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312发布日期:2018-07-24 23:1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是冷却塔用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厂的冷却塔等冷却装置内,冷却后的水会形成水滴落入冷却塔的蓄水池。当水滴撞击水池水面时,其所具有的动能转变为热能及声能,因而产生了水滴噪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能解决冷却塔的噪声治理问题。所以需要实用新型一种装置,可以削减水滴撞击水面的能量,有效的降低水滴噪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冷却塔用降噪装置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的授权公众号为:CN 204301554 U。包括支撑架和其上安装的消音海绵垫,在支撑架上,消音海绵垫的下方,还安装有钢丝网,该钢丝网的边缘与支撑架间安装有弹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快速生效,节能环保和结构稳定的冷却塔用降噪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用降噪装置,包括地下水箱;所述地下水箱呈圆柱状,所述地下水箱外圈边缘处开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引流道与环形水管连接,所述环形水管上装有若干降噪水箱,所述降噪水箱与环形水管内侧的限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降噪水箱均匀分布在环形水管上,所述降噪水箱斜向排列在环形水管上,所述降噪水箱内部设有真空腔。

更进一步,所述降噪水箱左右两侧分别装有抽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抽水管高于排水管,所述抽水管底部通过单向水泵与环形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与环形水管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排水管管壁上开有若干溢流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真空和“水壁”形式来隔音降噪。“水壁”可以通过中央水箱进行填充和回收。“水壁”是通过硬质塑料制作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用降噪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噪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地下水箱、2为限位块、3为出水口、4为环形水管、5为降噪水箱、6为真空腔、7为引流管、8为抽水管、9为可视水位线、10为排水管、11为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塔用降噪装置,包括地下水箱;所述地下水箱1呈圆柱状,所述地下水箱1外圈边缘处开有若干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通过引流道7与环形水管4连接,所述环形水管4上装有若干降噪水箱5,所述降噪水箱5与环形水管4内侧的限位块2固定连接。其中,冷却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的噪音,会给周围地区造成困扰。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以地下水箱1为中心,在所述地下水箱1外圈边缘处开有若干出水口3,这样可以通过出水口3进行水分的运输。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介质层降噪方式,来缓解噪音污染。在出水口3处设置了一条环形水管4,再通过引流道7将出水口3与环形水管4连通。这样便可以将水分运输到环形水管4上端的降噪水箱5。为了进一步固定降噪水箱5,将所述降噪水箱5安装在环形水管4内侧的限位块2内。

如图1所示,所述降噪水箱5均匀分布在环形水管4上,所述降噪水箱5斜向排列在环形水管4上,所述降噪水箱5内部设有真空腔6。其中,为了增强降噪效果,将所述降噪水箱5均匀分布在环形水管4上,并且将降噪水箱5斜向排列在环形水管4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噪音拦截率。为了提高降噪效果和减少降噪水箱5的重量,将所述降噪水箱5内设有真空腔6。

如图2所示,所述降噪水箱5左右两侧分别装有抽水管8和排水管10,所述抽水管8高于排水管10,所述抽水管8底部通过单向水泵8-1与环形水管4连接,所述排水管10与环形水管4连接。其中,最终为了处理排水问题,在所述降噪水箱5左右两侧分别装有抽水管8和排水管10。这样可以有效的通过抽水管8和排水管10有效的排出水分和补充水分。但是为了提高补充水分的效果,将所述抽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的较为高耸,这样可以防止水分回流。同时也便于在低处的排水管10可以更加有效的排出水分。

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管10管壁上开有若干溢流孔11。其中,为了让排水管10有效的排水,在所述排水管10管壁上开设了若干溢流孔11。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真空和“水壁”形式来隔音降噪。“水壁”可以通过中央水箱进行填充和回收。“水壁”是通过硬质塑料制作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