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配套使用的窗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619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配套使用的窗式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配套使用的窗式新风机。



背景技术:

中央管道新风系统一般原理为,在厨房、卫生间装设排风机及排风管道等配套设施,在卧室、客厅装设新风机。排风机运转时,排出室内原有空气,使室内空气产生负压,室外新鲜空气在室内外空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新风机进入室内,以此达到室内通风换气的目的。现有的新风机为了节省安转空间,通常只有简单的过滤和风扇装置,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类简单的新风机已逐渐被新的所取代,而新的新风机在使用时为了使进入室内的空气得到充分净化,因内部需要设置过滤、消毒、加热等多个部件,整体结构十分臃肿,影响美观和安装空间,现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能与中央新风系统配合使用的易于安装的新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能与中央新风系统配合使用的易于安装的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窗式新风系统,包括吸风口和排风口,还包括窗式框架,所述吸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位于窗式框架内部两面,从吸风口向排风口方向依次设置过滤网,防倒流板,温控板,所述过滤网与防倒流板之间形成预处理腔,所述防倒流板和温控板之间形成吸风腔,所述预处理腔内设置静电吸附板,所述吸风腔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所述第一循环泵、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温控板内部设置有若干水管,水管与第二循环泵及水箱,所述水管上还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管道、控制模块、水管、第二循环泵及水箱均集成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中并通过窗式框架1上的快速接头与窗式新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倒流板由内挡滤网、外置筛板和设置在外置筛板上防倒流阀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窗式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的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窗式框架的一边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活动式封条,用于更换各级滤网及静电吸附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和排风口设置有可开合的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由控制模块控制开合,可以在不使用时保护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使用时,打开百叶窗,启动第一循环泵,吸风腔内空气流动形成负压,外界空气压力会顶开防倒流板上的阀门,进入吸风腔,并进入循环中,循环过程中,会通过湿度检测仪和温度检测仪检测并把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会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检测结果,并根据温度决定是否启动第二循环泵循环降温或者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空气经过滤网、预处理腔、静电吸附板、防倒流板和温控板多级处理后再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净化系统的主体部分集成于窗式结构外部,并通过快速接头与窗式结构连接,大大减小了窗式结构的体积,外观简单美观,方便安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配套使用的窗式新风机实施例窗式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与中央管道新风系统配套使用的窗式新风机系统 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窗式框架 2、滤网 3、预处理腔 4、静电吸附板 5、防倒流阀门 6、防倒流板 7、吸风腔 8、温控板 9、第一循环泵 10、管道 11、湿度检测仪 12、温度检测仪 14、水管 15、第二循环泵 16、水箱 17、加热装置 18、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窗式新风系统,包括吸风口和排风口,还包括窗式框架1,所述吸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位于窗式框架1内部两面,从吸风口向排风口方向依次设置过滤网2,防倒流板6,温控板8,所述过滤网2与防倒流板6之间形成预处理腔3,所述防倒流板6和温控板8之间形成吸风腔7,所述预处理腔3内设置静电吸附板4,所述吸风腔7通过管道10与第一循环泵9连通,所述管道10上设置湿度检测仪11和温度检测仪12,所述第一循环泵9、湿度检测仪11和温度检测仪12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控板8内部设置有若干水管14,水管14与第二循环泵15及水箱16,所述水管14上还连接有加热装置17,所述加热装置17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泵9、管道10、控制模块、水管14、第二循环泵15及水箱16均集成于中央管道10新风系统中并通过窗式框架1上的快速接头与窗式新风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倒流板5由内挡滤网2、外置筛板和设置在外置筛板上防倒流阀门5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窗式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的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腔3位于窗式框架1的一边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活动式封条,用于更换各级滤网2及静电吸附板4。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口和排风口设置有可开合的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由控制模块控制开合,可以在不使用时保护内部结构。

本实施例实际使用时,第一循环泵9还可以串联消毒装置18。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使用时,打开百叶窗,启动第一循环泵9,吸风腔7内空气流动形成负压,外界空气压力会顶开防倒流板6上的阀门,进入吸风腔7,并进入循环中,循环过程中,会通过湿度检测仪11和温度检测仪12检测并把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会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检测结果,并根据温度决定是否启动第二循环泵15循环降温或者启动加热装置17进行加热,空气经过滤网2、预处理腔3、静电吸附板4、防倒流板6和温控板8多级处理后再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净化系统的主体部分集成于窗式结构外部,并通过快速接头与窗式结构连接,大大减小了窗式结构的体积,外观简单美观,方便安装维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