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925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热能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逆流高效热回收新风机。



背景技术:

宾馆、写字楼、住宅、工厂、医院等所有需要采暖或制冷的场合,都面临有一个补充新风的问题,即不断送入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屋内污浊空气,以维持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

由于室内空气含有能量,如冬天室内空气温度较高,夏天则较低,直接排放就会造成能量的浪费,所以一般采用热回收的方式,即补入的新风与排出的污浊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节能的目的。

另外,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雾霾严重,补入的新风也有污染,很多家庭选择新风机或家用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热回收用的新风机,换热芯体采用叉排换热,即换热芯体为方块型立方体,其风的流向为垂直交叉,换热效果不佳。

2、近年经过改进的热回收新风机的换热芯体改为六面立方体,其换热效果有改善,但仍然做不到全逆流。

3、换热芯体为方形或菱形,体积较大,加上导流隔板,风机、风机框架,设备占用空间大。

4、家用净化器主要由循环风机及滤网组成,因为是在室内循环,只能解决室内空气污浊问题,不能补充氧气,而开窗补充氧气,导致能量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逆流高效热回收新风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包括:

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包括多个管件嵌套形成的管件族,相邻的所述管件之间有间隙,在所述管件族的两端面各贴合有一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在的端面分隔成两个区间;在任一端面的任一区间内,相邻所述管件的间隙在端面处依次间歇封闭,在该端面的另一区间内,相邻所述管件的间隙在端面处也依次间歇封闭,且与同一端面的另一区间的间歇封闭方式反向对应;在另一端面,所述相邻管件的间隙在端面处依次间歇封闭,且封闭方式与所述管件族的另一端面的间歇封闭方式反向对应;

管箱部,所述管箱部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热交换部的两端面上,并与所述热交换部形成连通的容腔;

沿所述分隔件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腔分隔成送风进口室、送风出口室、排风进口室、排风出口室,所述送风进口室与送风出口室连通,排风进口室与排风出口室连通;同一侧的容腔内的两个室之间相互隔离;以及

连接在所述管箱部开口侧的送风机和排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与室外连通,出风口与所述管箱部的送风进口室连通;所述排风机的进风口与室内连通,出风口与所述管箱部的排风出口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为V型分隔带,所述隔板为V型隔板,所述送风进口室的容积大于所述送风出口室,所述排风进口室的容积大于所述排风出口室,以实现减少换热的死角区域的目的,从而取得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的,送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空气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为抽屉式可换滤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进口室设置有紫外光发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光发生装置为紫外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换热芯体全逆流设计,提高了新风机的换热效率。

2、通过设计V形分隔带,使进风室大于出风室,减少换热的死角区域,从而进一步取得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3、减少了换热芯体的体积,相应大幅减少设备的成品重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左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的轴测图示意图;

图5是条形分隔带的示意图;

图6是V型分隔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的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热交换部;101、管件;102、分隔件;103、隔板;104、封闭板;20、送风机;30、空气过滤装置;40、送风入口;50、排风机;60、排风入口;70、排风管箱部;701、排风进口室;702、送风出口室;703、送风出口;80、送风管箱部;801、送风进口室;802、排风出口室;803、排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逆流热回收新风机,包括如下组成部件:

热交换部10,热交换部10包括多个管件101嵌套形成的管件族,相邻的管件101之间有间隙,在管件族的两端面各贴合有一分隔件102,分隔件102将所在的端面分隔成两个区间;在任一端面的任一区间内,相邻管件101的间隙在端面处依次间歇封闭,在该端面的另一区间内,相邻管件101的间隙在端面处也依次间歇封闭,且与同一端面的另一区间的间歇封闭方式反向对应;在另一端面,相邻管件101的间隙在端面处依次间歇封闭,且封闭方式与管件族的另一端面的间歇封闭方式反向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封闭采用的是焊接不封闭的环状封闭板104。

进一步还包括管箱部,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送风管箱部80和排风管箱部70,管箱部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在热交换部10的两端面上,并与热交换部10形成连通的容腔;

沿分隔件102设置的隔板103,隔板103将容腔分隔成送风进口室801、送风出口室702、排风出口室802、排风进口室701,送风进口室801与送风出口室702连通,排风出口室802与排风进口室701连通;送风出口室702、排风进口室701均与室内连通,而同一侧的容腔内的两个室之间相互隔离,即同一侧的送风进口室801与排风出口室802通过隔板103隔离,同一侧的排风进口室701与送风出口室702也隔离。

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管箱部开口侧的送风机20和排风机50,送风机20的进风口通过送风入口40与室外连通,其可以为连通至室外的管道;出风口与管箱部的送风进口室801连通。排风机50的出风口与排风管箱部70的排风进口室701连通,进风口通过排风入口60与室内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分隔件102可以为条形分隔带,如图5所示,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分隔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V型隔带,如图6所示,隔板103为V型隔板,因此,可以达到送风进口室801的容积大于送风出口室702,排风进口室701的容积大于排风出口室802,以实现减少换热的死角区域的目的,从而取得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为了消除空气杂质、雾霾等有害颗粒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在送风机20的进风口处还连接有空气过滤装置30,为了更换方便,空气过滤装置30为抽屉式可换滤网结构,其内部可以为包含炭等吸附物质,可以定期更换。

进一步的,为了使送进室内的空气得到进一步的洁净、杀灭交换空气中的有害细菌,还在送风进口室801处设置有紫外光发生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紫外光发生装置为常规的紫外灯。可选的,该紫外光发生装置设置在送风机20和空气过滤装置30之间的管道内。

该新风机的工作过程如图7所示,首先,其排风通道的构成为:室外可以通过送风管箱部80的排风出口803与排风出口室802连通,然后排风出口室802通过热交换部10右侧未封闭处理的间隙与热交换部10连通,由于热交换部10的管件层层嵌套以及依次间歇封闭,且热交换部10左右端面封闭方式的反向对应设置结构,该排风出口室802可以通过热交换部10的管件间隙与排风管箱部70的排风进口室701连通,进而通过排风机50与排风入口60与室内连通,从而通过该新风机形成了室外至室内的连通通道,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排风机50排风功能会将临近排风入口60的空气抽吸至排风进口室701,在排风入口60处形成负压,由于排风进口室701与排风出口803连通,从而会将室内的污浊空气从排风入口60吸入通过热交换部10排出室外。由此不难得知,送风入口40同样能与排风管箱部70的送风出口703连通,在送风机20的作用下,外部的新鲜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空气过滤装置30、送风进口室801、热交换部10,从送风出口室702进入室内,从而补充室内的新鲜空气,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在热交换部10处通过嵌套的管件,实现全逆流的高效热交换,在冬天,将室内污浊空气的热能传递给室外低温空气,在夏天,则可以通过室内污浊的较低温度空气吸收室外的较高温度的新鲜空气的热能,达到补充到室内的新鲜空气的降温,从而达到能量的节省与空气净化的目的,也减少了新风机换热芯体的体积,相应大幅减少设备的成品重量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