冷凝热交换器冷凝的空气向上述再生风扇 引导。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冷凝热交换器、除湿轮、加热器、鼓风机,沿前后方向按上述冷凝热 交换器、除湿轮、加热器、鼓风机的顺序被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转轮框架,其将上述本体的内部划分为配置上述鼓风机的后方侧空 间和配置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前方侧空间;转轮支承件,其被设置在上述转轮框架上并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除湿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转轮框架上形成有将经过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室内空气向上述 除湿轮分流的分流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凝热交换器形成为比上述除湿轮更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流部形成在与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相对置的位置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水箱,该水箱被安装成位于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下侧,并收集在上 述冷凝热交换器中被冷凝而滴落的冷凝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包括底座;后机壳,其被配置在上述底座的后方上侧且在上板部上形成有空气 排出部;前机壳,其被配置在上述后机壳的前方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孔;前面板,其被配置在上述前机壳的前方且形成有上述空气吸入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机壳形成有用于上述水箱的进出的后开口部; 上述前机壳形成有用于上述水箱的进出的前开口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干燥元件转轮在外周形成有从动齿轮,上述除湿轮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上述从动齿轮的驱动齿轮;旋转上 述驱动齿轮的马达。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达被配置成上述驱动齿轮位于上述从动齿轮的周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除湿轮的除湿机,具有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鼓风机,其被设置成由空气吸入部吸入室内空气并经过本体之后,由空气排出部排出;除湿轮,其可旋转地配置在本体内部,并包括含有介孔二氧化硅的干燥元件和围绕着干燥元件的周围与干燥元件相结合的干燥元件转轮;除湿轮旋转机构,其旋转除湿轮;再生机构,其再生除湿轮,该除湿机具有除湿能力高且使耗电量最小化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F3/14GK101574609SQ2009100056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7日
发明者朴亨镐, 朴俊星, 黄舜喆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