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管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88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集管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管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集管分配器,具备板状体,该板状体具有:未包覆件,其形成第一流路并在外表面未涂覆焊料;包覆件,其形成第二流路并在外表面涂覆有焊料,并且未包覆件与包覆件通过焊料而接合,从而将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连接起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9241号公报([0021]~[0029]段,图2~图7)

在以往的集管分配器中,未包覆件与包覆件之间的焊料涂覆至流路中的未插入管的区域的周缘为止,因此在焊料熔融时,该焊料流入到流路中的未插入管的区域,使该区域的流路形状不均匀,从而导致流体分配的均匀性降低,并且存在导致流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包覆件的表面和背面的焊料涂覆至流路中的管插入的区域的周缘,因此在焊料熔融时,该焊料渗入流路中的管插入的区域与管之间的间隙并达到管的端部,从而流入到流路中的未插入管的区域,使该区域的流路形状变得不均匀,导致流体分配的均匀性降低,并且存在导致流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所做出的,目的在于得到提高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减少流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另外,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得到具备那样的集管分配器的热交换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得到具备那样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得到提高流体分配的均匀性、减少流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具有将流入的流体分流为两个的分配流路,所述集管分配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板状体,该板状体具有:未包覆件,其形成第一流路,并形成有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为具有作为所述第一流路的端部的第一开口部的区域;以及包覆件,其形成第二流路,并形成有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为具有作为所述第二流路的端部的第二开口部的区域,所述未包覆件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包覆件的所述第二区域通过焊料而接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起来,由所述连接的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构成所述分配流路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方式涂覆有所述焊料,即:使所述第二开口部所包含的未涂覆所述焊料的部分亦即所述焊料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

优选为,在所述未包覆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向所述第二流路的内侧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具有将流入的流体分流为两个的分配流路,所述集管分配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板状体,该板状体具有:未包覆件,其形成第一流路,并形成有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为具有作为所述第一流路的端部的第一开口部的区域;以及包覆件,其形成第二流路,并形成有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为具有作为所述第二流路的端部的第二开口部的区域,所述未包覆件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包覆件的所述第二区域通过焊料而接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起来,由所述连接的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构成所述分配流路的一部分,在所述未包覆件的所述第一区域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向所述第二流路的内侧突出。

优选为,在所述焊料熔融前的状态下,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流路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为,所述间隙是越接近所述突起部的根部越变窄的间隙。

优选为,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高度为所述包覆件的板厚以下。

优选为,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该焊料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

优选为,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该焊料的表面比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表面接近所述第一区域。

优选为,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所述第二开口部中接近所述包覆件的周缘的区域的该焊料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所形成的该基材的露出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开口部中远离所述包覆件的周缘的区域的该宽度小。

优选为,所述第二开口部是具有弯曲部的形状,所述焊料以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所述第二开口部中接近所述弯曲部的区域的该焊料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所形成的该基材的露出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开口部中远离所述弯曲部的区域的该宽度小。

优选为,在一个所述包覆件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所述第二开口部中接近其他第二开口部的区域的该焊料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所形成的该基材的露出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开口部中远离其他第二开口部的区域的该宽度小。

优选为,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二区域内以成为如下状态的方式涂覆,即:使该焊料的厚度为所述包覆件的基材的板厚的30%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管分配器;和传热管,其连接于板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具备上述热交换器。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而言,焊料在第二区域内以成为使第二开口部的焊料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状态的方式涂覆。因此抑制熔融的焊料流入以下区域,即:流路中的未插入管的区域、渗入流路中的管插入的区域与管之间的间隙而到达管的端部,从而流入流路中的未插入管的区域等,从而抑制流路形状不均匀而导致流体分配的均匀性降低、导致流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2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2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3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应用于供制冷剂流入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的集管分配器也可以应用于供其他流体流入的其他设备。另外,以下说明的结构、动作等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动作等。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标注附图标记。另外,对于细节的构造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图示。另外,对于重复或类似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

实施方式1

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热交换器的结构>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另外,图1以下用实心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1具有:集管分配器2、集管3、多个传热管4以及多个翅片5。另外,集管3可以是与集管分配器2同样的集管,另外也可以是不同的类型的集管。

在集管分配器2的内部形成有分配流路2a。在分配流路2a的流入侧连接制冷剂配管。在分配流路2a的流出侧连接多个传热管4。在集管3的内部形成合流流路3a。在合流流路3a的流入侧连接多个传热管4。在合流流路3a的流出侧连接制冷剂配管。

传热管4是圆管。传热管4例如为铝制。在传热管4接合有多个翅 片5。翅片5例如为铝制。传热管4与翅片5的接合也可以是钎焊接合。另外,在图1中示出传热管4为八根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

<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剂配管流动的制冷剂流入集管分配器2而在分配流路2a分配,并流出至多个传热管4。制冷剂在多个传热管4内例如与通过风扇供给的空气等进行热交换。在多个传热管4流动的制冷剂流入集管3的合流流路3a而合流,并流出至制冷剂配管。制冷剂能够逆流。

<集管分配器的结构>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以及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另外,图2是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在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下以未包覆件12_2~12_5与包覆件13_1~13_4为组,按照每组描绘的情况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集管分配器2具备板状体11。板状体11通过将未包覆件12_1~12_5与包覆件13_1~13_4交替地层叠而形成。以下有时将未包覆件12_2~12_5统称记载为未包覆件12。以下有时将包覆件13_1~13_4统称记载为包覆件13。

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例如为铝制。对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不涂覆焊料。也可以对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一部分涂覆焊料。在未包覆件12_1形成有贯通未包覆件12_1的表面和背面的第一流路12a_1。在未包覆件12各个表面(制冷剂流入的一侧的面)侧形成有突起部12b,在未包覆件12分别形成有贯通突起部12b的顶面和未包覆件12的背面(制冷剂流出的一侧的面)的第一流路12a_2~12a_5。若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层叠,则第一流路12a_1~12a_5分别作为分配流路2a的一部分发挥功能。以下有时将第一流路12a_2~12a_5统称记载为第一流路12a。

包覆件13例如为铝制,且比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薄。 在包覆件13的至少表面和背面涂覆焊料。也可以在包覆件13的表面和背面的一部分不涂覆焊料。在包覆件13分别形成有贯通包覆件13的表面和背面的第二流路13a_1~13a_4。若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层叠,则第二流路13a_1~13a_4分别作为分配流路2a的一部分发挥功能。以下有时将第二流路13a_1~13a_4统称记载为第二流路13a。

在形成于未包覆件12_1的第一流路12a_1连接有制冷剂配管。第一流路12a_1例如是圆形状的贯通孔。例如也可以在未包覆件12_1的表面侧设置接头等,并经由该接头等连接制冷剂配管,另外,第一流路12a_1的内周面也可以是沿着制冷剂配管的外周面的形状,且不经由接头等而在第一流路12a_1直接连接制冷剂配管。

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第一流路12a_2~12a_4分别是Z字状的贯通孔。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突起部12b分别是沿着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内周面的形状、即Z字状的突起。突起部12b也可以分别是不沿着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内周面的形状的突起。在突起部12b分别是沿着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内周面的形状的突起的情况下,能够使未包覆件12_2~12_4与包覆件13_1~13_3的粘接面积较大。形成于包覆件13_1~13_3的第二流路13a_1~13a_3分别是沿着层叠于背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的突起部12b的外周面的形状、即Z字状的贯通孔,并且与突起部12b的外周面相比较,大一圈。

在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直接连接传热管4。第一流路12a_5是沿着传热管4的外周面的形状、即圆形状的贯通孔。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突起部12b是沿着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的形状、即圆形状的突起。突起部12b也可以是不沿着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的形状的突起。在突起部12b是沿着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的形状的突起的情况下,能够使未包覆件12_5与包覆件13_4的粘接面积较大。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第二流路13a_4是沿着未包覆件12_5的突起部12b的外周面的形状、即圆形状的贯通孔,并且与突起部12b的外周面相比较,大一圈。也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传热管4的插入量,来改变未包覆件12_5以及包覆件13_4的厚度以及数量的至少 一方。另外,也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传热管4的插入量,来改变第一流路12a_5的内径、突起部12b的外径以及第二流路13a_4的内径的至少一个。

如图3所示,若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层叠,则突起部12b插入到第二流路13a_1~13a_4的内侧,从而第一流路12a_1~12a_5连通。

<集管分配器中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另外,图4是将图3所示的立体图展开后的图。

如图4所示,从制冷剂配管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1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流路12a_2的中心。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2的中心的制冷剂碰撞到包覆件13_2的表面而分流,并从第一流路12a_2的上部以及下部流入第一流路12a_3的中心。同样,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3的中心的制冷剂碰撞到包覆件13_3的表面而分流,并从第一流路12a_3的上部以及下部流入第一流路12a_4的中心。同样,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4的中心的制冷剂碰撞到与包覆件13_4的表面而分流,并从第一流路12a_4的上部以及下部经由第一流路12a_5而流入传热管4。

另外,在图2~图4中示出第一流路12a_2~12a_4为Z字状的贯通孔的情况,但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第一流路12a_2~12a_4也可以是S字状的贯通孔。在第一流路12a_2~12a_4为Z字状的贯通孔的情况下,制冷剂在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中心、即直线状的部分分流,特别是在集管分配器2将制冷剂向不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分配的情况下等,能够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另外,例如第一流路12a_2~12a_4也可以是与重力方向平行的直线状的贯通孔。在第一流路12a_2~12a_4为Z字状的贯通孔、S字状的贯通孔等的情况下,制冷剂在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中心、即不与重力方向平行的部分分流,特别是在集管分配器2将制冷剂向不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分配的情况下等,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另外,在图2~图4中示出分配流路2a反复进行多次将流入的制冷剂分流为两个的情况,但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分配流路2a也可以仅进行一次将流入的制冷剂分流为两个以上,另外,也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将流入的制冷剂分流为三个以上。在分配流路2a反复进行多次将流入的制冷剂分流为两个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另外,在图1~图4中示出分配流路2a将流入的制冷剂沿层方向分配的情况,但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传热管4也可以配设多列,分配流路2a将流入的制冷剂沿层方向以及列方向分配。第一流路12a可以并设于一个未包覆件12,另外也可以分开并设于多个未包覆件12。另外,第二流路13a可以并设于一个包覆件13,另外也可以分开并设于多个包覆件13。

<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另外,图5是图3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剖视图。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图3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全部为如图5所示的剖面的情况。另外,图5示出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未包覆件12的未涂覆焊料的区域亦即第一区域12r形成突起部12b。以贯通突起部12b的顶面12c和未包覆件12的背面的方式形成第一流路12a,在顶面12c侧形成第一开口部12o。另外,在包覆件13的涂覆有焊料13c的区域亦即第二区域13r,以贯通包覆件13的表面和背面的方式形成第二流路13a,在包覆件13的背面侧形成第二开口部13o。第二开口部13o包括:包覆件13的基材13b的开口部13ob、和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也可以在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涂覆有焊料13c。

将未包覆件12的板厚设为T1,将包覆件13的板厚设为T2,将包覆件13的基材13b的板厚设为T2b,将涂覆于基材13b的焊料13c的 厚度设为T2c,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的突起部12b的突出高度设为H0,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突起部12b的外径设为D0,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突起部12b的宽度设为W0,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的内径设为D1,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宽度设为W1,将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第二流路13a_4的内径设为D2,将形成于包覆件13_1~13_3的第二流路13a_1~13a_3的宽度设为W2。

为了减少焊料13c的使用量,并且确保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的粘接性,焊料13c以厚度T2c成为板厚T2b的30%以下的方式涂覆。

为了将传热管4插入于第一流路12a_5来进行连接,第一流路12a_5形成为内径D1比传热管4的外径大。

在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层叠时,为了使突起部12b成为向第二流路13a的内侧突出的状态,第二流路13a形成为内径D2或者宽度W2比突起部12b的外径D0或者宽度W0大。即,在焊料13c熔融而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接合前的状态下,涂覆于包覆件13的背面侧的焊料13c以使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12o的开口面积大的方式涂覆。因此在涂覆于包覆件13的背面侧的焊料13c熔融时,在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与第一开口部12o之间夹设有突起部12b的壁面。

另外,同样地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以使焊料13c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12o的开口面积大的方式涂覆。另外,以焊料13c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方式涂覆。因此即使在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熔融时,在焊料13c的开口部与第一开口部12o之间也夹设有突起部12b的壁面等。另外,在焊料13c的开口部与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之间,夹设有突起部12b的壁面等。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的开口部也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口部的焊料的开口部”。另外,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也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口部”。

为了使包覆件13与层叠于该包覆件13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接合可靠,突起部12b形成为突出高度H0为板厚T2以下。

<热交换器的作用>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集管分配器2中,在焊料13c熔融而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接合前的状态下,焊料13c以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12o的开口面积大的方式涂覆。因此在焊料13c熔融时,在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与第一开口部12o之间夹设有突起部12b的壁面,从而抑制熔融的焊料13c流入到分配流路2a中未插入传热管4的区域、以及流入到渗入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插入的区域与传热管4之间的间隙而到达传热管4的端部,从而流入到分配流路2a中未插入传热管4的区域等,因此抑制分配流路2a的流路形状不均匀而导致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降低的情况。另外,抑制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

另外,由于是焊料13c难以侵入分配流路2a的构造,因此使集管分配器2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的接合可靠,从而提高集管分配器2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是焊料13c难以侵入分配流路2a的构造,因此抑制焊料13c流入传热管4,从而抑制传热管4的流路形状不均匀而导致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抑制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增加等。另外,采用抑制焊料13c流入传热管4的其他手段,能够减少抑制传热管4的流路堵塞的必要性,从而削减制造成本等。

另外,在集管分配器2中,分配流路2a通过将形成有部分流路(第一流路12a_1以及第一流路12a、第二流路13a)的板材(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包覆件13)层叠而形成。因此无论是否为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均能够通过改变部分流路的形状而简单地实现制冷剂的部分流路的分流数的改变,即,能够简单地改变集管分配器2的厚度,因此提高集管分配器2的通用性。另外,无论是否为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均能够通过增减板材的数量而 简单地实现集管分配器2的分配数的改变,因此提高集管分配器2的通用性。另外,无论是否为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均能够通过增减板材的数量或者厚度而简单地实现传热管4的插入量的改变,因此使传热管4的接合可靠,从而提高热交换器1的可靠性。

另外,在集管分配器2中,分配流路2a通过将形成有孔(第一流路12a_1以及第一流路12a、第二流路13a)的板材(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包覆件13)层叠而形成。因此无论是否为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均能够通过改变孔的形状而简单地实现使部分流路的形状复杂化,从而进一步提高集管分配器2中的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因此提高集管分配器2的通用性。

<变形例-1>

图6以及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另外,图6以及图7是图3中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剖视图。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图3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全部为图6以及图7所示的剖面的情况。另外,图6以及图7示出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下,焊料13c以在突起部12b的外周面与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S的方式涂覆。间隙S作为漏出的焊料13c的缓冲区发挥功能。通过形成有间隙S,使涂覆于分配流路2a周围的焊料13c减少,从而进一步抑制焊料13c侵入分配流路2a。另外在间隙S形成有焊料13c的焊脚,提高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的接合的可靠性。另外,间隙S的宽度可以根据焊料13c的量、材质等设定。在间隙S的宽度过大的情况下,分配流路2a周缘的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的粘接性不足,因此可以为间隙S≤2mm。

另外,如图7所示,在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下,焊料13c以在突起部12b的外周面与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之间形成越靠近突起部12b的根部越窄的间隙S的方式涂覆。通过这样构成,使在突起部12b的根 部周围形成焊脚可靠,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间隙S也可以是越靠近突起部12b的根部,变窄的量越慢慢减少的间隙。通过这样构成,使在突起部12b的根部周围形成焊脚变得进一步可靠,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在集管分配器2形成有突起部12b与第二流路13a的嵌合部以外的嵌合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嵌合部形成图6以及图7所示的间隙S。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提高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

<变形例-2>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2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另外,图8是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传热管4是在内部将多个流路形成为列状的扁平管。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突起部12b的外周面、以及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第二流路13a_4的内周面成为扁平状。

在集管分配器2中,分配流路2a通过将形成有孔(第一流路12a_1以及第一流路12a、第二流路13a)的板材(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包覆件13)层叠而形成。因此无论是否为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通过孔的形状的改变均能够简单地实现采用外周面的形状复杂的传热管4。另外,在采用了外周面的形状不同的传热管4的多种热交换器1中,能够使一部分部件(未包覆件12_1~12_4以及包覆件13_1~13_3)共通化,从而削减制造成本。

<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用于空调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例如也可以用于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其他制冷循环装置。另外,对空调装置为对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进行切换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空调装置仅进行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所应用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图。另外,图9中用实线的箭头示出制冷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的箭头示出制热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如图9所示,空调装置51具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负载侧热交换器56、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控制装置59。压缩机52、四通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4、节流装置55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在控制装置59例如连接有压缩机52、四通阀53、节流装置55、热源侧风扇57、负载侧风扇58以及各种传感器等。通过控制装置59来切换四通阀53的流路,从而切换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热源侧热交换器5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负载侧热交换器56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对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54,通过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并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节流装置55,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负载侧热交换器56,并通过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并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压缩机52吸入。

对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从压缩机52排出的高压高温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流入负载侧热交换器56,通过与由负载侧风扇58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并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56流出的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节流装置55,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节流装置55流出的 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54,并通过与由热源侧风扇57供给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并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4流出的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53而被压缩机52吸入。

热源侧热交换器54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56的至少一方使用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以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制冷剂从集管分配器2流入、且制冷剂从集管3流出的方式连接。即,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流入集管分配器2,且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从传热管4流入集管3。另外,在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流入集管3,液体状态的制冷剂从传热管4流入集管分配器2。

集管分配器2是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的结构,因此即使比较难以均匀的分配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也能够使分别流出至多个传热管4的制冷剂的流量以及干燥度均匀。即,集管分配器2适用于空调装置51那样的制冷循环装置。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另外,与实施方式1重复或者类似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

<集管分配器的结构>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0以及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另外,图10是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下将未包覆件12_2~12_5与包覆件13_1~13_4为组,按照每组描绘的情况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在未包覆件12_1形成有贯通未包覆件12_1的表面和背面的第一流路12a_1。在各个未包覆件12不形成突起部12b,而是形成贯通未包覆件12的表面和背面的第一流路12a。另外,在各个包覆件13形成有贯通包覆件13的表面和背面的第二流路13a。

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第一流路12a_2~12a_4分别是Z字状的贯通孔。形成于包覆件13_1~13_3的第二流路13a_1~13a_3,分别是沿着形成于在背面侧层叠的未包覆件12_2~12_4的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内周面的形状、即Z字状的贯通孔,并且为与该内周面几乎相等的大小。

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是沿着传热管4的外周面的形状,即圆形状的贯通孔。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第二流路13a_4是沿着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的形状、即圆形状的贯通孔,且为与该内周面几乎相等的大小。

如图11所示,若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层叠,则第一流路12a_1~12a_5与第二流路13a_1~13a_4连通。

<集管分配器中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集管分配器中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另外,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立体图展开后的图。

如图12所示,从制冷剂配管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1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流路12a_2以及第二流路13a_1的中心。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2以及第二流路13a_1的中心的制冷剂与包覆件13_2的表面碰撞而分流,从第一流路12a_2以及第二流路13a_1的上部以及下部流入第一流路12a_3以及第二流路13a_2的中心。同样,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3以及第二流路13a_2的中心的制冷剂与包覆件13_3的表面碰撞而分流,从第一流路12a_3以及第二流路13a_2的上部以及下部流入第一流路12a_4以及第二流路13a_3的中心。同样,流入到第一流路12a_4以及第二流路13a_3的中心的制冷剂与包覆件13_4的表面碰撞而分流,从第一流路12a_4以及第二流路13a_3的上部以及下部经由第一流路12a_5以及第二流路13a_4,流入传热管4。

<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 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3以及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另外,图13是图11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剖视图。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图11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全部为图13所示的剖面的情况。另外,图13示出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另外,图14示出包覆件13_3的露出部13d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对于包覆件13_1、13_2、13_4的露出部13d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也同样。

如图13所示,在未包覆件12的未涂覆焊料的区域亦即第一区域12r,以贯通未包覆件12的表面和背面的方式形成第一流路12a,并在未包覆件12的表面侧形成第一开口部12o。另外在包覆件13的涂覆有焊料13c的区域亦即第二区域13r,以贯通包覆件13的表面和背面的方式形成第二流路13a,并在包覆件13的背面侧形成第二开口部13o。第二开口部13o包括:包覆件13的基材13b的开口部13ob、和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

将未包覆件12的板厚设为T1,将包覆件13的板厚设为T2,将包覆件13的基材13b的板厚设为T2b,将涂覆于基材13b的焊料13c的壁厚设为T2c,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的内径设为D1,将形成于未包覆件12_2~12_4的第一流路12a_2~12a_4的宽度设为W1,将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基材13b的第二流路13a_4的内径设为D2b,将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焊料13c的第二流路13a_4的内径设为D2c,将形成于包覆件13_1~13_3的基材13b的第二流路13a_1~13a_3的宽度设为W2b,将形成于包覆件13_1~13_3的焊料13c的第二流路13a_1~13a_3的宽度设为W2c。

为了减少焊料13c的使用量,并且确保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的粘接性,焊料13c以壁厚T2c为板厚T2b的30%以下的方式涂覆。

包覆件13以在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下,内径D2c或者宽度W2c形成为比内径D2b或者宽度W2b大。即,在焊料13c熔融而使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接合前的状态下,涂覆于包覆件13的背面侧的焊料13c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第二开口部13的焊料13c的开口部 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12o的开口面积大,并且使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二开口部13o的基材13b的开口部13ob的开口面积大。而且,在焊料13c的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与基材13b的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基材13b的露出部13d,在第二区域13r,与基材13b的露出部13d的表面相比较,焊料13c的表面成为接近第一区域12r的状态。因此在涂覆于包覆件13的背面侧的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下,在第二开口部13o中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与第一开口部12o之间,夹设有间隙S。

另外,同样地,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焊料13c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并且使焊料13c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基材13b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因此在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熔融时,在焊料13c的开口部与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之间夹设有间隙S。涂覆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焊料13c的开口部,也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口部的焊料的开口部”。另外,层叠于包覆件13的表面侧的未包覆件12_1以及未包覆件12的背面侧的开口部,也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口部”。

如图14所示,露出部13d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等将第二开口部13o的周围的焊料13c除去而形成。另外,露出部13d也可以通过在焊料13c的印刷加工时使用掩模等来形成。露出部13d的宽度也可以根据焊料13c的量、材质等设定。

<热交换器的作用>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集管分配器2中,在焊料13c熔融而第一区域12r与第二区域13r接合前的状态下,焊料13c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一开口部12o的开口面积大,并且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的开口面积比第二开口部13o的基材13b的开口部13ob的开口面积大。因此在焊料13c熔融时,在第二开口部13o的焊料13c的开口部13oc与第一开口部12o之 间,夹设有间隙S,从而抑制熔融的焊料13c流入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未插入的区域、渗入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插入的区域与传热管4的间隙而到达传热管4的端部,从而流入到分配流路2a中的传热管4未插入的区域等。

另外,在间隙S形成有焊料13c的焊脚,从而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提高,因此集管分配器2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焊料13c的使用量能够减少在包覆件13形成露出部13d的量,从而实现集管分配器2低成本化。

另外,能够得到不使未包覆件12的形状复杂化、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减少制冷剂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集管分配器2,因此削减集管分配器2的制造成本等。

另外,在第二区域13r中,与基材13b的露出部13d的表面相比较,焊料13c的表面为接近第一区域12r的状态,从而能够兼顾间隙S的形成、以及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从而提高集管分配器2的可靠性。

<变形例-1>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1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另外,在图15中示出包覆件13_3的露出部13d的形状。对于包覆件13_1、13_2、13_4的露出部13d的形状也同样。

如图15所示,焊料13c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第二开口部13o中接近包覆件13周缘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比第二开口部13o中远离包覆件13周缘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小。即,与第二开口部13o中的远离包覆件13周缘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相比较,第二开口部13o中接近包覆件13周缘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成为0以上的较小的值。通过这样构成,粘接余量少的区域的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提高。另外,在粘接余量少的其他区域内,同样也可以减小露出部13d的宽度。

特别是在第二流路13a是具有弯曲部13e的形状的情况下,焊料13c 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第二开口部13o中接近弯曲部13e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比第二开口部13o中远离弯曲部13e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小。即,与第二开口部13o中的远离弯曲部13e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相比较,第二开口部13o中接近弯曲部13e的区域中的露出部13d的宽度为0以上的较小的值。弯曲部13e中,由于在制冷剂的流动中发生停滞,因此这样构成,熔融的焊料13c流入弯曲部13e,即使在弯曲部13e形成有焊料13c的焊脚,给予集管分配器2的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的影响也较小。因此这样构成,在优先提高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方面很有效。

另外,在一个包覆件13形成有多个第二开口部13o的情况下,焊料13c以如下方式涂覆,即:使第二开口部13o中接近其他第二开口部13o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比第二开口部13o中的远离其他第二开口部13o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小。即,与第二开口部13o中的远离其他第二开口部13o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相比较,第二开口部13o中靠近其他第二开口部13o的区域的露出部13d的宽度为0以上的较小的值。通过这样构成,提高粘接余量少的区域的未包覆件12与包覆件13接合的可靠性。

<变形例-2>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2的集管分配器的结构的图。另外,图16是将集管分配器2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6所示,传热管4是在内部将多个流路形成为列状的扁平管。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于未包覆件12_5的第一流路12a_5的内周面、以及形成于包覆件13_4的第二流路13a_4的内周面成为扁平状。

<变形例-3>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3的未包覆件与包覆件的接合部的详细情况的图。另外,图17是在相当于图11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线处的剖视图。集管分配器2不限定于相当于图11的A1-A1线、B1-B1线、B2-B2线以及B3-B3线的线的全部为图17所示的剖面的情况。另外,图17示出焊料13c熔融前的状态。

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未包覆件12形成突起部12b。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抑制熔融的焊料13c流入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未插入的区域、渗入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插入的区域与传热管4之间的间隙而达到传热管4的端部,从而流入到分配流路2a中传热管4未插入的区域等。另外也可以对第二流路13a的内周面涂覆焊料13c。

以上,对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例如,也能够将各实施方式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各变形例等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1...热交换器;2...集管分配器;2a...分配流路;3...集管;3a...合流流路;4...传热管;5...翅片;11...板状体;12、12_1~12_5...未包覆件;12a、12a_1~12a_5...第一流路;12b...突起部;12c...突起部的顶面;12o...第一开口部;12r...第一区域;13、13_1~13_4...包覆件;13a、13a_1~13a_4...第二流路;13b...基材;13c...焊料;13d...露出部;13e...弯曲部;13o...第二开口部;13ob...基材的开口部;13oc...焊料的开口部;13r...第二区域;51...空调装置;52...压缩机;53...四通阀;54...热源侧热交换器;55...节流装置;56...负载侧热交换器;57...热源侧风扇;58...负载侧风扇;59...控制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