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6749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子晒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

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没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为新培育的巨型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水稻种子在收获后需要对其进行晒干,以便进入后续处理,现有晒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对多种水稻种子进行同时晒干,晒干后种子表面易掉落有灰尘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晒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对多种水稻种子进行同时晒干,晒干后种子表面易掉落有灰尘难以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包括第一晒干盘、第一晒种槽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晒干盘的左端镶嵌有连接板,且第一晒干盘的左侧固定有滑动卡槽,所述滑动卡槽的内壁和第一防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晒种槽开设于第一晒干盘的内侧中部,且第一晒种槽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晒种板,所述第一晒种槽的两端镶嵌有托块,所述第一晒干盘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右端和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安装通孔开设于连接轴的外壁,且连接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二晒干盘,所述第二晒干盘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晒种板,且第二晒种板的外壁固定有第二晒种槽,所述第二晒干盘的右端和第二防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晒干盘和第二晒干盘的背面固定有防滑垫,且第一晒干盘和第二晒干盘的背面靠近连接轴的一端开设有空气通孔,所述连接轴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通过旋转轴和第一晒干盘相连接,所述固定卡槽的内壁镶嵌有固定卡块,且固定卡槽的两端安装有加强筋,所述第一晒干盘的侧面左端安装有左连接槽,且左连接槽的右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晒干盘的侧面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槽,且右连接槽的左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晒干盘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一晒干盘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一防护板的宽度和第一晒干盘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晒种槽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第一晒种槽关于第一晒干盘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托块的内侧和第一晒种槽外圈相贴合,且托块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晒种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和连接轴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安装通孔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空气通孔呈筛网状结构,且空气通孔等距分布在第一晒干盘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和连接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槽和固定卡块之间为焊接,且固定卡块的长度为1cm。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槽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左连接槽的深度为2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呈中空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种子晒干装置,在第一晒干盘和第二晒干盘的外壁固定有连接板,能够对晒干装置进行便捷的固定,减少晒种时产生的晃动,并且连接板能够随旋转轴进行角度的改变,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固定需求,通过两组对称的晒种槽可对不同的种子进行同时晒干,增加种子晒干的效率,晒种后通过防护板的移动可对晒种槽上方的空间进行覆盖,减少灰尘在种子表面的堆积,并且由托块可对防护板进行托起,避免防护板和种子表面产生直接的接触,在第一晒干盘和第二晒干盘的背面开设有空气通孔可对晒种槽内侧的空气进行流通,确保种子内侧的干燥程度,由防滑垫可减小晒种装置产生的位移,进一步提升晒种的稳定,其第一晒干盘和第二晒干盘能够通过连接轴进行闭合折叠,减少闲置时空间的占用,同时左连接槽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左连接槽的深度为2cm,能够外接附加的晒种装置,使得晒种的面积达到最佳化,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呈中空状结构,能够确保晒种装置结构的牢固,大大提高了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固定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第一晒干盘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晒干盘,2、连接板,3、第一防护板,4、滑动卡槽,5、第一晒种槽,6、托块,7、第一晒种板,8、固定螺栓,9、连接轴,10、安装通孔,11、第二晒干盘,12、第二晒种板,13、第二晒种槽,14、第二防护板,15、防滑垫,16、空气通孔,17、固定卡槽,18、旋转轴,19、固定卡块,20、加强筋,21、左连接槽,22、第一支撑柱,23、第二支撑柱,24、右连接槽,25、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子晒干装置,包括第一晒干盘1、连接板2、第一防护板3、滑动卡槽4、第一晒种槽5、托块6、第一晒种板7、固定螺栓8、连接轴9、安装通孔10、第二晒干盘11、第二晒种板12、第二晒种槽13、第二防护板14、防滑垫15、空气通孔16、固定卡槽17、旋转轴18、固定卡块19、加强筋20、左连接槽21、第一支撑柱22、第二支撑柱23、右连接槽24和固定架25,第一晒干盘1的左端镶嵌有连接板2,且第一晒干盘1的左侧固定有滑动卡槽4,滑动卡槽4的内壁和第一防护板3相连接,第一防护板3和第一晒干盘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第一防护板3的宽度和第一晒干盘1的宽度相等,能够对第一晒种槽5的上方空间进行覆盖,第一晒种槽5开设于第一晒干盘1的内侧中部,且第一晒种槽5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晒种板7,第一晒种槽5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第一晒种槽5关于第一晒干盘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可对不同的种子进行同时晒干,第一晒种槽5的两端镶嵌有托块6,托块6的内侧和第一晒种槽5外圈相贴合,且托块6的水平高度大于第一晒种槽5的高度,第一晒干盘1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螺栓8,且固定螺栓8的右端和连接轴9相连接,安装通孔10开设于连接轴9的外壁,且连接轴9的右端固定有第二晒干盘11,安装通孔10和连接轴9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且安装通孔10设置有两个,第二晒干盘1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晒种板12,且第二晒种板12的外壁固定有第二晒种槽13,第二晒干盘11的右端和第二防护板14相连接,第一晒干盘1和第二晒干盘11的背面固定有防滑垫15,且第一晒干盘1和第二晒干盘11的背面靠近连接轴9的一端开设有空气通孔16,连接轴9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卡槽17,连接板2的内侧通过旋转轴18和第一晒干盘1相连接,旋转轴18和连接板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能够随旋转轴18进行角度的改变,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固定需求,固定卡槽17的内壁镶嵌有固定卡块19,且固定卡槽17的两端安装有加强筋20,固定卡槽17和固定卡块19之间为焊接,且固定卡块19的长度为1cm,第一晒干盘1的侧面左端安装有左连接槽21,且左连接槽21的右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柱22,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呈中空状结构,左连接槽21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左连接槽21的深度为2cm,第一晒干盘1的侧面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槽24,且右连接槽24的左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23,第一晒干盘1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架2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水稻种子晒干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连接板2对第一晒干盘1和第二晒干盘11进行位置固定,并且连接板2能够随旋转轴18进行角度的改变,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固定需求,通过两组对称的晒种槽可对不同的种子进行同时晒干,增加种子晒干的效率,晒种后通过第一防护板3和第二防护板14的移动可对晒种槽上方的空间进行覆盖,减少灰尘在种子表面的堆积,并且由托块6可对防护板进行托起,避免防护板和种子表面产生直接的接触,在第一晒干盘1和第二晒干盘11的背面开设有空气通孔16可对晒种槽内侧的空气进行流通,确保种子内侧的干燥程度,由防滑垫15可减小晒种装置产生的位移,进一步提升晒种的稳定,其第一晒干盘1和第二晒干盘11能够通过连接轴9进行闭合折叠,减少闲置时空间的占用,同时左连接槽21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左连接槽21的深度为2cm,能够外接附加的晒种装置,使得晒种的面积达到最佳化,大大提高了水稻种子晒干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