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6256发布日期:2019-05-17 20:3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设备,现有的冷却塔淋水填料,大多为片状或波纹状的填料片相互连接构成,相邻的两个填料片之间形成有水和空气通过的通道,用于水和空气实现热交换。

在欧洲专利号wo2000033011a1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扁球形的填料块,这种填料块无序的堆叠在一起构成冷却塔的填料。

上述两类填料,第一种,片状或波纹状的填料片相互连接构成的填料,布水相对均匀,但装卸麻烦,后期的维修更换也相当困难;第二种,扁球形的填料块无序堆叠在一起构成的填料,安装方便,但布水不均匀、风阻大,后期维修更换也有一定的难度;且这两种填料都固定安装在冷却塔内,被动的改变水和空气的流向,实现热交换,导致其换热效率不够理想,长期使用后,其换热通道因水垢堆积,极易产生堵塞,进而影响热交换效率,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该填料模块由双螺旋结构支撑架及多个淋水填料片构成,该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在运行时,使下降的水呈螺旋状逐层分流,增加水滞留时间,使上升气流呈螺旋状旋流,提升水与空气接触面,实现布水均匀、风阻小、换热效率高的技术效果;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双螺旋结构支撑架收缩,缩小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包括:双螺旋支撑架、淋水填料片、上安装部、下安装部;所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是由多个淋水填料片沿双螺旋支撑架上端朝向下端横向等距间隔设置,而构成的独立的淋水填料单元,上安装部设置在双螺旋支撑架上端,下安装部设置在双螺旋支撑架下端;

所述双螺旋支撑架由两个螺旋圆杆构成,为基因链式的双螺旋结构;

所述淋水填料片为片状,其两端为圆弧状,该两端圆弧状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半圆形卡槽;

所述上安装部包括:支撑杆一、活动连杆一、挂环;该支撑杆一大致为矩形,其两端分别与双螺旋支撑架两个螺旋圆杆的上端相连接,活动连杆一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一上端中间部位,挂环竖直设置在活动连杆上端;

所述下安装部包括:支撑杆二、活动连杆二及挂钩,该支撑杆二大致为矩形,其两端分别与双螺旋支撑架两个螺旋圆杆的下端相连接,活动连杆二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二下端中间部位,挂钩设置在活动连杆二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双螺旋支撑架设置为套管伸缩式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淋水填料片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淋水填料片,其两端圆弧状处开设的半圆形卡槽,与淋水填料片上端面呈5—10度夹角设置,受此约束,在淋水填料片横向等距间隔安装在双螺旋支撑架上时,其朝向双螺旋支撑架旋转方向一侧,向下倾斜5—10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淋水填料片上端面呈向上隆起的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淋水填料片上端面设置有多个x形滞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杆一设置有轴承一,活动连杆二设置有轴承二。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一个圆形支架设置在冷却塔中,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淋水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多根支架设置在冷却塔中,形成一个矩形的淋水填料层。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组成的淋水填料层,由多个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构成,在冷却塔运行时,由上向下的水,会呈螺旋状逐层下落,实现布水均匀,并极大的延长了水在填料层的滞留时间,提升水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由下向上的空气,受到螺旋状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引导,产生旋转气流,进而使空气与水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同时,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会产生旋转,旋转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与水及空气形成碰撞、切割,使下落的水被再一次细分,使气流中产生紊流,进而使空气与水进一步混合,更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有益效果

1、在本技术方案中,该双螺旋支撑架为套管伸缩式支撑架的设置,在运输过程中,双螺旋支撑架收缩,使淋水填料片可紧密堆叠在一起,可有效减小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2、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大水膜形成面积,进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所述淋水填料片上端面设置有弧形的隆起部;该隆起部使落在淋水填料片上的水,沿其向上隆起呈弧形表面形成了比平面上形成的水膜面积要大的水膜。

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组成的淋水填料层,由多个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构成,在冷却塔运行时,由上向下的水,会呈螺旋状逐层下落,实现布水均匀,并极大的延长了水在填料层的滞留时间,提升水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4、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下向上的空气,受到螺旋状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引导,产生旋转气流,进而使空气与水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5、在本技术方案中,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会产生旋转,旋转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与水及空气形成碰撞、切割,使下落的水被再一次细分,使气流中产生紊流,进而使空气与水进一步混合,更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同时,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的旋转,使水垢不易填料上的堆积,避免了因换热通道堵塞,影响热交换效率。

6、在本技术方案中,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旋转,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把自身的水滴甩向相邻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也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搅乱相邻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周边的气流,其结果是,水滴因碰撞而进一步细化,气流因相互搅动产生紊流,进而使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螺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淋水填料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安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下安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设置有弧形的隆起部的淋水填料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上端面设置有多个x形滞水槽的淋水填料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三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构成的一个三角形淋水填料层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构成的一个矩形淋水填料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包括:双螺旋支撑架1、淋水填料片2、上安装部3、下安装部4;所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是由多个淋水填料片2沿双螺旋支撑架1上端朝向下端横向等距间隔设置,而构成的独立的淋水填料单元,上安装部3设置在双螺旋支撑架1上端,下安装部4设置在双螺旋支撑架1下端;

如图3所示,所述双螺旋支撑架1由两个螺旋圆杆11构成,为基因链式的双螺旋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淋水填料片2为片状,其两端为圆弧状,该两端圆弧状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半圆形卡槽21;

如图5所示,所述上安装部3包括:支撑杆一31、活动连杆一32、挂环33;该支撑杆一31大致为矩形,其两端分别与双螺旋支撑架1两个螺旋圆杆11的上端相连接,活动连杆一32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一31上端中间部位,挂环33竖直设置在活动连杆一32上端;

如图6所示,所述下安装部4包括:支撑杆二41、活动连杆二42及挂钩43,该支撑杆二41大致为矩形,其两端分别与双螺旋支撑架1两个螺旋圆杆的下端相连接,活动连杆二42垂直设置在支撑杆二41下端中间部位,挂钩43设置在活动连杆二42下端。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所述上双螺旋支撑架1设置为套管伸缩式支撑架;该套管伸缩式支撑架的设置,在运输时,双螺旋支撑架1收缩,使淋水填料片可紧密堆叠在一起,可有效减小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降低风阻,所述淋水填料片2两侧均设置为圆弧状22;该圆弧状的设置,避免了上升气流在直角处形成较大的风阻。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使下落的水逐层下落,同时,引导上升气流产生旋流,所述淋水填料片2,其两端圆弧状处开设的半圆形卡槽21,与淋水填料片2上端面呈5—10度夹角设置,受此约束,在淋水填料片2横向等距间隔安装在双螺旋支撑架1上时,其朝向双螺旋支撑架1旋转方向一侧,向下倾斜5—10度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为了增大水膜形成面积,进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所述淋水填料片2上端面设置有弧形的隆起部23;该隆起部23使落在淋水填料片2上的水,沿其向上隆起呈弧形表面形成了比平面上形成的水膜面积要大的水膜。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了增加下落水的滞留时间,且使水更易形成水膜,所述淋水填料片2上端面设置有多个x形滞水槽24;该x形滞水槽24会储存一定的水,储存在x形滞水槽24水,利用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附效应,增加水在淋水填料片2上的滞留时间,同时,x形滞水槽24也会使大股的水流实现分流,进而在相邻的x形滞水槽24之间形成水膜。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为了实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的旋转,所述活动连杆一32设置有轴承一321,活动连杆二42设置有轴承二421;轴承一321、轴承二421的设置,使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呈可旋转状态,通过上升气流的推动,成为旋转活动模式的填料模块,该旋转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与水及空气形成碰撞、切割,使下落的水被再一次细分,使气流中产生紊流,进而使空气与水进一步混合,更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的旋转,使水垢不易填料上的堆积,避免了因换热通道堵塞,影响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三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一个圆形支架a设置在冷却塔中,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淋水填料层,其三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会形成三个独立的热交换环境,同时,三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旋转,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把自身的水滴甩向另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也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搅乱另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周边的气流,其结果是,水滴因碰撞而进一步细化,气流因相互搅动产生紊流,进而使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多根支架b设置在冷却塔中,形成一个矩形的淋水填料层,其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会形成多个独立的热交换环境,同时,多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旋转,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把自身的水滴甩向相邻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也使一个基因链式填料模块通过旋转搅乱相邻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周边的气流,其结果是,水滴因碰撞而进一步细化,气流因相互搅动产生紊流,进而使水和空气充分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工作原理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因链式填料模块组成的淋水填料层,由多个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构成,在冷却塔运行时,由上向下的水,会呈螺旋状逐层下落,极大的延长了水在填料层的滞留时间,提升水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由下向上的空气,受到螺旋状淋水填料层引导,产生旋转气流,进而使空气与水混合,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同时,受上升气流的带动,呈螺旋状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会产生旋转,旋转的基因链式填料模块与水及空气形成碰撞、切割,使下落的水被再一次细分,使气流中产生紊流,进而使空气与水进一步混合,更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