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22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线控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线控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控器,电源模块设置在盒体的内部,由于电源模块的形状要求,线控器在盒体内部占用大量的空间,使得盒体内部的其它元器件不便排列,使得盒体体积增大的同时,导致盒体内部结构排布不合理。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控器,旨在重新布局线控器结构,以是线控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控器,用于空调器,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盒,所述线控盒包括位于所述线控盒正面的面框和位于所述线控盒背面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面框可拆卸连接;电源盒,所述电源盒设置于所述线控盒的外部,且与所述面框和/或后盖板可拆卸连接;变压电源,所述变压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盒内。优选地,所述电源盒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后盖板上对应所述定位筋开设有定位槽。优选地,所述电源盒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扣,所述后盖板上对应所述弹性扣设置有扣位。优选地,所述电源盒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与标准线盒适配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变压电源包括电源基板,所述电源基板对应所述卡槽的槽壁开设有避让缺口。优选地,所述线控盒还包括电控板、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电控板与所述后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摸屏均安装在所述面框上。优选地,所述线控器还包括按键,所述面框上对应所述按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触摸屏上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按键穿过所述避让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线控器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控板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线控器,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盒,所述线控盒包括位于所述线控盒正面的面框和位于所述线控盒背面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面框可拆卸连接;电源盒,所述电源盒设置于所述线控盒的外部,且与所述面框和/或后盖板可拆卸连接;变压电源,所述变压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源盒内。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具有风道,空调器的风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风轮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以及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所述机身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盒内对应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线控器与所述电控盒内的主控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源盒的设置,将变压电源设置到线控盒的外部,并通过电源盒将变压电源固定于后盖板上,使得变压电源既可以方便的为电源盒内的元器件供电,又可以为线控盒留出空间,以使线控盒内的元器件可以更合理的排布,使得线控器的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线控盒内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控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控器的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控器的电源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花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机身及机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机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机身110围板120换热器130保温层200底盘300电控盒400导风圈500接水盘600风轮700驱动电机800面板810第一过口820第二过口900线控器910线控盒920变压电源930电源盒940标准线盒960后盖板911电控板912无线通信模块913显示屏914面框915触摸屏916按键961定位槽962扣位931定位筋932弹性扣933卡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将主要描述线控器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线控器,用于空调器,所述线控器包括:线控盒910,所述线控盒910包括位于所述线控盒910正面的面框914和位于所述线控盒910背面的后盖板960,所述后盖板960与所述面框914可拆卸连接;电源盒930,所述电源盒930设置于所述线控盒910的外部,且与所述面框914和/或后盖板960可拆卸连接;变压电源920,所述变压电源920安装于所述电源盒930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线控盒910的整体外形呈盒体设置,面框914和后盖板960连接后,形成安装腔,显示屏913、电控板911等元器件安装于安装腔内。后盖板960和面框914连接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电源盒930设在后盖板960背对面框914的板面上,电源盒930与后盖板96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变压电源920将市电转换为线控器可以直接使用的电源,变压电源920为线控器内的元器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变压电源920设置于电源盒930内,电源盒930与后盖板960固定连接后,变压电源920位于电源盒930与后盖板960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将变压电源920单独设置在线控盒910的外部,使得线控盒910内部的元器件可以更加合理的排布。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源盒930的设置,将变压电源920设置到线控盒910的外部,并通过电源盒930将变压电源920固定于后盖板960上,使得变压电源920既可以方便的为电源盒930内的元器件供电,又可以为线控盒910留出空间,以使线控盒910内的元器件可以更合理的排布,使得线控器的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线控盒910内的空间利用率。为了更加便捷的将电源盒930安装至后盖板960上,所述电源盒930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筋931;所述后盖板960上对应所述定位筋931开设有定位槽961。本实施例中,定位筋931设置在电源盒930的侧壁远离盒体底部的侧边上,定位筋931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柱形等,以呈弧形设置为例。定位筋931的数量可以有很多,以四个为例,四个定位筋931分别设置在电源盒930的四个角上。后盖板960上,对应定位筋931开设有形状、尺寸和数量均与定位筋931对应的定位槽961。当将电源盒930安装至后盖板960上时,先将定位筋931插入定位槽961中,以限定电源盒930在后盖板960上的位置。通过定位筋931和定位槽961的设置,使得电源盒930可以更加快捷的安装至后盖板960上。电源盒930与后盖板96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如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卡槽933连接等。本实施例中,以卡扣连接为例。所述电源盒930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扣932,所述后盖板960上对应所述弹性扣932设置有扣位962。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扣932也可以设置在后盖板960上,而扣位962则设置在电源盒930上。本实施例中,弹性扣9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扣932设置在电源盒93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当需要安装电源盒930时,先对电源盒930进行定位,定位以后,继续将电源盒930朝后盖板960按压即可。当电源盒930继续朝后盖板960移动时,卡扣扣入扣位962中,以限定电源盒930与电源盒930的相对移动,即将电源盒930安装于线控盒910上。通过卡扣连接,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便捷。为了提高线控器安装的便捷性,所述电源盒930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与标准线盒940适配的卡槽93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标准线盒940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线盒,例如86线盒。一般情况下,在房屋装修或者安装电路时,会在墙体上预留标准线盒940的安装位,甚至将标准线盒940已经安装于安装位中。若将原来的线控器安装至墙体上时,由于尺寸不合,预留的标准线盒940利用不上,需要另外开设安装槽,非常的不便。在线控器改进后,通过增设电源盒930,使得线控器与墙体的连接,可以转接到电源盒930与墙体的连接上。通过在电源盒930的外侧壁上形成与标准线盒940适配的卡槽933,当需要安装线控器至墙体上时,只需要将电源盒930的卡槽933卡入标准线控器内即可。使得线控器的安装非常方便快捷。所述变压电源920包括电源基板,所述电源基板对应所述卡槽933的槽壁开设有避让缺口。通过避让缺口的设置,当变压电源920安装至电源盒930内时,避让缺口与卡槽933的槽壁配合,以限定变压电源920在电源盒930中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变压电源920的安装。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所述线控盒910还包括电控板911、显示屏913和触摸屏915;所述电控板911与所述后盖板960可拆卸连接,所述显示屏913和所述触摸屏915均安装在所述面框914上。本实施例中,面框914上设置有显示屏913、触摸屏915的安装位,后盖板960朝向线控盒910内部的板面上,设置有电控板911的安装位。电控板911与后盖板96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以螺钉连接为例。显示屏913以LCD显示为例,显示屏913卡入面框914上的卡槽933内。触摸屏915与显示屏913贴合,触摸屏915设置在线控器的最前侧。通过显示屏913和触摸屏915的设置,使得线控器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有利于用户的使用。同时,由于主控板、显示屏913和触摸屏915均呈板状设置,使得三者之间的排列可以极大的节约空间,以使线控盒910内的结构紧凑。为了丰富线控器的操作方式,所述线控器还包括按键916,所述面框914上对应所述按键916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触摸屏915上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按键916穿过所述避让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通过按键916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物理按键916来控制线控器,当然,也可以通过物理按键916和触摸屏915同时控制线控器。为了增加线控器的通信方式,所述线控器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91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12安装于所述电控板911上。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912以WIFI模块为例,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的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912,线控器可以与空调器的主控板实现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电控盒和线控器,该线控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线控器与电控盒电连接。其中,空调器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器、落地式空调器,当也可以为天花机等。本实施例中,以天花机为例。所述空调器包括:机身100,所述机身具有风道,空调器的风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风轮连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以及,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与所述机身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盒内对应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线控器与所述电控盒内的主控板电连接。机身100,具有风道,天花机的风轮600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驱动电机700,与所述机身10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风轮600连接;电机驱动模块310,与所述驱动电机70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700的转动;电控盒300,与所述机身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盒100内对应所述电机驱动模块310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机身100呈类长方体(大体形状为长方体,根据实际需要具有凹陷或凸起)设置,天花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机身100的同一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围绕进风口排布,以形成中间进风,四周出风口的布局。机身100包括围板110、换热器120和保温层130,所述围板110与所述底盘200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换热器12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保温层130设置于所述换热器120和所述围板110之间。其中,围板110的数量可以为两块或者四块,当围板110数量为四块时,四块围板110座位安装腔的四个侧壁,底盘200座位安装腔的底部。换热器120设置在安装腔内,换热器120可以与围板110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与底盘200可拆卸连接。保温层130的材质可以有很多,如棉织物等,本实施例以泡沫层为例。保温层130设置在围板110和换热器120之间,以对换热后的气体进行保温,防止换热后的气体直接与机身100外部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保温层130与围板110固定连接,和/或与底盘200固定连接。围板110和底盘200需要为天花机内本的组件提供支撑,使得围板110和底盘200需要有硬质材料制成,以钢板为例。其中,为了增加底盘200的承载强度,在底盘200上排布有若干的加强筋。面板800设置在机身100上,与底盘200相对的一侧,面板800上对应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有过口,以供气流进入或流出风道。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天花机还包括导流圈400,导流圈400对应进风口设置,使得气流可以更加稳定、准确的进入风道内。在换热器120的下方,还设置有接水盘500,使得换热器120上的冷凝水可以及时的流出,以保证换热器120的换热效率。当然,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稳定的控制天花机,需要设置一个电控盒300在保护天花机的电路控制板,以此来保证控制电路板不受外界影响而稳定工作。面板800呈板状设置,面板800的形状与围板110所围成的形状对应,面板800上对应进风口开设有第一过口810,对应出风口开设有第二过口820,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之间的部分可以与机身100的围板110、保温层130以及换热器12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固定连接。由于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开设在面板800的同一侧,使得面板800与机身100连接的位置不会在面板800的边缘,而在面板800偏中的位置。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之间的面板800与机身100的固定连接,以面板800与换热器120的贴合固定,和面板800与保温层130的贴合固定为例。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之间面板800的范围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限定,最大的范围可以定义至除了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之外的面板800全部与机身100贴合固定,只需要保证有面板800部分偏中的位置与机身100连接即可。第一过口810呈长方形设置,第二过口820呈长条形设置,第二过口820沿第一过口810的长度方形延伸或沿第一过口810的宽度方向延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面板800的第一过口810和第二过口820之间部分与机身100固定连接,使得面板800与机身100的连接位置靠近面板800的中部(远离面板800的边缘),使得面板800在自身重量作用时,面板800的与机身100的连接位置可以更好的克服面板800自身的重力,使得面板800在受力或者收到温差影响时,具有更大的抗变形强度,从而使得面板800更加难以发生形变,有利于提高面板800安装后的稳定性,避免风道内气流从面板800和机身100之间漏出,从而避免由于漏冷而出现凝露现象,消除了由于凝露而引起事故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漏气而导致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受干扰的现象出现。驱动电机700与所述机身10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风轮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700为驱动模块外置的驱动电机700。电机驱动模块310,与所述驱动电机70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700的转动,电机驱动模块310与电机内部电连接,用于接收天花机主控板340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700的转速和转向。电控盒300,与所述机身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盒300内对应所述电机驱动模块310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电机驱动模块310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安装位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安装槽、安装凸台或者是螺钉位、卡扣位等,即电机驱动模块310与电控盒300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卡槽、卡扣或者螺钉等方式连接。安装位靠近驱动电机700的出线口设置,使得驱动电机700的导线便于与电机驱动模块31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使用成本较低的驱动模块外置的驱动电机700,并将电机驱动模块310安装在电控盒300内,相较于现有的天花机使用驱动模块内置的驱动电机700,大幅降低了生产天花机的成本,同时,将多出的电机驱动模块310安装至电控盒300内,提高了电控盒300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电控盒300的结构更加紧凑,即在降低天花机制造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天花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