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分解过滤回收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6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PM2.5分解过滤回收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大楼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PM2.5过滤分解回收式新风机。



背景技术:

工业化的发展各地区条件不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造成的问题就是污染物随着大气运动漂浮到了发达地区,而这些污染物与空气混合从而形成了雾霾,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并且对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以及安全隐患。

这些污染物当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也是比重最大的就是PM2.5,这些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十分明显的,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是致癌,所以如何处理PM2.5就是空气治理的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新风机通过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的PM2.5最大程度过滤掉,但是这些过滤下来的污染物会聚积在过滤器上,久而久之会堵塞过滤器,影响新风机的工作,而处理这些积聚污染物需要人手工拆卸进行清洗,不然耗时耗力,也无法真正做到很好地将这些污染物无害化掉,被清洗下来的污染物随着污水排放掉也会二次污染环境,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PM2.5中很多成分是可以通过化学转化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如果能够处理得当,还能变废为宝,重新利用,这样能够实现真正的环保可再生,并且,如果能够对这些PM2.5进行无害化处理,那么也减少了清洗新风机的频率和次数,然而现有背景技术下的新风机并不具备这一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对PM2.5进行过滤分解回收的新风机,很好地解决了背景技术遇到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PM2.5过滤分解回收式新风机,包括机壳、进风风机、排风风机、全热交换器、过滤装置、分解装置、收纳装置,所述的机壳内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的全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内的正中,一侧2个空间分别设置有室外进风口以及室外排风口,另一侧2个空间分别设置有室内回风口以及室内新风口,所述的过滤装置与室外进风口相连,所述的收纳装置与分解装置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的分解装置与收纳装置设置于机壳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支架、一次滤网、二次滤网、冲刷器、集灰盒、振动器,所述的支架设置于机壳内,与室外进风口固定连接,所述的一次滤网、二次滤网依照进风方向线性设置于支架中,并且所述的一次滤网与二次滤网同水平面的夹角不超过70°,所述的一次滤网、二次滤网的外观、尺寸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一次滤网为初效过滤器,所述的二次滤网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冲刷器设置于滤网的角落,并通过可转动支座固定于支架内侧,所述的集灰盒设置于一次滤网、二次滤网的底端,且所述的集灰盒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8°,所述的振动器设置于集灰盒的侧边,并与集灰盒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解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分级催化反应装置以及监测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为离心式分离机,通过管路与集灰盒相连,所述的分级催化反应装置数量不少于5个,通过各自独立的管路与分离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每个分级催化反应装置设置的催化剂都不同,所述的监测装置与分离装置、分级催化反应装置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纳装置包括蒸发干燥装置和分类存储罐,所述的蒸发干燥装置数量与分级催化反应装置相同,并通过各自独立的管路与分级催化反应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分类存储罐数量与蒸发干燥装置相同,并各自通过独立的管路与蒸发干燥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以及室内空气监测装置,所述的室内空气监测装置设置于房间顶端,数量依据房间数量而定,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电信号和电路与进风风机、排风风机、过滤装置、分解装置、收纳装置以及室内空气监测装置连接。

本发明可以预见到的有益效果为:能有效过滤掉空气中的PM2.5以及其他有害杂质,还能将这些杂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分解回收,有效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环保可再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过滤装置5局部放大图。

图3为集灰盒55和振动器56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机壳1、室外进风口11、室外排风口12、室内回风口13、室内新风口14、进风风机2、排风风机3、全热交换器4、过滤装置5、支架51、一次滤网52、二次滤网53、冲刷器54、集灰盒55、振动器56、分解装置6、分离装置61、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监测装置63、收纳装置7、蒸发干燥装置71、分类存储罐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PM2.5过滤分解回收式新风机,包括机壳1、进风风机2、排风风机3、全热交换器4、过滤装置5、分解装置6、收纳装置7,所述的机壳1内部分为四个空间,所述的全热交换器4设置在机壳1内的正中,一侧2个空间分别设置有室外进风口11以及室外排风口12,另一侧2个空间分别设置有室内回风口13以及室内新风口14,所述的过滤装置5与室外进风口11相连,所述的收纳装置7与分解装置6通过管路与过滤装置4连接,所述的分解装置6与收纳装置7设置于机壳1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分解装置6以及收纳装置7可以设置在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操作的室内,这样利于维护人员对这些相对精密的部件的维护,以及及时对积存的PM2.5无害化分解物进行回收。

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装置5包括支架51、一次滤网52、二次滤网53、冲刷器54、集灰盒55、振动器56,所述的支架51设置于机壳1内,与室外进风口11固定连接,所述的一次滤网52、二次滤网53依照进风方向线性设置于支架51中,并且所述的一次滤网52与二次滤网53同水平面的夹角不超过70°,所述的一次滤网52、二次滤网53的外观、尺寸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的一次滤网52为初效过滤器,所述的二次滤网53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冲刷器54设置于滤网的角落,并通过可转动支座固定于支架51内侧,所述的集灰盒55设置于一次滤网52、二次滤网53的底端,所述的振动器56设置于集灰盒55的侧边,并与集灰盒55固定相连。

优选的,一次滤网52和二次滤网53通过一定角度的倾斜,此处根据吸风机的体积,不超过70°倾角为宜,增加了过滤的面积,提高了过滤的效率,并且由于室外新风在吸入后是沿着机壳1的对角线行进,故一定角度倾斜的滤网更符合空气流动。

优选的,冲刷器54应当与水管管路连接,并能够自动控制流量,通过可转动支座调整喷射水流的角度,对积聚在滤网表面的PM2.5碎屑进行冲洗,经过冲洗的PM2.5碎屑会积聚在集灰盒55内,而考虑到机壳1内部风道的空间大小,一次滤网52下端的空间可能不足以容纳同等大小的冲刷器54,此处的冲刷器54应当如图所示将规格变小,但是喷射的水流量应当尽可能保持不变,进而不影响冲刷效率。

参照附图3所示,所述的集灰盒55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8°,盒体底部虚线部分为水平面,所述的集灰盒55底面与水平面夹角关系如图,而振动器56设置于集灰盒55的翘起一侧,通过对集灰盒55造成震动,使得集落在集灰盒55内的PM2.5沉淀物能够顺着坡度,滑落至另一端的掉落口,并进入分解装置6中,这样有效地能够引导PM2.5沉淀物不断地从集灰盒55送出,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清除。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的分解装置6包括分离装置61、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以及监测装置63,所述的分离装置61为离心式分离机,通过管路与集灰盒55相连,所述的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数量不少于5个,通过各自独立的管路与分离装置61一一对应连接,每个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设置的催化剂都不同,所述的监测装置63与分离装置61、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通过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不同的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应当根据催化剂的特性调整内部反应的环境,确保催化反应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

其中,连接于监测装置63与分离装置61、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以及收纳装置7之间的虚线连线代表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的监测装置63还能与收纳装置7连接,一并处理收纳装置7的数据,并对应地进行调控,降低整体零件数量,并且提高处理的效率。

利用催化反应能够高效地对PM2.5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转化为能够利用的物质,做到无害化分解,然而经过分解装置6的处理,PM2.5分解物由于是水溶状态,故需要进行蒸发。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的收纳装置7包括蒸发干燥装置71和分类存储罐72,所述的蒸发干燥装置71数量与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相同,并通过各自独立的管路与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分类存储罐72数量与蒸发干燥装置71相同,并各自通过独立的管路与蒸发干燥装置71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的,蒸发干燥装置71可以选用加热蒸发或者风干蒸发,由于PM2.5实际上积存量1天下来也不会很多,故如果从节能角度考虑,采用更为环保而绿色的风干蒸发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并且由于PM2.5的分解物已经无害化,也不用担心环境污染的问题。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以及室内空气监测装置,所述的室内空气监测装置设置于房间顶端,数量依据房间数量而定,所述的控制面板通过电信号和电路与进风风机2、排风风机3、过滤装置5、分解装置6、收纳装置7以及室内空气监测装置连接。

由于本发明存在电控的设备,优选应当设置有相应的控制装置,并且能够根据室内环境调节新风机的工作状态,做到环保节能,以及确保室内空气环境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而且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应当能够支持维护人员的远程操作,最大程度提高智能化水平。

下面是优选实施例:

室外新风在通过进风风机2的作用从室外进风口11吸入新风机,经过一次滤网52和二次滤网53,可过滤空气中98%以上的污染物,使得空气质量符合人体需要的标准,并且,室内旧风通过排风风机3的作用,从室内回风口13吸入,室外新风与室内旧风在全热交换器4完成热交换,随后室内旧风从室外排风口12排出,而室外新风从室内新风口14送入室内,完成空气循环。

过滤下来的PM2.5物质会积聚在一次滤网52与二次滤网53表面,并通过冲刷器54的水流从滤网表面刷落至集灰盒55,并在集灰盒55积存,在振动器56的作用下,沿着集灰盒55的内表面滑落至PM2.5排放口,从而进入分解装置6中,在监测装置63的监控下,通过分离装置61的离心分离效应,不同质量的PM2.5颗粒会被区分开来,并送入各自对应的分级催化反应装置62,进行催化分解反应,完成无害化处理。

经过无害化处理的PM2.5颗粒变为分解物,进入蒸发干燥装置71消除水分,最后在分类存储罐72中保存下来,当积存满后,监测装置63会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处理,维护人员根据不同的分解物将其送至合适的利用场合进行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