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组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83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组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尤其是一种机组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机组主要由低噪声电机、盘管等组成。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传统的风机盘管一般采用单热源,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6016469的一种风机盘管,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所述壳体内包含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横向贯穿换热管,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出水管处设置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设置有将所述风机盘管内介质排出的排泄口。该种单一热源的风机盘管机组供暖只能采用主机或是其它热源提供的热水,当没有热源的时候室内末端不能供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问题是提供一种机组水循环装置,采用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供热,供热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组水循环装置,包括:

内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水泵、水罐和电加热器,所述水罐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的回水端连接;

外部水循环装置,所述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换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外且设有进水阀,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罐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且设有出水阀。

本实用新型机组具有两种供热方式,当有外部热源时,机组作为末端供热;当没有外部热源时可以用电加热加热水,然后通过换热器、风机供热。

作为改进,所述机组水循环装置还包括三通阀,水泵的输出端、进水管和换热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三通阀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水罐和水管的外壁覆盖有保温材料层。

作为改进,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

作为改进,所述水罐位于水泵的上方,水泵位于三通阀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水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作为改进,所述水罐内设有水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机组具有两种供热方式,当有外部热源时,机组作为末端供热,当没有外部热源时可以用电加热加热水,然后通过换热器、风机供热,整体供热稳定;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机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组内部结构示意图I。

图3为机组内部结构示意图II。

图4为供热管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箱1、内部水循环装置、外部水循环装置、热风装置和防冷风保护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机箱1呈长方形,其包括顶面、左侧面、右侧面、前封面、后封面和底面,其中的一侧面为可拆,用于安装机箱1内部件。所述机箱1的底部设有脚轮8,方便移动,机组同时也可以挂墙安装。所述机箱1内设有隔板18,隔板18将机箱1内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机箱1的顶部回风格栅2,所述机箱1的其中一侧面底部位置设有出风格栅3,使本实用新型机组形成顶部回风,侧面底部出风的供热风路。另外,为方便对机组进行控制,在机组的顶部设置控制盒4,控制盒4上设有控制按钮。

如图2至4所示,所述内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14、三通阀11、水泵17、水罐10和电加热器21。所述水罐10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17的输入端连接,水泵17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三通阀11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11的第二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14的输入端连接,换热器14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水罐10的回水端连接。所述水罐10、水泵17和三通阀11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所述水罐10位于水泵17的上方,水泵17位于三通阀11的上方,以保证水泵17进口有水,防止水泵17气蚀。水罐10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有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排气阀两种形式:自动排气阀,当系统里有空气时可自动排出空气;手动排气阀,需要在调试时手动排出系统内部空气。水罐10内设有水位开关,开关量信号反馈,作用是保证水罐10内部有水,缺水时报警要求补水,起到保证系统安全,电加热安全,水泵17安全,系统性能最佳。所述水罐10和水管的外壁覆盖有保温材料层,当机组内的水加热后,防止热量散失,机组具备一定的蓄能效果。所述换热器14为翅片管换热器14或微通道换热器14;所述换热器14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换热器14的一端固定在机箱1内壁,换热器14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18上,且所述换热器14呈倾斜设置,换热器14的出风面朝向所述出风格栅3且与机箱1的底部呈锐角设置,使经过换热器14的热风能够平顺的从机箱1侧面底部的出风格栅3送出。当机组使用电加热器21加热水供热时,由于采用多组电加热方案,可以做到水温可调节,因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调整供热量,做到环境温度精确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

如图2至4所示,所述外部水循环装置包括所述三通阀11、所述换热器14、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所述进水管20一端与三通阀11的第三接口连接,进水管20的另一端伸出机箱1外且设有进水阀6;出水管21的一端与换热器14的输出端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机箱1且设有出水阀5。进水阀6和出水阀5均为手动阀门。

如图2所示,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风机9和滤网16。所述风机9和滤网16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滤网16设置在第二腔体的顶部靠近回风格栅处,风机设置在滤网16的下方,风机9的进风口与滤网16相对,风机9的出风口与换热器14的迎风面相对。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托板15,托板15的一端固定在机箱1内壁,托板15的另一端固定在隔板18侧面上,所述风机9固定在托板15上。所述风机9包括两头轴电机91和位于电机91两侧的涡轮叶片92,通过电机91带动两个涡轮叶片92。

所述防冷风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滤网16与风机之间用于感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罐10内用于感测水罐10内水温的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14上用于感测换热器14内水温的换热器14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当机组开启后,控制器通过换热器14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数据,当换热器14内水温度低于预设置时,机组的风机将不开启,以防止冷风吹出,当换热器14温度高于预设置后才会开启风机。

如图2所示,所述机箱1内的底部设置水盘13,所述水盘13上设有排水管7,排水管7的一端伸出机箱1的侧面,水盘13以防止机组内部泄漏。所述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还包括加湿装置12,加湿装置12的喷雾口设置在换热器14的出风面的前方。

机组供热方法:

当机组开启后,控制器通过换热器14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数据,当换热器14内水温度低于预设置时,机组的风机将不开启,以防止冷风吹出,当换热器14温度高于预设置后才会开启风机;

当机组使用外部热源时,打开机组进水阀和出水阀,三通阀11的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接通,外部热源通过外部水循环装置将热水流过换热器14,机组内部的电加热器21和水泵17不工作,机组通过进水温度,调节风量来控制环境温度;当机组不使用外部热源时,关闭机组进水阀和出水阀,机组内部的电加热器21和水泵17开启,机组通过调节电加热器21的功率、水泵17和风机档位控制环境温度;

风机将新风从回风格栅2吸入机箱1的第二腔体内,新风经过滤网16过滤后被送到处于底部的换热器14出,新风从换热器14的迎风面进入,与换热器14的进行热交换后从换热器14的出风面输出,由于换热器14的出风面呈倾斜状态,输出的热风从机箱1的侧面底部输出。

机组具有两种供热方式,当有外部热源时,机组作为末端供热;当没有外部热源时可以用电加热加热水,然后通过换热器14、风机供热。传统的空调供热是吊顶、挂壁或是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送风,当机组是送热风的时候,热空气是向上流动,会导致供热空间的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温度场不均匀;为了使供热空间的体感温度达到要求,就要提供更多的热量,供热空间上方聚集了大量的热量,热量浪费不节能;另外,从上方送的热风吹到人体,由于空气加热导致相对湿度下降,会让人体感觉干燥,不舒适。本实用新型机组为上方顶面回风,机组侧面底部出风,可以解决传统供热方案的弊端:由于机组是送的热风,当机组从下方送风,热空气向上流动,会使供热空间的温度场比从上方送风和吊顶送风的均匀,人体也是处于供热的高温区,即使供热空调顶部的温度低也不会影响舒适度,从而比距离地面一定高度送风方式更节能;由于下前地面送风,供热空间温度场是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所以体感温度高,但是干燥的情况会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