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444发布日期:2018-06-12 19:4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药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背景技术:

药材即供制药的原材料,药材又称为中药材,即为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从山中采集回来的药材中含有水分,采集后需将药材烘干,避免药材腐烂或发霉,进一步的避免经济损失。通常采用烘箱实现对药材的烘干,工作时,将药材放入烘箱中,给烘箱送入热风,热风在烘箱中形成热对流,热流加热药材实现药材的烘干。由于药材的位置始终无法变动的,热风只能先烘干表面处的药材,在热传导作用下热量缓慢传递到下部药材中,热量传递的时间较长,存在烘干效率低的缺陷。此外热风进入烘箱后,使用后的热风无法再次使用,加大了热能的损耗,进一步加大的烘干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药材烘干效率、节省能耗、操作简单的热风循环烘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它包括烘箱、设置于烘箱内的筒体,所述烘箱的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挂钩,所述筒体的上下端部均设置有开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网板,上网板顶部设置有吊耳,吊耳悬挂于挂钩上,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下网板,下网板和上网板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烘箱的前后侧板之间旋转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位于下网板的下方,进风管的柱面上开设有多个位于烘箱内的出风孔,进风管柱面上设置有凸起,进风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热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上网板上方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连接有热风储罐,筒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槽,通槽处盖合有透明板。

所述的出风孔均匀分布于进风管上。

所述的上网板经螺钉连接于筒体顶部。

所述的上网板平行于下网板设置。

所述的透明板位于筒体的左侧,所述的出风口位于筒体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提高药材烘干效率、节省能耗、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烘箱,2-筒体,3-挂钩,4-上网板,5-吊耳,6-下网板,7-进风管,8-出风孔,9-凸起,10-出风口,11-通槽,12-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热风循环烘箱,它包括烘箱1、设置于烘箱1内的筒体2,所述烘箱1的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挂钩3,所述筒体2的上下端部均设置有开口,筒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网板4,上网板4顶部设置有吊耳5,吊耳5悬挂于挂钩3上,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下网板6,上网板4平行于下网板6设置,下网板6和上网板4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网孔。

所述烘箱1的前后侧板之间旋转安装有进风管7,进风管7位于下网板6的下方,进风管7的柱面上开设有多个位于烘箱1内的出风孔8,进风管7柱面上设置有凸起9,进风管7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热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筒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上网板4上方的出风口10,出风口10处连接有热风储罐,筒体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处盖合有透明板1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孔8均匀分布于进风管7上。所述的上网板4经螺钉连接于筒体2顶部。所述的透明板12位于筒体2的左侧,所述的出风口10位于筒体2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透明板12没有盖合在通槽11处。进行烘干药材时,先将采集回来的药材装入筒体2中且由下网板6支撑起,再将上网板4经螺钉连接于筒体2顶部,随后将装有药材的筒体2穿过通槽11送入筒体2中,将吊耳5挂在挂钩3上,实现了筒体的安装,安装后盖合透明板12;打开热风机,热风机产出热风并送入进风管7中,进风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在气压下热风从出风孔8径向射出,射出的热风部分进入烘箱1中以加热筒体2外部,而部分热风从下网板6的网孔处自下而上进入筒体2内,热风加热药材,实现药材烘干,与此同时手动旋转进风管7,进风管7每转动一圈时凸起9敲击下网板6,下网板6震动导致使下网板6上的药材疏散,从而提高了药材与热风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药材的烘干效率,而筒体2内的热风在气流下顺次经上网板4的网孔、出风口10进入热风储罐收集,实现了废旧热风的收集,以便于后续继续泵入进风管中,提高了热风利用率,节省了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