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取暖器及其热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6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包括绝缘座(1)和加热元件(2),该绝缘座(1)沿轨迹线延伸形成且横截面面积沿该轨迹线的延伸方向而逐渐变小,所述加热元件(2)至少设置在所述绝缘座(1)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包括位于所述轨迹线两端的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3),所述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之间,所述第一端面(1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面(13)的面积,所述加热元件(2)至少设置在所述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为棱锥台形,所述绝缘座(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加热元件(2)至少设置在多个所述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为圆锥台形,所述侧面为圆锥面(11),所述第一端面(12)和所述第二端面(13)均为圆形,所述加热元件(2)至少设置在所述圆锥面(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以折线形或以所述绝缘座(1)的中心轴为轴成螺旋形分布于所述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包括多个第一段(21)和多个第二段(22),多个所述第一段(21)沿所述绝缘座(1)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侧面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段(21)通过所述第二段(22)首尾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上的加热元件(2)与所述侧面之间的面积比为1:3-1:5。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还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以折线形或以所述绝缘座(1)的中心轴为轴成螺旋形分布在所述第一端面(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2)上的加热元件(2)与所述第一端面(12)之间的面积比为1:3-1: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2)形成有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3)的所述绝缘座(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凸缘(12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2)设有贯通孔(122),所述第一端面(12)上的加热元件(2) 和所述侧面上的加热元件(2)通过所述贯通孔(122)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不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3)上。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为加热丝,所述加热元件(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端面(12)沿所述绝缘座(1)的轴向方向伸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2)上设有两个出线端口(14),所述加热元件(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出线端口(14)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线端口(14)还分别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加热元件(2)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出线端口(14)和所述支撑杆(15)伸出。

17.一种反射型取暖器,所述反射型取暖器包括网状前罩、反射罩(10)和后罩,所述反射罩(10)设置在所述后罩的内表面上,所述网状前罩的周缘与所述后罩的周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取暖器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所述反射型取暖器的热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网状前罩与所述反射罩(10)之间,所述绝缘座(1)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朝向所述网状前罩设置,所述绝缘座(1)的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反射罩(10)且与所述反射罩(10)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射罩(10)的同一纵向截面上,所述绝缘座(1)的边缘与所述反射罩(10)的边缘之间的间距相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