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渣炉渣铁口组合砖及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058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钛渣炉渣铁口组合砖及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砖以及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属于高钛渣冶炼设备领域,提供一种组合砖以及使用到该组合砖砌筑成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通过在组合砖上设置相应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方便对组合砖进行组配。同时通过在组合砖上设置通孔结构,这样渣口通道和铁口通道可直接由组合砖上的通孔结构砌筑而成,确保了通道的同轴度;同时组合砖通过采用耐高温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还可提高其使用寿命。而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通过在组合砖上方设置过梁砖结构,还方便对组合砖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
【专利说明】钛渣炉渣铁口组合砖及砌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钛渣冶炼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渣炉渣铁口组合砖及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钛渣炉渣铁口,既钛渣炉的渣口和铁口,是钛渣炉上极其重要的部位,是高钛渣冶炼产品和副产品的流出通道。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钛渣炉渣口和铁口均是采用现场打结料形成渣口和铁口通道,其施工较复杂,而且形成的渣口、铁口的使用寿命较低,并且后期维护需求量较大,增加劳动强度和维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供钛渣炉中渣口和铁口使用的组合砖,以及相应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合砖,包括长方体形的砖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砖本体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砖本体的一组对侧面;在通孔一端的砖本体上设置有凸起,在另一端的砖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大小和形状相配。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外轮廓为圆形,并且与通孔同轴。
[0006]进一步的是:组合砖的外围尺寸为330mm X 330mm X 160mm ;所述通孔穿过330mmX330mm的方形面的中心。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的直径D为70mm或者100mm。
[0008]进一步的是:组合砖由型号为M-97B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制成。
[0009]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包括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上的渣口和铁口 ;所述渣口和铁口均由多块上述组合砖砌成,并且砌好后的组合砖的通孔分别形成渣口通孔和铁口通孔;在组合砖的上方还设置有过梁砖;所述过梁砖的两端搭在组合砖两侧的侧墙上。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渣口和铁口均由五块组合砖砌成,每块组合砖的凸起与上块组合砖的凹槽配合,并且将第一块组合砖的凸起和最后一块组合砖的凹槽去除。
[0011]进一步的是:渣口采用通孔的直径D为100mm的组合砖砌成;铁口采用通孔的直径D为70_的组合砖砌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组合砖上设置具有凸起和凹槽的结构,方便组合砖之间进行组配;同时由于在组合砖上设置通孔结构,这样在钛渣炉上砌筑相应的渣口和铁口时只需要通过将多块组合砖沿通孔的轴线进行组配修砌就可形成相应的渣口和铁口通道;这样整个渣口和铁口通道的整周为一体结构的通孔,可提高使用寿命;另外通过采用型号为M-97B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制成组合砖,还可进一步有效提高组合砖的使用寿命。再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还通过在组合砖上设置过梁砖,方便对组合砖进行更换等维修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砖的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A-A截面所示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B-B截面所示的剖视图;
[0017]图中标记为:组合砖1、第一块组合砖101、最后一块组合砖102、砖本体11、通孔12、凸起13、凹槽14、外轮廓15、炉体2、过梁砖3、通孔的直径D。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砖,包括长方体形的砖本体11,还包括设置在砖本体11上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轴线垂直于砖本体11的一组对侧面;在通孔12 —端的砖本体11上设置有凸起13,在另一端的砖本体11上设置有凹槽14 ;所述凸起13和凹槽14的大小和形状相配。
[0020]凸起13和凹槽14的作用是实现相邻组合砖之间的配合,也就是在将多块组合砖沿通孔12的轴线修砌时,后一块组合砖的凸起13与前一块组合砖的凹槽14配合,这样可以增加组合砖之间的修砌效果,同时提高相邻组合砖内的通孔12连通后的同轴度。
[0021]通常情况下,凸起13和凹槽14应当分别设置在通孔12两端的砖本体11上;至于凸起13和凹槽14的具体结构和大小,除了二者需要能相互配合以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优选凸起13和凹槽14的外轮廓线15为圆形,并且与通孔12同轴;这样可更加方便对组合砖之间的组合配对。
[0022]再有,考虑到方便组合砖的修砌,以及考虑到组合砖的重量,对组合砖的外围尺寸可进一步优选为330mmX 330mmX 160mm的结构,并且将通孔12设置在穿过330mmX 330mm的方形面的中心位置上。
[0023]至于通孔12的直径D的大小,一般根据钛渣炉上渣口或者铁口所需大小决定,如可设置直径D的大小为70mm或者100mm。
[0024]考虑到,钛渣炉的渣口和铁口处的温度非常高,为了提高组合砖的耐高温效果,本实用新型选用型号为M-97B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制成。再有,在采用M-97B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时,如采用上述外围尺寸为330mmX 330mmX 160mm时,得到的单块组合砖的重量约为50kg左右;这样的重量也比较适合作业人员进行安装。
[0025]另外,如图3和图4中所示,采用上面所述的组合砖修砌成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包括炉体2以及设置在炉体2上的渣口和铁口,所述渣口和铁口均由多块上述组合砖1砌成,并且砌好后的组合砖1的通孔12分别形成渣口通孔和铁口通孔;在组合砖1的上方还设置有过梁砖3 ;所述过梁砖3的两端搭在组合砖1两侧的侧墙21上。
[0026]其中,渣口和铁口是钛渣炉炉体2上具有的结构,并且渣口和铁口的结构基本完全一致,只是在炉体2上的位置存在差别;如图3和图4中所示,即为渣口和铁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过梁砖3的作用是起到支撑组合砖1上方的炉体部分;方便对组合砖1的更换等维修操作。过梁砖3的宽度应当比组合砖1的宽度宽,如图3中所示,过梁砖3的两端应当搭在组合砖1两侧的侧墙21上;而过梁砖3的厚度,理论上不受限制,一般可与组合砖1的厚度一致,也可比组合砖1略厚;如图4中所示,即为过梁砖3的厚度大于组合砖1的厚度的情况,图中四块过梁砖3即实现了为五块组合砖1支撑上部炉体的需求。
[0027]渣口和铁口采用多块组合砖1砌筑时,需要将多块组合砖1沿通孔12的轴线进行修砌,并且每块组合砖的凸起13与上块组合砖的凹槽14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由每块组合砖的通孔12形成的渣口通道和铁口通道的一致性。当然,一般而言,由于第一块组合砖101的凸起13和最后一块组合砖102的凹槽14不需要再与别的组合砖1进行配合,因此可将相应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去除。
[0028]考虑到渣口和铁口的作用不同,进一步可将渣口采用通孔12的直径D为100mm的组合砖1砌成;而将铁口采用通孔12的直径D为70_的组合砖1砌成。这样砌筑成的渣口通道的直径即为100mm,而形成的铁口通道的直径即为70mmo
[0029]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砖,其结构简单,配合效果好。同时通过采用组合砖砌筑成相应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即可提高渣口和铁口的使用寿命,同时又方便施工和后期的更换等维修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维修费用。
【权利要求】
1.组合砖,包括长方体形的砖本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砖本体(11)上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轴线垂直于砖本体(11)的一组对侧面;在通孔(12) —端的砖本体(11)上设置有凸起(13),在另一端的砖本体(11)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凸起(13)和凹槽(14)的大小和形状相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和凹槽(14)的外轮廓(15)为圆形,并且与通孔(12)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砖,其特征在于:组合砖的外围尺寸为330_X330_X 160mm ;所述通孔(12)穿过330_X330mm的方形面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直径D为70mm或者10mm0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砖,其特征在于:组合砖由型号为M-97B的改性高纯度镁材质制成。
6.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包括炉体(2)以及设置在炉体(2)上的渣口和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口和铁口均由多块上述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组合砖(I)砌成,并且砌好后的组合砖(I)的通孔(12)分别形成渣口通孔和铁口通孔;在组合砖(I)的上方还设置有过梁砖(3);所述过梁砖(3)的两端搭在组合砖(I)两侧的侧墙(2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口和铁口均由五块组合砖(I)砌成,每块组合砖的凸起(13)与上块组合砖的凹槽(14)配合,并且将第一块组合砖(101)的凸起(13)和最后一块组合砖(102)的凹槽(14)去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钛渣炉渣铁口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渣口采用通孔(12)的直径D为10mm的组合砖(I)砌成;铁口采用通孔(12)的直径D为70mm的组合砖(I)砌成。
【文档编号】F27D1/06GK204255083SQ20142073605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杨飞, 吴秋廷, 余国才, 冉健 申请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