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9063阅读:1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冷却塔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致冷原理是利用热水与冷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利用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装置一般为桶状或者长方体形,故名为冷却塔。

热水雾化与冷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的同时会产生冷却水在冷却塔底部汇聚,并通过回流管道输出重新利用取吸收工业生产产生的预热,然后以热水的形式进入冷却塔,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在冷却塔实际使用中,申请人发现存在较多的水会通过冷却塔逸散至大气中,虽然有冷却水回流,但相关设备仍需较为频繁的补充水。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循环利用,但是每次热水经过冷却塔转换为冷却水后回流至相关设备时,相关设备都需要较多水的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水的频率和总量,便于日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塔体中部设有进风机构,所述塔体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引风机,所述塔体内腔自上而下设有玻璃钢挡水器、喷淋机构和散热填料层,所述进风机构设置于散热填料层下方的塔体侧壁上,所述玻璃钢挡水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玻璃钢挡水片,所述玻璃钢挡水片向一侧弯曲,相邻玻璃钢挡水片间连接有多个吸水棉线,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淋水管和设置于淋水管下部的喷头,所述淋水管与进水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水通过进水管进入,通过喷淋机构的喷头向下喷出。喷出的热水蒸气与自进水机构进入的冷空气交汇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利用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水温降低后形成冷却水在塔体底部汇聚,最终通过排水口回流。冷空气自进气窗进入塔体内腔的动力来源于塔体顶部引风机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玻璃钢挡水器可进一步挡水,减少水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玻璃钢挡水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玻璃钢挡水片,玻璃钢挡水片向一侧弯曲,相邻玻璃钢挡水片间连接有多个吸水棉线,吸水棉线的设置,可有效吸收蒸汽中未在玻璃钢挡水片上液化的水汽,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水的频率和总量,便于日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吸水棉线的口径为2~4毫米。通过吸水棉线的口径为2~4毫米,可保障吸水棉线可有效吸收蒸汽中未能液化的水汽,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进风机构为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位于塔体外的一部分向上倾斜,所述进水管位于塔体内的一部分向下倾斜。通过进风机构为进风管,进风管位于塔体外的一部分向上倾斜,进水管位于塔体内的一部分向下倾斜,可有效避免冷却水自进风管漏出,保障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玻璃钢挡水片呈v形。通过玻璃钢挡水片呈v形,蒸汽通过玻璃钢挡水器时,其通过的距离延长,加长了蒸汽液化时间,挡水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玻璃钢挡水片弯曲方向均为同一侧。通过玻璃钢挡水片弯曲方向均为同一侧,玻璃钢挡水片弯曲部分可位于相邻玻璃钢挡水片凹口内,便于设置更多的挡水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淋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均为圆环形水管,各淋水管同圆心,且均与进水管连通。通过淋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均为圆环形水管,各淋水管同圆心,且均与进水管连通,可保障塔体内腔的内层和外层均能有效喷淋,保障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各个淋水管下部的对应喷头分别均匀分布。通过各个淋水管下部的对应喷头分别均匀分布,可进一步保障喷淋的均匀性,保障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水的频率和总量,便于日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水棉线的口径为2~4毫米,可保障吸水棉线可有效吸收蒸汽中未能液化的水汽,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机构为进风管,进风管位于塔体外的一部分向上倾斜,进水管位于塔体内的一部分向下倾斜,可有效避免冷却水自进风管漏出,保障正常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钢挡水片呈v形,蒸汽通过玻璃钢挡水器时,其通过的距离延长,加长了蒸汽液化时间,挡水效果更好。

5、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钢挡水片弯曲方向均为同一侧,玻璃钢挡水片弯曲部分可位于相邻玻璃钢挡水片凹口内,便于设置更多的挡水片。

6、本实用新型通过淋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均为圆环形水管,各淋水管同圆心,且均与进水管连通,可保障塔体内腔的内层和外层均能有效喷淋,保障散热效果。

7、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淋水管下部的对应喷头分别均匀分布,可进一步保障喷淋的均匀性,保障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淋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示意图。

其中:1喷头,2淋水管,3散热填料层,4引风机,5进水管,6塔体,7排水口,8玻璃钢挡水片,9吸水棉线,10进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4,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6,所述塔体6底部设有排水口7,所述塔体6中部设有进风机构,所述塔体6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引风机4,所述塔体6内腔自上而下设有玻璃钢挡水器、喷淋机构和散热填料层3,所述进风机构设置于散热填料层3下方的塔体6侧壁上,所述玻璃钢挡水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玻璃钢挡水片8,所述玻璃钢挡水片8向一侧弯曲,相邻玻璃钢挡水片8间连接有多个吸水棉线9,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淋水管2和设置于淋水管2下部的喷头1,所述淋水管2与进水管5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通过喷淋机构的喷头1向下喷出。喷出的热水蒸气与自进水机构进入的冷空气交汇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利用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水温降低后形成冷却水在塔体6底部汇聚,最终通过排水口7回流。冷空气自进气窗进入塔体6内腔的动力来源于塔体6顶部引风机4的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玻璃钢挡水器可进一步挡水,减少水的损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玻璃钢挡水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玻璃钢挡水片8,玻璃钢挡水片8向一侧弯曲,相邻玻璃钢挡水片8间连接有多个吸水棉线9,吸水棉线9的设置,可有效吸收蒸汽中未在玻璃钢挡水片8上液化的水汽,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水的频率和总量,便于日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吸水棉线9的口径为2~4毫米。通过吸水棉线9的口径为2~4毫米,可保障吸水棉线9可有效吸收蒸汽中未能液化的水汽,进一步减少水的损失。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进风机构为进风管10,所述进风管10位于塔体6外的一部分向上倾斜,所述进水管5位于塔体6内的一部分向下倾斜。通过进风机构为进风管10,进风管10位于塔体6外的一部分向上倾斜,进水管5位于塔体6内的一部分向下倾斜,可有效避免冷却水自进风管10漏出,保障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玻璃钢挡水片8呈v形。通过玻璃钢挡水片8呈v形,蒸汽通过玻璃钢挡水器时,其通过的距离延长,加长了蒸汽液化时间,挡水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玻璃钢挡水片8弯曲方向均为同一侧。通过玻璃钢挡水片8弯曲方向均为同一侧,玻璃钢挡水片8弯曲部分可位于相邻玻璃钢挡水片8凹口内,便于设置更多的挡水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淋水管2的数量为多个,均为圆环形水管,各淋水管2同圆心,且均与进水管5连通。通过淋水管2的数量为多个,均为圆环形水管,各淋水管2同圆心,且均与进水管5连通,可保障塔体6内腔的内层和外层均能有效喷淋,保障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各个淋水管2下部的对应喷头1分别均匀分布。通过各个淋水管2下部的对应喷头1分别均匀分布,可进一步保障喷淋的均匀性,保障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