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43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玻璃干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干燥器。



背景技术:

玻璃干燥器是具有宽边磨砂盖的密封容器。在底座下半截为缩细的腰,在束腰的内壁有搁放的挡板,挡板具有大小不同的孔洞,挡板上面存放被干燥的物质,挡板下部的底座用以存放干燥剂,这种干燥器不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利用干燥剂的吸水特性,保持干燥器内部干燥的环境,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3807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干燥器,包括盖体、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内设置挡板,所述盖体与主体内嵌为一体;盖体与主体形成的空腔用于盛放待干燥的物质,底座内盛放干燥剂,上述干燥器具有良好的干燥作用,普遍适用于实验室中。

但是,上述干燥器内的干燥剂在吸水后,需要及时拿出并放置在100~105℃的高温环境下进行干燥,在拿取干燥剂的过程中,需要打开盖体,然后拿出所干燥的物质,继续拿出挡板,然后将洒落在底座上的干燥剂倒出,拿取干燥剂的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降低了实验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地将洒落在底座内的干燥剂拿出的玻璃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玻璃干燥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上盖设有容器盖,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盛放干燥剂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心同心设置有漏孔,所述漏孔内塞设有用于封闭漏孔的密封件,所述底座内在相对的方向上设有用于将底座内的干燥剂推向漏孔内的弹性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推动件同时从相对的方向将底座内的干燥剂推向漏孔内,有助于干燥剂从漏孔内漏下,进而对干燥剂进行收集并烘干,以便二次利用,本申请所述的玻璃干燥器能够快速、方便地将底座内的干燥剂拿出,显著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推动件包括贴设在底座的内环壁上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圆周长度为底座内环的周长的一半,所述推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围合成圆环体贴设在底座内圆周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杆的圆周长度为底座周长的一半,推动杆受到推动力向漏孔方向运动,有助于将洒落在底座内的干燥剂从漏孔处漏下,两个推动杆同时向漏孔方向运动,由于推动杆是弹性材质,不影响运动过程中两个推动杆接触时的受损程度,通过两个推动杆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快速将干燥剂排出,提高了操作的快捷性与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有能够控制推动杆沿底座内壁向漏孔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弹性推动件做直线往复运动,两个弹性推动件是同时向漏孔方向运动的,在运动过程中,弹性推动件会发生变形,但是驱动件能够有效支撑弹性推动件向漏孔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干燥剂向漏孔方向运动,有助于将洒落在底座内的干燥剂推向漏孔内,从而实现将干燥剂快速地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上的活塞杆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弹性推动件在漏孔与底座内壁之间往复运动,有助于将底座内的干燥剂从漏孔处排出,设置驱动气缸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圆柱形的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外环壁上设有能够与漏孔的侧壁凹凸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圈将漏孔进行封堵,而且通过橡胶垫圈上的凹槽与漏孔的侧壁进行凹凸配合,使橡胶垫圈对漏孔的封堵更加紧密,防止灰尘或者水分从漏孔方向进入干燥器内,提高了玻璃干燥器内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圈上嵌设有方便人手将橡胶垫圈与漏孔相分离的捏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漏孔时,人手捏在捏取部上,向底座外的方向进行施力,将捏取部从漏孔上拔下来,从而为干燥剂在底座的底部提供了出口,使打开漏孔的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捏取部包括沿橡胶垫圈的表面向底座内的方向凹陷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在沿圆形槽的径向方向上设有用于捏取的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捏取部上具有凸棱,凸棱的两侧具有向下凹陷的槽结构,有利于拇指与食指捏取在凸棱上,使拿取操作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主体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用于盛放待干燥物质的多孔瓷板,所述多孔瓷板上设有保持干燥环境的泡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瓷板有利于增加容器主体内部与底座内部的空气交换,同时,泡沫层有助于保持容器主体内的空气干燥度,泡沫层具有优异的缓冲作用,减小了待干燥物质与玻璃间碰撞时的受损程度,提高了本申请的玻璃干燥器的综合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泡沫层上设有能够使容器主体与底座相连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有助于提高容器主体内部与底座内部的空气流通性,有助于底座内的干燥剂更好地发挥干燥作用,起到较好的干燥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盖向远离容器主体的方向上凸起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能够增大盛放的干燥物质容量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器盖沿竖直方向凸起设置,当容器盖盖合在容器主体上时,增大了容器主体内盛放干燥物质的容量,使本申请的玻璃干燥器能够干燥的物质更多,具有更大的干燥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漏孔以及在底座内设置向漏孔内推动干燥剂以使干燥剂更快速、更方便地排出的弹性推动件,有利于干燥剂的排出过程更方便快捷;

2、由于弹性推动件具有柔软的弹性,即使两个弹性推动件在推动过程中发生干涉,也不会造成损坏,具有良好的使用方便性;

3、同时,在漏孔内塞设有橡胶垫圈,并且在橡胶垫圈上设置捏取部,人手捏在捏取部上,有助于将橡胶垫圈从漏孔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用以体现密封件与底座的结构关系;

图3是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多孔瓷板与泡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主体;2、容器盖;21、突出部;3、底座;31、漏孔;4、密封件;41、凹槽;42、捏取部;421、圆形槽;422、凸棱;5、推动杆;6、驱动件;61、驱动气缸;62、活塞杆;7、多孔瓷板;8、泡沫层;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玻璃干燥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圆柱形的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内盛放待干燥的物质;容器主体1上盖设有容器主体1的容器盖2,容器盖2向远离容器主体1的方向上凸起的突出部21,当容器盖2盖设在容器主体1上后,突出部21上形成了能够增大盛放的干燥物质容量的空腔;容器主体1的底部具有用于盛放干燥剂的底座3,底座3的底部使用玻璃刀剪裁有与底座3的中心同心设置的漏孔31,漏孔31内塞设有用于封闭漏孔31的密封件4。

如图 2所示,密封件4包括圆柱形的橡胶垫圈,在橡胶垫圈的外环壁上具有能够与漏孔31的侧壁相互凹凸配合的凹槽41,安装橡胶垫圈后,凹槽41恰好卡嵌在漏孔31的侧壁上,橡胶垫圈对漏孔31的封堵更加紧密。

如图2所示,橡胶垫圈内嵌有方便人手将橡胶垫圈与漏孔31相分离的捏取部42,捏取部42包括沿橡胶垫圈的表面向底座3内的方向凹陷的圆形槽421,圆形槽421内在沿圆形槽421的径向方向上凸出有方便人手捏取的凸棱422,人手的拇指与食指配合捏在凸棱422上时,有利于将橡胶垫圈从漏孔31上拔下。

如图3所示,底座3内在漏孔31的圆周方向上具有用于将底座3内的干燥剂推向漏孔31内的弹性推动件,两个弹性推动件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弹性推动件具有优异的弹性,有助于减小对弹性推动件造成的损坏;弹性推动件包括贴设在底座3内环壁上的推动杆5,推动杆5的形状为半环体,推动杆5的圆周长度为底座3内环的周长的一半,推动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动杆5相对围合成圆环体贴设在底座3的内圆周壁上;同时,在底座3的外壁上具有能够控制推动杆5沿底座3的内壁向漏孔31方向运动的驱动件6,驱动件6为驱动气缸61,驱动气缸61上的活塞杆62驱动推动杆5从底座3的内壁向漏孔31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每个推动杆5上具有一个驱动气缸61,相应地,驱动气缸61的数量也为两个,在驱动气缸61的驱动作用下,两个推动杆5同时向漏孔31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推动杆5具有弹性,半环体状的推动杆5会发生变形,由两个半环体逐渐变成两个逐渐贴合的直杆,进而将干燥剂从漏孔31处排出。

如图4所示,容器主体1与底座3的连接处具有用于盛放待干燥物质的多孔瓷板7,多孔瓷板7上铺设有保持干燥环境的泡沫层8,泡沫层8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底座3内相连通的通孔81,有助于使干燥剂对容器主体1内的待干燥物质进行干燥,使本申请的玻璃干燥器得到有效的干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