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704阅读:1389来源:国知局
脱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装置,特别涉及脱水机。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201320487580.2公开了一种脱水机,包括内筒和外筒,水在被离心力甩出的撞击到内筒的内壁上回发生回弹,一部分水会重新被弹回工件上,降低脱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效率更高的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脱水机,包括可转动的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并相对内筒固定的外筒,所述内筒包括一圆盘和固定在圆盘上沿圆盘周向设置呈L形的若干档条,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一吸水层。

设置若干档条主要用于固定工件,防止工件在内筒转动时发生偏移,且档条的数量较少,减少水脱离工件时飞向吸水层的阻挡面积(只有在水碰到档条时才会发生回弹),减少水回弹的概率;吸水层的设置可以吸收脱离工件的水分,减少水的回弹的概率,提高脱水效率。

脱水机使用的时候,将工件放置在圆盘上,档条对工件进行限位,启动电机,工件随圆盘一起转动,工件上的水因为离心力被甩出,甩出的水从竖条之间穿过并运动至吸水层被吸水层吸收,吸水层中的水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重力作用下流使得吸水层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上设置一在内筒转动时挤压所述吸水层的挤压柱。

吸水层中的水在内筒转动时被挤压柱挤压而向下流动,保证吸水层的吸水性,使得脱水机能维持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柱上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自上而下贯通所述挤压柱。

导流槽的设置方便吸水层中被挤出的水的下流。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柱与吸水层接触的面呈圆弧状。

圆弧状的面与吸水层接触光滑,不会损伤吸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档条由水平设置的横条和竖直设置的竖条组成,所述横条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横条上沿横条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所述竖条一端插接在插槽内。

方便调整竖条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大小以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部向圆盘方向延伸形成底盘,所述底盘低于圆盘,所述底盘上开设漏水孔。

底盘的设置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脱水机内,保证工件的整洁性,底盘低于圆盘,而工件放置在圆盘上,因此工件上滴落的水基本不会再次碰到工件,直接从底盘上的漏水孔露出,进一步提升脱水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自靠近圆盘一端向外筒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底盘靠近外筒一侧设置一汇流槽,所述漏水孔设置在汇流槽中。

工件甩出的水均向汇流槽汇聚并从漏水孔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为海绵。海绵吸水性好,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底部连接有驱动圆盘转动的电机。

通过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快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底部连接有驱动圆盘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所述圆盘转动。

皮带传动运转平稳,无噪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内筒结构的改造(从对比文件中的开设网孔的内筒改成了本方案的内筒),以及增加的吸水层和对于底盘和圆盘的高度位置的设置,提高了脱水效率,且通过挤压柱对于吸水层的挤压使得高脱水机的工作稳定,维持脱水机的高效脱水;另外由于档条的竖条能高调整位置,使得该脱水机还能适应一些不同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内筒;21、圆盘;22、档条;221、横条;2211、插槽;222、竖条;3、外筒;4、底盘;41、汇流槽;5、漏水孔;6、吸水层;7、挤压柱;71、导流槽;8、连杆;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脱水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内筒2和套设在内筒2外并与内筒2间隔设置的外筒3,外筒3固定在机架1上,内筒2包括圆盘21和沿圆盘21周向设置呈L形的若干档条22,如图3,机架1底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与圆盘21的中心固定连接,通过电机9直接带动圆盘21转动。

如图1,-2,档条由水平设置的横条221和竖直设置的竖条222组成,若干横条221沿圆盘21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横条221均沿圆盘21的径向延伸,横条221一端与圆盘21固定,另一端与外筒3间隔设置;沿横条221长度上设置有多个插槽2211,竖条222插在插槽2211中并可根据需要调整与圆盘21中心的距离。

如图2-3,外筒3的底部向圆盘21方向延伸形成底盘4,且底盘4自外筒3向圆盘21方向延伸是倾斜向上设置的,底盘4的最高点低于圆盘21的上表面,底盘4靠近外筒3的一侧设置一汇流槽41,汇流槽41为环形槽,汇流槽41中开设多个漏水孔5。

如图1-2,外筒3的内壁上固定一吸水层6,吸水层6为海绵;圆盘21上还固定有一个挤压柱7,挤压柱7竖直设置且通过一连杆8与圆盘21固定;挤压柱7一直抵接吸水层6使得吸水层6处于压缩状态;如图4,挤压柱7与吸水层6接触的面呈圆弧状,在呈圆弧状的面上还设置沿竖直方向贯穿挤压柱7的导流槽71。

工作状态:脱水机未使用时,吸水层6处于压缩状态;使用的时候,将工件放置在圆盘21上,并且根据需要调整竖条222的位置将工件固定,此时电机9未启动,一部分水因重力作用下漏至底盘4并流动至汇流槽41内从漏水孔5流出;启动电机9,工件随圆盘21一起转动,工件上的水因为离心力被甩出,甩出的水从竖条222之间穿过并运动至吸水层6被吸水层6吸收,且圆盘21转动的时候挤压柱7也随着圆盘21一起转动挤压吸水层6的内壁,吸水层6中的水被挤出流入汇流槽41内从漏水孔5流出,通过挤压柱7对吸水层6的挤压保证吸水层6的吸水性,使得吸水层6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

实施例2:一种脱水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圆盘21的底部中心固定一传动轴,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与传动轴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