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983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防护盖和设置在防护盖内腔的管卡;所述盒体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护盖设置在盒体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所述防护盖与盒体通过抓扣与凸缘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连接托板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侧边的卡钩;所述管卡与盒体通过卡钩与卡槽的卡接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明装散热器系统中供热管道的安装固定,并对供热管道进行防护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安装专用配件领域,具体是指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

【背景技术】
[0002]散热器采暖系统具有房间升温快、采暖效果好、使用方便灵活、节约电能等特点,而明装散热器可避免对已装修完成的房屋地面或墙体产生较大面积破坏,更是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市场上较为普遍的安装方法是将连接热源与散热器的供热管道(进水管、出水管)直接裸露在墙体外,未做保护。此种做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管线的安装需要分段固定,操作较为复杂;二是管道长期裸露在外易收到外界腐蚀、撞击等破坏,使用寿命缩短。为了方便明装散热器系统中供热管道的安装并保护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出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便于明装散热器系统中供热管道的安装固定,并对供热管道进行防护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防护盖和设置在防护盖内腔的管卡;所述盒体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护盖设置在盒体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所述防护盖与盒体通过抓扣与凸缘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连接托板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侧边的卡钩;所述管卡与盒体通过卡钩与卡槽的卡接进行连接。
[0005]所述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防护盖和设置在防护盖内腔的管卡;所述管卡设置在盒体内腔,管卡和盒体通过卡钩、卡槽连接;所述防护盖设置在盒体开口处,防护盖和盒体通过抓扣和凸缘连接;所述托板在开口处有弹性变形量,托板的开口处可向外侧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而使供热管道横向嵌入卡钩的托板中,弹性变形恢复后供热管道的外壁与托板内壁接触,完成托板对供热管道的加持固定。
[0006]所述防护盒在使用时,先根据安装现场的布管进行裁剪或拼接;然后根据分段管道长度和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管卡数量,通过卡钩和卡槽的卡接将管卡依次固定在防护盒底板;将进水管、出水管嵌入托板进行加持固定;最后盖上防护盖,并使得抓扣和凸缘匹配连接。
[0007]连接热源和散热器的供热管道铺设在带有防护盖的盒体中并通过管卡固定,可有效防止供热管道长期暴露墙体而导致的腐蚀、外部冲击等破坏。在防护盒中按规范使用管卡对供热管道进行支撑和固定,减少传统供热管道安装过程中穿墙型固定件的使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左右对称的相向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对,槽口方向同时向内;所述卡钩为与卡槽对应的直板钩;所述直板钩位于相向直槽中间,正向槽接。
[0009]所述相向直槽为两个槽口方向相对且同时向内的直槽;所述支架两侧的直板钩向外嵌入外侧的相向直槽中进行槽接,使用此种连接方式,管卡中支架底部与盒体中底板的上表面接触,受力面积较大,可承受较重的管道;所述直槽与直板钩的槽接,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使用安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设置在底板上的左右对称的相悖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反,槽口方向同时向外;所述卡钩为与卡槽对应的L形回钩;所述L形回钩位于相悖直槽外侧,反向槽接。
[0011]所述相悖直槽为两个槽口方向相反且同时向外的直槽。所述支架两侧的L型回钩向内嵌入中间的相悖直槽中进行槽接,使用此种连接方式,管卡支架的底部与相悖直槽的外壁接触支撑而与底板间隔一段距离,供热管道在保护盒中热量散失少而保温效果好。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凸缘为对称设置在上端内壁上且截面呈弧形的凸起;所述抓扣对称设置在防护盖内侧;所述抓扣包括底部和头部,底部与防护盖连接,头部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缘上的凸起对应连接。
[0013]所述凸缘与抓扣的连接,利用抓扣的弹性变形使得凸缘上的凸起和抓扣上的凹槽对接,通过凸缘和抓扣的连接实现防护盖与盒体连接,结构小巧,方便拆装。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还设置有鸭舌;所述鸭舌为防护盖侧边缘延伸至抓扣外侧的凸沿。
[0015]所述鸭舌结构,一方面可以是防护盖的边沿向盒体外壁延伸而遮盖防护盖和盒体之间的缝隙,减少灰尘侵入对内部供热管道造成的腐蚀,延长供热管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维护检修时,鸭舌结构作为防护盖的凸沿方便开启防护盖。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管卡包括至少一个托板;所述托板为截面呈弧形且开口向上的瓦形板,弧形的弧度为180° -240°。
[0017]所述托板为截面呈弧形且开口向上的瓦形板,开口处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若弧形的弧度较大,托板开口的弹性变形量不能满足供热管道直径嵌入的尺寸要求;若弧形的弧度较小,托板对嵌入的供热管道的抓持力不够,不能有效固定供热管道。本实用新型中,有效弧形的弧度为180° -240°,满足安装使用过程中对托板的要求。
[0018]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并排固定在支架上。明装散热器系统中的供热管道是指进水管和出水管,一般安装是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连接热源和散热器的绝大部分连接段都是共线的,只是在接头端分开。故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管卡上托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进水管和出水管。
[001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或盒体或管卡为铝合金一体成型。
[0020]采用一体成型,成型效率高、质量稳定;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高、散热性好,可有效保护内部供热管道。可根据需要,在铝合金表面粘贴壁纸或喷涂纹路等配合装修风格,使原本裸露的不管融入环境中。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或盒体或管卡的壁厚为0.6-1.2_。
[0022]采用壁厚为0.6-1.2mm的铝合金板材或卷材等进行加工,既满足防护盒整体性能的要求,又有效控制成本。
[00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4](I)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盖、盒体和管卡,将供热管道铺设在带有防护盖的盒体中并通过管卡固定,可有效防止供热管道长期暴露墙体而导致的腐蚀、外部冲击等破坏,还可减少传统供热管道安装过程中穿墙型固定件的使用。
[002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盒,将凌乱裸露的供热管道规范排布后进行隐藏,减少对房屋装修风格的破坏,更美观实用。
[0026](3)本实用新型通过凸缘和抓扣的连接实现防护盖与盒体的连接,结构小巧,方便拆装。
[0027](4)本实用新型通过卡钩和卡槽的连接实现管卡和盒体的连接,其管卡的分布可根据实际布管情况进行调节,安装快速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2中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实施例3中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下端内侧设置相向直槽式卡槽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底板内侧设置相向直槽式卡槽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底板内侧设置相悖直槽式卡槽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其中:1 一盒体,11 一凸缘,12—卡槽,2 —防护盖,21—抓扣,22 —凸沿,3—管卡,31一托板,32一支架,33一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8]实施例1:
[0039]本实施例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如图1、图2所示,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
[0040]所述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管卡3设置在盒体I内腔,管卡3和盒体I通过卡钩33、卡槽12连接;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开口处,防护盖2和盒体I通过抓扣21和凸缘11连接;所述托板31在开口处有弹性变形量,托板31的开口处可向外侧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而使供热管道横向嵌入卡钩33的托板31中,弹性变形恢复后供热管道的外壁与托板31内壁接触,完成托板31对供热管道的加持固定。
[0041]所述防护盒在使用时,先根据安装现场的布管进行裁剪或拼接;然后根据分段管道长度和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管卡3数量,通过卡钩33和卡槽12的卡接将管卡3依次固定在防护盒底板;将进水管、出水管嵌入托板31进行加持固定;最后盖上防护盖2,并使得抓扣21和凸缘11匹配连接。
[0042]实施例2:
[004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如图5、图6所示,所述卡槽12为左右对称的相向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对,槽口方向同时向内;所述卡钩33为与卡槽12对应的直板钩;所述直板钩位于相向直槽中间,正向槽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4]实施例3:
[004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图4所述,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卡槽12为设置在底板上的左右对称的相悖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反,槽口方向同时向外;所述卡钩33为与卡槽12对应的L形回钩;所述L形回钩位于相悖直槽外侧,反向槽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6]实施例4:
[004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8所示,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U,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凸缘11为对称设置在上端内壁上且截面呈弧形的凸起;所述抓扣21对称设置在防护盖2内侧;所述抓扣21包括底部和头部,底部与防护盖2连接,头部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缘11上的凸起对应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8]实施例5:
[004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8所示,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U,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凸缘11为对称设置在上端内壁上且截面呈弧形的凸起;所述抓扣21对称设置在防护盖2内侧;所述抓扣21包括底部和头部,底部与防护盖2连接,头部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缘11上的凸起对应连接;所述防护盖2还设置有鸭舌;所述鸭舌为防护盖2侧边缘延伸至抓扣21外侧的凸沿22。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0]实施例6:
[0051]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至少一个托板31 ;所述托板31为截面呈弧形且开口向上的瓦形板,弧形的弧度为180° -24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2]实施例7:
[005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至少一个托板31 ;所述托板31为截面呈弧形且开口向上的瓦形板,弧形的弧度为180° -240° ;所述托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31并排固定在支架32上。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4]实施例8:
[005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防护盖2或盒体I或管卡3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6]实施例9:
[0057]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 ;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 ;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 ;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 ;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防护盖2或盒体I或管卡3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所述防护盖2或盒体I或管卡3的壁厚为0.6-1.2_。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防护盖(2)和设置在防护盖(2)内腔的管卡(3);所述盒体(I)为顶面开口的直槽,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上端和下端,上端靠近顶面开口,下端靠近底板;所述上端内侧设置有凸缘(11),底板或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2);所述防护盖(2)设置在盒体(I)的顶面开口处,且内侧设置有抓扣(21);所述防护盖(2)与盒体(I)通过抓扣(21)与凸缘(11)的卡接进行连接;所述管卡(3)包括设置开口的托板(31)、连接托板(31)的支架(32)和设置在支架(32)侧边的卡钩(33);所述管卡(3)与盒体(I)通过卡钩(33)与卡槽(12)的卡接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为左右对称的相向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对,槽口方向同时向内;所述卡钩(33)为与卡槽(12)对应的直板钩;所述直板钩位于相向直槽中间,正向槽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 )为设置在底板上的左右对称的相悖直槽,两个直槽的槽口方向相反,槽口方向同时向外;所述卡钩(33)为与卡槽(12)对应的L形回钩;所述L形回钩位于相悖直槽外侧,反向槽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为对称设置在上端内壁上且截面呈弧形的凸起;所述抓扣(21)对称设置在防护盖(2)内侧;所述抓扣(21)包括底部和头部,底部与防护盖(2)连接,头部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缘(11)上的凸起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还设置有鸭舌;所述鸭舌为防护盖(2)侧边缘延伸至抓扣(21)外侧的凸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3)包括至少一个托板(31);所述托板(31)为截面呈弧形且开口向上的瓦形板,弧形的弧度为 180。-240。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31)并排固定在支架(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或盒体(I)或管卡(3)为铝合金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明装散热器靓管铝合金专用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或盒体(I)或管卡(3)的壁厚为0.6-1.2mm。
【文档编号】F24D19/06GK204187724SQ201420647573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袁勇 申请人:成都华商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