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辅加热流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电辅加热流槽,包括:流槽框架;设置于所述流槽框架内的流槽预制件;设置于所述流槽预制件和所述流槽框架之间的保温层;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流槽预制件之间的电加热元件。本发明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通过电加热元件对流槽进行加热,根据电气系统的控制和温度测量来控制流槽需要加热的温度。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木炭烘烤,操作不变同时不易清理的弊端,同时减小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电辅加热流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熔炼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辅加热流槽。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铝或铝合金产品的熔炼过程中,首先用叉车装填原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熔炼,然后加装合金元素和中间元素合金化。熔炼合格后的铝合金液通过转铝流槽转运的方式,转送到下一级设备。
[0003]正规的使用情况下,在转移过程中转移铝合金液用的流槽需要经过烘烤后方可使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烘烤的繁琐和技术设备的不到位,导致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对此项作业不是很重视,即流槽不烘烤即开始转铝。一般A356产品铝液温度在750度左右,而此时转铝用流槽处于常温状态,铝水和流槽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温差,普通的A356熔液每通过一米的流槽温降在2摄氏度左右,对于含硅量更高的铝产品,每米流槽温降高达20摄氏度。如果不采用烘烤的方法补偿铝水的温降热能损失,为了保证铝水浇注或转运的温度,势必要提高出铝温度,但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出铝温度,就要增加冶炼时间,增加原材料消耗,提高吨铝成本;其次,使炉衬侵蚀速度加快,降低了炉龄。因此,转铝流槽的烘烤,在铝熔炼过程中是各个铝熔炼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0004]但是,传统转铝流槽均采用木炭烘烤,存在操作不便,不易清理的弊端,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和工作环境较差。
[0005]因此,如何解决烘烤时操作不便,不易清理的弊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辅加热流槽,以解决烘烤时操作不便,不易清理的弊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辅加热流槽,包括:
流槽框架;
设置于所述流槽框架内的流槽预制件;
设置于所述流槽预制件和所述流槽框架之间的保温层;
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流槽预制件之间的电加热元件。
[0008]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保温层包括由所述流槽框架向所述流槽预制件的方向上,依次敷设的纳米保温层、陶瓷纤维保温层和保温浇注料层。
[0009]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纳米保温层为纳米微孔绝热板。
[0010]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流槽预制件为V形槽结构。
[0011]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流槽框架的开口端设有压住所述流槽预制件的流槽压板。
[0012]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流槽框架的顶部外侧设有角钢,所述流槽压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角钢相连。
[0013]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流槽预制件开口端的保温盖。
[0014]优选地,在上述电辅加热流槽中,所述保温盖的一端与所述流槽框架铰接,所述保温盖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0015]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通过电加热元件对流槽进行加热,根据电气系统的控制和温度测量来控制流槽需要加热的温度。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木炭烘烤,操作不变同时不易清理的弊端,同时减小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
[0016]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辅加热流槽,以解决烘烤时操作不便,不易清理的弊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包括流槽框架1、流槽预制件6、保温层和电加热元件5。
[0023]其中,流槽预制件6设置于流槽框架I内,保温层设置于流槽预制件6和流槽框架I之间,保温层用于减少热损失。电加热元件5设置于保温层和流槽预制件6之间。
[0024]本发明提供的电辅加热流槽,通过电加热元件5对流槽进行加热,根据电气系统的控制和温度测量来控制流槽需要加热的温度。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采用木炭烘烤,操作不变同时不易清理的弊端,同时减小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
[0025]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保温层包括由流槽框架I向流槽预制件6的方向上,依次敷设的纳米保温层2、陶瓷纤维保温层3和保温浇注料层4。纳米保温层2为纳米微孔绝热板,应用其良好的保温性能保证流槽的热量不散失。陶瓷纤维保温层3也是一种保温性能良好,导热系数很低的保温材料,这两层材料为流槽的保温提供了双重保证。保温浇注料层4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电加热元件5。
[0026]流槽预制件6为V形槽结构,为与铝水接触的部分,其采用不沾铝浇注材料制作,并经过高达800摄氏度的烧结工艺烧结而成。
[0027]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流槽框架I的开口端设有压住流槽预制件6的流槽压板7。本发明通过该流槽压板7可实现对流槽预制件6的压紧,继而实现对保温层和流槽压板7的压紧。
[0028]为了提高固定稳定性,流槽框架I的顶部外侧设有角钢,流槽压板7通过螺栓10与角钢相连。
[002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可包括设置于流槽预制件6开口端的保温盖8。保温盖8的一端与流槽框架I铰接,保温盖8的另一端设有手柄9。保温盖8除了保温作用之外,掀开时,手柄9提起即可固定住,方便流槽的清理。
[003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保温盖8的手柄9将流槽盖改好,通过电气系统按钮启动电加热元件,通过电气的温控显示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的时长,当温度显示达到要求温度,关闭电气按钮停止加热,即可进行转铝作业。
[003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槽框架(I); 设置于所述流槽框架(I)内的流槽预制件(6); 设置于所述流槽预制件(6)和所述流槽框架(I)之间的保温层; 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流槽预制件(6 )之间的电加热元件(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由所述流槽框架(I)向所述流槽预制件(6)的方向上,依次敷设的纳米保温层(2)、陶瓷纤维保温层(3)和保温浇注料层(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保温层(2)为纳米微孔绝热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预制件(6)为V形槽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框架(I)的开口端设有压住所述流槽预制件(6)的流槽压板(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框架(I)的顶部外侧设有角钢,所述流槽压板(7)通过螺栓与所述角钢相连。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流槽预制件(6)开口端的保温盖(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辅加热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盖(8)的一端与所述流槽框架(I)铰接,所述保温盖(8 )的另一端设有手柄(9 )。
【文档编号】F27D3/14GK104422287SQ20131036377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臧立中 申请人:保定安保能冶金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