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式抽油烟机及其射流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081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射流式抽油烟机及其射流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厨房用设备,特别是涉及射流式抽油烟机及其射流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家庭抽油烟机,其工作原理是在排气通道上直接安放轴流式离心 风机来实现抽排油烟,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叶片和风机直接接触油烟,风机很容易沾染 上油烟,使用后的清洁非常麻烦,严重的甚至会损毁离心风机,大大缩短机器的寿命。中国发明专利98107575. 4,00134096. 4,01102828. 9以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200620079304. 2分别提供了射流式抽油烟机的技术方案,利用射流气体产生的负压吸附油 烟,风机与油烟气体完全隔离,从而解决了上述普通油烟机所存在的缺陷,但是,上述方案 中射流式抽油烟机产生射流气体的喷射口均被设置在远离集烟罩罩口而通往室外的排气 管道上,射流喷射口所产生的负压吸附作用在到达集烟罩罩口时大大的削弱和降低,往往 达不到充分吸附处于集烟罩下方的油烟。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发明专利01102828. 9采取了在通往室外的排气通道 上安装两级甚至多级射流装置,然而,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结构过于松散和庞大,其中 大风量的风机甚至需要单独安装在户外,这给普通用户在安装和使用时带来很大的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79304. 2在结构上加装了气幕和油烟过滤装置,但其射流腔体 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射流腔体体积过于庞大,无法形成高速喷射气流,对集烟罩下方的油 烟气体的吸附作用非常有限。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对射流式抽油烟机均做了一些尝试和改进,但从整体的 效果来说,排烟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提高射流式抽油烟机排烟效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烟机射流发生 器,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外壳体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上设有进风 口,内、外壳体的顶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的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的第一折边部, 外壳体的下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的第二折边部,第二折边部与第一折边部所夹间隙形成射 流通道。在上述油烟机射流发生器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的侧 壁的夹角为0-30度。在上述油烟机射流发生器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的侧 壁的夹角为15度。在上述油烟机射流发生器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l_5mm。在上述油烟机射流发生器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1. 5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流式抽油烟机,包括抽油烟机壳体和油烟过滤器,该抽油烟机壳体的顶面上设有排烟管道,抽油烟机壳体内安装有第一射流发生器,所述第一射流 发生器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 上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连接第一鼓风机,内、外壳体的顶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的 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的第一折边部,外壳体的下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的第二折边部,第 二折边部与第一折边部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道,所述油烟过滤器设置在内壳体上,外壳体 的底面与抽油烟机壳体底边之间的距离为0-100mm。在上述射流式抽油烟机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的侧壁 的夹角为0-30度。在上述射流式抽油烟机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的侧壁 的夹角为15度。在上述射流式抽油烟机方案中,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l_5mm。在上述射流式抽油烟机方案中,还包括与第一射流发生器结构相同的第二射流发 生器,所述第二射流发生器设置在第一射流发生器的上方,第二射流发生器的外壳体上的 进风口连接第二鼓风机。本发明通过射流发生器产生射流气流裹挟油烟气体从排烟管道排出,因此叶轮和 电机完全和油烟气体隔离,解决了叶片和风扇被油烟气体污染的问题,真正做到了终身免 拆洗叶片和风机。


图1为本发明射流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射流式抽油烟机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射流式抽油烟机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射流式抽油烟机第二种实施例工作时排烟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包括外壳体1和设置在外壳体1内 的内壳体2,内、外壳体的材料可以选用塑料、铁皮其它材料制作成型。外壳体1和内壳体2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 3,内、外壳体1、2的顶 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2的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1的第一折边部4,外壳体1的下 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2的第二折边部5,第二折边部5与第一折边部4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 道6。射流通道6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2的侧壁的夹角a为0-30度,较佳的选择 是射流通道与内壳体的侧壁的夹角为15度,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l_5mm,较佳的选择 为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1.5mm。上述选择是依据康恩达原理和雷诺系数,经过精密的 计算和大量的实验所得出的,确保在射流通道开口处射出的气流为层流状气体而不致产生 紊乱气流。雷诺系数是指惯性力和黏滞力的比值,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 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 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 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也就是说,雷诺数决定了流体的稳定情况。一般管道流雷诺数< 2100为层流状态,大于4000为湍流状态,2000 4000为过渡流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射流发生器的射流式抽油烟机,第一种实施例的结 构如图2所示,包括抽油烟机壳体100和油烟过滤器200,该抽油烟机壳体100的顶面上设 有排烟管道20,抽油烟机壳体100内安装有第一射流发生器10,所述第一射流发生器10包 括外壳体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内的内壳体12,所述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均呈喇叭形且 外壳体11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第一鼓风机13,内、外壳体11、12的顶边沿互相连 接为一体,内壳体12的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11的第一折边部14,外壳体11的下边沿设 有朝向内壳体12的第二折边部15,第二折边部15与第一折边部14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道 16,射流通道16开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内壳体12的侧壁的夹角a为0-30度,较佳的选择是 射流通道与内壳体的侧壁的夹角为15度,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l_5mm,较佳的选择为 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1. 5mm。所述油烟过滤器200设置在内壳体12内,外壳体11的底 面与抽油烟机壳体100底边之间的距离为0-100mm。图3为射流式抽油烟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 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一个第二射流发生器30,第二射流发生器30与第一射流发生器10 结构相同,安装在第一射流发生器10的上方且第二射流发生器的外壳体上的进风口连接 第二鼓风机18。下面根据第二种实施例对射流式抽油烟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加以介绍。如图 4所示,第一鼓风机13向第一射流发生器11的内腔中输送第一气流21,当第一射流发生器 11内腔中的气压达到一定压力时,高压气体就从第一射流发生器11的射流通道16高速喷 射而出形成第一喷射气流22,喷射气流22喷出后,在射流通道16喷射口附近的内表面(内 壳体内壁)形成了康恩达表面,根据康恩达原理,第一喷射气流22从射流通道16喷射口喷 出后产生柯恩达效应,会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改为沿着康恩达表面即射流发生器的内壁 向前高速流动,从而带动处于射流发生器围绕的气体一起向前流动,并对位于射流发生器 下方的油烟气体23产生抽吸的效果。柯恩达效应指的是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 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 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只要物体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 定律,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流动。简单说,就是遇到曲面后,水流或 气流会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转而随着曲面流动。同时,第二鼓风机18也向第二射流发生 器30的内腔中输送第二气流25,这样,在两级射流发生器10和30的共同作用下,油烟气体 23经过过滤器200过滤后被被射流气流22裹挟着一起从排烟管道20排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非常突出。首先,它完全解决了叶片和风扇被油烟气体污染的问题,其叶轮和电机完全和油 烟气体隔离,真正做到了终身免拆洗叶片和风机;第二,整体结构设计简洁合理,各个功能部件既相对独立,又可经过简单的装配合 成一体,适合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也适合普通家庭的安装维护和使用;第三,喇叭形射流发生器充分利用了流体力学中的雷诺系数和康恩达效应,保证 了射流气体流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并产生了很强的吸附效应。第四,喇叭形射流发生器集射流发生装置与油烟气体集拢装置为一体,并且相对 整体机壳独立成型,它既能保证高压高速的喷射气流的有效产生,同时也使本发明的射流气体通道和油烟气体通道从靠近油烟机的下端口开始就重合,这大大提高了对处于油烟机 下方的油烟气体的吸排效果,同时这种结构还使得射流发生器整个气流通道的内表面处于 喷射气流的吸附和保护之下,减少了油烟气体对射流发射器内壁的污染。第五,在两级射流发生器的共同作用下,油烟气体在经过充分的吸附和过滤后顺 畅地被排向排气通道,从而确保实际的吸排效果能完全达到实用的水平。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 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内、外壳体的顶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的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的第一折边部,外壳体的下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的第二折边部,第二折边部与第一折边部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 向与内壳体侧壁的夹角为0-3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 向与内壳体侧壁的夹角为1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 l-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机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 1. 5mm0
6.射流式抽油烟机,包括抽油烟机壳体和油烟过滤器,该抽油烟机壳体的顶面上设有 排烟管道,其特征在于抽油烟机壳体内安装有第一射流发生器,所述第一射流发生器包括 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上设有进风 口,该进风口连接第一鼓风机,内、外壳体的顶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的底边沿设有 朝向外壳体的第一折边部,外壳体的下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的第二折边部,第二折边部与 第一折边部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道,所述油烟过滤器设置在内壳体上,外壳体的底面与抽 油烟机壳体底边之间的距离为0-10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流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 与内壳体的侧壁的夹角为0-3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流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切线方向 与内壳体的侧壁的夹角为15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流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通道开口处的宽度为 l-5m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流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射流发生器结构 相同的第二射流发生器,所述第二射流发生器设置在第一射流发生器的上方,第二射流发 生器的外壳体上的进风口连接第二鼓风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油烟机上的射流发生器,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外壳体均呈喇叭形且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内、外壳体的顶边沿互相连接为一体,内壳体的底边沿设有朝向外壳体的第一折边部,外壳体的下边沿设有朝向内壳体的第二折边部,第二折边部与第一折边部所夹间隙形成射流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射流发生器的射流式抽油烟机。本发明通过射流发生器产生射流气流裹挟油烟气体从排烟管道排出,叶轮和电机完全和油烟气体隔离,解决了叶片和风扇被油烟气体污染的问题,真正做到了终身免拆洗叶片和风机。
文档编号F24C15/20GK101858613SQ2010102318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林小冬 申请人:林小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