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69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排烟装置排烟效率较低。例如,排烟装置的吸力主要集中在烟灶后方的吸口附近,离炒锅较远,对于排烟装置正面上方边缘的吸力不足,油烟容易从排烟装置上方逃逸,导致排烟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排烟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包括灶台及射流产生装置,所述射流产生装置包括顶板及导流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灶台的上方,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灶台隔开并形成有油烟通道,所述顶板的前端形成有射流产生部,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与所述射流产生部间隔相对以形成射流口,所述导流板的外表面形成有平滑连接所述射流口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所述射流口出射的射流导向所述油烟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中,由于在顶板的前端形成有射流口,这样由射流口喷出的射流形成的负压区更加靠近排烟装置的上边缘位置,从而扩大了排烟装置的抽吸范围,降低了油烟从排烟装置上边缘逃逸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排烟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产生装置开设有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进气口、连通腔及气流通道,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进气口及所述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连通腔及所述射流口,所述气流通道由所述连通腔向所述射流口方向渐缩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产生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连接所述导流板并与所述顶板间隔以形成所述连通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射流产生部自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向所述油烟通道的进口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产生部呈弧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射流口呈缝隙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面为内凹的光滑的曲面,由所述射流口出射的所述气流的方向和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射流口的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一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面的曲率连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烟通道的进口的油烟滤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射流产生装置外,所述第一风机连通所述进气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第二风机及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烟通道的出口,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风机。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排烟装置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的排烟装置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排烟装置100;灶台10、油烟通道11、进口111、出口112;

射流产生装置20、顶板21、进气口211、连通腔212、气流通道213、导流板22、射流产生部23、射流口231、导流面24、侧板25、隔板26;

油烟滤网30;

第一风机40;

第二风机50、排烟管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0包括灶台10及射流产生装置20。射流产生装置20包括顶板21及导流板22。顶板21位于灶台10的上方。导流板22位于顶板21的下方。导流板22的下端与灶台10隔开并形成有油烟通道11。顶板21的前端形成有射流产生部23。导流板22的上端与射流产生部23间隔相对以形成射流口231,导流板22的外表面形成有平滑连接射流口231的导流面24。导流面24用于将射流口231出射的射流导向油烟通道11。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0中,由于在顶板21的前端形成有射流口231,这样由射流口231喷出的射流形成的负压区更加靠近排烟装置100的上边缘位置,从而扩大了排烟装置100的抽吸范围,降低了油烟从排烟装置100上边缘逃逸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排烟效果。

在本发明示例中,排烟装置100可以为下吸式排烟装置,如下吸式油烟机。

可以理解,灶台10可用于放置厨房用具,例如燃气灶、炒锅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射流产生装置20开设有位于顶板21下方的进气口211、连通腔212及气流通道213。连通腔212连通进气口211及气流通道213。气流通道213连通连通腔212及射流口231。气流通道213由连通腔212向射流口231方向渐缩变化。

如此,在气流由连通腔212进入气流通道213后,气流可在气流通道213内逐渐加速,然后再由射流口231快速喷出,渐缩变化的气流通道213的设置既可以保证由射流口231喷出的高速气流的速度较大,又可以保证由射流口231喷出的高速气流较为集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射流产生装置23包括隔板26。隔板26连接导流板22并与顶板21间隔以形成连通腔212,导流板22与顶板2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213。射流产生部23自顶板21的下表面向油烟通道11的进口111方向延伸。

如此,隔板26可增强射流产生装置20的结构强度,并且隔板26连接导流板22并与顶板21间隔以形成连通腔212的设置方式较易于实现。

可以理解,为了进一步增强射流产生装置20的结构强度,强射流产生装置20包括侧板25,侧板25连接隔板26及导流板22,侧板25位于导流板22的后侧。这样,侧板25对隔板26及导流板22具有支撑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后侧”是排烟装置10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位置状态,如排烟装置100使用时,靠近墙壁的一侧为后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射流产生部27呈弧形。

如此,弧形的射流产生部27使得气流流动的阻力较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射流口231出射气流的噪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流面24为内凹的光滑的曲面,由射流口231出射的气流的方向和导流面24与射流口231的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一致。

如此,这样由射流口231喷出的气流可较为集中地沿着导流面24运动,并在导流面24周围形成射流卷吸效应,这样减少了油烟粘附在导流面24上的几率,从而保证了排烟装置100的清洁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流面24的曲率连续。

如此,气流沿导流面24运动的阻力较小,这样高速气流不易于脱离导流面24,从而保证高速气流可持续地沿着导流面24运动。

在一些示例中,导流面24为圆弧面、椭圆弧面、圆弧面与椭圆弧面的组合或由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构成的曲面。如此,导流面24可实现较佳的气流导流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射流口231呈缝隙状。如此,由射流口231出射的射流所形成的射流卷吸效应范围较广,增加了排烟装置100的吸烟范围。

较佳地,呈缝隙状的射流口231的缝隙长度等于顶板21的长度L。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射流口231的开口的宽度范围在0.5~5mm。如此,射流口231的开口的宽度适中,保证了由射流口231喷出气流的速度。例如,射流口231的开口的宽度可选择0.5mm、1.5mm、2mm或5mm等数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0包括设置在油烟通道11的进口111的油烟滤网30。

如此,油烟通过油烟滤网30过滤后再由油烟通道11排出,这样保证了由油烟通道11排出的气流的清洁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0包括第一风机40。第一风机40设置在射流产生装置20外。第一风机40连通进气口211。如此,由射流口231出射的气流可由第一风机40产生,第一风机40可持续产生气流。

可以理解,为了减小第一风机4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的影响,排烟装置100可包括连通管(图未示出),连通管连接第一风机40与进气口2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0包括第二风机50及排烟管51。排烟管51的一端连接油烟通道11的出口112。排烟管5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风机50。

如此,第二风机50可进一步克服排烟装置100外部排烟阻力,从而保证排烟装置100的排烟效果。

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示例中,第一风机40产生的气流先进入连通腔212中,然后再进入气流通道213中并逐渐加速,然后由射流口231出射,由射流口231出射后的射流先是沿着导流面24运动,并可一并卷吸周围的空气及油烟,然后一并进入油烟通道11内,并最后由油烟通道11的出口112排出,射流产生装置20形成的气流的流动途径如图4虚线箭头所示。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