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51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挂式空调室内机因其占用空间较小被广泛的使用,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以挂在墙壁上,或吊在室内的顶部。现有技术中的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通常为矩形结构,壳体中在出风口和风机之间设置换热器。一方面矩形结构的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体积相对较大,另一方面,风机输送的风需要全部经过换热器换热后才能从出风口中输出,导致室内机的出风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更小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增大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周侧横向相对的区段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进风口和第二侧进风口;

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具有横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在其临近所述第一侧进风口的第一端处设有风机端盖,在其临近所述第二侧进风口的第二端成形为筒底,其中所述风机端盖和所述筒底中分别开设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排气口,以分别从所述机壳的第一侧进风口和第二侧进风口吸入空气,并向下方吹送出;以及

第一导液板和第二导液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风机端盖和所述筒底的横向外侧,且处于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的下方,以分别汇集所述风机端盖和所述筒底上的凝结水、排出到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至少一个接水盘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以与经由所述第一侧进风口和所述第二侧进风口流入所述机壳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空气;

出风风道,设置成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机壳,且在其顶部设有开口以接收所述机壳内流出的换热空气;以及

前面板,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前侧以形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前表面,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风道的前端连通的出风口;其中

所述离心风机在所述机壳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的内侧,以促使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流入所述机壳与所述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后流出所述机壳;且

所述机壳的后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风道的后端连通的后进风口,以允许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在所述出风风道内的气流带动作用下流入所述出风风道与其内的所述换热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流,并经由所述出风口吹送至周围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风道具有沿其出风方向间隔连通地设置于其内的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和所述第二导风件均为管状,并均配置成具有自其前端向其后端沿凹形曲线延伸形成的周壁;且

所述第一导风件的外壁和所述出风风道的至少部分内壁配置成将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出风风道的至少部分空气引导至所述出风口;以及

所述第一导风件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导风件的外壁配置成将自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出风风道的至少部分空气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液板具有第一前区段和第一后区段,并设置成所述第一前区段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后区段的前端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汇液处,所述第一后区段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上延伸,且其后端向后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后侧;以及

所述第二导液板具有第二前区段和第二后区段,并设置成所述第二前区段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后区段的前端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汇液处,所述第二后区段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上延伸,且其后端向后至少延伸至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气口为圆形,所述第一前区段的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气口的位于其圆心前侧且与其圆心相距1/6个直径长度的竖直割线上,所述第一前区段的后端至少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气口的位于其圆心后侧且与其圆心相距1/6个直径长度的竖直割线上;以及

所述第二吸气口为圆形,所述第二前区段的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在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圆心的竖直下方,所述第二前区段的后端至少向后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圆心后方的竖直切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液处和所述第二汇液处的外侧边缘均为凸弧形,且所述第一汇液处和所述第二汇液处的最低点分别位于所述凸弧形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宽处。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换热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侧进风口之间的第一换热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吸气口和所述第二侧进风口之间的第二换热装置;

所述至少一个接水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方,并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厚度方向延伸;且

所述第一接水盘和所述第二接水盘分别设置成其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水盘具有自其靠近所述风机端盖的侧向边缘的上端水平延伸出的第一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盘具有自其靠近所述筒底的侧向边缘的上端水平延伸出的第二接水槽;且

所述第一导液板和所述第一接水槽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具有第一交叠部分,所述第一汇液处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交叠部分内;

所述第二导液板和所述第二接水槽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具有第二交叠部分,所述第二汇液处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交叠部分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的周侧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侧壁;且

所述第一接水槽和所述第二接水槽的所述侧壁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液处和所述第二汇液处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的3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液板和所述第二导液板分别与所述风机端盖和所述筒底相垂直,且配置成其最前端至最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风机端盖和所述筒底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1/2。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具有能够双向进风、下侧出风的离心风机,使得其相较于其他挂机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大的进风量,以使得空调室内机在不同空间中的使用时,均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针对具有这种离心风机的空调室内机特别地设置了位于风机的吸气口所在的外表面上的导液板,以避免凝结水流入并聚集在出风风道内并在空调室内机送风时吹出,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具有更佳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隐去了前面板结构;

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风道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端盖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图7所示风机端盖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的筒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图9所示风机筒体的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风机的筒底;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接水盘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的示意性正视图,其中隐去了前面板结构,以示出其内部安装结构。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的示意性分解图。空调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设置于机壳10前侧的前面板60、设置于机壳10内部以促使其内空气流动及与其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机和换热装置、以及用于引导空调室内机1出风的出风风道50。

参见图1至图3,机壳10的周侧横向相对的区段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进风口101和第二侧进风口102。机壳10内设置的风机为离心风机20。该离心风机20具有横向延伸的筒体200和设置于筒体200内部的风机本体210。筒体200在其临近第一侧进风口101的第一端处设有风机端盖201,在其临近第二侧进风口102的第二端成形为筒底202。具体地,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中分别开设有第一吸气口211和第二吸气口212,筒体200的下部设有排气口203,以分别从机壳10的第一侧进风口101和第二侧进风口102吸入空气,并向下方吹送出。

具体地,机壳10可配置成其正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以使空调室内机1具有一个大致为矮圆柱体的内部空间,离心风机20可设置于其内靠近中心的位置,离心风机20的周侧可环绕地设置换热装置等结构,由此可使得空调室内机1的内部空间更为紧凑,进而减小其体积。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风机2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风机20的示意性分解图。参见图4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分别设置在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的横向外侧,且处于第一吸气口211和第二吸气口212的下方,以分别汇集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上的凝结水、并将凝结水排出到空调室内机1的至少一个接水盘中。

也即是,设置于风机的进风两侧的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可为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的漏水的部件提供排水结构,使空调室内机1整体上不产生凝结水滴漏。由此,不仅简化了一般空调室内机1中设置于出风风道50处的导水槽以及用于该导水槽的导流管道等结构,且使得排水部件能够设置在更易产生凝结水的位置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凝结水的汇集及排出,从而使得本空调室内机1具有更好的排凝结水效果效果。进一步地,本空调室内机1的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可分别与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一体成型,以简化其制造工艺,并增强其稳定性。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通过设置具有能够双侧向进风、下侧出风的离心风机20,使得其相较于其他挂机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大的进风量,以使得空调室内机1在不同空间中的使用时,均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针对具有这种离心风机20的空调室内机1特别地设置了位于风机的吸气口所在的外表面上的导液板,以避免凝结水流入并聚集在出风风道50内并在空调室内机1送风时吹出,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1具有更佳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机壳10内的换热装置为至少一个,且换热装置与经由第一侧进风口101和第二侧进风口102流入机壳1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空气。出风风道50设置成沿空调室内机1的厚度方向贯穿机壳10,且在其顶部设有开口51以接收机壳10内流出的换热空气。前面板60设置于机壳10的前侧以形成空调室内机1的前表面。前面板60上开设有与出风风道50的前端连通的出风口601。

具体地,前面板60上的出风口601可以设置为圆洞形,且具有略大于出风风道50前端的尺寸,由此使出风风道50内高速流动的换热空气可在出风口601处向四周散发地吹出,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1在具有较远的送风距离的同时具有更大的送风范围。进一步地,设置成圆洞形的出风口601与机壳10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相配合,可增强空调室内机1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心风机20在机壳10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在换热装置的内侧,以促使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流入机壳10与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后流出机壳10。机壳10的后壁上开设有与出风风道50的后端连通的后进风口602,以允许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在出风风道50内的气流带动作用下流入出风风道50与其内的换热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流,并经由出风口601吹送至周围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换热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吸气口211与第一侧进风口101之间的第一换热装置71和设置于第二吸气口212和第二侧进风口102之间的第二换热装置72。也即是,第一换热装置71和第二换热装置72分别设置在离心风机20的左右两侧,以同时分别与自第一侧进风口101和第二侧进风口102流入机壳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接水盘包括第一接水盘81和第二接水盘82,分别位于第一换热装置71和第二换热器下方,并沿空调室内机1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接水盘81和第二接水盘82分别设置成其宽度不小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厚度,以避免第一换热装置71和第二换热装置72上产生的凝结水滴落并汇集在机壳10内滋生细菌或使其内部结构产生故障,从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运行的稳定性。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风道50的示意性分解图。参见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风道50具有沿其出风方向间隔连通地设置于其内的第一导风件501和第二导风件502。第一导风件501和第二导风件502均为管状,且大致同轴设置,并均配置成具有自其前端向其后端沿凹形曲线延伸形成的周壁。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件501的外壁和出风风道50的至少部分内壁配置成将自开口51进入出风风道50的至少部分空气引导至出风口601。第一导风件501的内壁和第二导风件502的外壁配置成将自开口51进入出风风道50的至少部分空气引导至出风口601。

本发明中的第一导风件501和第二导风件502使得出风风道50内的换热空气的流动速率大大增加,从而进一步地增大了自后进风口602流入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及其流动速率,进而使得空调室内机1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冷量(或热量)的同时,使其出风温度更加温和,使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更佳。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端盖20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是图7所示风机端盖201的示意性侧视图。参见图7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液板300具有第一前区段301和第一后区段302,并设置成第一前区段301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下延伸并与第一后区段302的前端相连接,并形成第一汇液处303,第一后区段302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上延伸,且其后端向后至少延伸至第一吸气口211的后侧。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的筒体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是图9所示风机筒体200的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风机的筒底202。参见图9和图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液板400具有第二前区段401和第二后区段402,并设置成第二前区段401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后区段402的前端相连接,并形成第二汇液处403,第二后区段402自前向后地倾斜向上延伸,且其后端向后至少延伸至第二吸气口212的后侧。

具体地,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均设置成大致呈“v”形,以使自风机端盖201及筒底202的上部向其下部流下的凝结水分别向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最低处流动,并分别落入第一接水盘81和第二接水盘82中。

进一步地,第一后区段302的倾斜角度可略大于第二后区段402的倾斜角度。离心风机20的风机端盖201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而筒底202一般为由塑料蜗壳形成的筒体200的一部分。也即是,风机端盖201一侧相较于筒底202一侧更易于产生凝结水。由此,倾斜角度略大的第一后区段302可使汇集于其上的较多的凝结水更快地流入接水盘内,避免凝结水过多地存留在第一导液板300并自其侧边缘落下,而倾斜度略小的第二后区段402可在保证使其上汇集的较少的凝结水及时地流入接水盘内的同时,减少其实际长度,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装置和离心风机20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分别设置在风机吸气口所在侧壁上(也即是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的具有特别设置的倾斜角度的导液板可在更有效地避免凝结水进入出风风道50,而非自出风风道50导出凝结水,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1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凝结水问题,具有更好的排凝结水效果。

参见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气口211可以为圆形,第一前区段301的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第一吸气口211的位于其圆心前侧且与其圆心相距1/6个直径长度的竖直割线上,第一前区段301的后端至少向后延伸至第一吸气口211的位于其圆心后侧且与其圆心相距1/6个直径长度的竖直割线上。

也即是,可假设第一吸气口211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割线,其将第一吸气口211的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直径均匀分割为三段。第一前区段301至少具有1/3个第一吸气口211的直径长度,且至少可覆盖位于中间的1/3个直径所在的部分圆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以使得位于第一吸气口211前侧的部分风机端盖201上的凝结水向下流动时可被第一前区段301的前端截断,并使该部分凝结水进一步地沿第一导液板300向后流动至第一汇液处30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区段301的前端也可进一步向前延伸,以增大第一前区段301对第一吸气口211前侧风机端盖201的“覆盖”面积。

参见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气口212可以为圆形,第二前区段401的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在第二吸气口212的圆心的竖直下方,第二前区段401的后端至少向后延伸至位于第二吸气口212的圆心后方的竖直切线上。

也即是,第二前区段401至少具有1/2个第二吸气口212的直径长度,且至少可覆盖第二吸气口212的位于其圆心后侧的1/2个圆形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以使得位于第二吸气口212前侧的部分筒底202上的凝结水向下流动时可被第二前区段401的前端截断,并使该部分凝结水进一步地沿第二导液板400向后流动至第二汇液处403。

参见图6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汇液处303和第二汇液处403的外侧边缘均为凸弧形,且第一汇液处303和第二汇液处403的最低点分别位于凸弧形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宽处。

也即是,以第一汇液处303为例,第一前区段301和第一后区段302的连接处的外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出相同的大致为1/4个圆形的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相拼接形成一个大致为半圆形且沿其拼接线折叠的整体(也即是第一汇液处303)。由此,使得第一汇液处303的用于将凝结水排出至第一接水盘81的最低点具有最长的延伸距离,且使得靠近该最低点的第一汇液处303的其他部分具有额外的空间可对凝结水的流动进行缓冲,以避免第一导液板300上的凝结水在到达第一汇液处303之前滴落至第一接水盘81外部。相应地,第二汇液处403可与第一汇液处303相对称地配置,以保证第二导液板400上的凝结水均可自第二汇液处403流入至第二接水盘82内。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接水盘81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盘81具有自其靠近风机端盖201的侧向边缘的上端水平延伸出的第一接水槽810。相应地,第二接水盘82具有自其靠近筒底202的侧向边缘的上端水平延伸出的第二接水槽820。

进一步地,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一接水槽81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具有第一交叠部分,第一汇液处303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第一交叠部分内。第二导液板400和第二接水槽82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具有第二交叠部分,第二汇液处403在竖直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第二交叠部分内。

也即是,当位于第一导液板300上的至少部分凝结水汇集至第一汇液处303并垂直落下时,该部分凝结水则可直接落入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一接水槽810内,相应地,当位于第二导液板400上的至少部分凝结水汇集至第二汇液处403并垂直落下时,该部分凝结水则可直接落入向外延伸设置的第二接水槽820内。由此,避免了凝结水被漏接并滴落聚集在机壳10内等问题的产生,进一步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的排凝结水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槽810和第二接水槽820的周侧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侧壁。第一接水槽810和第二接水槽820的侧壁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汇液处303和第二汇液处403的垂直距离小于侧壁的高度的3倍。由此,可避免凝结水在落入第一接水槽810和/或第二接水槽820后溅出,从而保证第一接水槽810和第二接水槽820中的全部凝结水可顺利地进入第一接水盘81和第二接水盘82,并经由连接于接水盘底部的管道导出至室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汇液处303和第一接水槽810之间、第二汇液处403和第二接水槽820之间可分别设置相应的引导结构,以引导凝结水流入接水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分别与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相垂直,且配置成其最前端至最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3/4。

也即是,第一前区段301的前端所在的垂直于第一吸气口211的竖直面与第一后区段302的后端所在的垂直于第一吸气口211的竖直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风机端盖201的前后方向尺寸的1/2。例如可以为风机端盖201的前后方向尺寸的3/4、4/5、5/6或完全覆盖风机端盖201的前后方向尺寸等。相应地,第二前区段401的前端所在的垂直于第二吸气口212的竖直面与第二后区段402的后端所在的垂直于第二吸气口212的竖直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筒底202的前后方向尺寸的1/2。例如可以为筒底202的前后方向尺寸的3/4、4/5、5/6或完全覆盖筒底20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尺寸可优选为风机端盖201或筒底202的前后方向尺寸的3/4。由此,既保证了第一导液板300和第二导液板400分别对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上的“覆盖”面积,又减小了导液板的制造成本及其所占空间。该尺寸可使风机端盖201和筒底202上的至少较易产生凝结水的区域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均可落入第一导液板300或第二导液板400内,从而避免凝结水漏接等问题的产生,增强了空调室内机1的排凝结水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室内机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