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1983发布日期:2018-06-30 10:5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如导风机构等。

空调在制冷模式下长时间工作时,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湿度降低,尤其是冬季北方的室内空间,大量的使用增温措施,使得空气湿度迅速下降到20%左右,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影响用户的舒适感,并且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空调中增设了加湿装置,使空调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现有技术中,空调加湿装置大致采用以下几种加湿技术:超声波加湿技术,高压喷雾加湿技术和热蒸发加湿技术。其中,超声波加湿技术采用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去,采用超声波加湿技术的加湿装置生产工艺复杂;高压喷雾加湿技术,采用在高压水管上安装喷雾喷头,利用水的高压把水雾化,喷到环境中去;热蒸发加湿技术,采用把水加热到沸腾,在加热体中产生蒸汽,利用风机装置将蒸汽送出,该技术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热量,能耗高,水箱内无水时干烧,易引发火灾,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可以通过导风板的运动实现加湿装置的加湿操作的一种智能空调。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智能空调,包括出风口、导风装置和控制面板,导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板和导风板,驱动电机可驱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可驱动导风板上下摆动,控制面板可控制出风口打开以及驱动电机启动,其中:导风板外端设置有毛刷;

还包括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有喷雾喷头,喷雾喷头朝向空调的出风口;蓄水箱内设置有出水机构,出水机构包括抬水板,抬水板上设置有可向上打开的封口板,抬水板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可驱动抬水板上下运动;驱动件的上端与导风板连接;蓄水箱上设置有可向下打开的进风口。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导风装置是用来对空调吹出的空调风进行导向的,工作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出风口打开并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启动的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板移动从而驱动导风板上下摆动,也就完成了对空调风的纵向导风;

设置的加湿装置则是用来对吹风的空调风进行加湿的,在蓄水箱中装水后,抬水板向下移动,抬水板可以达到水面下,而在这个下降的过程中,抬水板上的封口板在水的作用下向上打开,部分水通过向上打开的封口板进入到抬水板的上方;然后抬水板上升,露出水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抬水板上方的水又会使得封口板关闭,于是,在抬水板上升的过程中,抬水板上方的水也就跟着抬水板上升,然后这部分水流过出水管后从喷雾喷头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从而达到对空调风加湿的目的,而又由于抬水板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的上端又跟导风板连接,所以在导风的过程中,导风板的上下摆动也就会驱动驱动件的上下摆动,而驱动件的上下摆动就带动了抬水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加湿操作;

考虑到空调在使用久了以后,空调内部会沉积有灰尘,而其中的部分灰尘在吹风的过程中会随着气流一起吹到室内,从而降低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因此本方案中又设置了毛刷对空气进行除尘;在空调工作的过程中,空调吹出的风会经过导风板然后经过毛刷,而在这个过程中,风中带有的灰尘在经过毛刷的时候,被刷毛挡住,从而留到毛刷上,而且由于喷雾喷头喷出的水雾也会经过毛刷,毛刷被水雾打湿后,对灰尘的吸附效果更好,从而实现对气流的除尘;

而在毛刷使用久了以后,毛刷上沉积的灰尘也会变得很多,需要对毛刷进行清理,当导向板向下摆动后,关闭驱动电机,此时气流在导风板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而由于导风板不再摆动,此时喷雾喷头不再进行喷雾,因此不再对气流进行加湿操作,空调吹出的气流是干燥的,因此气流在经过毛刷的时候将毛刷吹干,此时毛刷上附着的灰尘就会随着气流一起吹向下方的蓄水箱,而当气流经过水面时,气流中的灰尘会在水的张力下留到水面上,从而达到对气流的除尘效果。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通过设置加湿装置对气流进行加湿,机构简单,其中加湿装置的驱动件的驱动源是导风板,也就省去了额外的动力机构;

2.本方案中还对导风板设置了毛刷,在导风板工作的过程中,毛刷对气流进行除尘,保证了空调风的干净;而当导风板不工作的时候,此时气流首先对毛刷进行干燥,然后干燥后的气流经过蓄水箱后,蓄水箱中的水又对气流进行除尘,无需再对毛刷进行额外的清洁操作。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导风板的外端通过粘结件与毛刷连接。有益效果:考虑到毛刷使用久了以后需要进行更换,因此利用粘结件实现毛刷与导风板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毛刷的更换。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粘结件为双面胶。有益效果:采用双面胶实现毛刷在导风板上的连接,成本低,而双面胶可以直接粘贴在导风板上,也就无需对导风板进行一些打孔操作,不会对导风板进行破坏。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封口板的一端与蓄水箱铰接,封口板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遮挡块,遮挡块可与蓄水箱的上表面相抵。有益效果:封口板的一端与蓄水箱铰接后,保证了封口板可自由转动,而封口板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遮挡块后,在封口板向下移动的时候,遮挡块会与蓄水箱的上表面相抵,从而停止下降,实现封口板的向上打开,结构简单。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蓄水箱的进风口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的一端与蓄水箱铰接,遮挡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与抬水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益效果:利用支撑杆和遮挡板的配合,当抬水板上升的时候,支撑杆上移,驱动遮挡板上移,从而进风口关闭,保证抬水板上的水都会进入到出水管中,而在对毛刷进行清洗时,抬水板是位于蓄水箱下部的,此时支撑杆拉动遮挡板朝向下,进气口打开,气流可以正常进入到蓄水箱中,结构简单。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支撑杆分别与抬水板和遮挡板铰接。有益效果:由于遮挡板朝下打开时是一个摆动的过程,因此,支撑杆分别与抬水板和遮挡板铰接保证了遮挡板的正常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空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蓄水箱10、驱动件11、出水管13、遮挡板15、抬水板17、封口板171、支撑杆19。

一种智能空调,包括出风口、导风装置和控制面板,导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板和导风板,驱动电机可驱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可驱动导风板上下摆动,控制面板可控制出风口打开以及驱动电机启动,上述过程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阐述;导风板外端设置有毛刷,空调风在经过毛刷的时候,空调风中的灰尘会被毛刷拦住,从而留到毛刷上,实现对空调风的过滤;

还包括有如图1所示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蓄水箱10、蓄水箱10内设置有抬水板17,抬水板17通过驱动件11与导风板连接,这样一来,在导风板上下摆动的过程中,驱动件11也就会带动抬水板17在蓄水箱10内上下移动;抬水板17上设置有可向上打开的封口板171,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抬水板17设置一个第一开口,然后第一开口设置封口板171,封口板171的左端与抬水板17铰接,封口板171右端的上部分连接有一个遮挡块,遮挡块在下降的过程后遮挡块会被下方的抬水板17挡住,从而实现可向上打开的效果;

蓄水箱10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3连接有一个喷雾喷头,喷雾喷头朝向出风口设置;蓄水箱10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置有向下打开的遮挡板15,遮挡板15的下表面铰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下端与抬水板17铰接;

空调工作时,导风机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板上下移动,导风板在驱动板的作用上下摆动,从而实现纵向导风;而在导风板摆动的过程中,导风板通过驱动件11带动抬水板17在蓄水箱10内上下移动,当抬水板17下降时,封口板171在水的作用下向上转动,第一开口打开,蓄水箱10中的水通过第一开口流到抬水板17的上方,而当抬水板17下降的时候,封口板171又在水的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降,第一开口封闭,抬水板17上方的水也就留到了抬水板17上;然后随着抬水板17的继续上升,这部分水经过出水口、出水管13和喷雾喷头后以喷雾的形式喷出,也就实现了对空调风的加湿操作,此时毛刷为湿润状态;

而在需要对毛刷进行清洁的时候,首先,在导风板摆动到向下后停止驱动电机,此时导风板也就停留在向下的状态,抬水板17下降后不再移动,加湿操作不再进行,此时吹出的空调风也就是干燥的,干燥的空调风吹过湿润的毛刷后,毛刷逐渐被吹干,毛刷上的灰尘也就被空调风带动,吹向下方,又由于此时抬水板17是处于蓄水板下部的,此时遮挡板15在支撑杆19的作用下是向下打开的,吹往下方的空调风经过进风口后进入到蓄水箱10中,空调风中的灰尘在水的张力作用下被水吸附,达到对空调风除尘的目的,从而完成对毛刷的除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