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统智能变流量节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09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系统智能变流量节能模块。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水流量设计中,通常是根据建筑物设计的最大冷负荷确定的。而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定流量运行,这种运行方式经过工程界多年的实践证明,能够完全保证建筑物内的冷热能量交换,并造就舒适的空气环境。但由于建筑物的外部环境温度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是动态的,建筑物内部对冷负荷的需求变化将导致对中央空调能量负荷需求的动态变化。长期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外界温度和内部负荷的动态变化,中央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着30%以上的无效能耗,换句话说,就是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着最少30%以上的节能空间。而冷水系统在中央空调系统能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解决好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就能节约大部分中央空调系统浪费的巨大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系统智能变流量节能模块,可以针对中央空调能量负荷需求变化相应地对水系统流量进行控制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系统智能变流量节能模块,包括第一流体回路、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所述第一流体回路、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的上游侧均与回水端相连,第一流体回路、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的下游侧均与中央空调末端相连,第一流体回路、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上游侧相应的设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第一流体回路、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的下游侧相应的设有第一主机设备、第二主机设备和第三主机设备;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二主机设备之间以及第三水泵与第三主机设备之间相应的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一压力控制器与第二主机设备之间还设有第一电动蝶阀,第二压力控制器与第三主机设备之间还设有第二电动蝶阀,所述第一电动蝶阀电连有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号采集线与第二主机设备相连;所述第二电动蝶阀电连有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通过第二信号采集线与第三主机设备相连;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与电源控制箱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箱电连接,电源控制箱还电连接于第一主机设备;所述中央空调末端与回水端之间通过由压差开关控制通断的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的上游侧均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手动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与相应的第一主机设备、第二主机设备和第三主机设备之间均设有防止液体倒流的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回路和第三流体回路中的止回阀分别位于第一压力控制器和第二压力控制器的上游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体回路上的止回阀和第一主机设备之间设有手动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两端均相应的设有用于防震的橡胶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箱外接380V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多条回路变流量压差调节,不仅对中央空调中水系统流量进行控制调节,同时根据使用中央空调的场所每个时段的制冷或者制热需求不同进行调节,可以更好地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第一流体回路;10表示第一水泵;11表示第一主机设备;2表示第二回路;20表示第二水泵;21表示第一压力控制器;22表示第一电动蝶阀;23表示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24表示第一信号采集线;25表示第二主机设备;3表示第三回路;30表示第三水泵;31表示第二压力控制器;32表示第二电动蝶阀;33表示第三主机设备;34表示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5表示第二信号采集线;36表示橡胶接头;4表示手动蝶阀;5表示止回阀;6表示电源控制箱;7表示回水端;8表示中央空调室内末端;9表示压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系统智能变流量节能模块,包括第一流体回路1、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所述第一流体回路1、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上游侧均与回水端7相连,第一流体回路1、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的下游侧均与中央空调末端8相连,第一流体回路1、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上游侧相应的设有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20和第三水泵30,所述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20和第三水泵30的上游侧均设有控制流量的手动蝶阀4。第一流体回路1、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的下游侧相应的设有第一主机设备11、第二主机设备25和第三主机设备33;所述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20和第三水泵30与相应的第一主机设备11、第二主机设备25和第三主机设备33之间均设有防止液体倒流的止回阀5。所述第二水泵20与第二主机设备25之间以及第三水泵30与第三主机设备33之间相应的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器21和第二压力控制器31,所述第三流体回路3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31和第三主机设备33之间设有第二电动蝶阀32。所述第二流体回路2和第三流体回路3中的止回阀5分别位于第一压力控制器21和第二压力控制器31的上游侧,所述第一流体回路1上的止回阀5和第一主机设备11之间设有手动蝶阀4。第一压力控制器21与第二主机设备25之间还设有第一电动蝶阀22,所述第一电动蝶阀22电连有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23,所述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23通过第一信号采集线24与第二主机设备25相连;所述第二电动蝶阀32电连有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4,所述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4通过第二信号采集线35与第三主机设备33相连;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20和第三水泵30均与电源控制箱6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21和第二压力控制器31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箱6电连接,电源控制箱6还电连接于第一主机设备11;所述中央空调末端8与回水端7之间通过由压差开关9控制通断的管路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机设备11、第二主机设备25和第三主机设备33均为中央空调冷水机组,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可以对室内进行制冷与制热,中央空调末端8安装在各个需要空调的空间附近,对空间进行降温或者制暖。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20和第三水泵30两端均相应的设有用于防震的橡胶接头36,电源控制箱6与外连380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机运行,第一水泵10运行,第一主机设备11运转,第二主机设备25和第三主机设备33分别由温控开关控制,当室内温度过高时,第二主机设备25运行,第一电流感应控制模块23接收到第二主机设备25运行的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第一电动蝶阀22,第一电动蝶阀22接收到信号立即开启,第一压力控制器21检测到压力增大,将信号传递给电源控制箱6,再由电源控制箱6向第二水泵20发送控制信号使第二水泵20开启,同时压差开关9也随之开启,系统运行。

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4与第三主机设备33和第二电动蝶阀32相连,当室内温度继续过高时,第三主机设备33运行,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4接收到第三主机设备33运行的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动蝶阀32,第二电动蝶阀32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开启,第二压力控制器31检测到压力增大,将信号传递给第三水泵30,第三水泵30接收到信息后开启,系统运行。

当室内温度达到设置温度时或者部分中央空调末端8运行时,第三主机设备33停止运行,第二电流感应控制模块34接收到第三主机设备33关闭信号后,将信息传递给第二电动蝶阀32,第二电动蝶阀32接收到信息后自动关闭,第二压力控制器31检测到关闭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三水泵30,第三水泵30接收到信息后自动关闭,第三流体回路3停止运行,同理第二流体回路2由第二主机设备25的温控开关控制启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