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276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热水器的加热装置,具体涉及ー种电热水器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热水器常用的主要有储水式和即热式。储水式电热水器使用前通常需要先将储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加热速度慢等缺点。相比于储水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器具有快速加热、即开即用、体积小巧的优点,但通常需要采用大功率加热管,这种加热管表面为光滑光面结构,管内也不具有微孔,普遍存在耗电量大、加热效率(即电ー热转换效率)低、传热不均匀、发热管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对电表、电线的要求也较高。此外,常用于电热水器中的金属加热管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工作,表面容易形成ー层水垢。受水垢的影响,发热管通电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水中,造成发热管长期工作在高温状态,不仅导致热传递效率低,耗电量大,也容易产生漏电、爆裂等不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它可实现快速加热,节能省电,而
且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陶瓷发热管、开孔泡沫铜、电极以及发热管连接套件,其特征是开孔泡沫铜通过钎焊连接在陶瓷发热管内,在陶瓷发热管表面涂有黑色发热膜,陶瓷发热管外两端连接电极,电极与220V50HZ电源相连接,发热管连接套件连接陶瓷发热管。当水从陶瓷发热管内通过时,开孔泡沫铜置于流动的水中,由于开孔泡沫铜结构中高的比表面积和复杂的三维流动,热量可从以强制对流形式通过孔穴的水中散发出去,即水与开孔泡沫铜接触面积的增加使水充分吸收陶瓷发热管的热量并迅速进行热量交換,从而将水快速加热。所述的开孔泡沫铜是由紫铜材料做成开孔泡沫态而成的。所述的发热体是由陶瓷发热管与开孔泡沫铜通过钎焊连接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铜是高导热率(仅次于贵金属银)材料,将其做成开孔泡沫态,可以大大増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显著提高紫铜单位体积上的传热、散热的效果,进而提高加热元件的加热效率,从而实现快速加热;(2)由于泡沫铜有效的传热可以使陶瓷发热管表面温度降低,可以避免出现过烧现象,从而延长发热管使用寿命;(3)由于泡沫铜的紫铜具有很高的抗腐蚀能力,可以有效減少水垢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杀毒消菌作用;(4)由于陶瓷发热体通过泡沫铜迅速传热、散热,使其热量损耗得到減少,具有节能的效果;(5)由于电极连接在陶瓷发热管外面,而水是从陶瓷发热管内流过,实现了水电分离,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其中1、陶瓷发热管;2、开孔泡沫铜;3、电极;4、发热管连接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陶瓷发热管I、开孔泡沫铜2、电极3以及发热管连接套件4,其特征是开孔泡沫铜2通过钎焊连接在陶瓷发热管I内,在陶瓷发热管I表面涂有黑色发热膜,陶瓷发热管外两端连接电极3,电极与220V50HZ电源相连接,发热管连接套件4连接陶瓷发热管。当水从陶瓷发热管内通过时,开孔泡沫铜置于流动的水中,由于开孔泡沫铜结构中高的比表面积和复杂的三维流动,热量可从以强制对流形式通过孔穴的水中散发出去,即水与开孔泡沫铜接触面积的增加使水充分吸收陶瓷发热管的热量并迅速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水快速加热。本实用新型由于开孔泡沫铜2有效的传热可以使陶瓷发热管I表面温度降低,可以避免出现过烧现象;由于开孔泡沫铜2的紫铜具有很高的抗腐蚀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垢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杀毒消菌作用;由于陶瓷发热管I通过开孔泡沫铜2迅速传热和散热,使其热量损耗得到减少,具有节能的效果;由于电极3连接在陶瓷发热管I外面,而水是 从陶瓷发热管I内流过,实现了水电分离,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发明不仅适应于电热水器,对于饮水机、加湿器、足浴器等热交换领域的液体加热装置同样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它包括陶瓷发热管、开孔泡沫铜、电极以及发热管连接套件,其特征是开孔泡沫铜通过钎焊连接在陶瓷发热管内,在陶瓷发热管表面涂有黑色发热膜,陶瓷发热管外两端连接电极,发热管连接套件连接陶瓷发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其特征是开孔泡沫铜是由紫铜材料做成的开孔泡沫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发热体,它包括陶瓷发热管、开孔泡沫铜、电极以及发热管连接套件,开孔泡沫铜通过钎焊连接在陶瓷发热管内,在陶瓷发热管表面涂有黑色发热膜,陶瓷发热管外两端连接电极,发热管连接套件连接陶瓷发热管。本实用新型由于开孔泡沫铜有效的传热可以使陶瓷发热管表面温度降低,可以避免出现过烧现象;由于开孔泡沫铜的紫铜具有很高的抗腐蚀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垢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杀毒消菌作用;由于陶瓷发热管通过开孔泡沫铜迅速传热和散热,使其热量损耗得到减少,具有节能的效果;由于电极连接在陶瓷发热管外面,而水是从陶瓷发热管内流过,实现了水电分离,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应于电热水器,对于饮水机、加湿器、足浴器等热交换领域的液体加热装置同样适用。
文档编号F24H9/18GK202521879SQ2012200954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洪涛, 胡志鹏, 郭连贵 申请人:江西蓝天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