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17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备涉及一种具有冷量卸载系统的大型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一套完整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件及其他小元件构成的封闭回路组成;回路上各元件的流量需精确计算,使回路各部分对应压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在生产、安装过程中,由于计算不够精确,或制造工艺等不定因素,可能导致制冷系统回路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比较容易损坏系统中的元件,或者发生爆管的危险,因此,继续一种可以对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压力进行冷量卸载的制冷系统,依次解决压缩机可能出现的排气压力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制冷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除湿蒸发器、制冷蒸发器、冷凝器和高压冷量卸载系统;

上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主管;

上述冷凝器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冷凝开口和第二冷凝开口,上述第一冷凝开口通过管路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上述第二冷凝开口连通第二主管;

上述除湿蒸发器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上述第一入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远离第二冷凝开口的一端,且该管道上连通设有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节流电磁阀,上述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远离压缩机吸气口的一端;

上述制冷蒸发器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上述第二入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远离第二冷凝开口的一端,且该管道上连通设有第二膨胀阀和第二节流电磁阀,上述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远离压缩机吸气口的一端;

上述高压冷量卸载系统通过管路分别连通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压力进行有效卸载降压,保证系统内元件不易损坏,有效的避免发生爆管等危险状况,安全性能有较大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高压冷量卸载系统包括排气压力调节阀和储气罐,上述储气罐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上述进气口,上述排气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上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压冷量卸载系统结构简单,当压缩机排气口经冷凝器冷却出来的制冷剂压力大于排气压力调节阀设定值时,排气压力调节阀自动打开,制冷剂进入储气罐并蒸发为蒸汽,对压力进行有效的卸载。

进一步,上述出气口与第一主管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第一电磁阀可便于控制出气口处的气体流量大小。

进一步,上述第二主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该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主管向除湿蒸发器、制冷蒸发器供给的制冷剂流量大小。

进一步,上述储气罐上设有安全泄压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储气罐内的蒸汽压力进行调节。

进一步,上述第一主管上靠近压缩机吸气口处以及上述压缩机排气口与第一冷凝开口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调节进入压缩机吸气口处的制冷剂蒸汽流量大小以及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蒸汽流量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制冷系统的系统组成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压缩机,2、除湿蒸发器,3、制冷蒸发器,4、冷凝器,5、高压冷量卸载系统,11、第一主管,12、第二主管,13、第一膨胀阀,14、第一节流电磁阀,15、第二膨胀阀,16、第二节流电磁阀,21、第一入口,22、第一出口,31、第二入口,32、第二出口,41、第一冷凝开口,42、第二冷凝开口,51、排气压力调节阀,52、储气罐,111、第一电磁阀,112、第三电磁阀,113、第四电磁阀,121、第二电磁阀,521、安全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大型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除湿蒸发器2、制冷蒸发器3、冷凝器4和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

上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一主管11;

上述冷凝器4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冷凝开口41和第二冷凝开口42,上述第一冷凝开口41通过管路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上述第二冷凝开口42连通第二主管12;

上述除湿蒸发器2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上述第一入口21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12远离第二冷凝开口42的一端,且该管道上连通设有第一膨胀阀13和第一节流电磁阀14,上述第一出口22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11远离压缩机1吸气口的一端,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一节流电磁阀14经其阻流降压,在第一膨胀阀13处膨胀蒸发为雾状;

上述制冷蒸发器3具有供制冷剂进出的第二入口31和第二出口32,上述第二入口31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12远离第二冷凝开口42的一端,且该管道上连通设有第二膨胀阀15和第二节流电磁阀16,上述第二出口32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11远离压缩机1吸气口的一端,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二节流电磁阀16经其阻流降压,在第二膨胀阀15处膨胀蒸发为雾状;

上述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通过管路分别连通第一主管11和第二主管12。

该系统通过对冷凝器4出来的高压制液态制冷剂进行压力卸载,保证在使用时不会因制冷剂压力过大二损坏相关元件或发生爆管的危险。

上述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包括排气压力调节阀51和储气罐52,上述储气罐52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述排气压力调节阀5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上述进气口,上述排气压力调节阀5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二主管12,上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主管11。

上述出气口与第一主管11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11,便于调节出气口流向第一主管11的气体流量。

上述第二主管1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21,且上述第二电磁阀121位于排气压力调节阀51输入端和第二主管11连接处与第二主管11远离第二冷凝开口42的一端之间。

上述储气罐52上设有安全泄压阀521,便于对储气罐52内的制冷剂气体压力进行调节。

优选的,上述第一主管11上靠近压缩机1吸气口处以及上述压缩机1排气口与第一冷凝开口41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3,通过该第三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3即可对整个系统中制冷剂的在压缩机1进入时或排出时的流通进行有效控制,使用比较灵活,安全。

使用过程中,第一膨胀阀13、第一节流电磁阀14、第二膨胀阀15、第二节流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21、第三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3均为正常打开状态,第一电磁阀111关闭,分别流经除湿蒸发器2和制冷蒸发器3的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蒸发气吸收外界热量蒸发成气体进入第一主管11,再由压缩机1的吸气口吸入,后经压缩机1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再经第一冷凝开口进入冷凝器4内降温冷却,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之后导入第二主管12中并流向除湿蒸发器2和制冷蒸发器3形成循环,在此过程中,由冷凝器4出来的低温液态高压制冷剂还分流流向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连通的管道,当由冷凝器4出来的低温液态制冷剂压力高于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中的排气压力调节阀51设定值时,排气压力调节阀51自动打开,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对第二主管12中的低温液态高压制冷剂进行分流,降低其压力,制冷剂分流进入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时,首先经排气压力调节阀51阻流后,压力降低,进入储气罐52后蒸发变成低温低压气态并储存,在由第二冷凝开口42出来的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11开启,储气罐52内储存的气态制冷剂进入第一主管11,同除湿蒸发器2和制冷蒸发器3出来的气态制冷剂一起进入压缩机1内再次压缩,循环使用,高压冷量卸载系统5能有效的对冷凝器4出来的液态高压制冷剂进行降压,避免发生元件损坏及爆管等不安全事故,使得整个制冷系统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