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91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对空调的出风口结构进行的改进设 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基本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其用于 调节人们居住或工作环境的空气温度以及清新度;其中的空调出风口则作为空调为人们提 供舒适空气的出口,其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舒适的空气。最原始的空调出风口,其仅仅是在空调面板上形成的一个供与蒸发器相连通的开 口,其仅仅能起到出风的作用,而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调整出风角度;为此,故人们设计 了一种出风口结构,其包括开口、沿开口周缘形成的框架、架设在框架上并可相对框架转动 的导风叶片以及驱动导风叶片转动的电机;这样,通过电机对导风叶片的驱动而改变导风 叶片的偏转角度,进而实现调整从开口出来的舒适空气的出风方向。目前,为了在实现导风叶片和框架之间可转动相连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将导风叶 片定位在框架上,其解决的方案是首先,在该框架上形成供导风叶片端部贯穿的通孔;然 后,当该导风叶片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的通孔后,还在其端部焊接或者盖设有挡块,且该挡 块的宽度大于该通孔的直径,具体设置时该挡块还可以选用螺钉等方式;这样,通过该挡块 与该通孔之间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导风叶片脱离该框架的缺陷。但是,由于该每一导风 叶片的挡块均暴露在框架的外端,故严重地影像到了整个空调出风口结构的美观性,从而 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出风口结构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出风口 结构美观性差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开口、沿开口周缘形成的框架以及架设在框架上并可 相对框架转动的导风叶片;其中,该框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下壳体在与导风叶片 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内层下缘还凹设 有凹槽,该下壳体内层上缘亦形成沉槽;该凹槽与该沉槽在该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时形成 轴孔;该导风叶片包括叶片、轴杆以及凸缘,该轴杆位于该叶片的两端,并与轴孔相配合; 该凸缘形成在轴杆的外端部且位于容置空间内,该凸缘的直径大于该轴孔的直径。进一步,该上壳体和下壳体周壁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进一步,该上壳体还形成有与上壳体容置空间相通的螺孔,该下壳体容置空间内 还凸设有承接部,该承接部内亦具有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合时与螺孔相对的螺纹孔,该螺 孔与螺纹孔经由螺钉而锁固相连。
3[0011 ] 进一步,上下壳体在不同的两个对边的结合线呈高低不同设置。进一步,该框架呈矩形状。进一步,该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驱动导风叶片转动的动力机构。进一步,该动力机构为电机。进一步,该下壳体中部还形成有安装座,该安装座供与电机固定相连,且该导风叶 片包括横向导风叶片和纵向导风叶片,横向导风叶片包括两段,该每一段横向导风叶片一 端定位在安装座上,另一端则与上、下壳体相配合;该纵向导风叶片中部还设置有凹槽;该 凹槽内还凸设有枢座,该枢座通过连接杆与电机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该导风叶片通过轴杆 与该框架形成的轴孔配合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可转动相连;同时又由于该凸缘位于该框架内 层和外层之间的容置空间内,且该凸缘的直径大于该轴孔的直径,故避免了导风叶片脱离 于框架的缺陷;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下壳体与导风叶片的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外层结 构,故整个框架的的外层均还是处于完好的状态,故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观美感好的效
^ 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图1中上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纵向导风叶片与电机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纵向导风叶片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下壳体的立体图;图中空调出风口结构100开口1[0024]框架2上壳体21[0025]内层211凹槽2111[0026]外层212容置空间213[0027]螺孔214下壳体22[0028]内层221沉槽2211[0029]外层222容置空间223[0030]承接部224螺纹孔225[0031]安装座226安装孔2261[0032]轴孔23结合线24[0033]导风叶片3纵向导风叶片31[0034]叶片311轴杆312[0035]凸缘313凹槽314[0036]枢座315连接杆316[0037]横向导风叶片32动力机构4[0038]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100较佳 实施例,其包括开口 1、框架2、导风叶片3以及动力机构4 ;其中该开口 1,供舒适的空气输出,并在本实施例中呈现为矩形,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矩形,其亦可以为圆形和椭圆形等各种形状,其具体根据整个空调的整 体布局或空调的风格而决定。该框架2,沿开口 1周缘形成,而基本匹配与该开口 1的形状,即在本实施例中亦呈 矩形;该框架2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可以相互组合一起从 而形成整个框架2,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至少在导风叶片3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层211、 221和外层212、222结构,该内层211、221与外层212、222间形成有容置空间213、223,该 上壳体21内层211下缘还凹设有凹槽2111,该下壳体22内层221上缘亦形成沉槽2211 ; 该凹槽2111与该沉槽2211在该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组合时形成轴孔23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成型容易,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周壁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但是其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即只要满足与导风叶片3结合处设置为内、外层结构即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2111和沉槽2211均设置为半圆 形,但是其具体形状只要能实现与导风叶片3配合而实现转动相连即可。该导风叶片3,架设在框架2上,并可相对框架2转动而实现对出风口风向的调整, 具体的,该导风叶片3包括叶片311、轴杆312以及凸缘313,该轴杆312位于该叶片311的 两端,并与轴孔23相配合,从而通过该轴杆312和轴孔23之间的配合而实现导风叶片3相 对该框架2而转动;该凸缘313形成在轴杆312的外端部且位于容置空间213、223内,该凸 缘313的直径大于该轴孔23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缘313设置为环 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该凸缘313能实现阻挡该导风叶片3脱离于整个框架2即可。该动力机构4,优选为电机,从而提供给导风叶片3动力,当然,如果无需动力对导 风叶片3进行调节,而仅仅设置为手动的旋转方式,亦可以不具有电机,而通过具体的一些 机械定位机构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叶片3,通过轴杆312与该框架2形成的轴孔23配合而 实现两者之间的可转动相连,具体的,其是先将导风叶片3安装在下壳体22上后,再将上壳 体21盖合在下壳体22上;同时又由于该凸缘313位于该框架2内层211、221和外层212、 222之间的容置空间213、223内,且该凸缘313的直径大于该轴孔23的直径,故避免了导 风叶片3脱离于框架2的缺陷;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壳体21、下壳体22与导风叶片 3的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故整个框架2的的外层212、222均还是处于完好的状态, 故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观美感好的效果。作为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相互盖合后的一种优选固定方式,该上壳体21还形 成有螺孔214,该螺孔214与上壳体21容置空间213相通;该下壳体22容置空间223内还 凸设有承接部224,该承接部224内亦具有螺纹孔225,当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组合时, 该螺孔214与该螺纹孔225正对,并经由螺钉(图中未标示)而锁固相连。这样,由于该螺 钉完全隐藏在螺孔214与螺纹孔225中,进而确保了整个空调出风口结构100外表的美观性。为了让该空调出风口结构100能够实现立体式送风,该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在 不同的两个对边的结合线24呈高低不同设置,这样就可以供纵向导风叶片31和横向导风 叶片32交叉设置。作为该电机的一种优选的安装以及带动导风叶片3转动的方式,该下壳体22中部 还形成有安装座226,该安装座226供与电机固定相连,具体的,该安装座226形成有安装 孔2261,而该电机则设置有安装板41,该安装板41和安装孔2261可经由螺钉等连接件而 锁固相连;同时,该导风叶片3包括横向导风叶片32和纵向导风叶片31,由于该横向导风 叶片32延伸的长度太长,故横向导风叶片32优选地设置为两段,该每一段横向导风叶片32 的一端定位在安装座226上,另一端则与上、下壳体21、22相配合而保持外表的美观,由于 安装座226位于整个空调出风口结构100的中部,故无需采用内、外层的结构设计;该纵向 导风叶片3中部还设置有凹槽314 ;该凹槽314内还凸设有枢座315,该枢座315通过连接 杆316与电机相连,这样,通过电机的带动,而使得纵向导风叶片3自由转动,进而起到自动 调节风向的效果。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开口、沿开口周缘形成的框架以及架设在框架上并可相对框架转动的导风叶片;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下壳体在与导风叶片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内层下缘还凹设有凹槽,该下壳体内层上缘亦形成沉槽;该凹槽与该沉槽在该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时形成轴孔;该导风叶片包括叶片、轴杆以及凸缘,该轴杆位于该叶片的两端,并与轴孔相配合;该凸缘形成在轴杆的外端部且位于容置空间内,该凸缘的直径大于该轴孔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和下壳体周壁均 设置为内、外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还形成有与上壳 体容置空间相通的螺孔,该下壳体容置空间内还凸设有承接部,该承接部内亦具有当上壳 体和下壳体组合时与螺孔相对的螺纹孔,该螺孔与螺纹孔经由螺钉而锁固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壳体在不同的两个 对边的结合线呈高低不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呈矩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 驱动导风叶片转动的动力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机构为电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中部还形成有安 装座,该安装座供与电机固定相连,且该导风叶片包括横向导风叶片和纵向导风叶片,横向 导风叶片包括两段,该每一段横向导风叶片一端定位在安装座上,另一端则与上、下壳体相 配合;该纵向导风叶片中部还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还凸设有枢座,该枢座通过连接杆与 电机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开口、沿开口周缘形成的框架以及架设在框架上并可相对框架转动的导风叶片;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下壳体在与导风叶片结合处均设置为内、外层结构,该内层与外层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内层下缘还凹设有凹槽,该下壳体内层上缘亦形成沉槽;该凹槽与该沉槽在该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时形成轴孔;该导风叶片包括叶片、轴杆以及凸缘,该轴杆位于该叶片的两端,并与轴孔相配合;该凸缘形成在轴杆的外端部且位于容置空间内,该凸缘的直径大于该轴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确保该导风叶片能相对该框架自由转动以及被框架定位,而且还具有保证整个出风口结构外观美感的效果。
文档编号F24F13/14GK201688536SQ20102018065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尤飞鹏 申请人:尤飞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