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方便的热风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72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方便的热风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的热风枪。



背景技术:

热风枪是一种用于加热空气后形成热气流的加热工具,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具体而言,热风枪可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旧漆、去除自粘性贴纸、加热塑料胶管使其弯曲、烘干潮湿的木头、加热使包装膜和包装管热收缩、除锈、加热使用于连接金属的聚乙烯物收缩及加热使焊接物软化等,还可以利用发热电阻丝的枪芯吹出的热气流对元件进行焊接或摘除。

现有热风枪的热风管的安装方式均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此种方式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将热风管固定,安装不便,生产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且存在螺钉漏拧或螺钉没拧紧的问题,导致热风管的固定不可靠,影响热风枪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固定可靠的热风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方便的热风枪,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产生热风的热风装置,热风装置包括风扇、驱动风扇的电机和发热组件,外壳前端设有将热风装置产生的热风排出的热风管,其中,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柱,热风管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定位环,热风管的后端设有定位圈,定位圈上设有定位孔,定位环上设有定位扣及供定位柱穿过的通孔,热风管与定位环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扣穿过定位孔,转动热风管以使定位孔与通孔连通且定位扣与定位圈的表面配合以将热风管的轴向固定,定位环与固定座插接配合以使定位柱穿过通孔、定位孔以将热风管的周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限位部与定位圈的表面配合以将热风管的轴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限位部一体成型且呈“┌”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的后端面设有固定柱,固定座的前端面设有固定孔,定位环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的插接配合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弧形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方内壁设有卡槽,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卡扣,固定座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固定于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方内壁设有限位柱,固定座的下方上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定位孔设有多个且对应定位扣设置,定位柱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通孔设有多个且对应定位柱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板及设于检测电路板上的红外检测头,支架内设有供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检测通道,检测通道的轴线与热风管的轴线重合或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通道的内壁设有反光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固定,并在固定座上设置定位柱,且热风管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定位环,热风管的后端设有定位圈,定位圈上设有定位孔,定位环上设有定位扣及供定位柱穿过的通孔,这样在安装热风管时,只需将热风管与定位环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扣穿过定位孔,再转动热风管以使定位孔与通孔连通,且定位扣与定位圈的表面形成配合以将热风管的轴向固定,防止热风管轴向窜动,再将定位环与固定座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柱穿过通孔、定位孔以将热管的周向固定,防止热风管周向转动,这样无需使用借助工具,仅通过插接、旋转即可将热风管的一端固定于外壳内,既便于热风管的安装组装,且固定可靠,不易脱落,也提升了热风枪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便于热风枪损坏后的更换。

2、定位扣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在热风管与定位环插接配合到位,再旋转热风管,使得定位圈的表面与限位部配合从而将热风管的轴向固定,这样既能很好的将热风管固定,且固定方式简单,固定可靠。

3、通过将连接部与限位部一体成型且呈“┌”形,这样既便于定位扣的加工成型,且定位扣的对热风管的固定效果好,使得热风管固定可靠,以保证热风管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通过在定位环的后端面设置固定柱,固定座的前端面设置固定孔,这样定位环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的插接配合固定在一起,此种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5、通过将定位孔设置成弧形腰形孔,这样方便定位扣穿过定位孔,便于定位环与热风管之间的插接配合,方便热风管的安装固定。

6、通过在外壳的上方内壁设置卡槽,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卡扣,这样固定座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固定于外壳内,既便于固定座的安装固定,且固定可靠,固定方式简单,易实现。

7、通过在外壳的下方内壁设置限位柱,固定座的下方上设置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这样进一步对固定座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热风管安装固定的可靠性,很好的提升了热风管工作时的稳定性。

8、通过将定位扣和定位柱设置成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相应的,定位孔和通孔设置多个,这样增强了热风管固定的可靠性,且热风管受力均匀,不易在受热后变形,提升热风管的耐用性,从而提升热风枪的使用寿命。

9、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且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板及设于检测电路板上的红外检测头,并在支架设置供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检测通道,这样在热风枪对外部进行加热时,红外检测头接收被加热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得到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而可很好的控制被加热物体的加热状态,使得被加热物体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不会因温度不可知或不可控导致被加热物体熔化或着火等安全隐患,不仅提升了热风枪使用时的安全性,且保证热风枪的加热效果及被加热物体加热后的工作效果,同时也提升了用户操作热风枪的便利性,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其次,通过设置检测通道,外部的红外辐射能量能很好的被红外检测头所接收,从而保证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热风枪使用时的安全性及加热效果;还有,检测通道设于支架内,而支架位于热风管内,使得检测通道的检测方向与热风管的出风方向一致,即检测通道接收的红外辐射能量正好为被加热物体被加热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保证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且在热风管抵靠在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时,检测通道也能接收到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即实现了零距离加热和零距离检测,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及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且检测装置的检测准确,以保证热风枪的工作效果良好,这样既提升了热风枪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又保证了热风枪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10、通过将检测通道的轴线与热风管的轴线平行或重合设置,这样在热风从热风管吹出以对被加热物体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导致被加热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发生变化,而检测通道刚好正对着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即检测通道与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使得红外辐射能量可很好且快速的进入检测通道内以被红外检测头所接收,进一步的提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也提升了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从而进一步保证热风枪的使用安全性及加热效果;同时,通过在检测通道的内壁设置反光层,这样被加热物体在被加热后产生的红外辐射能量可通过反光层发射至红外检测头,从而使得红外检测头能接收到更多有效的红外辐射能量,进而提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以保证热风枪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中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热风管与外壳的安装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中热风管与定位环、固定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中热风管与定位环、固定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一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枪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外壳;11、手柄;12、卡槽;13、限位柱;2、风扇;3、电机;4、热风管;41、定位圈;411、定位孔;5、支架;51、检测通道;6、固定座;61、定位柱;62、卡扣;63、限位孔;64、固定孔;7、定位环;71、定位扣;711、连接部;712、限位部;72、通孔;73、固定柱;8、检测电路板;9、红外检测头;10、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热风枪,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产生热风的热风装置,外壳1下方设有手柄11,便于用户拿取热风枪,外壳1为塑料外壳,手柄11与外壳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方便外壳成型,且外壳与手柄一体结构,提升了手柄的强度;发热装置包括风扇、驱动风扇的电机和发热组件,外壳1前端设有将热风装置产生的热风排出的热风管4,热风管4为金属热风管,具体为不锈钢热风管,风扇设于外壳1后端,发热组件设于热风管4内并位于风扇前端,发热组件具体包括支架及绕设于支架上的发热丝,这样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以将发热组件上的热量吹出形成热风,再由热风管的前端排出,以对被加热物体表面进行加热。

支架为陶瓷支架,支架的外周设有多条绕设凹槽,发热丝缠绕于绕设凹槽上,这样能很好的将发热丝固定,且长期使用后发热丝不会松脱,提升了发热组件的耐用性。

本实施例中,外壳1内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上设有定位柱61,热风管4与固定座6之间设有定位环7,热风管4的后端设有定位圈41,定位圈41上设有定位孔411,定位环7上设有定位扣71及供定位柱穿过的通孔72,热风管4与定位环7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扣71穿过定位孔411,转动热风管4以使定位孔411与通孔72连通且定位扣71与定位圈41的表面配合以将热风管4的轴向固定,定位环7与固定座6插接配合以使定位柱61穿过通孔72、定位孔411以将热风管4的周向固定,这样在安装热风管时,只需将热风管与定位环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扣穿过定位孔,再转动热风管以使定位孔与通孔连通,且定位扣与定位圈的表面形成配合以将热风管的轴向固定,防止热风管轴向窜动,再将定位环与固定座插接配合,使得定位柱穿过通孔、定位孔以将热管的周向固定,防止热风管周向转动,这样无需使用借助工具,仅通过插接、旋转即可将热风管的一端固定于外壳内,既便于热风管的安装组装,且固定可靠,不易脱落,也提升了热风枪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便于热风枪损坏后的更换。

具体的,定位扣71包括连接部711和限位部712,限位部712与定位圈41的表面配合以将热风管4的轴向固定,更具体的,连接部711的一端与定位环7的表面连接且垂直于定位环7的表面设置,限位部712与连接部711的另一端连接且与定位环7的表面平行设置,同时,连接部711与限位部712一体成型且呈“┌”形,这样既能很好的将热风管固定,且固定方式简单,固定可靠,以保证热风管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便于定位扣的加工成型,进而便于定位环的加工加工成型。

定位环7的后端面设有固定柱73,固定座6的前端面设有固定孔64,定位环7通过固定柱73与固定孔64的插接配合固定在一起,这样既便于固定座的安装固定,且固定可靠,固定方式简单,易实现。

外壳1的上方内壁设有卡槽12,固定座6的上方设有卡扣62,固定座6通过卡扣62与卡槽12的配合固定于外壳1内,这样固定座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固定于外壳内,既便于固定座的安装固定,且固定可靠,固定方式简单,易实现;且外壳1的下方内壁设有限位柱13,固定座6的下方上设有与限位柱13配合的限位孔63,这样进一步对固定座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热风管安装固定的可靠性,很好的提升了热风管工作时的稳定性。

其中,定位扣71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定位孔411设有多个且对应定位71扣设置,定位柱61设有多个且均布间隔设置,通孔72设有多个且对应定位柱61设置,具体的,定位孔411为弧形腰形孔,这样方便定位扣穿过定位孔,便于定位环与热风管之间的插接配合,方便热风管的安装固定,且增强了热风管固定的可靠性,而热风管受力均匀,不易在受热后变形,提升热风管的耐用性,从而提升热风枪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支架也可以为云母片支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壳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外壳1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板8及设于检测电路板上的红外检测头9,支架5内设有供红外检测头9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检测通道51,这样在热风枪对外部进行加热时,红外检测头接收被加热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得到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而可很好的控制被加热物体的加热状态,使得被加热物体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不会因温度不可知或不可控导致被加热物体熔化或着火等安全隐患,不仅提升了热风枪使用时的安全性,且保证热风枪的加热效果及被加热物体加热后的工作效果,同时也提升了用户操作热风枪的便利性,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其次,通过设置检测通道,外部的红外辐射能量能很好的被红外检测头所接收,从而保证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热风枪使用时的安全性及加热效果;还有,检测通道设于支架内,而支架位于热风管内,使得检测通道的检测方向与热风管的出风方向一致,即检测通道接收的红外辐射能量正好为被加热物体被加热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保证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且在热风管抵靠在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时,检测通道也能接收到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即实现了零距离加热和零距离检测,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及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且检测装置的检测准确,以保证热风枪的工作效果良好,这样既提升了热风枪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又保证了热风枪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检测通道51的轴线与热风管4的轴线重合设置,这样在热风从热风管吹出以对被加热物体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导致被加热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发生变化,而检测通道刚好正对着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即检测通道与被加热物体的被加热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使得红外辐射能量可很好且快速的进入检测通道内以被红外检测头所接收,进一步的提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也提升了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从而进一步保证热风枪的使用安全性及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检测通道的轴线与热风管的轴线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检测电路板上设有激光头,这样可通过激光头以定位检测被加热物体的具体位置,更好的保证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保证加热效果和加热后的工作效果。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检测通道不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架5设有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设有连通管10,检测通道51由连通管10的内腔形成,这样既使得连通管的安装固定可靠,又实现了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的功能,以便检测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温度,保证加热效果及工作效果。

具体的,连通管10为隔热绝缘管,而热风管4的前端设有定位支架,连通管10一端抵触于检测电路板8,另一端抵触于定位支架,这样保证发热组件不会将热量传递到连通管的腔体内,即不会影响红外检测头接收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准确性,从而很好的保证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连通管为绝缘管,避免用户接触到连通管后触电,提升热风枪的使用时的安全性,还有连通管的两端被固定,保证检测通道不会偏离或歪斜,进而保证外部的红外辐射能量能很好的被红外检测头接收,进一步保证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三的区别在于,检测通道的内壁设有反光层。

本实施例中,检测通道的内壁设有反光层,具体的,反光层为涂覆于检测通道内壁的反光镀层。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通过在检测通道的内壁设置反光层,这样被加热物体在被加热后产生的红外辐射能量可通过反光层发射至红外检测头,从而使得红外检测头能接收到更多有效的红外辐射能量,进而提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以保证热风枪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反光层为涂覆于检测通道内壁的反光镀层,这样既便于红外检测头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又方便反光层的加工,仅通过涂覆即可,加工简单,易实现。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三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反光层不同。

本实施例中,反光层为包覆于检测通道内壁的铝箔纸,这样使得红外检测头能更好的接收外部红外辐射能量,从而保证检测出的温度的准确性,且反光层为铝箔纸,便于损坏或长时间使用后效果不好后的更换,且成本低。

可以理解的,反光层也可以为包覆于检测通道内壁的锡箔纸或荧光纸或电光纸。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四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