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07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自身保健的关注,空气净化器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净化、紫外光杀菌、高压静电和负离子除尘等技术。现有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通常是利用活性碳和紫外线灯的协同工作进行杀菌除尘,即利用活性炭对微小物体的吸附作用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和灰尘吸附,然后在紫外线和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之杀灭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但目前这种吸附作用和净化作用同时进行的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在空气净化过程中,外界空气不断进入,活性炭不断吸附细菌,与此同时,在紫外灯的照射下,有机物被催化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在向外释放的过程中会阻碍活性炭吸附新的细菌灰尘;此外,如果活性炭吸附细菌将尚未分解的部分遮盖,将会降低净化器的工作效率,导致空气净化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检索到下列方案:

方案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357962.2,申请日:2014年7月25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风道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组光催化结构,光催化结构中设置有光催化滤网和紫外光源,光催化结构中,光催化滤网为两张且整体呈来回曲折的W形,两张光催化滤网之间设置有肋片,肋片长度方向上呈W形且沿横向连接在壳体内部,肋片宽度方向与壳体纵向一致,肋片中部贯穿安装有沿壳体横向设置的透明套管,所述紫外光源设置于透明套管内;所述光催化滤网、肋片以及壳体内表面均涂设有光催化剂。

方案2:中国专利申请:201610444803.5,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新型气体均流光催化系统,包括:机体,机体内部为一空腔,所述机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机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开设有出风口;安装于空腔内的光催化机,该光催化机在空腔中部将空腔分隔成一靠近进风口的第一腔室以及一靠近出风口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通过光催化机连通第二腔室;安装于空腔内的内循环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道、辅助风机,所述内循环风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腔室,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腔室,内循环风道内设置有辅助风机。

上述专利方案都是针对空气净化不彻底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方案1中主要是通过增加吸附板的光催化面积来提高细菌的分解效率;方案2是通过延长空气的滞留时间来提高净化效率,两者虽然都缺的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消除催化分解与细菌吸附相互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在进行吸附作用和光催化分解过程中,分解出的气体会影响细菌、尘埃的吸收,空气净化不彻底,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目的在于克服该问题,以降低分解作用与吸附作用的相互影响,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包括

风道箱,风道箱开口端设置引风扇,风道箱另一端封闭;

隔离板,该隔离板把风道箱分为两个风道,并对应设置两个出风窗,两个风道在风道箱的封闭端连通;

挡风板,用于切换进风方向,使同一风道内进风与出风交替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每个出风窗对应一个铰接连接的挡风板,通过挡风板的转动使其封堵出风窗或封堵对应的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风板通过挡板连接轴与隔离板铰接,挡板连接轴与电机转轴连接;或:挡风板通过摆动连杆与电机转轴连接,通过电机控制挡风板间歇性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风窗是由多个自转叶片排列组成的百叶窗,所述叶片能够绕中部铰接轴转动,转动角α的范围为40~85°。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风道箱上设有启动开关,当挡风板摆动到对应位置时,启动开关控制对应的出风窗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风道箱的进风口主要由进风管组成,进风管截面积小于风道箱工作腔的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风道箱的进风口设置有粗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风道箱内设置有多层过滤板用于吸附细菌,并为每层过滤板配置对应的紫外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板为W形或弧形,或者是V形与弧形的组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板为V型过滤板,其开口朝向风道箱的进风方向。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把传统的单通道风道箱改为连通的双通道,一方面能够增加对空气的扰动,防止细菌附着在过滤板上;另一方面能够使吸附作用和分解作用互不影响,延长了紫外光与同一细菌的反应时间,分解反应进行的更充分,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通过挡风板的摆动,能够进行风道切换;此外,出风窗由多个自转叶片排列组成,叶片能够绕中部铰接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在进风侧,由于风力作用,使出风窗处于关闭状态;在出风侧,由于风力作用,叶片自动旋转使出风窗打开,从而可进行排风,无需外部动力,节能环保;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出风窗可采用普通开闭式板窗,并通过电机控制出风窗的开合,同时设置相应的启动开关,该启动开关可以是触点开关或光感应开关等,当挡风板触碰到启动开关后,出风窗打开,应用可靠,封闭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把过滤板设置成V型或弧形,并使凹口朝向风道箱的进风方向,在进风侧有助于细菌的吸附;而在出风侧不会影响到有机物的光催化分解,进一步提高了吸附作用和催化作用的协同净化效果,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V型过滤板与紫外灯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W形过滤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百叶窗净化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弧形过滤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挡风板的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风道箱;2、第一出风窗;3、挡风板;4、控制开关;5、引风扇;6、进风管;7、第二出风窗;8、挡板连接轴;9、隔离板;10、V型过滤板;11、紫外灯;12、叶片;13、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双风道光催化净化器,包括风道箱,风道箱为单开口结构,风道箱1的开口端设置引风扇5,风道箱1另一端封闭;在风道箱内设置紫外灯和过滤板,过滤板上有光催化剂涂层,过滤板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紫外灯能够分解细菌等有机物,而催化剂可加快分解反应的进行。

本实施例在风道箱1内设置隔离板,该隔离板9把风道箱1分为两个风道,两个风道在风道箱1的封闭端连通,使进风能够从一个风道进入另一个风道。所设置的排风口在风道箱1的颈部位置,在排风口安装出风窗,每个风道对应一个出风窗。

为了能够控制进风方向,在风道箱1内设置有挡风板,该挡风板3用于切换进风方向,使同一风道内进风与出风交替进行。如图1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挡风板3与隔离板9铰接连接,通过挡风板3切换进风方向。

挡风板3通过挡板连接轴8与隔离板9铰接,挡板连接轴8与电机转轴连接,当电机转动时,挡风板同步转动。

结合图1,在初始状态下,挡风板3把风道B的进风口堵住,风道A开启,此时风道A对应的第二出风窗7关闭,风道B对应的第一出风窗2打开;在引风扇5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从风道箱1前端的进风管6进入,然后从风道A进入风道箱1的工作腔,可采用活性炭过滤板对细菌、灰尘进行吸附,并利用紫外光使有机物分解;空气从风道箱1的封闭端进入风道B内,从过滤板背面吹风,则过滤板正面所进行的分解作用不会影响到风道A内细菌的吸附。由此可知,在风道A内,过滤板的正面主要进行吸附作用,同时会进行光催化分解;而在风道B内,可有效的进行光催化分解作用,从而解决了分解产生气体影响细菌吸附的问题。

实施例2

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风道箱1内过滤板设有多层,且过滤板为V型过滤板10,其开口朝向风道箱的进风方向,每个V型过滤板10的V型口处均设置有紫外灯11。

由于V型开口朝向风道箱的进风方向,在风道进风时,能够有较大的吸附面积,提高细菌和灰尘的吸附效率;而在出风时,风从V型结构背面的尖角部吹来,不会影响过滤板正面的光催化分解作用。

此外,V型口处均设置有紫外灯11能够使过滤板与紫外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光催化分解效率。同时,可设置进风管6截面积小于风道箱1工作腔的截面积,便于控制出风窗的排风效果。还可把总系统的控制开关4设置在进风管6上,便于操作,具体使用时,控制开关4的设置位置没有具体限制。

实施例3

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设置的过滤板为W形,该W形过滤板设置有4层,也可更具需要具体设置,其层数没有具体限制。

采用W形过滤板时,两侧都可以进行细菌吸附与催化,主要不同点在于吸附面与催化分解面在同一过滤板上不断切换,但整体的效率有所提高。

此外,挡风板3是通过摆动连杆与电机转轴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通过电机控制挡风板3间歇性摆动。该方式与直接通过转动轴驱动挡风板3转动的效果相同,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

实施例4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出风窗是由多个自转叶片排列组成的百叶窗,自转叶片的数量可根据出风窗尺寸及叶片间距确定,一般可选择2~20个,没有具体限制。

如图5所示,多个叶片12并列排布,且间距相等,叶片12能够绕中部铰接轴转动,转动角α的转动范围为40~85°,优选地,本实施例选择75°,即叶片12从封闭状态到完全打开时转动的角度为75°。

具体使用时,闭合状态下叶片12的朝向是背离风道箱1进风口的,与风道箱1的进风方向相同。则在风道进风时,由于风力作用,叶片间相互压合,处于闭合状态;当风道处于排风状态时,风吹方向与叶片朝向相反,进而使叶片转动,处于最大张角状态,空气可从叶片间隙排出。该结构中出风窗能够根据风道的切换自动控制出风窗的开合,不需要外部动力,节能环保。

实施例5

结合图6,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设置的过滤板为弧形结构,多个弧形板之间相互连接组成过滤板,过滤板两侧均设置有紫外灯。

在过滤板两侧均涂有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为纳米级TiO2光催化剂,紫外灯为紫外光二极管。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过滤板做了进一步限制,该过滤板为活性炭过滤板,利用活性炭能够吸附细菌和空气中的灰尘,而且活性炭吸附能力强,无污染,还可进行二次利用,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7

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能够控制进风方向,在风道箱1内设置有挡风板,该挡风板3用于切换进风方向,使同一风道内进风与出风交替进行。具体地,每个出风窗对应一个铰接连接的挡风板,包括铰接连接在进风管6上的第一挡风板13和第二挡风板14,通过挡风板的转动使其用于封堵出风窗或封堵对应的风道。

为了能够保证进风与排风的均衡性,第一出风窗2与第二出风窗7的开口面积相同,则第一挡风板13和第二挡风板1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或对称,并且隔离板9位于风道箱1的中部,第一挡风板13和第二挡风板14的铰接轴距离隔离板9的距离相同。

使用时,可通过电机控制第一挡风板13和第二挡风板14同步动作。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挡风板14封堵住第二出风窗7,第一挡风板13堵住风道B,则引风扇5所引入空气从风道A内进入,经过净化后从风道B排出。

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第一挡风板13转动到第一出风窗2位置,堵住出风口,与此同时,第二挡风板14摆动到与隔离板9接触位置,封堵住风道A,此时会从风道B内进风,从风道A的第二出风窗7排风,实现过滤板上吸附作用与光催化分解作用的互换,保证空气净化的高效进行。

实施例8

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净化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过滤板为V型活性炭过滤板,每个V型过滤板10的开口均对应设置有紫外灯11,V型过滤板10在风道箱1内交错排布,侧面视图类似鱼鳞状。该结构排布能够充分利用风道箱1内的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所采用的过滤板可以为网状结构,也可以为带有小孔的板状结构,在不影响空气流通和吸附效果的前提下,本实施例中没有特别限制。

还可在进风管6上设置粗滤网,该粗滤网位于引风扇外部,一方面可防止外部飞虫进入到风道箱内,避免虫体及较大的尘屑的长期积累堵住风道,另一方面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本发明把传统的单通道风道箱改为连通的双通道,一方面能够增加对空气的扰动,防止细菌附着在过滤板上;另一方面能够使吸附作用和分解作用互不影响,两者在同一过滤板上交替进行,延长了紫外光与同一细菌的反应时间,分解反应进行的更充分,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