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117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的释放存在着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缺点,故空气净化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净化空气设备,目前,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所谓空气净化器又称为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或者净化器,它具体的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成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主要分为滤网过滤式和静电式两种类型,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臭氧,会伤害人身健康;滤网过滤式属于物理吸附,分为立式和板式,立式空气净化器由于其风量大及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大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普遍存在能耗高、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够对空气进行简单的净化,并不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而且也不能针对于封闭空间内使用空气而造成的干燥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功能比较单一。

如申请号为201510907349.8公布的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加湿水箱、冷触媒过滤器、空气质量检测器、空气净化装置本体和控制器,可以对干燥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能够提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同时结构合理,整洁美观,使用寿命久而且功能多样。又如201610995330.8公布的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处理器,包括过滤装置、风机、杀菌装置,所述风机、杀菌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多种过滤手段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实时检测空气质量,出现异常及时报警,自动控制净化处理,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为空气净化器提供电源,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全面,节能减排,适合在家庭和单位推广使用。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案,还存在的主要缺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首先,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功能比较单一,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一种空气净化器仅仅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悬浮杂质,而另外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则只能吸附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往往由于悬浮物质和化学物质的性质差异,难以在通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实现两重的空气净化;

(2)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针对方向在于空气中的悬浮物质以及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对于密闭空间,特别是对于经常使用空调的密闭空间来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很低,十分干燥,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会有不适的感觉,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不能适时的在净化过程中进行增湿;

(3)在空气净化装置中,为了达到相应的处理效率,往往会增加鼓风机等达到增加流速的目的,然而长时间的鼓风机工作会大大提高实际净化过程中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集空气净化、干燥、恒湿和添加为一体,而且降噪净化的同时不影响实际的处理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入口端座和出口端座,所述入口端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入风管,且在出口端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入风管端口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入风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通过L型引导管固定安装有干燥主管,所述干燥主管通过U型引导管连接有多级除尘除湿装置,所述多级除尘除湿装置通过Z型引导管连接有出风烟囱,所述引风机设在Z型引导管和出风烟囱连接处;所述出风烟囱包括直流管,所述引风机设在直流管末端,在直流管顶部固定安装有溢散莲蓬头,所述溢散莲蓬头呈双圆台状,且在溢散莲蓬头两侧均设有溢散孔,所述溢散孔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遮流挡板。

所述干燥主管包括两根干燥管,且在两根干燥管顶部均连接有出潮管,所述干燥管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余热加热板,所述余热加热板呈为毛细管,且余热加热板均呈网状交织状均匀分布在干燥管内表面,在干燥管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加料机。

所述多级除尘除湿装置包括若干个除尘除湿单体,且在若干个除尘除湿单体顶部均通过阶梯引导管与另一个除尘除湿单体底部连接,所述除尘除湿单体包括圆柱体和圆台体,在两者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除尘吸附载体,且在除尘除湿单体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吸潮管,所述除尘除湿单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关风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吸附载体底部安装有紊流板,所述紊流板呈螺旋状贴着除尘除湿单体内壁上升,在紊流板两侧还固定安装有紊流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加料机包括输料通道和加料漏斗,所述加料漏斗固定安装在输料通道末端,且在输料通道和干燥管连接处还设有隔离插板,所述隔离插板与输料通道之间还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加料漏斗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流水线式的空气处理过程,通过多重的过滤去除悬浮杂质,进一步的通过臭氧氧化处理有机杂质,在同时达到处理悬浮杂质和有机杂质,实现双重净化目的;而且在净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他的效果,通过螺旋加料机在净化过程中加入一些辅料如中药或者香料等,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鼓风机和引风机的双重作用来提高流速,而且通过多重降噪措施,减低净化过程中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除湿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主管结构示意图。

实用新型图中:1-安装底座;2-入口端座;3-出口端座;4-入风管;5-引风机;6-鼓风机;8-L型引导管;9-干燥主管;10-U型引导管;11-多级除尘除湿装置;12-Z型引导管;14-出风烟囱;

901-干燥管;902-出潮管;903-余热加热板;904-螺旋加料机;905-输料通道;906-加料漏斗;907-隔离插板;908-密封垫圈;909-密封盖

1001-直通输导管;1002-连接弯头;1003-流量调节阀;1004-急停阻隔插板;

1101-除尘除湿单体;1102-阶梯引导管;1103-除尘吸附载体;1104吸潮管;1105关风器;1106-干燥剂载板;1107-间隙;1108-紊流板;1109-紊流叶片

1401-直流管;1402-溢散莲蓬头;1403-溢散孔;1404-遮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入口端座2和出口端座3,所述入口端座2顶部固定安装有入风管4,在出口端座3顶部固定安装有引风机5,所述入风管4端口固定安装有鼓风机6,所述入风管4远离鼓风机6的一端通过L型引导管8固定安装有干燥主管9,所述干燥主管9通过U型引导管10连接有多级除尘除湿装置11,所述多级除尘除湿装置11通过Z型引导管12连接有出风烟囱14,所述引风机5设在Z型引导管12与出风烟囱14的连接处。

如图2所示,所述干燥主管9包括两根上下连通的干燥管901,且在两根干燥管901顶部均连接有出潮管902,所述干燥管901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余热加热板903,所述余热加热板903为毛细管,且余热加热板903呈网状交织状均匀分布在干燥管901内表面,位于下方的干燥管9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加料机904。

需要具体说明出潮管902和余热加热板903的工作原理和作用,首先,余热加热板903是一组相互缠绕的毛细管,而通过毛细管的缠绕作用有利于提高热传递效率,余热加热板903就是利用空气能的热量和自循环过程来实现低温加热的,它的作用在于提高空气流动能力;所述出潮管902的内径与余热加热板903内径是不一样的,而流速较高的流体通过内径不一致的流体流动时,根据速敏原理,空气流体就会导致速度发生改变,速度发生变化后空气流体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更详细的来说,就是当空气流体速度降低,空气动能转换为热能,反之就会吸收热量,而通过速敏效应原理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出潮管902的时候流体速度降低,通过放热效应达到自我干燥的作用。

进一步解释螺旋加料机904,所述螺旋加料机904包括输料通道905和加料漏斗906,所述输料通道905与干燥管901连通,加料漏斗906固定安装在输料通道905末端,且在输料通道905与干燥管901的连接处还设有隔离插板907,所述隔离插板907与输料通道905之间还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908,所述加料漏斗906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密封盖909,便于添加香料或者其他添加物,达到扩散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多级除尘除湿装置11包括若干个除尘除湿单体1101,且在若干个除尘除湿单体1101顶部均通过阶梯引导管1102与另一个除尘除湿单体1101底部连接,所述除尘除湿单体1101包括圆柱形腔体和圆台形腔体,在两者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除尘吸附载体1103,所述除尘吸附载板1103的层数不小于三层,且在每层除尘吸附载体1103之间还固定安装有干燥剂载体1106,为了使从螺旋加料机904处的添加剂更好的扩散,吸附载体1103仅对气体中含有的细小的杂质以及添加剂颗粒灰尘进行吸附,对于有机杂质则通过氧化作用处理,这一过程将在后文做具体的阐述,而所述干燥剂载体1106则用于除湿降潮。所述除尘吸附载板1103和干燥剂载板1106之间还设有间隙1107,且间隙1107宽度为1-5cm,以提高空气的流通效率以及扩展效果,防止空气仅仅依靠“优势通道”成股的流出,影响整体的净化效果,所述除尘吸附载体1103底部安装有紊流板1108,所述紊流板1108呈螺旋上升状贴于除尘除湿单体1101圆台形腔体的内壁,在紊流板1108两侧还固定安装有紊流叶片1109,其作用在于提高空气的流通效率和扩展效果,防止形成“优势通道”,且在除尘除湿单体1101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吸潮管1104,具体工作原理与出潮管902的工作原理相似,在这里不再赘述,所述除尘除湿单体1101底部固定安装有关风器1105,平衡空气流。

所述出风烟囱14包括直流管1401,所述引风机5设在直流管1401末端,在直流管1401顶部固定安装有溢散莲蓬头1402,所述溢散莲蓬头1402呈双圆台状,且在溢散莲蓬头1402两侧均设有溢散孔1403,所述溢散孔1403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遮流挡板1404,减缓空气出口时的流速以及方向,能够使得空气以较缓、柔和的方式出气,达到柔和的出气目的。

优选的是,所述L型引导管8包括静置底箱801和输导管802,静置底箱801的出口通过一根输导管802与干燥主管9连接,所述静置底箱801两侧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高压电离器803,且位于静置底箱801内壁的高压电离器803相互交叉叠置分布,通过高压电离器803的高压电离作用产生臭氧来达到相应的氧化除杂作用,所述静置底箱801入口处和出口处均安装有引流板804,所述引流板804分别设在高压电离器803交叉叠置两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U型引导管10和Z型引导管12均包括直通输导管1001和连接弯头1002,所述连接弯头100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连接弯头1002直接固定安装在直通输导管1001两端,且在其中任意一个连接弯头1002和直通输导管1001连接处安装有流量调节阀1003,调节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1003侧面还安装有急停阻隔插板1004,发生意外时急停整个装置的净化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的空气净化过程如下:空气通过设在入风管4端口处的鼓风机6进入,之后就进入L型引导管8进行高压臭氧灭菌和净化,通过干燥主管9进行干燥除湿,之后进入多级除尘除湿装置11进行多次的除尘和干燥,最后在Z型引导管的引导作用和引风机5的抽吸作用下从出风烟囱14上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流水线式的空气处理过程,通过多重的过滤去除悬浮杂质,进一步的通过臭氧氧化处理有机杂质,在同时达到处理悬浮杂质和有机杂质,实现双重净化目的;而且在净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他的效果,通过螺旋加料机在净化过程中加入一些辅料如中药或者香料等,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鼓风机和引风机的双重作用来提高流速,而且通过多重降噪措施,减低净化过程中的噪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