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管毛巾架主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618发布日期:2018-11-09 20:1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管毛巾架主体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弯管工艺的热交换管毛巾架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散热部件。热水在通过散热器的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起到加热空间环境的作用,达到采暖的目的。散热器的金属耗量和加工工艺在采暖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散热器的正确选用涉及系统的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

现有技术的毛巾架散热器的结构大都采用大量焊接工艺,焊接点多隐患大。采用焊接工艺的毛巾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焊接点腐蚀漏水而影响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毛巾架大都为焊接工艺结构,焊接点过多,使用过程中焊接点容易腐蚀最终影响产品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交换毛巾架散热器,其中,包括毛巾架主体和由长弯管螺旋环绕而成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螺旋循环的绕设于所述毛巾架主体上,所述热交换管的两端与所述毛巾架主体连接并贯通。

可选的,所述毛巾架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之间上下平行的连接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

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上连接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下连接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水管底部安装有进水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水管底部安装有排水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放气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之间还连接有通水连接的弯管毛巾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通过在普通毛巾架散热器外绕设若干圈由一根长金属管通过弯管工艺弯圆而成的热交换管,使得热水在热交换管内形成封闭串联循环,实现了流量小、温差大的节能效果。相对现有技术的散热器的制作成本降低了25%,同时由于较现有的散热器减少了焊接点的布置,大幅度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热交换管毛巾架散热器,其中,包括毛巾架主体和热交换管3,热交换管3螺旋循环的绕设于毛巾架主体上,热交换管3的两端与毛巾架主体连接并贯通。

本实施例中,毛巾架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水管11和第二水管12,第一水管11和第二水管12之间上下平行的连接有上连接管21和下连接管22。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管3的进水口31与上连接管21连接。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管3的出水口32与下连接管22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11底部安装有进水阀5。

本实施例中,第二水管12底部安装有排水阀6。

本实施例中,第二水管12的顶部安装有放气阀7,放气阀7用于排除水中携带的少量空气。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11和第二水管12之间还连接有通水连接的弯管毛巾杆4。

现有的传统毛巾架均采用大量焊接工艺,且焊接点多,导致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大,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焊接点腐蚀漏水影响产品使用。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根据现有的散热器产品的弯管工艺将原来对丝螺纹连接改为弯管工艺,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的价格成本高,装配制作成本高,并且比现已的螺纹结构、焊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提升3倍,

将热交换管3采用单根管材一体弯圆成型制得,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热交换器。使热水在热交换管3的管内部形成单水道循环,实现了小流量、大温差的节能模式的循环的散热器,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热水从进水阀5通过第一水管11进入上连接管21通过进入热交换管3的进水口31,接着在热交换管3中单水道循环后从进入下连接管22,最后到第二水管12底部的排水阀6中被排除,即完成了整个热交换散热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通过在普通毛巾架主体散热器外绕设若干圈一根金属管弯圆而的热交换管,使得热水在热交换管内形成单水道循环,实现了流量小、温差大的节能模式。相对现有技术的散热器的制作成本降低了25%,同时由于较现有的散热器减少了焊接点的布置,大幅度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