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82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烘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纱线加工的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纱线烘箱。



背景技术:

在纱线印染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纱线通过纱线烘箱进行烘焙,纱线必须达到规定的烘焙要求才能满足后道工序使用。

申请号为201120231414.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纱线烘干设备,该设备工作运行时,潮湿的纱线放在输送带上并随输送带移动。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加热烘干室内的空气,达到对输送带上的纱线进行烘干的目的。

在纱线的加工工艺流程中,纱线在烘干之前的工序步骤为漂洗工序,漂洗之后纱线呈长腰型环状的结构,之后直接对纱线进行烘干,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潮湿的纱线直接堆放在输送带上,由于纱线质地柔软,容易堆积在一起,烘干效果不好,造成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如果延长烘干时间,则会降低单位时间内烘箱的工作效率,所以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烘箱,该烘箱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链以及安置辊将纱线以悬空的状态通过烘箱内部,有利于在确保纱线烘干效率的同时减少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线烘箱,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有烘干通道,所述烘干通道内设有使纱线从烘干通道入口至烘干通道出口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穿设长腰型环状纱线的安置辊和位于通道两侧的第一导向链,所述安置辊两端分别架设于两侧的第一导向链,两侧的第一导向链同步运转带动安置辊朝烘干通道出口方向位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纱线烘干时,两侧的第一导向链带动套设有纱线的安置辊朝向烘箱内部移动,与现有技术直接堆放在传送带上相比,本烘箱进行纱线烘干时,将纱线穿设在安置辊上,使得纱线处于悬空的状态,能够在尽量多的放置纱线的同时避免纱线堆积在一起,使纱线与烘箱内的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确保纱线烘干效率的同时减少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位于烘干通道两侧且与第一导向链相邻设置的第二导向链,所述第二导向链上设置有若干齿台,所述安置辊靠近两端端部位置沿周向分布有与齿台相啮合的凸起,第一导向链运行时,所述凸起与齿台啮合传动以带动安置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置辊在通过第一导向链朝向烘箱内部运动的过程中,位于第二导向链上的齿台与安置辊上的凸起发生啮合传动,以实现安置辊能够绕自身轴线进行定轴自转,进而带动安置辊上的纱线可以随着安置辊一起转动,有利于纱线表面与烘箱内空气进行更好的热交换,提高纱线的烘干效率,同时由于安置辊的转动使得纱线与安置辊的接触点始终处于变换的状态,进一步避免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所述的第二导向链同步转动,第二导向链与第一导向链同方向转动且两者之间形成转速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导向链和第二导向链设置成同方向不同转速,两者之间形成转速差,使得安置辊在朝向烘箱内部移动的时候能够保持自身自转,进而使得纱线也一直随着安置辊的转动保持转动的状态,便于提高烘干效率,同时控制第二导向链与第一导向链的转动速度,形成不同的转速差,可以达到控制安置辊自转速度的效果,便于适配多种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向链转速大于第一导向链转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导向链转速大于第一导向链转速,所以,第一导向链主要用于使安置辊向前运动,而第二导向链则提供自转动力,有利于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辊表面向中心凹陷有若干沿安置辊轴向的凹槽,若干所述凹槽绕安置辊周向呈环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纱线与安置辊表面的接触面积,由原先纱线与安置辊表面的面接触,加设凹槽之后,变为线接触,从而进一步的避免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干通道入口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放置安置辊两端的导轨,导轨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纱线烘干时,先将安置辊放置到导轨上,随后在步入第一导向辊,由于导轨是处于静止的状态,所以先将安置辊放置在导轨上相对较为容易,有利于保持安置辊传输时与传送方向的垂直度,保持传输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包括呈倾斜设置的滚动段和水平设置的安置段,安置段与第一导向链对接,所述第一导向链上连接有用于将安置辊翻转至第一导向链的定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置辊通过滚动段的倾斜设置提供前行的动力,随后由于安置段保持水平,所以安置辊会停留在安置段上,通过第一导向链的转动带动定位片运动,进而定位片将安置辊从安置段上翻转至第一导向链上,整体传递方式较为简单,与人工传递的方式相比,通过翻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段竖直向上延伸有隔离片,所述隔离片位于安置段与第一导向链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片的设置能够避免安置辊从滚动段上滚动至第一导向链,增加安全性,使得安置辊能够平稳的停留在安置段上,同时由于隔离片与第一导向链之间的距离固定,而安置辊从滚动段上落下直接地接于隔离片,使得安置辊与第一导向链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从而便于定位片能够顺利的将安置辊从安置段上翻转至第一导向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链上还设置有与定位片一一对应的挡片,第一导向链转动时,安置辊位于挡片与定位片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置辊两端的端部始终位于定位片与挡片之间,当安置辊自转时,给予安置辊端部一个固定的区间,便于安置辊能够顺利的在朝向烘箱内部运动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自转,有利于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链和第二导向链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连接于烘干通道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体的设置主要起到避免纱线卷入第一、第二导向链,进而保持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该烘箱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对更多的纱线进行烘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二:该烘箱具有较好的烘干质量,能够有效减少纱线局部烘干不达标的情况,进而提高烘干后纱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纱线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安置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种纱线烘箱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风机以及承接轨)。

附图标记:1、下壳体;2、上壳体; 3、烘干通道;4、轨道;41、进入段;42、滚动段;43、安置段;5、安置辊;6、第一导向链;7、第二导向链;8、定位片;9、挡片;10、齿台;11、隔离片;12、凸起;13、凹槽;14、电加热网;15、风机;16、承接轨;17、防护壳体;1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纱线烘箱,包括烘干室,烘干室可分为上壳体2和下壳体1,下壳体1放置于地面,下壳体1呈槽型设置,上壳体2呈矩形板状结构,上壳体2和下壳体1相对的固定在一起,进而形成了位于烘干室内的烘干通道 3,烘干通道 3长度在15至20米。上壳体2的长度小于下壳体1的长度,当下壳体1与上壳体2固定时,下壳体1的两端背离上壳体2方向向外延伸2至4米,下壳体1延伸所得的区域构成了烘干通道 3入口和烘干通道 3出口。在下壳体1的底壁中设置有电加热网14,在上壳体2内设置有风机15(如图5所示),在烘干通道3内设置有将纱线从烘干通道3入口至出口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具体包括安置辊5以及位于烘干通道 3两侧的第一导向链6,安置辊5与烘干通道3保持垂直,在安置辊5上穿设有呈长腰型环状结构的纱线,纱线挂设在安置辊5上,安置辊5的两端架设在第一导向链6上。在进行纱线烘干工序时,两侧的第一导向链6同步运转,带动安置辊5朝向烘箱内部运动,安置辊5从烘干通道 3的入口一直移动至烘干通道3的出口,在安置辊5移动的过程中,电加热网14加热,产生热量,风机15运转,对电加热网14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引导,达到烘干通道3内部均充满热量的目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烘干通道3入口的左右两侧壁上连接有用于放置安置辊5的导轨,导轨可分为三段,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安置段43和进入段41,竖直方向上,进入段41所在位置高于安置段43所在位置,导轨还包括呈倾斜设置的滚动段42,安置段43和进入段41分别连接在滚动段42的两端,安置段4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烘干通道 3入口的左右两侧壁,安置段43、进入段41和滚动段42一体成型且呈角钢型结构,角钢型结构的内侧朝向烘干通道 3中间,在安置段43上还固定连接有隔离片11,隔离片11呈竖直设置,当安置辊5放置在进入段41之后,通过人力推动进入至滚动段42,安置辊5自主的朝向安置段43滚动,直至抵接到隔离片11,安置辊5水平的放置在安置段43上,且安置辊5的长度方向与烘干通道 3方向保持垂直,安置段43上的隔离片11与第一导向链6的端部呈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1至2公分。当安置辊5放置在安置段43上时,安置辊5与第一导向链6的运转不会发生干涉。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导向链6呈长腰型的分布在烘干通道 3的两侧,第一导向链6所在的长腰型平面与下壳体1的底壁保持垂直,在第一导向链6的两端设置有与自身相配合的链轮,链轮通过电机18驱动,在第一导向链6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定位片8,定位片8沿着第一导向链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定位片8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至30公分,定位片8具体固定于第一导向链6链节的侧面,在第一导向链6上还固定有挡片9,挡片9与定位片8一一对应,挡片9具体固定于与第一导向链6链节相同的侧面,挡片9与定位片8结构相同,具体为矩形钢片,挡片9与相应的定位片8之间的距离为5-10公分,当纱线烘干时,安置辊5的端部位于定位片8与挡片9之间。

如图1、图2所示,在烘干通道 3的两侧还设有第二导向链7,第二导向链7也呈长腰型设置,第二导向链7所在的长腰型平面与第一导向链6所在的长腰型平面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呈间隙设置,间隔距离为1至2公分,在第二导向链7的两端设置有与自身相配合的链轮,链轮通过电机18驱动,第二导向链7的长度小于第一导向链6,且第二导向链7竖直方向上表面的高度低于第一导向链6竖直方向上表面的高度,在第二导向链7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台10,若干个齿台10沿着第二导向链7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齿台10具体呈三角形齿状结构,三角形齿与上述安置辊5上的凸起12相啮合(凸起12位于图4中),三角形齿水平设置且齿自身的传动方向与安置辊5的传输方向相同,为了避免安置辊5上的纱线与第一导向链6以及第二导向链7发生缠绕,所以在第一导向链6以及第二导向链7的外侧设置了防护壳体17,防护壳体17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烘干通道 3的左右两侧。

如图4所示,安置辊5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凸起12,凸起12呈长条状设置,凸起12长度延伸方向与安置辊5轴线方向相互平行,若干凸起12呈环形的均匀分布在安置辊5上,凸起12长度为5公分,在安置辊5的表面向自身中心凹陷有若干沿安置辊5轴向的凹槽13,若干上述的凹槽13绕安置辊5周向呈环形均匀分布,凹槽13长度延伸方向与安置辊5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当纱线放置在安置辊5上时,安置辊5上设置有凹槽13的区域为纱线实际烘干工序中放置的区域。

如图5所示,在烘干通道 3出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接轨16,承接轨16一端与第一导向链6端部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1至2公分,承接轨16呈L型角钢结构,L型角钢结构的一侧表面通过紧固件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表面呈水平设置且长度延伸方向与安置辊5传输方向相同,为了便于稳定承接安置辊5,呈水平设置的该侧表面与第一导向链6上表面保持相同高度。

具体烘干流程:首先将呈长腰型环状的纱线套设在安置辊5设置有凹槽13的表面上,把安置辊5的两端放置在进入段41上,手动推动安置辊5朝向滚动段42滚动,随后安置辊5从滚动段42滚动至安置段43,被安置段43上的隔离片11阻挡,安置辊5平稳的停留在安置段43上且与隔离片11保持抵接。启动电加热网14、风机15、以及第一导向链6和第二导向链7对应的电机18,第一导向链6上的定位片8随着第一导向链6的运动而运动,当隔离片11从第一导向链6端部的下侧表面向其上侧表面运转时,使得安置辊5的两端正好能够卡嵌于隔离片11与第一导向链6的链节之间,进而使得安置辊5能够顺利的从导轨翻转至第一导向链6的链节上,随着第一导向链6一起朝向烘箱内部移动;当移动一段距离之后,安置辊5进入第二导向链7的运转范围,安置辊5上的凸起12和第二导向链7上的齿台10啮合传动,控制第二导向链7的转速大于第一导向链6的转速,随后安置辊5在保持朝向烘干通道 3出口位移的同时,安置辊5自身做绕自身轴线的定轴旋转运动,进而使得安置辊5上的纱线也能够随着安置辊5的自转而一起转动,安置辊5的两端始终位于第一导向链6上相对应的定位片8与挡片9之间;进过烘干通道 3内部之后,安置辊5进入烘干通道 3出口,随后安置辊5先后脱离第二导向链7以及第一导向链6,安置辊5进入并停留于承接轨16上,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取下安置辊5以及套设于安置辊5上的纱线,完成烘干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