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式线缆吹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690发布日期:2018-06-12 19:4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附式线缆吹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式线缆吹干器,属线缆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缆生产领域,线缆生产成型后,需通过水槽冷却、表面吹干和表面印标后,才能进行卷管打包出厂。目前企业常使用吹干器完成线缆表面的吹干工作。现有的吹干器,由于结构原因的限制,其存有吹气压力小和气流不能集中在线缆表面的问题,进而造成水珠在线缆表面进行堆积,最终导致不能将线缆吹干,从而导致后续线缆表面印标不清晰,给施工及后期产品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现有的吹干器是通过螺栓固定的一体结构,当线缆出现牵引偏差,不能从吹干器内部正常通过时,经常出现吹干器与线缆硬摩擦,划伤线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线缆吹干器,以解决现有吹干器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现有吹干器存有的吹气压力小、气流不集中和易划伤线缆问题的吸附式线缆吹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式线缆吹干器,它呈圆筒体;圆筒体的内孔为线缆流通孔;圆筒体由上筒体和下筒体扣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缓冲腔体;缓冲腔体呈锥形结构;缓冲腔体的一侧下筒体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一侧的缓冲腔体内通过均布的分隔板分隔出多个流通风道;各流通风道一侧的圆筒体结构上分别设置有流通孔;流通风道通过流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扣合面上分别相互对应的设置有磁铁;上筒体和下筒体通过各磁铁的磁力相互贴合连接。

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为一体结构,分别由尼龙材料制成。

所述的流通风道呈螺旋形。

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的扣合面上分别相互对应的设有多组定位销和定位孔,各定位销与对应的定位孔相互间歇连接。

所述的上筒体的上端装有手柄,下筒体的下端装有固定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吸附式线缆吹干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了在缓冲腔体内通过均布的分隔板分隔出多个流通风道的结构设计,采用该种设计后,气流将呈旋风集中吹拂线缆的表面,吹干效果良好,特别适合线缆表面干燥的使用;而且该线缆吹干器采用了磁铁吸附的方式进行装配,当线缆出现牵引偏差,不能从吹干器内部正常通过时,线缆会直接将上筒体从下筒体上顶开,进而解决了现有存有的吹气压力小、气流不集中和易划伤线缆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筒体,2、下筒体,3、缓冲腔体,4、进风口,5、分隔板,6、流通风道,7、流通孔,8、磁铁,9、定位销,10、定位孔,11、手柄,12、固定基座,13、线缆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吸附式线缆吹干器,它呈圆筒体;圆筒体的内孔为线缆流通孔13;线缆流通孔13的直径大于线缆直径,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方便工作时在其他牵引设备的作用下,线缆能够顺利的从线缆流通孔13中通过。

圆筒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扣合而成;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为一体结构,分别由尼龙材料制成。将上筒体1和下筒体2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利用尼龙材料表面柔软的特性,防止其划伤线缆表面;二是由于上筒体1和下筒体2内部结构复杂,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时,方便其容易制作成型。

上筒体1和下筒体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缓冲腔体3;缓冲腔体3呈锥形结构;缓冲腔体3的进风端为粗端,缓冲腔体3的出风端为细端;将缓冲腔体3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一是利用缓冲腔体3的锥形结构,对进入缓冲腔体3的气流进行加压,以解决现有吹干器压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增强了该吹干器的吹干效果。二是以使气流进入缓冲腔体3后,沿锥面通过流通孔7向该吹干器的中心吹扫,进而使该气流直接作用于位于该吹干器的中心的线缆上,避免了气流与线缆平行时,干燥效果不佳问题的发生。

缓冲腔体3的一侧下筒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4;进风口4与外界供风系统连接,外界供风系统可将干燥风通过进风口4送入缓冲腔体3中。

进风口4一侧的缓冲腔体3内通过均布的分隔板5分隔出多个流通风道6;各流通风道6一侧的圆筒体结构上分别设置有流通孔7;流通风道6通过流通孔7与外界连通;流通风道6呈螺旋形。将流通风道6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干燥风经过流通风道6后,在其引导下呈旋风从流通孔7吹出,并作用在线缆上,在旋风的作用下,线缆上的水珠会直接顺着旋风斜向从线缆上滑落,避免了干燥风与线缆平行时,干燥风只能将水珠顺着线缆向后吹送,并始终堆积在线缆上问题的发生。

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扣合面上分别相互对应的设置有磁铁8;上筒体1和下筒体2通过各磁铁8的磁力相互贴合连接。将上筒体1和下筒体2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线缆出现牵引偏差,不能从吹干器内部正常通过时,线缆会直接将上筒体1从下筒体2上拉开,避免了线缆拉裂或损坏吹干器问题的发生。

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扣合面上分别相互对应的设有多组定位销9和定位孔10,各定位销9与对应的定位孔10相互间歇连接。设置定位销9和定位孔10的目的在于:在定位销9和定位孔10定位作用下,上筒体1可准确的装配在下筒体2上,避免了上筒体1出现装配错位的问题。

上筒体1的上端装有手柄11,设置手柄11的目的在于:方便人们通过手柄11拿握上筒体1。下筒体2的下端装有固定基座12。下筒体2通过固定基座12装配在线缆生产线上。

该吸附式线缆吹干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吹干器存有的吹气压力小、气流不集中和易划伤线缆的问题,特别适合线缆表面干燥的使用,满足了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