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3599发布日期:2018-12-12 00:1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集成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具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随着燃气及燃具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家用燃气灶具的安全措施不断增强,以及灶具的材质、功能和性能等均有所改善。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一般的集成灶吸油率达到95%,油烟吸净率越高,质量越好,有些品牌集成灶油烟吸净率达到了99.95%的极限指标。

虽然集成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市场上现有的集成灶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集成灶虽然具有吸烟功能,但是吸烟效果一般,而且在集成灶停止工作后,由于烟道中的烟气还未完全排出,烟道中残留的烟气容易回流,对厨房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集成灶的使用中,烟气容易从集成灶的两侧流动到室内,影响厨房的操作环境。而且现有的集成灶在使用过程中,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会进入到排烟管内,容易造成排烟管的堵塞,后期的维修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侧板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导烟腔,与吸风口的个数相匹配,从而更适用与集成灶中2个灶台的设计,并且通过在每个烟腔中设置烟气防逆流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集成灶不使用时烟道中烟气的回流,同时又可以防止集成灶吸烟过程中两个烟腔中烟气的串流,影响实际的吸烟速率,通过侧板两侧挡板组件的设计避免烟气从集成灶的两侧泄漏,进一步提高集成灶的吸烟速率,使得厨房的操作环境更好,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包括机体、侧板和挡烟板,机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消毒柜和储物柜,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灶架台,侧板位于机体的上方,挡烟板位于侧板的顶面上,侧板上设置有吸风口,其特征在于: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组件,吸风口包括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上均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限位框和过滤筛板,限位框的后端面上设置缓冲网板,缓冲网板与限位框固定连接,限位框的底部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与限位框活动连接,过滤筛板位于限位框的前端面上,过滤筛板与限位框活动连接,侧板内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将侧板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分别与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相连通,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内均设置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烟气防逆流装置位于吸风口的下方,烟气防逆流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密封片,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排烟槽,固定框架的底面设置有台阶槽,密封片与台阶槽相匹配,密封片位于台阶槽内,固定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块,密封片通过伸缩杆与安装块相连接,密封片的底面设置有内凹槽。

进一步,过滤筛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倒u型卡块,限位框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倒u型卡槽,倒u型卡块与倒u型卡槽相匹配,倒u型卡块卡接到倒u型卡槽内,实现过滤筛板与限位框之间的卡接固定,倒u型卡块和倒u型卡槽的设计可以确保过滤筛板与限位框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使得过滤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合理,同时又可以便于后续过滤筛板的拆卸,从而便于对过滤组件的清洗和维护。

进一步,缓冲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过滤筛板的筛孔的孔径,网孔孔径小可以进一步过滤烟气中较小的颗粒杂质,提高烟气的过滤效果,使得颗粒杂质顺沿着缓冲网板、过滤筛板的表面流道集油槽内进行集中回收,而残余的杂质可以在排烟管排放烟气过程中被集成灶内的集油盒收取,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集成灶内对集成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同时小孔的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减少烟气流动过程中气流脉动所产生的噪声污染。

进一步,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与第一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延伸块通过固定螺钉与侧板固定连接,第一挡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挡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卡接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挡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三挡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卡接在第二滑槽内,第三挡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挂钩组件,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紧凑合理,使用操作也更加的方便简单,当不需要两侧的挡板组件进行挡烟作用时,第二挡板通过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挡板上的第一滑槽移动,直至第二挡板完全覆盖在第一挡板上,接着第三挡板通过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挡板上的第二滑槽移动,直至第三挡板完全覆盖在第二挡板上,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挡板组件的所占面积大小,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当需要使用挡板组件时,通过拉动第二挡板、第三挡板调整整个挡板组件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长度的调节,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挂钩组件可以增加挡板组件的功能性,可以将小抹布、汤勺等挂取在挂钩组件上,从而更便于集成灶上小物件的整理归纳。

进一步,第一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与第一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卡接在支撑框的卡槽内,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磁性片,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磁性片,第一磁性片与第二磁性片相互吸引设置,支撑框的设计可以确保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第二挡板沿着第一滑槽前后移动,由于第二挡板相对于第一挡板滑动到最远距离时还是有一部分卡入到支撑框内,所以通过支撑框可以对第二挡板起到限位卡接的作用,与第一滑块相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同时通过第一磁性片和第二磁性片的设计可以增加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卡接强度,由于第三挡板沿着第二挡板移动时,第三挡板的底部会悬空,与支撑框脱离,通过第一磁性片和第二磁性片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有效防止第三挡板发生松动,提高挡板组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能和安全性。

进一步,集油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嵌位块,限位框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嵌位块相匹配的嵌位槽,嵌位块卡入到嵌位槽,实现集油槽与限位框之间的卡接固定,嵌位块和嵌位槽的设计可以确保集油槽与限位框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便于后续集油槽的清洗更换。

进一步,侧板上设置有导烟板,导烟板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侧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导烟板相匹配的导烟板安装槽,导烟板设于在导烟板安装槽内,导烟板的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的内侧壁铰接固定,导烟板可以引导烟气快速进入到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内,加快集成灶的抽烟速率,导烟板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的内侧壁铰接的设计可以便于后续导烟板的反转大块,从而便于对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内的烟气防逆流装置的拆装和清洗,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进一步,伸缩杆包括固定杆、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固定杆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杆套设在固定杆内,第二弹性杆套设在第一弹性杆内,第二弹性杆与密封片相连接,通过第一弹性杆在固定杆的滑动、第二弹性杆在第一弹性杆内的滑动可以确保伸缩杆的长度变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值内,从而使得烟气防逆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烟气大小调整烟气的排放速率,拉伸杆的拉伸长度可以根据烟气对密封片的冲压力进行自身的调节,使得集成灶的使用更加的科学。

进一步,固定框架的两侧分别与侧板的内侧壁、间隔板固定连接,固定框架与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相匹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确保烟气无法回流到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内,并且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内的烟气不会发生串流。

采用如上述的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机体、侧板的制造:

a、首先根据实际的设计尺寸要求加工好机体;

b、接着根据机体的尺寸加工侧板,侧板的内部预留出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的位置,同时根据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的位置,在侧板的前端面上开设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和导烟板安装槽,使得第一导烟腔与第一吸风口相通,第二导烟腔与第二吸风口相通,导烟板安装槽与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均相通;

c、然后根据导烟板安装槽的尺寸加工出与其相匹配的导烟板;

2)烟气防逆流装置的制造:

a、首先根据侧板内预留的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的尺寸进行烟气防逆流装置的加工,先进行固定框架的加工,从而确保固定框架与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之间的安装紧密性能,确保烟气只能够通过排烟槽排出,同时也可以防止集成灶内烟气的逆流,结构设计更合理,再在固定框架上开设纵向的排烟槽,然后根据排烟槽的位置尺寸,在固定框架的底面上开设台阶槽,并且固定框架加工时预留出导烟板的安装厚度尺寸;

b、接着根据台阶槽的尺寸加工密封片,密封片的尺寸与台阶槽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在密封片加工时,在密封片的底面开设内凹槽通过确保密封片与台阶槽的尺寸相匹配,可以有效确保密封片对排烟槽的密封关闭作用,实现烟气防逆流装置的单向导通作用,有效防止烟气逆流,并且通过再密封片的底面开设内凹槽的设计,当烟气逆流回流到烟气防逆流装置时,烟气对密封片进行冲压,并且由于内凹槽的设计,使得大部分回流的烟气集中对密封片的中心处进行挤压冲击,使得密封片可以与台阶槽之间紧密贴合,确保两者连接处的紧密性,有效防止烟气从两者的缝隙回流到吸风口,进而回流到室内;

c、然后根据排烟槽的尺寸加工安装块,在排烟槽的中心位置处安装安装块,确保安装块的对称中心线与排烟槽的对称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再根据安装块底面距离台阶槽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安装块底面距离固定框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选择相应尺寸的伸缩杆,伸缩杆未拉伸时的长度不大于安装块底面距离台阶槽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伸缩杆拉伸后的最大长度大于安装块底面距离固定框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限定好伸缩杆的尺寸,使得密封片在导通时烟气可以顺流道排烟管内,而当烟气回流时,密封片可以紧密闭合,避免烟气回流到室内,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接着将选择好的伸缩杆与密封片之间安装好,确保伸缩杆与密封片之间的安装垂直度,再将组装好的伸缩杆与密封片安装到安装块上,并且确保伸缩杆与安装块之间的安装垂直度通过确保伸缩杆与密封片、安装块之间的垂直度,从而确保密封片与台阶槽之间的水平度,确保密封片与台阶槽贴合后的紧密程度,避免缝隙的产生;

3)过滤组件的制造:

a、根据吸风口的尺寸进行过滤组件的加工尺寸,确保限位框、过滤筛板的尺寸与吸风口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在限位框的前端面上开设倒u型卡槽,在过滤筛板的后端面上预留出u型卡块,同时在限位框内侧开设嵌位槽,嵌位槽位于限位框的底部左右两侧;

b、接着根据限位框内侧尺寸进行缓冲网板的加工,缓冲网板的网孔孔径小于过滤筛板的筛孔孔径,再将缓冲网板焊接固定再限位框的后端面上;

c、最后根据限位框的底面尺寸和嵌位槽的位置、尺寸进行集油槽的加工,集油槽的尺寸与限位框的底面尺寸相匹配,同时在集油槽的两侧预留出与嵌位槽相匹配的嵌位块;

4)挡板组件的制造:

a、首先根据侧板的实际尺寸确定第一挡板的加工尺寸,并且预留出支撑框的加工余量,再在支撑框上开设卡槽,卡槽的厚度为第一挡板厚度尺寸的两倍,接着在第一挡板的前端面上开设至少2个第一滑槽;

b、接着根据第一挡板的尺寸进行第二挡板的加工,第二挡板加工时,确保第二挡板的后端面上预留出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接着再在第二挡板的前端面上开设至少2个第二滑槽,再在第二滑槽内安装第一磁性片;

c、然后根据第二挡板的尺寸进行第三挡板的加工,第三挡板加工时,确保第三挡板的后端面上预留出与第二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再在第二滑块内安装第二磁性片;

5)集成灶的组合安装:

a、首先进行机体内部设备的安装固定;

b、接着将侧板安装到机体的后端顶面上,再将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分别安装到第一导烟腔体和第二导烟腔体内,上下调整烟气防逆流装置的位置,确保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的安装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同时确保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完全裸露在导烟板安装槽处,从而便于后续对烟气防逆流装置的维护和清洗,最后通过安装螺钉将烟气防逆流装置安装固定好;

c、然后进行过滤组件的安装,在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内分别安装过滤组件,首先将限位框安装到吸风口内,限位框与吸风口的端面之间预留出过滤筛板的位置,再通过安装螺钉将限位框固定好,接着将集油槽卡入到限位框的底部,确保集油槽两侧的嵌位块完全卡入到限位框上的嵌位槽内,最后将过滤筛板安装到限位框上,确保过滤筛板上的倒u型卡块完全卡入到限位框的倒u型卡槽内,从而完成整个过滤组件的安装;

d、再进行导烟板的安装,将导烟板安装到导烟板安装槽内,并且导烟板的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的两侧铰接固定好;

e、最后进行挡板组件的安装,首先通过固定螺钉将第一挡板安装到侧板的侧端面上,接着将第二挡板安装到第一挡板上,确保第二挡板后端面上的第一滑块卡入到第一挡板前端面上的第一滑槽内,并且第二挡板的底面卡入到支撑框的卡槽内,然后将第三挡板安装到第二挡板上,确保第三挡板后端面上的第二滑块卡入到第二挡板前端面上的第二滑槽内,同时确保第三挡板的底部卡入到支撑框的卡槽内。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间隔板将侧板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从而与侧板上的第一吸风口、第二吸风口一一对应,更适用与现有集成灶中2个灶台的设计,实现对单个灶台的针对性吸烟设计,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确保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集成灶的吸烟效果,当使用单个灶台时,鼓风机通过该灶台对应的吸风口和导烟腔将烟气抽吸排出,当使用2个灶台时,通过两个导烟腔和吸风口同时进行烟气的抽吸,更便于实际的使用,同时通过在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内设置过滤组件,通过过滤筛板、缓冲网板双重过滤作用,将烟气中的较大的杂质颗粒清楚,对集成灶内的管道、零件等进行保护,并且通过集油槽可以将过滤中产生的污油和杂质集中回收,并且过滤组件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可以便于后续对过滤组件的清洗作业。

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导烟腔和第二导烟腔中设计烟气防逆流装置的设计,使得烟气的抽吸更加的方便,并且又可以与两个导烟腔、两个吸风口的设计相匹配,确保每一个导烟腔中都可以实现烟气的单向导通作用,有效防止第一导烟腔、第二导烟腔中烟气回流到室内,对厨房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使用一个吸风口时,又可以避免两个导烟腔中烟气的串流,导致烟气从另一个未使用的吸风口流回室内,当烟气从吸风口进入到导烟腔后,烟气对对应导烟腔内的密封片进行冲压,密封片在冲压力下带动伸缩杆拉长往下移动,从而使得烟气可以从固定框架的排烟槽内排出,再进入到烟道排出,当集成灶不使用时,伸缩杆在自身回弹力下缩回原来的长度,从而带动密封片回到原位,将排烟槽密封遮挡,而当烟道中的烟气回流时,烟气给密封片一个向上的冲压力,从而有效确保密封片与台阶槽之间的无缝贴合,使得烟气无法向上回流到室内,并且通过导烟板铰接设计的配合,可以便于后续对烟气防逆流装置的拆装清洗。

本发明中通过侧板两侧挡板组件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集成灶使用中烟气从集成灶的两侧流动到室内,提高集成灶的吸烟速率和吸烟效果,并且通过对挡板组件内部结构的设计,使得挡板组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长度的调节,结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使用操作也更方便。

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侧板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导烟腔,与吸风口的个数相匹配,从而更适用与集成灶中2个灶台的设计,并且通过在每个烟腔中设置烟气防逆流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集成灶不使用时烟道中烟气的回流,同时又可以防止集成灶吸烟过程中两个烟腔中烟气的串流,影响实际的吸烟速率,通过侧板两侧挡板组件的设计避免烟气从集成灶的两侧泄漏,进一步提高集成灶的吸烟速率,使得厨房的操作环境更好,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吸风口、导烟板安装槽在侧板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烟气防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装块与固定框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挡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磁性片与第二滑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体;2-侧板;3-挡烟板;4-消毒柜;5-储物柜;6-灶台;7-第一吸风口;8-第二吸风口;9-挡板组件;10-过滤组件;11-限位框;12-过滤筛板12;13-缓冲网板;14-集油槽;15-间隔板;16-第一导烟腔;17-第二导烟腔;18-烟气防逆流装置;19-固定框架;20-密封片;21-排烟槽;22-台阶槽;23-安装块;24-伸缩杆;25-内凹槽;26-倒u型卡块;27-倒u型卡槽;28-第一挡板;29-第二挡板;30-第三挡板;31-延伸块;32-固定螺钉;33-第一滑槽;34-第一滑块;35-第二滑槽;36-第二滑块;37-挂钩组件;38-支撑框;39-卡槽;40-第一磁性片;41-第二磁性片;42-嵌位块;43-嵌位槽;44-导烟板;45-导烟板安装槽;46-固定杆;47-第一弹性杆;48-第二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包括机体1、侧板2和挡烟板3,机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消毒柜4和储物柜5,机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灶架台,侧板2位于机体1的上方,挡烟板3位于侧板2的顶面上。

侧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组件9,挡板组件9包括第一挡板28、第二挡板29和第三挡板30,第一挡板28上设置有延伸块31,延伸块31与第一挡板28为一体成型结构,延伸块31通过固定螺钉32与侧板2固定连接,第一挡板28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3,第二挡板29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33相匹配的第一滑块34,第一滑块34卡接在第一滑槽33内,第二挡板29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35,第三挡板3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35相匹配的第二滑块36,第二滑块36卡接在第二滑槽35内,第三挡板3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挂钩组件37,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紧凑合理,使用操作也更加的方便简单,当不需要两侧的挡板组件9进行挡烟作用时,第二挡板29通过第一滑块34沿着第一挡板28上的第一滑槽33移动,直至第二挡板29完全覆盖在第一挡板28上,接着第三挡板30通过第二滑块36沿着第二挡板29上的第二滑槽35移动,直至第三挡板30完全覆盖在第二挡板29上,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挡板组件9的所占面积大小,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当需要使用挡板组件9时,通过拉动第二挡板29、第三挡板30调整整个挡板组件9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长度的调节,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挂钩组件37可以增加挡板组件9的功能性,可以将小抹布、汤勺等挂取在挂钩组件37上,从而更便于集成灶上小物件的整理归纳,第一挡板28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框38,支撑框38与第一挡板28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挡板29和第三挡板30卡接在支撑框38的卡槽39内,第二滑槽35内设置有第一磁性片40,第二滑块36上设置有第二磁性片41,第一磁性片40与第二磁性片41相互吸引设置,支撑框38的设计可以确保第一挡板28与第二挡板29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第二挡板29沿着第一滑槽33前后移动,由于第二挡板29相对于第一挡板28滑动到最远距离时还是有一部分卡入到支撑框38内,所以通过支撑框38可以对第二挡板29起到限位卡接的作用,与第一滑块34相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二挡板29与第一挡板28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同时通过第一磁性片40和第二磁性片41的设计可以增加第三挡板30与第二挡板29之间的卡接强度,由于第三挡板30沿着第二挡板29移动时,第三挡板30的底部会悬空,与支撑框脱离,通过第一磁性片40和第二磁性片41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有效防止第三挡板30发生松动,提高挡板组件9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能和安全性。

侧板2上设置有吸风口,吸风口包括第一吸风口7和第二吸风口8,第一吸风口7和第二吸风口8上均设置有过滤组件10,过滤组件10包括限位框11和过滤筛板12,限位框11的后端面上设置缓冲网板13,缓冲网板13与限位框11固定连接,限位框11的底部设置有集油槽14,集油槽14与限位框11活动连接,集油槽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嵌位块42,限位框1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嵌位块42相匹配的嵌位槽43,嵌位块42卡入到嵌位槽43,实现集油槽14与限位框11之间的卡接固定,嵌位块42和嵌位槽43的设计可以确保集油槽14与限位框11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便于后续集油槽14的清洗更换,过滤筛板12位于限位框11的前端面上,过滤筛板12与限位框11活动连接,过滤筛板12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倒u型卡块26,限位框1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倒u型卡槽27,倒u型卡块26与倒u型卡槽27相匹配,倒u型卡块26卡接到倒u型卡槽27内,实现过滤筛板12与限位框11之间的卡接固定,倒u型卡块26和倒u型卡槽27的设计可以确保过滤筛板12与限位框11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能,使得过滤组件10的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合理,同时又可以便于后续过滤筛板12的拆卸,从而便于对过滤组件10的清洗和维护,缓冲网板13的网孔孔径小于过滤筛板12的筛孔的孔径,网孔孔径小可以进一步过滤烟气中较小的颗粒杂质,提高烟气的过滤效果,使得颗粒杂质顺沿着缓冲网板13、过滤筛板12的表面流道集油槽14内进行集中回收,而残余的杂质可以在排烟管排放烟气过程中被集成灶内的集油盒收取,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到集成灶内对集成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同时小孔的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减少烟气流动过程中气流脉动所产生的噪声污染。

侧板2内设置有间隔板15,间隔板15将侧板2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分别与第一吸风口7、第二吸风口8相连通,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内均设置有烟气防逆流装置18,烟气防逆流装置18位于吸风口的下方,烟气防逆流装置18包括固定框架19和密封片20,固定框架19上设置有排烟槽21,固定框架19的底面设置有台阶槽22,密封片20与台阶槽22相匹配,密封片20位于台阶槽22内,固定框架19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块23,密封片20通过伸缩杆24与安装块23相连接,密封片20的底面设置有内凹槽25,伸缩杆24包括固定杆46、第一弹性杆47和第二弹性杆48,固定杆46与安装块23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杆47套设在固定杆46内,第二弹性杆48套设在第一弹性杆47内,第二弹性杆48与密封片20相连接,通过第一弹性杆47在固定杆46的滑动、第二弹性杆48在第一弹性杆47内的滑动可以确保伸缩杆24的长度变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值内,从而使得烟气防逆流装置18可以根据实际的烟气大小调整烟气的排放速率,拉伸杆的拉伸长度可以根据烟气对密封片20的冲压力进行自身的调节,使得集成灶的使用更加的科学,固定框架19的两侧分别与侧板2的内侧壁、间隔板15固定连接,固定框架19与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相匹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确保烟气无法回流到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内,并且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内的烟气不会发生串流。

侧板2上设置有导烟板44,导烟板44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侧板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导烟板44相匹配的导烟板安装槽45,导烟板44设于在导烟板安装槽45内,导烟板44的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45的内侧壁铰接固定,导烟板44可以引导烟气快速进入到第一吸风口7和第二吸风口8内,加快集成灶的抽烟速率,导烟板44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45的内侧壁铰接的设计可以便于后续导烟板44的反转大块,从而便于对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内的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拆装和清洗,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际使用中确保导烟板44完全覆盖在导烟板安装槽45内,确保吸烟效果,当后续需要对侧板2内部的烟气防逆流装置18进行清洗是,则将导烟板44往上旋转,使得侧板2内部的烟气防逆流装置18裸露出来。

采用如上述的一种具有烟气防逆流装置的集成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机体1、侧板2的制造:

a、首先根据实际的设计尺寸要求加工好机体1;

b、接着根据机体1的尺寸加工侧板2,侧板2的内部预留出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的位置,同时根据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的位置,在侧板2的前端面上开设第一吸风口7、第二吸风口8和导烟板安装槽45,使得第一导烟腔16与第一吸风口7相通,第二导烟腔17与第二吸风口8相通,导烟板安装槽45与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均相通;

c、然后根据导烟板安装槽45的尺寸加工出与其相匹配的导烟板44;

2)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制造:

a、首先根据侧板2内预留的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的尺寸进行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加工,先进行固定框架19的加工,从而确保固定框架19与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之间的安装紧密性能,确保烟气只能够通过排烟槽21排出,同时也可以防止集成灶内烟气的逆流,结构设计更合理,再在固定框架19上开设纵向的排烟槽21,然后根据排烟槽21的位置尺寸,在固定框架19的底面上开设台阶槽22,并且固定框架19加工时预留出导烟板44的安装厚度尺寸;

b、接着根据台阶槽22的尺寸加工密封片20,密封片20的尺寸与台阶槽22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在密封片20加工时,在密封片20的底面开设内凹槽25通过确保密封片20与台阶槽22的尺寸相匹配,可以有效确保密封片20对排烟槽21的密封关闭作用,实现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单向导通作用,有效防止烟气逆流,并且通过再密封片20的底面开设内凹槽25的设计,当烟气逆流回流到烟气防逆流装置18时,烟气对密封片20进行冲压,并且由于内凹槽25的设计,使得大部分回流的烟气集中对密封片20的中心处进行挤压冲击,使得密封片20可以与台阶槽22之间紧密贴合,确保两者连接处的紧密性,有效防止烟气从两者的缝隙回流到吸风口,进而回流到室内;

c、然后根据排烟槽21的尺寸加工安装块23,在排烟槽21的中心位置处安装安装块23,确保安装块23的对称中心线与排烟槽21的对称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再根据安装块23底面距离台阶槽22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安装块23底面距离固定框架19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选择相应尺寸的伸缩杆24,伸缩杆24未拉伸时的长度不大于安装块23底面距离台阶槽22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伸缩杆24拉伸后的最大长度大于安装块23底面距离固定框架19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限定好伸缩杆24的尺寸,使得密封片20在导通时烟气可以顺流道排烟管内,而当烟气回流时,密封片20可以紧密闭合,避免烟气回流到室内,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接着将选择好的伸缩杆24与密封片20之间安装好,确保伸缩杆24与密封片20之间的安装垂直度,再将组装好的伸缩杆24与密封片20安装到安装块23上,并且确保伸缩杆24与安装块23之间的安装垂直度通过确保伸缩杆24与密封片20、安装块23之间的垂直度,从而确保密封片20与台阶槽22之间的水平度,确保密封片20与台阶槽22贴合后的紧密程度,避免缝隙的产生;

3)过滤组件10的制造:

a、根据吸风口的尺寸进行过滤组件10的加工尺寸,确保限位框11、过滤筛板12的尺寸与吸风口的尺寸相匹配,并且在限位框11的前端面上开设倒u型卡槽27,在过滤筛板12的后端面上预留出u型卡块,同时在限位框11内侧开设嵌位槽43,嵌位槽43位于限位框11的底部左右两侧;

b、接着根据限位框11内侧尺寸进行缓冲网板13的加工,缓冲网板13的网孔孔径小于过滤筛板12的筛孔孔径,再将缓冲网板13焊接固定再限位框11的后端面上;

c、最后根据限位框11的底面尺寸和嵌位槽43的位置、尺寸进行集油槽14的加工,集油槽14的尺寸与限位框11的底面尺寸相匹配,同时在集油槽14的两侧预留出与嵌位槽43相匹配的嵌位块42;

4)挡板组件9的制造:

a、首先根据侧板2的实际尺寸确定第一挡板28的加工尺寸,并且预留出支撑框38的加工余量,再在支撑框38上开设卡槽39,卡槽39的厚度为第一挡板28厚度尺寸的两倍,接着在第一挡板28的前端面上开设至少2个第一滑槽33;

b、接着根据第一挡板28的尺寸进行第二挡板29的加工,第二挡板29加工时,确保第二挡板29的后端面上预留出与第一滑槽33相匹配的第一滑块34,接着再在第二挡板29的前端面上开设至少2个第二滑槽35,再在第二滑槽35内安装第一磁性片40;

c、然后根据第二挡板29的尺寸进行第三挡板30的加工,第三挡板30加工时,确保第三挡板30的后端面上预留出与第二滑槽35相匹配的第二滑块36,再在第二滑块36内安装第二磁性片41;

5)集成灶的组合安装:

a、首先进行机体1内部设备的安装固定;

b、接着将侧板2安装到机体1的后端顶面上,再将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18分别安装到第一导烟腔16体和第二导烟腔17体内,上下调整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位置,确保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安装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同时确保两个烟气防逆流装置18完全裸露在导烟板安装槽45处,从而便于后续对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维护和清洗,最后通过安装螺钉将烟气防逆流装置18安装固定好;

c、然后进行过滤组件10的安装,在第一吸风口7和第二吸风口8内分别安装过滤组件10,首先将限位框11安装到吸风口内,限位框11与吸风口的端面之间预留出过滤筛板12的位置,再通过安装螺钉将限位框11固定好,接着将集油槽14卡入到限位框11的底部,确保集油槽14两侧的嵌位块42完全卡入到限位框11上的嵌位槽43内,最后将过滤筛板12安装到限位框11上,确保过滤筛板12上的倒u型卡块26完全卡入到限位框11的倒u型卡槽27内,从而完成整个过滤组件10的安装;

d、再进行导烟板44的安装,将导烟板44安装到导烟板安装槽45内,并且导烟板44的上端与导烟板安装槽45的两侧铰接固定好;

e、最后进行挡板组件9的安装,首先通过固定螺钉32将第一挡板28安装到侧板2的侧端面上,接着将第二挡板29安装到第一挡板28上,确保第二挡板29后端面上的第一滑块34卡入到第一挡板28前端面上的第一滑槽33内,并且第二挡板29的底面卡入到支撑框38的卡槽39内,然后将第三挡板30安装到第二挡板29上,确保第三挡板30后端面上的第二滑块36卡入到第二挡板29前端面上的第二滑槽35内,同时确保第三挡板30的底部卡入到支撑框38的卡槽39内。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间隔板15将侧板2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从而与侧板2上的第一吸风口7、第二吸风口8一一对应,更适用与现有集成灶中2个灶台6的设计,实现对单个灶台6的针对性吸烟设计,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确保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集成灶的吸烟效果,当使用单个灶台6时,鼓风机通过该灶台6对应的吸风口和导烟腔将烟气抽吸排出,当使用2个灶台6时,通过两个导烟腔和吸风口同时进行烟气的抽吸,更便于实际的使用,同时通过在第一吸风口7和第二吸风口8内设置过滤组件10,通过过滤筛板12、缓冲网板13双重过滤作用,将烟气中的较大的杂质颗粒清楚,对集成灶内的管道、零件等进行保护,并且通过集油槽14可以将过滤中产生的污油和杂质集中回收,并且过滤组件10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可以便于后续对过滤组件10的清洗作业。

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导烟腔16和第二导烟腔17中设计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设计,使得烟气的抽吸更加的方便,并且又可以与两个导烟腔、两个吸风口的设计相匹配,确保每一个导烟腔中都可以实现烟气的单向导通作用,有效防止第一导烟腔16、第二导烟腔17中烟气回流到室内,对厨房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使用一个吸风口时,又可以避免两个导烟腔中烟气的串流,导致烟气从另一个未使用的吸风口流回室内,当烟气从吸风口进入到导烟腔后,烟气对对应导烟腔内的密封片20进行冲压,密封片20在冲压力下带动伸缩杆24拉长往下移动,从而使得烟气可以从固定框架19的排烟槽21内排出,再进入到烟道排出,当集成灶不使用时,伸缩杆24在自身回弹力下缩回原来的长度,从而带动密封片20回到原位,将排烟槽21密封遮挡,而当烟道中的烟气回流时,烟气给密封片20一个向上的冲压力,从而有效确保密封片20与台阶槽22之间的无缝贴合,使得烟气无法向上回流到室内,并且通过导烟板44铰接设计的配合,可以便于后续对烟气防逆流装置18的拆装清洗。

本发明中通过侧板2两侧挡板组件9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集成灶使用中烟气从集成灶的两侧流动到室内,提高集成灶的吸烟速率和吸烟效果,并且通过对挡板组件9内部结构的设计,使得挡板组件9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长度的调节,结构设计更加的人性化,使用操作也更方便。

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侧板2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导烟腔,与吸风口的个数相匹配,从而更适用与集成灶中2个灶台6的设计,并且通过在每个烟腔中设置烟气防逆流装置18,可以有效防止集成灶不使用时烟道中烟气的回流,同时又可以防止集成灶吸烟过程中两个烟腔中烟气的串流,影响实际的吸烟速率,通过侧板2两侧挡板组件9的设计避免烟气从集成灶的两侧泄漏,进一步提高集成灶的吸烟速率,使得厨房的操作环境更好,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