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铝炉、炉门和炉门的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16535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铝炉、炉门和炉门的砌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熔铝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铝炉、炉门和炉门的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熔铝炉是根据铝熔炼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炉,它能很好地满足铝熔炼工艺中:合金成份要求严,生产不连续,单炉容量较大等要求,达到了降低消耗,减小烧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功效,适用于间歇作业,配合金及回炉料多的熔炼。

目前大多数熔铝炉的炉门框完全由耐热铸铁件包裹。耐热铸铁件的最高耐温为850℃,在1100℃的熔铝炉工作环境中,烧损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用在熔炼炉的炉门框的耐热铸铁件的使用寿命仅为一年。而且,为了保证铸铁件安装后的外表面齐平,需要将铸铁件包裹的浇注料一并拆掉,这不单费时费力,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铝炉、炉门和炉门的砌筑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炉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炉门,包括:

铸铁门框;

至少设于所述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的耐热层,且所述耐热层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铸铁门框的外侧端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耐热层的厚度相较于所述铸铁门框的厚度厚。

优选地,所述耐热层具体为添加不锈钢纤维的重质浇筑料,所述不锈钢纤维的量为所述重质浇筑料的0.017-0.022重量%。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纤维的量为所述重质浇筑料的0.02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熔铝炉,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炉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炉门的砌筑方法,包括:

铸造铸铁门框;

将耐热层覆盖于所述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确保所述耐热层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铸铁门框的外侧端面齐平。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炉门,包括铸铁门框和耐热层,铸铁门框具有开口,形成门框结构,开口的边缘即为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可呈矩形状;耐热层至少设于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且耐热层的外侧表面和铸铁门框的外侧端面齐平。如此设置,将耐热层的耐高温性能与铸铁门框的强度结合起来,用耐热层覆盖铸铁门框的端部,阻挡了火焰对铸铁门框的灼烧;同时,铸铁门框可以保护耐热层的后侧部分,避免耐热层被炉用机械冲撞。

本发明提供的熔铝炉和炉门的砌筑方法,有益效果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炉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炉门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炉门,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包括铸铁门框1和耐热层2,铸铁门框1的外侧边缘可以呈任意形状,铸铁门框1的内侧边缘通常为矩形,耐热层2至少设置于铸铁门框1的内侧边缘,则耐热层2可设置为矩形。

铸铁门框1可采用现有铸造工艺生产而成,针对耐热层2的加工方法,后文将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以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方位为例,左侧即为铸铁门框1和耐热层2的内侧表面,右侧即为铸铁门框1和耐热层2的外侧表面,可以看出,耐热层2的外侧表面和铸铁门框1的外侧表面齐平,使得将耐热层2的耐高温性能与铸铁门框1的强度结合起来,利用耐热层2覆盖铸铁门框1的端部,阻挡了火焰对铸铁门框1的灼烧;同时,铸铁门框1可以保护耐热层2的后侧部分,避免耐热层2被炉用机械冲撞。

耐热层2的厚度相较于铸铁门框1的厚度厚,以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方位为例,左右之间的间距即为铸铁门框1和耐热层2的厚度,可以看出,位于中间位置的耐热层2较厚,位于耐热层2外侧的铸铁门框1较薄。

耐热层2具体为添加不锈钢纤维的重质浇筑料,不锈钢纤维的量为重质浇筑料的0.017-0.022重量%。优选地,不锈钢纤维的量为重质浇筑料的0.02重量%。具体地,针对添加有不锈钢纤维的重质浇筑料来说,以重量计,不锈钢纤维的重量为重质浇筑料的总重量的1.7%-2.2%,最好能控制在2%。

浇注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一种,其荷重软化温度能超过1200℃,能有效阻挡火焰的灼烧;由于不定形耐火材料具有的工艺简单(因省去烧成工序)、节约能源、成本低廉、便于机械化施工等特点,其使用越来越普及。重质浇注料中的al2o3含量应超过70%,并且在重质浇注料中添加不锈钢纤维,能够大幅度提高重质浇注料的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炉门,利用的上述材料均为目前正在使用的材料,只是改变了它们的组装结构。在支模的过程中稍加调整,完成浇筑,并经干燥脱模、烘烤后,即可投入使用。

当铸铁门框1加工生产后,可利用添加不锈钢纤维的重质浇筑料直接覆盖于铸铁门框1的内侧边缘,重质浇筑料成型后即为耐热层2,且耐热层2能够相对于铸铁门框1保持连接紧密,铸铁门框1和耐热层2形成一整体,使得炉门具备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性能,高温作用于耐热层2,避免高温对铸铁门框1的烧伤,显著提高使用寿命。

当然,耐热层2还可以设置于铸铁门框1的其他部位,不仅局限于铸铁门框1的内侧边缘,根据实际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铸铁门框1,其受热位置除了内侧边缘之外,针对其他容易被烧伤的部位,均可以设置耐热层2,且耐热层2的设置方式可参考浇注料的使用方式,简单易行,加工简单,加工效率较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炉门的熔铝炉,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炉门;熔铝炉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炉门的砌筑方法,包括:

铸造铸铁门框1;

将耐热层2覆盖于铸铁门框1的内侧边缘,确保耐热层2的外侧表面和铸铁门框1的外侧端面齐平。

针对上述炉门的砌筑方法,具体过程可参考上文中对炉门的描述,此处将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熔铝炉、炉门和炉门的砌筑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门,包括铸铁门框和至少设于所述铸铁门框的内侧边缘的耐热层,且所述耐热层的外侧表面和所述铸铁门框的外侧端面齐平。所述耐热层的厚度相较于所述铸铁门框的厚度厚。所述耐热层具体为添加不锈钢纤维的重质浇筑料,所述不锈钢纤维的量为所述重质浇筑料的0.017‑0.022重量%。所述不锈钢纤维的量为所述重质浇筑料的0.02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熔铝炉和炉门的砌筑方法。上述炉门,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娄熙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