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129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真空集热管是基本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其用于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现有技术中,真空集热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设有通水口,通水口用于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桶连通,以在真空集热管和储水桶间进行水流循环。真空集热管为一双层管体,其外层管体为透明管体,内层上涂有吸光涂层,吸光涂层吸收太阳光以加热真空集热管内的水流。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设置有多个真空集热管,各真空集热管同时与储水桶连通,当单个真空集热管破损时,储水桶内的水流会从该破损处全部流失,由此真空集热管的损坏会导致整个太阳能热水器失去工作效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光热转化器,包括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的一端设置有一通水口,还包括遮挡件以及调节塞,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通水口的上浮行程上,所述调节塞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所述调节塞在所述通水口和所述遮挡件之间活动,所述调节塞活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为封闭位置和连通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调节塞密封所述通水口,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调节塞的端部抵接于所述遮挡件上,所述通水口与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外部连通。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调节塞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调节塞的底壁和侧壁上,

在所述封闭位置,位于所述调节塞侧壁的所述连通孔开口被所述真空集热管的管壁密封,在所述连通位置,位于所述调节塞侧壁的所述连通孔开口位于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外侧。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调节塞的端部为锥形,

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调节塞的锥形端部卡接于所述通水口中以密封所述通水口,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调节塞的锥形端部与所述通水口的管壁之间具有流水间隙。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调节塞的端部设置有一径向延伸部,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水口的径向尺寸。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限位槽,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调节塞上远离所述通水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限位槽为锥形槽,所述调节塞上远离所述通水口的一端为锥形段。

上述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所述遮挡件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调节塞上远离所述通水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调节塞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限位孔的径向尺寸,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分立于所述限位孔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正常使用时,调节塞由于水的浮力而位于通水口的上浮行程上,从而不影响真空集热管与储水桶间的水流循环;而当真空集热管破损而导致其内部的水流失时,调节塞由于失去水的浮力而堵上以封闭通水口,从而阻止更多水由破损的真空集热管流失,使得单个真空集热管的破损不会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真空集热管;2、通水口;3、遮挡件;4、调节塞;5、连通孔;6、径向延伸部;7、限位槽;8、限位孔;9、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热转化器,包括真空集热管1,真空集热管1的一端设置有一通水口2,还包括遮挡件3 以及调节塞4,遮挡件3设置于通水口2的上方,调节塞4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调节塞4在通水口2和遮挡件3之间活动,调节塞4活动行程的两端分别为封闭位置和连通位置,在封闭位置,调节塞4密封通水口2,在连通位置,调节塞4的端部抵接于遮挡件3上,通水口2与真空集热管 1的外部连通。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太阳能光热转化器安装于太阳能热水器中,其中,真空集热管1的一端设置有通水口2,真空集热管1通过其设置有通水口2的一端固定于储水桶中,其内部的水通过通水口2实现与储水桶中的水的循环流通,由于热水上浮,冷水下沉,将真空集热管1内加热的水输送到储水桶中,并将储水桶中冷水输送到真空集热管1中。本实施例中储水桶中还设置有遮挡件3和调节塞4,调节塞4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调节塞4在水中会浮起,但其浮动行程的两端分别被通水口2和遮挡件3 所限制,即当真空集热管1中充满水时,调节塞4被浮起而未堵住通水口 2,真空集热管1与储水箱间正常进行水流循环,而调节塞4的上端被遮挡件3遮住限位而无法继续上浮;而当真空集热管1因为破损而水流流失时,调节塞4失去浮力而落下遮挡住通水口2,使得真空集热管1被封闭,无法与储水桶间进行水流交流,封闭可以是调节塞4的端部盖上通水口2而使其封闭,也可以是其端部插入通水口2而封闭后者。

本实施例中,遮挡件3设置于通水口2的上方并非必须限定为严格意义的正上方,而是调节塞4的上浮方向,当不设置导向结构时,遮挡件3 位于调节塞4的正上方,而当调节塞4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如一导向杆穿插于调节塞4中,如此使得调节塞4必须沿着导向杆上浮和下移,此时遮挡件3位于的是调节塞4沿着导向杆导向方向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热转化器,正常使用时,调节塞4由于水的浮力而位于通水口2的上方,从而不影响真空集热管1与储水桶间的水流循环;而当真空集热管1破损而导致其内部的水流失时,调节塞4 由于失去水的浮力而堵上以封闭通水口2,从而阻止更多水由破损的真空集热管1流失,使得单个真空集热管1的破损不会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运行。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无论在封闭位置还是连通位置,调节塞4的端部均位于通水口2中,如此通水口2本身可以为调节塞4的上浮和下移提供导向作用,另外为了连通真空集热管1和储水桶,调节塞4上设置有连通孔5,连通孔5的两端分别位于调节塞4的底壁和侧壁上,在封闭位置,位于调节塞4侧壁的连通孔5开口被真空集热管1的管壁密封,此时连通孔5被封闭使得真空集热管1与储水桶间无法水流循环,而在连通位置,位于调节塞4侧壁的连通孔5开口位于真空集热管1的外侧,此时真空集热管1与储水桶间通过连通孔5进行连通。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调节塞4的端部为锥形,在封闭位置,调节塞4的锥形端部卡接于通水口2中以密封通水口2,在连通位置,调节塞4的锥形端部与通水口2的管壁之间具有流水间隙,锥形端部的作用在于无需额外开设连通孔5,锥形的外壁于通水口2的内壁之间即为水流循环通道。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调节塞4的端部设置有一径向延伸部6,在封闭位置,径向延伸部6的径向尺寸大于通水口2的径向尺寸,径向延伸部6用于防止调节塞4整体掉落真空集热管1中。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遮挡件3上设置有限位槽7,在连通位置,调节塞4上远离通水口2的一端位于限位槽7中,限位槽7用于限位遮挡件3,防止其上浮到其它区域而失去对真空集热管1的封闭作用。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限位槽7为锥形槽,调节塞4上远离通水口 2的一端为锥形段,锥形段和锥形槽具有导向作用,使得上浮的调节塞4 能够准确进入限位槽7中。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遮挡件3上设置有限位孔8,调节塞4上远离通水口2的一端位于限位孔8中,调节塞4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9,两个限位凸起9的径向尺寸均大于限位孔8的径向尺寸,两个限位凸起9 分立于限位孔8的两侧,两个限位凸起9用于将调节塞4连接到遮挡件3 上,防止其浮走,限位孔8同时为调节塞4的上浮和下移提供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限位凸起9和径向延伸部6为同一结构,即在封闭位置,限位凸起9盖合于通水口2上以封闭后者,在连通位置,限位凸起9抵接于遮挡件3上实现限位,同一结构同时具备密封和限位作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