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干燥系统及褐煤干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8778发布日期:2018-08-10 19:38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褐煤的低煤阶煤干燥系统,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如下的方法提高热效率的褐煤干燥系统:该方法为,回收使用在干燥低煤阶煤时产生的蒸气,并向蒸发蒸汽再压缩机及干燥机供给通过与从低煤阶煤生成的蒸气进行换热而产生的蒸汽。



背景技术:

最近,因灾难造成的安全隐患让人克制使用核电站,人们对火力发电厂等以往发电设备的关心逐渐增加。

火力发电厂一般使用地球上的储藏量巨大的煤炭作为燃料来使用。在蒸汽发电厂中作为主要燃料来使用的煤要求低水分含量。如果煤中所含的水分含量高,发热量就低,因此在燃烧时对水分进行蒸发的耗热量会导致燃烧效率的降低,还增加运煤所需的费用。

煤中被分类为低煤阶煤的褐煤(lignite)的水分含量高且热量低,因此当火力发电厂使用褐煤时,因热效率较低及co2和so2的排出量大等问题而导致经济效率低和引发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火力发电厂中,以水分含量低的煤为基础进行设计,因此为了使用如褐煤的低煤阶煤,必须进行脱水工艺。为此,已知有对如褐煤等水分含量高的低品位煤进行干燥来降低水分含量的技术。

作为一例有将褐煤在传送管内进行传送的同时,向传送管内部供给加热成高温的空气,从而对褐煤进行干燥的技术。这种技术存在可能会发生因粉煤和空气接触而起火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作为另一例,还已知有通过供给过热蒸气(superheatedvapor)来从褐煤表面去除水分的技术。过热蒸气通过直接与褐煤接触来去除水分,因此去除水分的效率较低,并且如果考虑为了持续供给过热蒸气而运行额外的装置所需的费用,则具有效率低的问题。

此外,还开发有一种利用流化床干燥机的技术,该流化床干燥机利用锅炉废气和低压涡轮机排出蒸气的余热,但是因余热不足或温度太低,通过水分蒸发来减量具有局限性。

不仅如此,褐煤在干燥时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也存在需要适当处理环境有害物质的问题。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1216827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回收使用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来对褐煤进行高效率干燥。

尤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褐煤中产生的蒸气作为生成供给到干燥机的蒸汽的热源以及对用于供给到干燥机的褐煤进行预热的热源来使用,同时作为扫气来使用,g该扫气帮助从干燥机畅通地排出饱和蒸气。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处理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煤尘和有害物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系统内部生成使用于干燥机的蒸汽,并使该蒸汽进行循环。

所述目的通过褐煤干燥系统来实现,该褐煤干燥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机,用于粉碎褐煤;干燥机,用于从所述粉碎机接收经粉碎的褐煤,并通过与蒸汽进行换热来对所述褐煤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褐煤排出;冷凝集尘蒸发机,与所述干燥机连通,以便接收在干燥褐煤时蒸发而排出的蒸气,并通过使从所述干燥机排出的蒸气与水进行换热来冷凝的同时,将包含在蒸气中的煤尘集尘于冷凝后的水溶液中,并排出冷凝后的水溶液;及蒸发蒸汽再压缩机,用于接收从所述冷凝集尘蒸发机产生的蒸汽,并将所述蒸汽压缩成过热蒸汽后,向所述干燥机供给。

从所述干燥机排出的部分蒸气可作为扫气来供给到所述干燥机。

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离心分离机,用于从所述冷凝集尘蒸发机接收被冷凝的水溶液,并将所述水溶液与煤尘分离。

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预热机,用于接收在所述离心分离机中分离的分离后水溶液的显热,并使所述分离后水溶液与从所述粉碎机排出的褐煤进行换热,从而对褐煤进行预热。

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送风机,用于对向所述冷凝集尘蒸发机供给的蒸气进行加压。

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换热器,用于接收在所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中被压缩的部分过热蒸汽,并使被供给的过热蒸汽与从所述干燥机中排出的蒸气进行换热,从而将所述蒸气改变为过热蒸气。

被供给到所述干燥机的蒸汽被排出为热水,本发明的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减压蒸发机,用于接收从所述干燥机排出的热水,并将所述热水蒸发为蒸汽,并向所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供给。

所述干燥机可包括:用于使褐煤进入的进入口、用于排出干燥后的褐煤的排出口、用于排出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的蒸气排出口、用于使扫气进入的过热蒸汽进入口、在干燥机内部并排排列且用于使蒸汽通过的多个中空轴、以及多个圆盘,所述多个圆盘设置在所述中空轴上并旋转,以便对被供给的褐煤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排出口侧传送所述褐煤,所述多个圆盘具有桨。所述多个圆盘可隔着规定的间隔排列,以便在所述多个圆盘中的一个轴上的多个圆盘之间分别配置有其他轴上的圆盘。

所述冷凝集尘蒸发机可包括:一个以上的蒸气导管,使从所述干燥机排出的蒸气通过;外壳,在外壁包围所述蒸气导管,接收用于换热的水,并排出因水的蒸发而产生的蒸汽,所述换热为了冷凝所述蒸气导管中的蒸气而进行。

此外,本发明作为干燥褐煤的方法,可包括步骤:粉碎褐煤并向干燥机供给;通过与蒸汽的换热,对供给到所述干燥机的褐煤进行干燥;将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向冷凝集尘蒸发机供给,并使被供给的蒸气通过与水的换热进行冷凝,且在冷凝蒸气时对包含在蒸气中的煤尘进行集尘;和通过蒸发蒸汽再压缩机,对通过所述换热从水中蒸发的蒸汽进行压缩而改变为过热蒸汽,并将所述过热蒸汽向所述干燥机供给。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将干燥所述褐煤时产生的蒸气在加压送风之前改变为过热蒸气后,将所述过热蒸气作为扫气来供给到所述干燥机。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通过离心分离机将从所述冷凝集尘蒸发机被冷凝而排出的水溶液分离成水溶液和泥浆,并将分离出的水溶液向预热机供给以对经粉碎的褐煤进行预热,另将分离出的泥浆向干燥机供给。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使在所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中压缩的部分过热蒸汽与从所述干燥机中排出的蒸气进行换热,从而使所述蒸气改变为过热蒸气。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通过减压蒸发机使从所述干燥机中排出的热水进行蒸发,并将蒸发的蒸汽向蒸发蒸汽再压缩机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褐煤干燥系统,能够将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作为向干燥机供给的蒸汽的热源来使用。

此外,能够将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在预热褐煤时使用。

此外,能够将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作为干燥机的扫气来使用。

此外,能够捕集处理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煤尘和有害物质,因此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除了运行初始阶段以外,系统能够自行生成及循环干燥机中使用的蒸汽,而无需从外部得到供给该蒸汽。

通过如上所述的特征,本发明能够以极高的能量效率来运行褐煤干燥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褐煤干燥系统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从图1的干燥机排出的蒸气流动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进出图1所示冷凝集尘蒸发机的水和从冷凝集尘蒸发机排出的蒸汽流动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干燥机的横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冷凝集尘蒸发机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褐煤干燥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示意地表示褐煤干燥系统整体结构的图。

请参考,运输褐煤的过程用虚线来表示,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的流动过程用实线来表示,被供给到干燥机的蒸汽的流动用两个实线来表示。

将褐煤等水分含量高的低煤阶煤放入粉碎机10中进行粉碎。应留意的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中,选择褐煤作为低煤阶煤来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作为干燥对象的煤并不局限于褐煤,而包括属于低煤阶煤的所有煤。

褐煤一般含有40~65wt%的水分,粒度为0~100mm。将这种褐煤放入粉碎机10后,进行粉碎至粒度成为0~1mm。

粉碎后的褐煤被放入干燥机30后,去除水分后被排出。

优选地,经过粉碎机的褐煤可经过预热机21和旋转给料器23后,被投放于干燥机30中。

通过预热机21,经粉碎的褐煤可以预热至大约80℃。优选地,在预热机中所需的热源为从后述的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冷凝水溶液。具体地,在预热机中使用的冷凝水溶液将从后述的离心分离机60供给,温度大约100℃。褐煤可通过与冷凝水溶液间接进行换热而预热。

另外,褐煤经过旋转给料器23被供给到干燥机30。此时,旋转给料器23阻断在干燥机中蒸发的蒸气向供给褐煤的方向逆流。旋转给料器23为众所周知的装置,因此省略其具体的说明。

干燥机30为从褐煤中去除水分的装置。如图1及图4所示,在干燥机30的一侧上端形成有用于使褐煤进入的进入口34,在另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用于排出干燥后的褐煤的排出口35。此外,干燥机30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多个旋转的中空轴31、32。在中空轴31、32上设置有多个圆盘33,多个圆盘33以中空轴为轴进行旋转。

多个中空轴31、32并排配置,圆盘33a、33b隔着规定的间隔排列,以便在一个轴31上设置的多个圆盘33a之间分别配置有另一轴32上设置的多个圆盘33b。进入干燥机的粉煤(经粉碎的褐煤)将堆积在圆盘33a、33b之间,两个中空轴31、32和圆盘33a、33b以彼此不同的方向逆转,因此粉煤会通过在轴的圆盘上以适当角度附着的桨而被轴向(在图中为从左侧到右侧)传送的同时实现混合,最终干燥后的粉煤通过排出口35被排出。

中空轴31、32的内部被设计为使蒸汽通过。蒸汽以大约4~6bara的压力向中空轴的内部供给。通过蒸汽向中空轴和圆盘传热,与圆盘及中空轴接触的粉煤通过该热而干燥。即,褐煤吸收蒸汽在冷凝时产生的潜热,从而粉煤干燥。褐煤并非以与蒸汽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换热,而是与使蒸汽经过的中空轴及圆盘接触,从而与蒸汽间接进行换热。

此外,粉煤在彼此逆转的圆盘33a、33b之间激烈地被混合的同时被传送,在这种过程中,粉煤经与圆盘表面接触来接收热量,从而包含在粉煤中的水分蒸发并被分离为蒸气。在本发明中利用并排配置的多个圆盘,因此能够增大传热面积,且顺利混合褐煤,因此能够大大改善粉煤的干燥效率。

两个中空轴及圆盘分别通过调频电机来控制转数,因此能够适当调整对粉煤进行干燥的时间,从而实现目标水分去除率。

此外,优选将干燥机30内部的蒸发压力调整为超过大气压。当干燥机30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或低于大气压时,存在因真空而空气从外部进入而发生粉煤起火的安全事故的危险。因此,为了防止这种安全事故,优选控制干燥机30内部的压力保持高于大气压。

另外,为了从干燥机迅速地排出从粉煤中蒸发的蒸发蒸气,可将氮等惰性气体或过热蒸汽(superheatedsteam)作为扫气(sweepgas)供给到干燥机内部。可在干燥机30上设置过热蒸汽进入口37,并通过所述过热蒸汽进入口37将过热蒸汽向干燥机内部供给。通过将过热蒸汽作为扫气使用,能够确保稳定性,不仅如此还能像后面描述那样回收使用从干燥机中排出的蒸发蒸气,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在干燥机中干燥后的粉煤可通过排出口35向外部排出,被排出的粉煤通过传送装置39被传送至储藏设施。

从图1及图2可见,从粉煤中蒸发的水分通过蒸气排出口36以饱和蒸气的状态被排出。被排出的饱和蒸气(saturatedvapor)被加热后成为过热蒸气(superheatedvapor),这种过热蒸气被传送至冷凝集尘蒸发机50。此外,部分饱和蒸气可在被供给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之前被分支,并被供给到干燥机30中用作扫气。

优选从干燥机中排出的饱和蒸气在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之前通过换热器41。饱和蒸气通过换热器41被加热成过热蒸气状态。作为换热器41的热源,可使用在后述的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mvr;mechanicalvaporre-compression)中压缩的过热蒸汽。在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汽之间可实现间接换热。

饱和蒸气通过换热器41成为过热蒸气后,该过热蒸气可在传送中不冷凝,而被供给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此外,在必要时过热蒸气可被供给到干燥机30并作为扫气来使用。

此外,优选在向冷凝集尘蒸发机50供给之前通过送风机43加压过热蒸气。送风机43适当地对过热蒸气进行加压,以便形成在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冷凝过热蒸气所需的压力。

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为对过热蒸气进行冷凝,并以冷凝水溶液的形式排出的装置。

从图5可见,冷凝集尘蒸发机50包括形成壳体的外壳53及在外壳53内部排列的蒸气导管51。蒸气导管51为使过热蒸气通过的管,优选排列多个管,过热蒸气通过蒸气导管51的同时被冷凝,并以冷凝水溶液排出。

通过进水口55向外壳53供给额外的水,一部分水通过与蒸气导管51进行换热来蒸发后,通过低压蒸汽排出口56被排出,未蒸发的剩余的水通过排水口57被排出。

即,向外壳53内部供给的水与使过热蒸气经过的蒸气导管51的外表面接触,过热蒸气向水传递热量的同时被冷凝,与蒸气导管51接触的水通过在过热蒸气冷凝时产生的冷凝潜热成为低压蒸汽,并被供给到后述的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通过蒸气导管的过热蒸气并非与向外壳供给的水直接接触而进行换热,而是通过蒸气导管51和水的接触来间接进行换热。

此外,在过热蒸气被冷凝而成为冷凝水溶液时,包含在过热蒸气中的少量的溶剂(solvent)和煤尘被包含于冷凝水溶液中,从而实现溶剂的冷凝和煤尘的集尘。

并且,过热蒸气因送风机43的加压送风以高流速通过蒸气导管51。通过这种过热蒸气的高流速,能够容易排出被冷凝的水溶液和被收集到该水溶液中的煤尘。

集尘装置一般使用静电除尘器(est;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其根据被污染的粉尘的电阻性而决定效率。但是,静电除尘器的集尘效率较低,因此在通过静电除尘器排出的蒸气中依然残留着粉尘,因此可成为引发系统故障的原因。尤其,依然含有粉尘的蒸气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时,粉尘会成为妨碍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正常运行或引发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故障的主要原因。

与静电除尘器不同,本发明的冷凝集尘蒸发机50通过湿式同时收集和冷凝粉尘和溶剂,从而实现卓越的清洁效果。另外,向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供给的蒸汽为额外的纯水蒸发后的蒸汽,因此能够防止因污染物质导致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故障的问题。

换句话说,通过本发明的冷凝集尘蒸发机50的过热蒸气不会供给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而被冷凝为冷凝水溶液后通过后述的离心分离机被供给到预热机21或与褐煤一起再次投入到干燥机,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被供给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蒸汽则由额外的水生成,所述额外的水在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对过热蒸气进行冷凝时使用。因此,当使用静电除尘器时,具有含有粉尘的蒸汽被供给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的问题,但是当使用本发明的冷凝集尘蒸发机时,根本没有含有粉尘的蒸汽被供给到蒸发蒸汽再压缩机的危险。

通过排水口57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被排出的水通过水泵再次进入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即,在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使用的水是循环的。

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被排出的冷凝水溶液含有煤尘。所述冷凝水溶液通过离心分离机60被分离成煤尘和水溶液。分离出的水溶液可作为分离水溶液被供给到预热机21,并在对粉碎后的褐煤进行预热时使用。此外,分离出的煤尘可以泥浆形式被搬运,并与向干燥机30供给的粉碎后的褐煤一起被投入到干燥机30或旋转给料器23中。

离心分离机60可由第一高速分离机和第二高速分离机来构成。第一高速分离机可对水溶液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水溶液向预热机供给,第二高速分离机可将脱水后的泥浆向旋转给料器23供给。离心分离机的结构为通常的技术,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从图1及图3可知,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被排出的低压蒸汽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并被压缩后被排出为过热蒸汽。

基本上,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过热蒸汽进入干燥机30。另外,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部分过热蒸汽可在进入干燥机30之前被分支,并被供给到配置在干燥机30和冷凝集尘蒸发机50之间的换热器41。

换热器41能够使从干燥机30排出的饱和蒸气和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排出的过热蒸汽进行换热。通过换热器41,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过热蒸汽向从干燥机30中排出的饱和蒸气传递热量,从而饱和蒸气成为过热蒸气。

如此,对饱和蒸气进行加热时,可以不使用额外的热源,而利用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由此简化装置,改善装置的效率并且节省费用。

在干燥机30的中空轴31、32中冷凝后的蒸汽被排出为热水,所述热水进入减压蒸发机70。减压蒸发机70对热水进行蒸发后,使蒸发后的蒸汽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即,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蒸汽不仅有如前所述的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低压蒸汽,还有从减压蒸发机70中排出的蒸汽。

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对进入的蒸汽进行压缩至在干燥机中所要求的压力,从而制备过热蒸汽后,将过热蒸汽向干燥机30供给。因此,在干燥机30的运行初期,从外部向干燥机30供给额外的蒸汽,但在启动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并满足规定条件后,可以不再使用从外部供给的蒸汽,而将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蒸汽直接向干燥机供给,从而转换为自运行。

另外,为了降低对蒸汽进行压缩时所产生的过量的热量,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将从减压蒸发机70中排出的热水作为冷却水来使用,随着该冷却水的蒸发,进一步生产蒸汽。可将如此进一步生产的蒸汽作为干燥机30的热源来使用。

未在减压蒸发机70中蒸发的热水与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排出的水汇合,并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还作为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冷却水来进入。

下面,对上述本发明的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褐煤的干燥过程和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的流动进行说明,接下来对供给到干燥机的蒸汽的流动进行说明。

参照图2,对褐煤的干燥过程和在干燥褐煤时产生的蒸气的流动进行说明。尤其,为了便于理解,关于蒸气的流动表示字母a至g来进行说明。

向粉碎机10投入水分含量高的低煤阶褐煤并对其进行粉碎。优选经粉碎的褐煤通过预热机21预热后投入到干燥机30。通过向干燥机30投入之前进行预热,能够提高褐煤中的水分蒸发效率。此外,优选经粉碎的褐煤通过旋转给料器23投入到干燥机30。通过使用旋转给料器23,能够阻断在干燥机中发生的蒸气的逆流。

粉碎后的褐煤在投入干燥机30后,去除水分后被排出。干燥后的褐煤通过排出口35排出后,再次通过传送装置39被传送到褐煤储藏所。

在干燥褐煤时,从褐煤产生的水分以饱和蒸气的形式通过蒸气排出口36被排出(参照图2的a)。

优选通过蒸气排出口36被排出的饱和蒸气通过换热器41后(参照图2的b),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参照图2的c)。

饱和蒸气可从换热器41接收热量,成为过热蒸气后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如此,饱和蒸气成为过热蒸气,因此在传送中蒸气不会被冷凝。

此外,可以有部分过热蒸气进入干燥机30(参照图2的g)。部分过热蒸气通过干燥机30的过热蒸气进入口37进入干燥机30,并执行扫气的作用。若将过热蒸气作为扫气使用,能降低在干燥机内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若将空气作为扫气使用,可能会发生粉煤起火的问题,因此可通过使用过热蒸气而不使用空气来防止起火的问题。

此外,优选过热蒸气通过送风机43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若通过送风机43对过热蒸气进行加压,则会增加过热蒸气的流速。随着过热蒸气的流速的提高,能够容易排出在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被冷凝的冷凝水溶液和被收集到冷凝水溶液的煤尘。

在过热蒸气通过冷凝集尘蒸发机50的蒸气导管51时,过热蒸气向与蒸气导管外部接触的水传递热量的同时被冷凝而成为冷凝水溶液。在过热蒸气被冷凝时,包含在过热蒸气中的粉尘和溶剂(solvent)也一起被包含在冷凝水溶液中,并与冷凝水溶液一起被排出(参照图2的d)。

优选不丢弃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冷凝水溶液,而是回收使用。为此,冷凝水溶液可通过离心分离机60被分离成水和煤尘。与煤尘分离后的水可作为分离水溶液来供给到预热机21(参照图2的e)。此外,从冷凝水溶液中分离的煤尘可以泥浆的形式与褐煤一起再次投入到干燥机30(参照图2的f)。

参照图3,对于向干燥机供给的蒸汽的流动进行具体说明。尤其,为了便于理解,关于蒸气的流动表示字母a'至j'来进行说明。

在运行初期,从外部的供给源向干燥机30供给额外的蒸汽(参照图3的a')。蒸汽通过干燥机30的中空轴31、32的同时向圆盘33a、33b传递热量,从而对与中空轴及圆盘接触的褐煤进行干燥。通过中空轴的同时被夺走热量的蒸汽从干燥机30被排出为热水(参照图3的b')。

被排出的热水可通过水泵被供给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尤其,优选从干燥机中排出的热水通过减压蒸发机70后,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参照图3的c')。减压蒸发机70使热水进行蒸发后,使蒸发后的热水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未蒸发的热水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参照图3的d')和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参照图3的j')。

另外,向冷凝集尘蒸发机50供给水。水被供给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的外壳53中,并与配置在外壳53中的蒸气导管51接触并进行换热。通过蒸气导管51的过热蒸气与水进行换热而被冷凝,水吸收过热蒸气的冷凝潜热后,部分水被排出为蒸汽(参照图3的f'),其余被排出为水(参照图3的i')。

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水再次被供给到冷凝集尘蒸发机50(参照图3的e')。另外,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水与从减压蒸发机70中排出的热水汇合并一起再次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参照图3的i'、d'及e')。即,进入冷凝集尘蒸发机50并被排出的水进行反复循环。当循环的水不足时,可从水的循环线中的规定的地点进一步供给补充水(参照图3的k')。

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中排出的低压蒸汽向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供给(参照图3的f')。

进入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蒸汽中有从冷凝集尘蒸发机50排出的低压蒸汽和从减压蒸发机70排出的蒸汽。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对进入的蒸汽进行加压并排出为过热蒸汽(参照图3的g')。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过热蒸汽进入干燥机30(参照图3的g')。在干燥机30的运行初期,从外部供给源供给蒸汽(参照图3的a'),但满足规定的条件,例如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生成过热蒸汽后,可以不再使用从外部供给源供给的蒸汽,仅用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的过热蒸汽即可运行干燥机30。

另外,从蒸发蒸汽再压缩机80中排出的部分过热蒸汽可向换热器41供给并作为换热器的热源来使用(参照图3的h')。

附图标记说明

10:粉碎机

21:预热机

23:旋转送料机

30:干燥机

41:换热器

43:送风机

50:冷凝集尘蒸发机

60:离心分离机

70:减压蒸发机

80:蒸发蒸汽再压缩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