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78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搅拌功能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污水治理十分重视,加大了对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开始迅速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不断地确定和实施,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逐年实现,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方面有着迅速的突破和发展。

然而,废水处理越完善,随之而来的污泥量也更多,污泥的安全且廉价处理处置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困惑企业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开发用于污泥干燥减量的机械设备。现有的污泥干燥机主要存在干燥速率不高、搅拌力度不高、物料分散不均等技术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干燥效率高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它是干燥机中最核心的部件,可对城市生活废水污泥、各种物化法、生化法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以及具有粘性或附着性的产业废料进行有效干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包括:

支撑底座;

第一驱动机构,其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上,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驱动辊和第一驱动电机;其中,一根驱动辊是主动辊,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根驱动辊为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带动从动辊同向转动;

滚筒,其架设于所述两根驱动辊上,所述滚筒两端分别设有支撑件,内部设有容置污泥的空腔,且所述滚筒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提升板,所述提升板朝向滚筒轴心;

第二驱动机构,其包括搅拌轴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滚筒的支撑件被固定在滚筒内部轴心线上,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搅拌翼,其间隔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

其中,所述提升板靠近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沿端,所述搅拌翼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沿端,所述第一弯沿端的弯沿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沿端的弯沿方向相反。

优选的是,所述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所述提升板上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小孔的孔径为20~5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弯沿端与所述第二弯沿端不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所述搅拌翼包括长搅拌翼和短搅拌翼,其中,所述长搅拌翼的长度为滚筒半径的1/3~1/2,所述短搅拌翼的长度为所述长搅拌翼的1/2,且所述长搅拌翼和短搅拌翼依次交替排列在所述搅拌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通过在提升板和搅拌翼端点设置弯沿角,增加了污泥在滚筒中的翻滚力度,增大了潮湿污泥与热风接触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干燥机的干燥效率;3)通过在提升板上设置多个小孔,使得部分污泥可以经小孔得到有效混匀,并且使得沉积在提升板底部的污泥得到更多与热风接触的机会,从而既提升了物料混匀的效果,又增加了干燥的速率,利于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实施例的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机箱,包括:

支撑底座1,其用于对机箱中的其他部件提供稳固的支撑作用;

第一驱动机构,其固定于支撑底座上,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驱动辊和第一驱动电机;其中,一根驱动辊是主动辊2,其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根驱动辊为从动辊3,主动辊带动从动辊同向转动;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滚筒4转动。

滚筒4,其架设于两根驱动辊上方,滚筒4两端分别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主要用于支撑并固定搅拌轴5;滚筒4内部设有容置污泥的空腔,且滚筒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提升板6,提升板6朝向滚筒4轴心;

第二驱动机构,其包括搅拌轴5和第二驱动电机,搅拌轴5通过滚筒4的支撑件被固定在滚筒内部轴心线上,并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搅拌翼7,其间隔设置于搅拌轴5上;

其中,提升板6靠近搅拌轴5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沿端8,搅拌翼7远离搅拌轴5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沿端9,第一弯沿端8的弯沿方向与第二弯沿端9的弯沿方向相反。本案主要通过滚筒4自身的翻转和搅拌轴5的旋转来达到高效充分混匀污泥的目的,设置弯沿端是为了在污泥从提升板6或搅拌翼7落下时,能够延缓其落下坠入滚筒下部的污泥堆的速度,从而在污泥坠落至滚筒4底部时,增加污泥与烘干所用热风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污泥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

作为本案另一实施例,其中,提升板6上设有若干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优选为20~50mm。设置小孔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得热风能够从提升板6的底部穿过污泥内部,从而使得对污泥的干燥不仅仅停留于污泥表面,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使不结块的污泥从小孔中落下,不再堆积在滚筒4内壁与提升板6的角落处,从而提高了对污泥块的混匀效果,也进一步改善了热风对污泥的干燥效果。此外,小孔的孔径应被限制,若小于20mm,则小孔孔径过小,造成大部分污泥无法穿过,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使得经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偏高10~15%;若大于50mm,则易造成污泥大部分从小孔穿过,使得提升板6无法达到充分搅拌污泥的作用,并使得最终得到的污泥的含水率升高14~20%。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滚筒4的旋转方向与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相反,且第一弯沿端与第二弯沿端不接触。滚筒和搅拌轴逆向旋转可提高污泥的翻转混匀效率,使最终干燥得到的污泥含水率下降5~7%。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搅拌翼7包括长搅拌翼10和短搅拌翼11,其中,长搅拌翼10的长度为滚筒4半径的1/3~1/2,短搅拌翼11的长度为长搅拌翼10的1/2,且长搅拌翼10和短搅拌翼11依次交替排列在搅拌轴5上。长搅拌翼10和短搅拌翼11的长度是指其在径向上的长度,不是轴向长度。长搅拌翼10和短搅拌翼11的长度应被限制,通过实验发现,当长搅拌翼10的长度为滚筒4半径的1/3~1/2,短搅拌翼11的长度为长搅拌翼10的1/2时,能够获得最理想的干燥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在该长度下,搅拌翼7和提升板6之间的孔隙恰好能够使污泥得到更好的混合翻滚,并且能够获得被热风干燥的最大迎风面。此外,采用长搅拌翼10和短搅拌翼11依次交替排列的设计也更加有利于污泥在滚筒内的翻转与干燥,尤其在干燥处理的前期,大体积的污泥块较多时,不至于造成污泥块之间的挤压过分严重,从而保护滚筒内壁免受损伤。

采用本案机箱的干燥机干燥速度大、热效率高、物料分布均匀,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为10~20%,污泥减量率高达70~80%,并且,烟气符合排放标准,干燥物料粒径在1~5mm之间,干燥过程无粉尘逸出,干燥物料的后续处理方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