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6269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高效热风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加热空气、生产热风的设备,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的最本质问题就是热交换,热交换面积越大,热转换率越高,热风炉的节能效果越好,炉体及换热器的寿命越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更高的高效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热风炉,它包括底架,底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燃烧炉、汇热箱和汇流箱,所述燃烧炉一侧的上部设有至少两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燃烧炉相连,所述至少两根的连接管与燃烧炉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连接管的下端与汇热箱相连;所述汇热箱上设有至少两根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呈U字形,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汇热箱的上端面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汇流箱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相邻的两根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呈U字形,第二换热管的一端与汇热箱的上端面连接,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汇流箱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汇流箱上设有烟囱。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因设置的连接管和U形换热管,有利于空气经过换热管时能更好受热,使得热风炉的换热效果更显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一端连接在汇热箱上端面近汇流箱一侧的位置上,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汇流箱上端面近汇热箱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一端连接在汇热箱上端面远离汇流箱一侧的位置上,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汇流箱上端面的中部位置。这样的设置,使得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变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高度高于第一换热管高度,这样的设置,使换热管更加有层次,换热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烟囱位于汇流箱上端面远离汇热箱一端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烟囱的拔烟效果更有效的将燃烧炉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管和换热管传导。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与第一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汇热箱和汇流箱均设有清灰口。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另一侧设有进料组件和鼓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热风炉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热风炉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1、底架,2、燃烧炉,3、汇热箱,4、汇流箱,5、连接管,6、第一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8、烟囱,91、进料组件,92、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热风炉,它包括底架1,底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燃烧炉2、汇热箱3和汇流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2一侧的上部设有四根连接管5(连接管5也可以是两根、三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等等),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与燃烧炉2相连,所述四根的连接管5与燃烧炉2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连接管5的下端与汇热箱3相连;所述汇热箱3上设有四根第一换热管6,所述连接管5的数量与第一换热管6的数量相同,从俯视角度看,第一换热管6位于连接管5和燃烧炉2连接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管6呈U字形,第一换热管6的一端连接在汇热箱3上端面近汇流箱4一侧的位置上,第一换热管6的另一端连接在汇流箱4上端面近汇热箱3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第一换热管6相邻的两根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7呈U字形,第二换热管7的一端连接在汇热箱3上端面远离汇流箱4一侧的位置上,第二换热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汇流箱4上端面的中部位置,所述汇流箱4上设有烟囱8。

所述第二换热管7的高度高于第一换热管6高度。

所述烟囱8位于汇流箱4上端面远离汇热箱3一端的位置。

所述燃烧炉2、汇热箱3和汇流箱4均设有清灰口。

所述燃烧炉2另一侧设有进料组件91和鼓风机92。

高效热风炉工作时通过进料组件91进料,燃烧炉2产生热量后通过连接管5传到汇热箱3,汇热箱3再通过第一换热管6和第二换热管7传到汇流箱4,通过烟囱8排出烟。

所述底架1、燃烧炉2、汇热箱3、汇流箱4、第一换热管6和烟囱8的外部设有热风炉的箱体,采用隔热材料,箱体对应烟囱、进料组件和清灰口均设有开口,箱体近燃烧炉一侧设有进风口,箱体近烟囱一侧设有出风口,通过箱体进风口进冷风,再通过箱体另一侧出风口排出热风。

以上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