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清灰导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932发布日期:2019-11-08 23:12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清灰导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磷电炉导气系统,具体的讲就是黄磷电炉的导气管,为一种螺旋清灰导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电炉法生产黄磷的炉型种类较多,其中,中小型黄磷电炉的导气系统都基本相同,即用一根竖导气管与一根横导气管连接,竖管的下端伸入炉盖预留孔内并与钢炉盖密封连接,横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塔连接,形成封闭导气管,随着生产,含有大量粉尘的炉气流过导气管时,粉尘附着于导气管内壁,炉气不畅通,为保证导气管的气流畅通,对导气管内的积灰要及时清出,其传统清灰方式是用一台电机驱动减速机(或卷扬机),再分别带动链条(或钢丝绳)、捅杆、捅板等连接构件在导气管内进行往复运动,清除导气管内的粉尘,保持导气管内气流畅通,但是,这种导气管清灰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捅杆与冷凝塔盲板处为轴向动密封,由于捅杆的往复运动,密封点难以密封,容易泄漏炉气,而炉气含有大量的气态磷与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迅速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其次是捅板不能将导气管内壁圆周所有粉尘彻底清走,因为炉气里含有一定量亚磷酸和水分,当粉尘与亚磷酸混合后就形成一种粘连度较高的糊状物附着在导气管内壁,随着时间的推移,含有亚磷酸和水分的粉尘就会在导气管内壁结拱搭桥,使导气管的过流截面越来越小,最终堵塞导气管,炉气不畅通,炉内压力升高,电极水封密封环漏气,大量含磷炉气溢出燃烧,降低磷回收率,影响电炉的产量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螺旋清灰导气管。其技术方案为:黄磷电炉导气管内安装有清灰部件,所述的清灰部件为无轴连续螺旋叶片。

导气管内壁均布多根耐磨条,无轴连续螺旋叶片的外径与导气管内壁耐磨条相切。

无轴连续螺旋叶片导气管的长度相等,在无轴连续螺旋叶片自由端的导气管内壁上安装一限位环,对无轴连续螺旋叶片轴向变形限位。

无轴连续螺旋叶片另一端与导气管内的轴连接,轴与导气管外的轴封连接,轴封依次与联轴器,减速器、电机连接,减速器的机架固定在导气管盲板上。

当电机转动时,驱动减速机、带动轴及螺旋叶片低速转动,螺旋刮掉附着在导气管内壁圆周的粉尘,输送致炉内或集磷槽,使导气管气流畅通,炉内压力稳定,另外,轴封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填料密封,配填料压紧环,自动压紧密封填料,防止炉气外漏。实践证明,螺旋清灰器可彻底清除导气管内粘连度较高的糊状粉尘,保持系统气流畅通,轴封维修方便,易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电机,2、减速器,3、联轴器,4、轴封,5、盲板,6、轴,7、螺旋叶片,8、耐磨条,9、导气管,10、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中,将黄磷电炉导气管9的清灰部件加工成无轴连续螺旋叶片7安装其内,螺旋叶片7的外径与导气管9内壁耐磨条8相切,长度与导气管相等,在螺旋叶片7自由端的导气管内壁上安装一限位环10,对螺旋叶片轴向变形限位,在导气管内壁均布多根耐磨条8,以减少螺旋叶片转动时对导气管壁的磨蚀,叶片7另一端分别连接轴6、轴封4、联轴器3,减速器2、电机1,减速器机架固定在导气管盲板5上。

在实现本新型时,当电机1转动时,驱动减速器2、带动联轴器3、轴6及螺旋叶片7低速转动,螺旋刮掉附着在导气管内壁圆周的粉尘,输送致炉内或集磷槽,使导气管9气流畅通,炉内压力稳定,另外,轴封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填料密封,配填料压紧环,自动压紧密封填料,防止炉气外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