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型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11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片型热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片型热管、以及利用了该片型热管的薄型散热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元件的高集成化、高性能化所引起的发热一直在增加。另外,因产品的小型化推进而导致发热密度增加,因此散热对策变得越来越重要。该状况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更为显著,热设计变得非常困难。近年来,作为经常使用的热对策部件能够列举石墨片等,但热输送量并不充分。

另一方面,作为热输送力较高的热对策部件能够列举热管(或者蒸汽室)。热管作为整体的表观热传导率相对于铜、铝等金属优异数倍~数十倍左右。

作为利用了热管的热对策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内置热管的散热板。在该散热板中,在散热部的主体部的板材或者从上方覆盖的热传导部件形成槽,并在该槽部设置热管。板材、热管、以及热传导部件通过焊料等接合部件来接合。

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利用热管的高散热且薄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冷却构造。在该冷却构造中,沿厚度方向被压变形而扁平化了的热管设置于散热板上,其一端配置于从发热部件受热的位置。发热部件被屏蔽板覆盖,且该板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通过上述板在沿发热部件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与发热部件错开的位置朝基板侧弯曲而形成以便比发热部件的厚度低,在该台阶部与上述散热板之间夹入上述扁平型热管的一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3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9562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散热板中,为了形成用于嵌入热传导部件的凹部、还有用于嵌入热管的槽而需要在主体部的板材确保充分的厚度。在追求轻薄化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信息终端中,专利文献1的散热板已经难以满足轻薄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具有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的散热板中,也需要设置用于将热管夹于屏蔽壳体的槽部,因此存在厚度的限制。另外,专利文献2的热对策部件要求作为用于噪声除去的电磁屏蔽的功能、提高壳体的机械强度的功能,但是若为了减小厚度而削薄各部件,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上述功能的担忧。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扁平型热管在制作圆形的管后将其压扁而成为扁平因此管的壁厚无法容易地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的热对策部件,例如热管或散热板。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了该热管的散热板。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能够通过使用在接合金属片而形成的片状的容器封入芯和工作液而形成的片型的热管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从而产生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主旨,提供一种片型热管,其构成为具有:片状容器;芯,其被封入容器内;以及工作液,其被封入容器内,

该片型热管的特征在于,

片状容器由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构成,

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局部接合以使得在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重叠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

片状容器的厚度为0.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主旨,提供一种薄型散热板,其构成为具有:

金属板;以及

上述片型热管,该片型热管在金属板上配置为使金属板与该片型热管的第二金属片的主面紧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主旨,提供一种薄型散热板,其构成为具有:金属板;以及片型热管,其配置于金属板上,

上述薄型散热板的特征在于,

上述片型热管构成为具有:

片状容器;

芯,其被封入至容器内;以及

工作液,其被封入容器内,

上述片状容器由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构成,

上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局部接合,以使得在上述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重叠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

第二金属片与金属板成为一体,或者金属板兼用作第二金属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主旨,提供一种构成为具有上述片型热管或上述薄型散热板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使用在接合金属片而形成的片状的容器封入了芯和工作液的片型热管而能够适用于小型的电子设备的热对策部件。根据利用了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和片型热管的冷却板,容器壁的厚度等的设计的自由度较高,且在冷却功能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具有各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a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b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c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d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e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片型热管1f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a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b的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c的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d的剖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e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f的剖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g的剖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k的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薄型散热板11m的剖视图。

图16示意性地表示电子部件中的本发明的散热板的设置例。

图17示意性地表示电子部件中的本发明的散热板的其他设置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片型热管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热管”是指具有容器、封入至该容器内的工作液、以及芯,并且能够从蒸发部向冷却部输送热的器件。热的输送通过如下周期来进行,即:工作液在蒸发部吸收热并蒸发,成为气相的工作液向冷却部移动,在冷却部中释放热并冷凝,成为液相的工作液再次向蒸发部移动。

在上述容器中,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的局部例如周边部被接合,以便在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重叠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不需要完全一致地重叠,只要以能够确保用于封入芯和工作液的充分的空间的范围重叠即可。

构成上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铜、铝、钛、镍、银等、或者它们的合金。

在一个方式中,构成第一金属片的材料与构成第二金属片的材料不同。通过将两者的材料设为不同,能够通过一个金属片得到一个功能,通过另一个金属片得到其他功能。

作为上述的功能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强度提高功能、刚性提高功能、热传导功能、以及电磁屏蔽功能等。

在一个方式中,构成一个金属片的材料可以比构成另一个金属片的材料的热传导率高。通过提高一个金属片的热传导率,能够高效地传递热,并能够通过另一个金属片得到其他功能。

作为热传导率较高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铜、银等、或者它们的合金。

在其他方式中,构成一个金属片的材料可以比构成另一个金属片的材料的硬度高。通过提高一个金属片的硬度,能够通过该金属片确保强度及刚性,通过另一个金属片得到其他功能。

作为硬度较高的材料例如能够列举钛、铝合金等。

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厚度可以为0.018mm以上0.38mm以下,优选为0.018mm以上0.18mm以下。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方式中,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的厚度不同。通过将两者的厚度设为不同,能够通过一个金属片得到一个功能,通过另一个金属片得到其他功能。例如,更厚的金属片能够具有更高的电磁屏蔽功能、强度提高功能、以及刚性提高功能。另一方面,更薄的金属片能够相对于厚度方向具有更加高效的热传递功能。

在一个方式中,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可以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即,在一个金属片中,可以存在厚度厚的部分(厚壁部)和厚度薄的部分(薄壁部)。这样在一个金属片中,能够通过使厚度变化来使一个金属片发挥多个功能。

在该方式中,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双方可以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也可以仅任意一方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而另一方具有一定的厚度。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能够通过组合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厚度、材料而以多种组合得到多种功能。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封入至容器内的工作液只要是在容器内的环境下能够产生气相-液相的相变化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水、酒精类、氟氯化碳替代品等。在一个方式中,工作液是水性化合物,优选为水。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封入至容器内的芯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具有能够借助毛细管压力使工作液移动的构造的芯。在本说明书中,将能够借助毛细管压力使工作液移动的构造称作毛细管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具有细孔、槽、突起等凹凸的微小构造,例如多孔构造、纤维构造、槽构造、网络构造等。

芯的设置位置不做特别限定,但优选在容器的内部从蒸发部至冷凝部连续设置。例如,芯在容器为中空的立方体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于一个内壁面上,也可以设置于所有的内壁面。芯可以与容器一体成型,或者可以通过对容器的内壁面加工而得到,或者也可以将另外制作的芯粘贴至容器的内壁面。

芯的毛细管构造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在现有的热管以及蒸汽室中所使用的公知的构造。

芯可以是在容器的内壁面以规定的间隔形成的槽、凹凸或突起的集合体,或者可以是烧结金属或烧结陶瓷、或者也可以是纤维等。

在优选的方式中,本发明的片状热管具有配置于芯上的多孔体。

在一个方式中,多孔体可以具有100nm以下的平均孔径。多孔体的平均孔径可以优选为0.3nm以上100nm以下,更加优选为0.3nm以上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nm以上20nm以下。通过具有更小的平均孔径,多孔体能够保持更多的工作液,并且毛细管压力变大。

多孔体的平均孔径能够通过气体吸附法来测定。具体而言,能够使气体物理吸附于细孔表面,并根据其吸附量与相对压的关系来测定细孔分布。作为上述气体在细孔径为0.7nm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氮气,在细孔径小于0.7nm的情况下使用氩气。

在一个方式中,多孔体可以具有10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多孔体的比表面积可以优选为100m2/g以上20,000m2/g以下,更加优选为500m2/g以上15,000m2/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m2/g以上10,000m2/g以下。通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多孔体能够保持更多的工作液。

多孔体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气体吸附法测定。具体而言,能够使气体物理吸附于细孔表面,并根据其吸附量与相对压的关系从bet法等计算式中进行换算。作为上述气体,在细孔径为0.7nm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氮气,在细孔径小于0.7nm的情况下使用氩气。

在一个方式中,多孔体可以具有5体积%以上,优选为10体积%以上,更加优选为20体积%以上的工作液保持率。通过具有更大的工作液保持率,多孔体能够保持更多的工作液。通过提高该保持率,本发明的片型热管能够实现更高的热输送量。

此外,工作液保持率是指吸附于多孔体的工作液相对于多孔体的体积的比例(体积%)。关于该工作液的保持率,通过热重量测定对将多孔体从40℃加热至160℃的情况下的重量变化率(减少率)进行测定,能够根据重量变化率和多孔体的密度来计算工作液保持率。

多孔体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沸石或多孔金属络合物。除此之外还能够列举介孔二氧化硅、活性炭等碳基材料、硅藻土等。

作为上述沸石只要具有上述的细孔径、比表面积或工作液保持率则不做特别限定,且能够根据所希望的性能而适当地选择。典型的能够用于本发明的沸石例如能够列举iza规格的fau型、lta型、afi型、mfi型、mor型、ael型、cha型、bea型、ltl型等。

多孔金属络合物是指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位体等构成的多孔物质。多孔金属络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也称为多孔配位高分子(pcp:porouscoordinationpolymers)或者金属有机构造体(mof:metalorganicframeworks)。

用于本发明的多孔金属络合物只要具有上述的细孔径、比表面积或者工作液保持率则不做特别限定,且能够根据所希望的性能适当地选择。典型的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多孔金属络合物例如能够列举mil系、zif系、mof系、hkust-1、jast-1等。

多孔体优选为亲水性的。通过使用亲水性的多孔体,能够在利用了亲水性的工作液例如水的情况下,增大毛细管压力,提高热输送量。

多孔体根据其种类的不同而工作液的脱附温度不同。因此,能够通过对配置于芯上的多孔体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调节来控制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工作温度。

另外,由于多孔体在吸引脱附水时也吸收/释放能量,因此能够通过利用该吸引脱附能量来更加高效地输送热。

在一个方式中,片型热管能够在低温下仅利用工作液的潜热进行动作来输送热,在高温下通过在工作液的潜热的基础之上,利用多孔体的吸脱附能量来更加高效地输送热。

在芯上配置多孔体的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通过涂层来形成多孔体膜,或使多孔体的细粉粘合在芯上的方法。例如,在使用沸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含有沸石和低熔点玻璃的浆液中浸渍芯,并进行提拉加热来将沸石配置于芯上。另外,在使用多孔金属络合物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含有作为多孔金属络合物的原料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位体的溶液中浸渍芯,并进行加热干燥来将多孔金属络合物形成于芯上。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厚度可以为0.5mm以下,优选为0.05mm以上0.50mm以下。能够通过将片型热管的厚度设为0.5mm以下来设置更薄的热对策部件。另外,能够通过将片型热管的厚度设为0.05mm以上来更加容易地确保片型热管的强度。从兼得轻薄化和强度的观点来看,片型热管的厚度更加优选为0.15mm以上0.30mm以下。

在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容器内可以包括除了芯和工作液之外的部件。例如,容器可以包括用于保持容器的空间不变形的支承部件、用于辅助气相的工作液和液相的工作液的移动的部件、例如隔开两者的移动空间的内部壁等。

在一个方式中,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可以在第一金属片以及/或者第二金属片上具有树脂部。

在一个方式中,树脂部仅存在于第一金属片或者第二金属片中的任意一方上。

在其他方式中,树脂部存在于第一金属片上和第二金属片上。

树脂部可以存在于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另外,可以覆盖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整体,或者也可以仅覆盖一部分。另外,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的树脂部可以存在于相互对置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存在于不对置的位置。

构成树脂部的树脂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硅树脂、环氧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cpe)、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在一个方式中,树脂部可以包含其他材料。能够通过使树脂部包含其他材料来赋予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各种功能。

作为其他材料,例如能够列举电磁波吸收材料(例如,磁性填充物),蓄热材料(例如,石蜡填充物、氧化钒)等。通过使用电磁波吸收材料,片型热管能够得到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另外,能够通过使用蓄热材料来延迟发热体的温度上升。

在一个方式中,树脂部的热传导率低于具有该树脂部的第一金属片或者第二金属片的热传导率。能够通过使树脂部的热传导率低于金属片的热传导率来提高具有树脂部的金属片的面内方向的均热效果。

在一个方式中,树脂部的弹性率低于具有该树脂部的第一金属片或者第二金属片的弹性率。能够通过将树脂部的弹性率设为低于金属片的弹性率来缓和作用于片型热管的应力,另外,能够防止破损。

树脂部的厚度可以优选为0.5mm以下,优选为0.05mm以上0.50mm以下,更加优选为0.15mm以上0.30mm以下。

树脂部可以通过在金属片的表面涂覆树脂来设置,也可以粘贴另外制作的树脂片。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使用预先设置有树脂部的金属片。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的制造方法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得到上述的结构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使两片金属片重叠,留出用于封入芯和工作液的开口部地进行接合,并将芯和工作液从开口部放入到容器内,接着封闭开口部来得到。另外,作为其他方法,可以在一个金属片上配置芯,接着重叠另一个金属片并接合一部分,从开口部装入工作液,然后密封。另外,也可以将芯预先形成于金属片上。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的接合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电阻焊接、激光焊接、超声波接合、以及由含有焊料的材料进行的接合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可以根据构成容器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厚度、材料以及树脂部的组合而具有各种功能。例如作为片型热管的实施方式,能够列举下述的片型热管。

方式1(图1):第一金属片2与第二金属片3的厚度相同的片型热管1a。方式1的片型热管1a具有没有上下的区别,且向电子部件等的设置容易等优点。

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的厚度不同的方式:

方式2(图2):一个金属片(在图2中为第一金属片2)比另一个金属片(在图2中为第二金属片3)的厚度厚的片型热管1b。方式2的片型热管1b具有通过更厚的金属片而能够得到更高强度、刚性、并且更高噪声除去功能、更高电磁屏蔽功能等优点。

第一金属片以及/或者第二金属片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的方式:

方式3(图3):一个金属片(在图3中为第一金属片2)具有厚壁部4和薄壁部5,另一个金属片(在图3中为第二金属片3)的厚度一样的片型热管1c。方式3的片型热管1c具有通过金属片的厚壁部而能够得到更高电磁屏蔽功能,通过薄壁部,能够在容器内部与容器外部之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热的交接等优点。

方式4(图4):第一金属片2和第二金属片3具有厚壁部4和薄壁部5,且相互的厚壁部和薄壁部相对的片型热管1d。方式4的片型热管1d具有通过金属片的厚壁部而能够得到更高电磁屏蔽功能,通过薄壁部而能够在容器内部与容器外部之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热的交接等优点。另外,在能够将这样的功能赋予给热管的两面的点也是有利的。

第一金属片以及/或者第二金属片具有树脂部的方式:

方式5(图5):一个金属片(在图5中为第一金属片2)具有树脂部6的片型热管1e。方式5的片型热管1e通过金属片上的树脂部而能够具有各种功能。

方式6(图6):第一金属片2和第二金属片3具有树脂部6,并且它们配置为不对置的片型热管1f。方式6的片型热管1f由于具有多个树脂部从而能够得到各种功能。

此外,在图1~6中,为了简便而未图示芯和工作液。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薄型散热板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薄型散热板构成为具有金属板、和被配置于该金属板上,以便金属板与第二金属片的主面紧贴的上述的片型热管。

构成上述金属板的材料只要是金属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考虑铜、al合金、mg合金、以及钛等。

上述金属板的厚度可以为1.0mm以下,优选为0.10mm以上1.0mm以下。能够通过将薄型散热板的厚度设为1.0mm以下来设置更薄的热对策部件。另外,能够通过将薄型散热板的厚度设为0.10mm以上来更加容易地确保薄型散热板的强度。从兼得轻薄化和强度的观点出发,薄型散热板的厚度更加优选为0.30mm以上0.80mm以下。

在优选的方式中,上述金属板可以具有用于设置上述片型热管的凹部。凹部的深度根据设置于此的片型热管的厚度而适当地设定,例如可以为0.5mm以下,优选为0.05mm以上0.50mm以下,更加优选为0.15mm以上0.30mm以下。

在本发明的薄型散热板中,上述的本发明的片型热管被配置于上述金属板上以便金属板与第二金属片的主面紧贴。

在优选的方式中,金属板具有凹部,在凹部内具有片型热管。能够通过在凹部内设置片型热管来抑制由片型热管的设置所带来的厚度的增加。优选凹部的深度可以为片型热管的厚度以下,例如小于片型热管的厚度或者与片型热管的厚度相同。

金属板与片型热管的设置方法不做特别限定,可以将预先制作的片型热管设置于金属板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在金属板上直接形成片型热管来设置。

在设置预先制作的片型热管的情况下,其设置方法例如能够列举使用焊料、导电性粘合材、以及导热带进行接合的方法、设置螺纹孔、爪等进行机械固定的方法等。

在金属板上直接形成片型热管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如下述那样形成。首先,在金属板上配置或者形成第二金属片,接着,配置或者形成芯,从其上覆盖第一金属片,将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留出工作液的封入口地进行接合,并在封入工作液后关闭封入口来进行密封。通过这样直接将片型热管形成于金属板上,金属板与第二金属片成为一体,并使片型热管与金属板更加紧贴变得容易。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片型热管与散热板之间的热的交换的效率,另外,由于能够有效地利用散热板的凹部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大容器的容量。

在一个方式中,可以通过在金属板上,不配置第二金属片,而直接配置芯,并接合金属板与第一金属片来通过金属板和第一金属片形成容器。即,在该方式中,金属板兼用作第二金属片。在该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容器的容量。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薄型散热板,其构成为具有金属板、和配置于金属板上的片型热管,

该薄型散热板的特征在于,

上述片型热管构成为具有:

片状容器;

芯,其被封入至容器内;以及

工作液,其被封入至容器内,

上述片状容器由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构成,

上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局部被接合,以便在上述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重叠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

第二金属片与金属板成为一体,或者金属板兼用作第二金属片。

本发明的散热板能够通过适当地选择上述的本发明的片型热管来得到各种功能。例如,作为本发明的散热板的实施方式,能够列举下述的散热板。

与片型热管的设置状态相关的方式:

方式1(图7):将预先制作的片型热管16设置于金属板17的凹部的散热板11a。方式1的散热板由于另外制作片型热管,从而具有片型热管的设计、制造法的自由度较高等优点。

方式2(图8):金属板17与第二金属片13构成为一体的散热板11b。方式2的散热板由于片型热管的第二金属片13高度地紧贴于金属板,从而具有片型热管与金属板之间的热的交接效率较高,并且,能够扩大容器的容积等优点。

第一金属片12与第二金属片13的厚度不同的方式:

方式3(图9):第一金属片12较厚,第二金属片13较薄的散热板11c。方式3的散热板由于在散热板的表面存在较厚的金属片,从而具有能够得到更高强度以及刚性,特别是刚性,并且,能够得到更高噪声除去功能、更高电磁屏蔽功能等优点。另外,由于隔开金属板与容器内部之间的第二金属片较薄,而具有能够进行金属板与容器内部之间的高效的热的交接等优点。

方式4(图10):第二金属片13较厚,第一金属片12较薄的散热板11d。方式4的散热板由于成为片型热管的露出面的第一金属片12较薄,而具有能够高效地接受来自外部、特别是来自发热部的热等优点。另外,由于第二金属片13较厚,而具有还能够确保强度等优点。

各金属片具有厚壁部和薄壁部的方式:

方式5(图11):第一金属片12具有厚壁部14和薄壁部15,第二金属片13的厚度一样的散热板11e。方式5的散热板具有通过第一金属片12的厚壁部,而得到更高电磁屏蔽功能,通过薄壁部,而能够高效地接受来自外部、特别是来自发热部的热等优点。

方式6(图12):第一金属片12和第二金属片13具有厚壁部14和薄壁部15,相互的厚壁部和薄壁部相对的散热板11f。方式6的散热板具有通过金属片的厚壁部,而得到更高电磁屏蔽功能,通过薄壁部,而能够高效地接受来自发热部的热,并能够在容器内部与金属板之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热的交接等优点。

第一金属片12与第二金属片13的材料不同的方式:

方式7(图13):构成第一金属片12的材料与构成第二金属片13的材料不同的散热板11g。方式7的散热板由于构成第一金属片12的材料与第二金属片13的材料不同,从而具有能够发挥强度提高功能、刚性提高功能、热传导功能、电磁屏蔽功能等各种功能等优点。

方式8:第一金属片12的热传导率高于第二金属片13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板11h。方式8的散热板由于第一金属片12的热传导率较高,从而能够高效地接受来自外部、特别是来自发热部的热,因此,具有能够不变更厚度地提高热的接受效率等优点。

方式9:第一金属片12的硬度高于第二金属片13的硬度的散热板11i。方式9的散热板由于第一金属片12的硬度较高,从而具有不增大厚度,即可提高刚性等优点。

方式10:第二金属片13的硬度高于第一金属片12的硬度的散热板11j。方式10的散热板由于第二金属片13的硬度较高,从而具有不增大厚度,即可提高强度等优点。

在第一金属片12以及/或者第二金属片13上具有树脂部的方式:

方式11(图14):在第一金属片12上具有树脂部的散热板11k。方式11的散热板通过树脂部而能够具有各种功能。

方式12(图15):在第一金属片12和第二金属片13上具有树脂部,它们配置为不对置的散热板11m。方式12的散热板通过树脂部而能够具有各种功能。

方式13:在方式11及12中,树脂部含有电磁波吸收剂以及/或者蓄热材料的散热板11n。方式13的散热板通过包含于树脂部的电磁波吸收剂或者蓄热材料而能够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或者蓄热功能。

方式14:在方式11及12中,树脂部的热传导率低于第一金属片12和第二金属片13的热传导率的散热板11p。

方式15:在方式11及12中,树脂部的弹性率低于第一金属片12和第二金属片13的弹性率的散热板11q。

此外,在图7~15中,为了简化而未图示芯和工作液。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和薄型散热板的厚度非常小,因此适于在要求小型化、特别是轻薄化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利用。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成为具有本发明的片型热管或薄型散热板的电子设备。

在将本发明的散热板装入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常,片型热管的局部被设置为与发热元件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或者设置为受发热元件的热的影响。

在图16及图17中示出向电子设备的装入例。

在图16中,对于本发明的散热板21而言,片型热管22经由电子设备31的内部的发热部件32和热界面材料33而热连接,金属板23被配置为向液晶显示器34传递热。在该情况下,在发热部件32所产生的热经由热界面材料33而传递至片型热管22,并通过片型热管22移送至金属板23的大范围内。移送至金属板的热进一步经由液晶显示器34而向外部消散。

在图17中,对于本发明的散热板21而言,片型热管22经由电子设备31的内部的发热部件32和热界面材料33而热连接,金属板23被设置为与壳体35接触。在该情况下,在发热部件32所产生的热经由热界面材料33而传递至片型热管22,并通过片型热管22移送至金属板23的大范围内。被移送至金属板的热进一步经由壳体35而向外部消散。

另外,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和薄型散热板还能够与电气装置的电路的接地线电耦合并作为屏蔽发挥功能。

本发明的片型热管和薄型散热板非常地薄,因此能够用于广泛的用途中。特别是作为小型电子设备等冷却设备等,能够用于要求小型且高效的热输送的用途中。

附图标记说明:

1a~1f…片型热管;2…第一金属片;3…第二金属片;4…厚壁部;5…薄壁部;6…树脂部;11a~11m…散热板;12…第一金属片;13…第二金属片;14…厚壁部;15…薄壁部;16…片型热管;17…金属板;18…树脂部;21…薄型散热板;22…片型热管;23…金属板;31…电子部件;32…发热部件;33…热界面材料;34…液晶显示器;35…壳体;36…屏蔽壳体;37…电子部件;38…电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