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544发布日期:2018-09-07 23:0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烟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煤气灶燃烧过程中产生CO2、CO、S和N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食品烹调过程产生的含多种有毒物质的油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过量吸入会影响人们健康。因此,现在对于厨房的油烟主要采用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或排气扇进行处理,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在进风口处高效截油,安全防火,易于清洗和维护。

现有技术的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只具有开关控制功能,无法自动监测烟雾从而达到智能净化的目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油烟净化设备控制高品质的需求,因此,研发出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油烟净化器,烟雾传感器和油烟净化器的电机控制连接,还包括电机控制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机、第二NPN三极管、第五电阻、NMOS管、第六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模数转换器、烟雾传感器;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输出端,电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NMOS管的源极,NMOS管的源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N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直流电输出端,N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输出端,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八电阻,第三NPN三极管基极连接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烟雾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第九电阻。

所述烟雾传感器贴设在油烟净化设备的集烟罩的内侧。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交流电源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直流电输出端。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和整流电路之间还连接有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电容、反相器、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两端并联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入端,反相器的电源端连接直流电输出端,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直流电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第四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烟雾传感器能快速灵敏的检测到烟雾的产生,实现实时监控从而驱动电机,达到油烟净化设备智能化的目的,监控效率高;通过设置延时电路,避免通电瞬间对电机造成的误触发,提高了电机控制电路的准确性,保护电机;该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灵敏,控制效果好,实现家具智能化,提高人们居住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AC-交流电源,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D1-第一二极管,R3-第三电阻,C2-第二电容,R4-第四电阻,U-反相器,T1-第一NPN三极管,M -电机,T2-第二NPN三极管,R5-第五电阻,N1- NMOS管,R6-第六电阻,R9-第九电阻,D2-第二二极管,T3-第三NPN三极管,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ADC -模数转换器,RM -烟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智能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包括:烟雾传感器RM和油烟净化器,烟雾传感器RM和油烟净化器的电机控制连接,还包括电机控制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机M、第二NPN三极管T2、第五电阻R5、NMOS管N1、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第三NPN三极管T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模数转换器ADC、烟雾传感器RM;

所述电机M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输出端,电机M的输入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NPN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NPN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NMOS管N1的源极,NMOS管N1的源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NMOS管N1的漏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直流电输出端,N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T3的发射极,第三NPN三极管T3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三NPN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输出端,第三NPN三极管T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第八电阻R8,第三NPN三极管T3基极连接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出端,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端连接烟雾传感器RM的信号输出端,烟雾传感器RM的输入端接地;具体的,所述烟雾传感器RM检测到油烟净化设备的集烟罩内有烟雾通过时,烟雾传感器RM的电阻变大,此时输出高电压信号,高电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高电压的模拟信号转换为高电平的数字信号,此时第三NPN三极管T3接收高电平信号导通,NMOS管N1的栅极接收高电平导通,第二NPN三极管T2接收高电平导通,此时电机M运转,油烟净化设备开始工作,其中,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均为限流电阻,用于保护电路,稳定电路工作点;反之,若烟雾传感器RM没有检测到烟雾,此时为低电压信号,低电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低电平信号,第三NPN三极管T3接收低电平信号截止,NMOS管N1和第二NPN三极管T2也均为截止状态,电机不运转,油烟净化设备不工作。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第九电阻R9;所述第九电阻为下拉电阻,提高NMOS管N1的导通速率,提高电机控制电路的反应速度。

所述烟雾传感器RM贴设在油烟净化设备的集烟罩的内侧;所述烟雾传感器RM能灵敏检测是否有烟雾,反应速度快,实现对烟雾的监控而实时控制电机M的开闭。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交流电源输入端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还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直流电输出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降低输出的直流电平,供额定电源电压较低的三极管、电阻和二极管等器件使用;第一电容C1提供一个较稳定的分压后的电压, 第一二极管D1用于进行第一次整流。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和整流电路之间还连接有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反相器U、第一NPN三极管T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并联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反相器U的输入端,反相器U的电源端连接直流电输出端,反相器U的输出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NPN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NPN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T2的基极;具体的,当电源刚刚被接通时,第二电容C2没有被充电,此时反相器U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通过反相器U变成高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T1导通,由于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所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电压被拉低,此时第二三极管T2截止不导通,当第二电容C2充电充满时,此时反相器U接收到高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通过反相器U变成低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T1截止不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T2的导通与截止只受烟雾传感器RM的控制,从而达到延时的作用,避免了开机瞬间对电机M的误触发,提高了电机控制电路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了电机M工作的安全性,其中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的时间常数决定延时时间。

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直流电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保护电路,稳定工作电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