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827发布日期:2018-06-30 05:1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面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窗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窗机具有面框组件,面框组件包括用于通风和过滤空气的过滤网。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过滤网装配复杂、不易拆卸,致使过滤网的清洁难度很大,而且,过滤网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倒塌的现象,削弱了其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面框组件,所述面框组件中的过滤件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面框组件的窗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形成有通风孔;侧面板,所述侧面板设在所述前面板的左侧或右侧且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插入口;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在所述前面板的后侧,所述第一导轨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入口端形成为朝向所述插入口方向的扩口形状;和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插入端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到所述侧面板的内侧且由所述入口端逐渐与所述第一滑槽插配到位以使所述过滤件置于所述通风孔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通过将第一滑槽的入口端加工成扩口形状,可以方便将过滤件插入第一导轨,提高了过滤件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与所述入口端相对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末尾端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插入口方向的缩口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沿着从所述入口端到所述末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前面板可拆卸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前面板通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分布的多个卡扣结构可拆卸相连,所述前面板的后侧具有安装板,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卡孔和由所述第一导轨的前表面向前延伸的背靠背式双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面板上具有位于所述插入口处的卡位块;与所述插入端相对的所述过滤件的推拉端上具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可弹动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外端与所述推拉端固定相连,所述弹性卡扣的内端自由且形成有与所述卡位块卡扣配合以防止所述过滤件向外滑出的卡勾,所述卡位块由所述前面板的后表面沿着所述侧面板的内表面向后延伸至所述插入口以适时支撑所述推拉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面板的外表面上具有沉槽,与所述插入端相对的所述过滤件的推拉端具有位于所述插入口外且配合在所述沉槽内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的外表面与所述侧面板的外表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的中部向外凸出以形成弧形面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框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滑槽,多个所述第二滑槽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轨设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或者下方以使所述过滤件的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多个所述第二滑槽插配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上具有设在每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入口处的导入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机,包括:壳体;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面框组件,所述面框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机,方便更换、清洗过滤件,提高了窗机的空气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于装配状态的面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轨与前面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导轨与前面板配合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面框组件100,

前面板10,通风孔110,

侧面板20,插入口210,卡位块220,沉槽230,

第一导轨30,

第一滑槽310,入口端310A,末尾端310B,

双卡扣320,第一连接臂320A,第二连接臂320B,第一凸起320C,第二凸起320D,

过滤件40,

插入端410,

推拉端420,避让孔420A,弹性卡扣420B,卡勾420B1,装饰面420C,弧形面把手420D,

第二导轨50,第二滑槽510,第一导入斜面510A,第二导入斜面510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100,该面框组件100可以用于窗机、移动空调、除湿机等。

如图1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100,包括:前面板10、侧面板20、第一导轨30和过滤件40。

如图7所示,前面板10上可以形成有通风孔110,通风孔110可以用作进风孔或者出风孔,其中,当通风孔110用作进风孔时,室内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孔110进入到窗机内,而当通风孔110用作出风孔时,窗机内换热完成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10排出到室内空间中。可选地,可以在前面板10上间隔设置多个通风孔110,从而可以提升面框组件100的通风效率。另外,通风孔110的形状不限,例如通风孔110可以形成为圆形孔,也可以形成为多边形孔等。

如图1和图7所示,侧面板20可以设在前面板10的左侧或右侧且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插入口210,其中插入口210在侧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侧面板20,从而可以方便面框组件100的装配。可选地,侧面板20与前面板10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即不可拆分,例如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从而可以使面框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简单、提升面框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和结构强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侧面板20和前面板10也可以设置成分体件,例如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实际要求。

如图2、图3、图5、图9所示,第一导轨30设在前面板10的后侧,第一导轨30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0,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形成为朝向插入口210方向的扩口形状,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由插入口210插入到侧面板20的内侧且由入口端310A逐渐与第一滑槽310插配到位以使过滤件40置于通风孔110的后侧。具体而言,插入口210可以设在面框组件100的右侧侧面板20上,入口端310A可以设在第一滑槽310的右端,入口端310A的开口面积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使入口端310A大致形成为喇叭口状。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穿过插入口210从入口端310A进入第一导轨30。由于入口端310A形成为喇叭口状,从而可以方便过滤件40与第一导轨30的配合,防止过滤件40与第一滑槽310之间出现插偏和对接不上的情况。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插入口210也可以设在面框组件100的左侧侧面板20上,相对应的第一导轨30的入口端310A则设在第一滑槽310的左端,这里不作赘述。

当过滤件40从入口端310A进入到第一滑槽310后,过滤件40可以顺着第一滑槽310左右滑动,由此可以使过滤件40装配在通风孔110的后端。当通风孔110作为进风孔且窗机工作时,室内空气可以依次通过通风孔110和过滤件40进入到窗机内,过滤件40可以将空气气流中的粉尘和污物等过滤掉,由此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小空气气流中的污物对窗机的伤害,可以延长窗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框组件100,通过设置第一导轨30,可以方便过滤件40与前面板10之间的装配和拆卸。通过将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加工成扩口形状,可以方便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与第一导轨30的配合,防止过滤件40与第一滑槽310之间出现插偏、以及对接不上等问题。另外,面框组件100的结构简单且设置合理,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如图2-图3、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与入口端310A相对的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形成为朝向远离插入口210方向的缩口形状,由此可以使过滤件40与第一导轨30之间的配合更加牢固。具体而言,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的开口面积可以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移动至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时,插入端410与末尾端310B之间可以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可以使面框组件100的配合结构更加牢固,防止过滤件40滑离第一导轨30。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滑槽310的宽度沿着从入口端310A到末尾端310B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可以使过滤件40与第一滑槽310的配合更加牢固。具体而言,第一滑槽310的开口面积可以在从右往左的方向逐渐减小,当过滤件40完全插入到第一滑槽310内时,过滤件40可以牢固地卡在第一滑槽310内,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过滤件40因空气气流的作用而出现前后晃动的情况,使窗机的结构更加牢固、减小其工作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的开口面积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的开口面积可以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一滑槽310位于入口端310A和末尾端310B之间的部分的通过面积保持不变。当过滤件40与第一导轨30配合时,过滤件40可以依靠其插入端410与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之间的过盈配合进行固定。由此,可以减小第一导轨30的加工难度、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之间可拆卸相连,从而可以方便第一导轨30的更换和维修。可以理解的是,窗机在长时间工作后,过滤件40在第一导轨30内多次滑动可能会导致第一导轨30出现损坏,由于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从而可以方便第一导轨30的更换,而无需连同前面板10一并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轨30和前面板10通过在左右方向上隔开分布的多个卡扣结构可拆卸相连,前面板10的后侧具有安装板,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安装板上的卡孔和由第一导轨30的前表面向前延伸的背靠背式双卡扣320,从而可以使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之间形成的可拆卸连接结构更加简单、配合更加巧妙。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背靠背式的双卡扣320包括第一连接臂320A和第二连接臂320B,其中第一连接臂320A位于第二连接臂320B的左端。第一连接臂320A的后端与第一导轨30的侧壁连接,第一连接臂320A的前端设有第一凸起320C,第一凸起320C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臂320B的后端与第一导轨30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接臂320B的前端上设有第二凸起320D,第二凸起320D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凸起320C和第二凸起320D相对设置共同形成背靠背式的双卡扣320结构。当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进行装配时,每个双卡扣320与安装板上的每个卡孔一一对应,第一凸起320C和第二凸起320D均伸入到对应的卡孔内并止抵在卡孔的内周壁上,由此可以使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的配合结构更加牢固。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之间的配合形式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等固定方式将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8-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面板20上具有位于插入口210处的卡位块220,与插入端410相对的过滤件40的推拉端420上具有避让孔420A,避让孔420A内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可弹动的弹性卡扣420B,弹性卡扣420B的外端与推拉端420固定相连,弹性卡扣420B的内端自由且形成有与卡位块220卡扣配合以防止过滤件40向外滑出的卡勾420B1,从而可以使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的配合结构更加牢固。

具体而言,可以在侧面板20上设置多个卡位块220,多个卡位块22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在推拉端420上设置多个避让孔420A,多个避让孔420A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避让孔420A内均设有弹性卡扣420B。当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配合时,多个卡位块220和多个避让孔420A一一对应。其中卡勾420B1首先与卡位块220的后侧面接触并同时发生弹性变形。随着过滤件40的移动,当卡勾420B1移动至卡位块220的后侧面的左端时,弹性卡扣420B恢复原状,卡勾420B1止抵在卡位块220的左侧面上。由此,可以使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牢固的配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位块220由前面板10的后表面沿着侧面板20的内表面(如图9所示的左侧面)向后延伸至插入口210以适时支撑推拉端420,从而可以使卡位块220的结构更加牢固,改善过滤件40的倒塌问题。具体而言,卡位块220同时与前面板10和侧面板20固定连接,卡位块220的前侧面可以与前面板10的后表面相连,卡位块220的右侧面可以与侧面板20的内表面相连,由此可以使卡位块220与弹性卡扣420B配合结构更加牢固。可以理解的是,卡位块220也可以只与前面板10的后侧面相连,卡位块220还可以只与侧面板20的左侧面相连,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面板20的外表面(如图1所示的侧面板20的右侧面)上具有沉槽230,与插入端410相对的过滤件40的推拉端420具有位于插入口210外且配合在沉槽230内的装饰面420C,由此可以使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沉槽230的外部轮廓可以与装饰面420C的外部轮廓相同,当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配合完成后,装饰面420C的外表面与侧面板20的外表面平齐,从而可以提升窗机的外观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装饰面420C的中部向外凸出以形成弧形面把手420D,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具体而言,当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配合完成后,弧形面把手420D与侧面板20的外表面之间限定出手持空间,用户可以将手伸入到手持空间内以推拉过滤件40,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推拉端420的装饰面420C上单独安装把手,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将把手固定在装饰面420C上。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面框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导轨50,第二导轨5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滑槽510,多个第二滑槽51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且每个第二滑槽51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导轨50设在第一导轨30的上方或者下方以使过滤件40的上端边沿和下端边沿分别与第一滑槽310和多个第二滑槽510插配连接,从而可以方便过滤件40的装配。

也就是说,第一导轨30可以设在前面板10的上端,第二导轨50可以设在前面板10的下端,其中过滤件40的上端边沿可以与第一导轨30配合,过滤件40的下端边沿可以与第二导轨50配合。也可以将第一导轨30和第二导轨50的安装位置对调,即第二导轨50可以设在前面板10的上端,第一导轨30可以设在前面板10的下端,其中过滤件40的上端边沿与第二导轨50配合,过滤件40的下端边沿与第一导轨30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轨50上具有设在每个第二滑槽510的入口处的导入斜面,从而可以方便过滤件40与第二导轨50之间的装配。例如,每个第二滑槽510的入口处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入斜面510A和第二导入斜面510B,其中第一导入斜面510A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向前延伸,第二导入斜面510B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向后延伸,两个导入斜面配合形成喇叭口,由此导入斜面可以对过滤件40起到导向的作用,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可以顺着喇叭口进入到第二滑槽510内,从而可以保证过滤件40顺利地进入到每个第二滑槽510内并顺畅地在第二导轨50内左右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机,包括:壳体、换热器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面框组件100,面框组件100安装在壳体的前侧,过滤件40位于换热器与前面板10之间。当通风孔110作为进风孔且窗机工作时,室内空气可以依次通过通风孔110和过滤件40进入到窗机内,过滤件40可以将空气气流中的粉尘和污物等过滤掉。换热器可以与空气气流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的空气气流可以通过窗机上的出风口再次进入室内空间,由此可以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机,通过设置上述面框组件100,面框组件100内设有第一导轨30,可以方便过滤件40与前面板10之间的装配和拆卸。通过在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形成扩口,可以方便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与第一导轨30的配合,防止过滤件40与第一滑槽310之间出现插偏和对接不上的情况。面框组件100的结构简单且设置合理,方便用户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由于过滤件40的拆装方便,从而便于用户清理过滤件40,从而提升窗机的净化效果。

下面,参考图1-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面框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面框组件100包括前面板10、侧面板20、第一导轨30、过滤件40和第二导轨50。

如图7所示,前面板10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风孔110,每个通风孔110均形成为圆形孔。侧面板20与前面板10形成为一体成型件,右侧侧面板20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插入口210,其中插入口210在侧面板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侧面板20。如图9所示,在侧面板20上设置三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卡位块220,每个卡位块220均同时与前面板10和侧面板20固定连接,卡位块220的前侧面与前面板10的后表面相连,卡位块220的右侧面与侧面板20的内表面相连。

如图2-图3、图9所示,第一导轨30设在前面板10的后侧,第一导轨30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0,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的开口面积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使入口端310A大致形成为喇叭口状。与入口端310A相对的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的开口面积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形成为缩口形状。

第一导轨30和前面板10在左右方向上隔开分布的三个卡扣结构可拆卸相连,前面板10的后侧具有安装板,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安装板上的卡孔和由第一导轨30的前表面向前延伸的背靠背式双卡扣320。如图4所示,背靠背式的双卡扣320包括第一连接臂320A和第二连接臂320B,其中第一连接臂320A位于第二连接臂320B的左端。第一连接臂320A的后端与第一导轨30的侧壁连接,第一连接臂320A的前端设有第一凸起320C,第一凸起320C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臂320B的后端与第一导轨30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接臂320B的前端设有第二凸起320D,第二凸起320D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凸起320C和第二凸起320D相对设置。当第一导轨30与前面板10进行装配时,每个双卡扣320与安装板上的每个卡孔一一对应,第一凸起320C和第二凸起320D均伸入到对应的卡孔内并止抵在卡孔的内周壁上。

如图10所示,第二导轨50位于第一导轨30的下方,第二导轨50上形成有三个第二滑槽510,三个第二滑槽51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分布且每个第二滑槽51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滑槽510的入口处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入斜面510A和第二导入斜面510B,其中第一导入斜面510A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向前延伸,第二导入斜面510B在从右往左的方向上逐渐向后延伸,第一导入斜面510A和第二导入斜面510B配合形成喇叭口。

如图5所示,过滤件40包括插入端410和推拉端420,推拉端420上设置三个避让孔420A,三个避让孔420A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避让孔420A内均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可弹动的弹性卡扣420B,弹性卡扣420B的外端与推拉端420固定相连,弹性卡扣420B的内端自由且形成有与卡位块220卡扣配合。

如图1和图5所示,侧面板20的右侧面上设有沉槽230,与插入端410相对的过滤件40的推拉端420具有位于插入口210外且配合在沉槽230内的装饰面420C,沉槽230的外部轮廓与装饰面420C的外部轮廓相同。装饰面420C的中部向外凸出以形成弧形面把手420D,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配合完成后,弧形面把手420D与侧面板20的外表面之间限定出手持空间。

具体而言,当安装过滤件40时,首先将过滤件40的插入端410插入到插入口210内。插入端410的上端边沿通过第一滑槽310的入口端310A进入到第一导轨30内,插入端410的下端边沿通过第二导轨50的最右端的第一导入斜面510A和第二导入斜面510B配合形成的喇叭口进入第二导轨50。过滤件40沿着第一导轨30和第二导轨50向左移动,当插入端410移动到第一导轨30和第二导轨50的最左端时,插入端410与第一滑槽310的末尾端310B之间的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同时,三个卡位块220和三个避让孔420A一一对应,每个卡勾420B1均止抵在与其对应的卡位块220的左侧面上,由此,过滤件40与前面板10和侧面板20之间的配合完成。过滤件40与侧面板20配合完成后,装饰面420C的右侧面与右侧侧面板20的右侧面平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