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138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该设备可应用于多种榨油食品的爆炒,如油菜籽、芝麻、花生、瓜子等。



背景技术:

日前,现有的烘干炒籽设备大部分采用滚筒式,并通过手工烧煤或其它燃料加热来实现烘干炒籽,烘干炒籽物的质量依靠人为来手工检验,产品质量控制稳定性差,不一致,同时由于燃料的燃烧产生明火,给防火安全带来了隐患,而且燃料加热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温度难以控制,影响菜籽的质量,燃烧燃料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生产环境。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20216363.9公开了一种用于菜籽油生产的烘炒装置,包括机架、加热机构、烘炒机构、热循环机构、进料斗及温度计,所述机架固定设置在水平地面,加热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烘炒机构设置在加热机构的上部,热循环机构设置在加热机构的内侧,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熔炉和内置吹风机,烘炒机构包括变频电机、烘炒箱、炒锅、翻炒铲、内旋转轴和外旋转轴,热循环机构由前置风机和后置风机构成,通过热循环机构,使烘炒机构保温,缩短烘炒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燃烧燃料进行加热的方式,并通过热循环对流控制烘炒温度均匀,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该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增设前置风机和后置风机提高烘炒机构加热均匀性,缩短烘炒时间,但其烘炒机构采用侧面敞开式,在烘干炒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排出,一方面会污染车间生产环境,另一方面油烟会粘附在前置风机和后置风机上,工作时一部分会吹入被炒物内,而影响被炒物质量。除此之外,由于烘干炒籽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具有一定热值,直接排放导致其热量极大地浪费,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滚筒采用夹套式设计,使得气体通道与滚筒内部形成内循环系统,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生产环境的清洁,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包括滚筒,滚筒的外部套设有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内筒体及套设于内筒体外部的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封闭的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内安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内筒体的两端侧壁上分别沿周向相对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风窗口和出风窗口,该进风窗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通;所述外筒体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烟气净化装置相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该出风口与所述出风窗口相通,进风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相通。

作为改进,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隔板,内筒体的一端端部沿其轴向设有进料口,其另一端侧壁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出料口。

作为改进,所述进风窗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出风窗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内侧。

作为改进,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与内筒体的外壁之间还设有相互独立的环形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口设置在进风通道的一侧,该进风通道连通气体通道和所述进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通道的一侧,该出风通道连通内筒体的内部与所述出风口。

作为改进,所述内筒体的中部设有旋转支撑座,该旋转支撑座的内壁与内筒体滚动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滚筒沿轴向均布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具有封闭的气体通道,其结合内筒体上开设的进风窗口和出风窗口以及外筒体上开设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气体通道与内筒体内部以及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之间形成内循环系统,实现烘干炒籽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净化处理后重新回用至滚筒内进行辅助供热,能量最大程度得到循环利用,保证了设备无任何排放,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筒体与外筒体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1所示,一种内循环烘炒机构,包括滚筒1,所述滚筒1的外部套设有保温层2,滚筒1包括内筒体3及套设于内筒体3外部的外筒体4,如图2所示,内筒体3与外筒体4之间形成封闭的气体通道5,该气体通道5内安装有加热元件6;所述内筒体3的两端侧壁上分别沿周向相对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风窗口31和出风窗口32,该进风窗口31与所述气体通道5相通;所述外筒体4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烟气净化装置相连通的出风口41和进风口42,该出风口41与所述出风窗口32相通,进风口42与所述气体通道5相通。其中,保温层2套设在所述外筒体4的外部,以降低气体通道5内的热损失。

如图3所示,所述内筒体3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均布有多个隔板33,内筒体3的一端端部沿其轴向设有进料口34,其另一端侧壁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出料口35,利于提高进料效率和出料效率,同时在烘炒结束时滚筒1能够边转动边出料,实现旋转出料保证被炒籽物质量。

所述进风窗口31位于所述进料口34的内侧,出风窗口32位于所述出料口35的内侧,确保热量流动区域位于进料口34和出料口35之间,避免热量由进料口34或出料口35排出,提高热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外筒体4的内壁与内筒体3的外壁之间还设有相互独立的环形进风通道7和出风通道8,进风口42设置在进风通道7的一侧,该进风通道7连通气体通道5和所述进风口42,出风口41设置在出风通道8的一侧,该出风通道8连通内筒体3的内部与所述出风口41。进风通道7与出风通道8之间不连通,在烘干炒籽过程中,内筒体3的内部与气体通道5通过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形成内循环系统,在烘干炒籽时产生的油烟和水分经出风窗口32进入出风通道8内并由出风通道8上的出风口41引入烟气净化装置内进行净化处理,而净化后的烟气由进风通道7上的进风口42引入进风通道7内经气体通道5二次加热后,由内筒体3上的进风窗口31进入内筒体3内部进行辅助供热,同时其与内筒体3内部产生的高温烟气形成循环对流,加快热气流动速度,提高被炒籽物受热均匀性,保证了设备无任何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滚筒1可采用马弗罐,为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在内筒体3的中部设有旋转支撑座9,该旋转支撑座9内部均布有若干滚珠91,滚珠91与内筒体3滚动接触,旋转支撑座9的外壁与所述保温层2相抵靠。

滚筒1沿轴向均布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竖直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5内,将滚筒1设计为多区控温,使得每个温区均设有独立的温度传感器11和温度控制仪表,各个温区温度实现独立控制,通过检测出料口35的温度和湿度的模拟量输出由计算机通过运算来实现自动控制每个温区的温度,达到控制炒籽物的炒籽质量和榨油的口感香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