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978发布日期:2018-12-05 19: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送风的舒适性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空调送风强劲,冷风直吹人,空调病是用户使用空调的最大问题,通过空调技术的不断革新,出现了射流技术及引流技术,带来了凉而不冷的健康送风理念,但是这些技术还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最大问题就是混流不均匀,影响用户舒适性体验;进一步用户对空调送风的不同需求,如:制冷时,年轻人喜欢强劲制冷,而老人和小孩需要舒适制冷,现有普通射流及引流技术无法同时满足。

传统引流或射流方案,引流射流风向单一,虽然在温度上可以给用户带来舒适体验,但风向单一直吹人也使用户体验性差,且引流动力源全部依靠室内挂机的贯流风机的作用,引风量小,且引风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室内挂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混流空气中所需的引流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用户体验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包括:

挂机本体,其内布置有换热器,并配置成将经过换热器的换热空气从挂机本体下部的主送风口送出;以及

至少两个送风混流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挂机本体的下部,包括筒状混流腔和分布在筒状混流腔两侧内部的离心风机;其中,

筒状混流腔横向间有间隔距离;筒状混流腔的轴线与挂机本体的轴线平行,且其中上部设有混流出风口,其两端设有混流进风口;

每个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与筒状混流腔的轴线重合;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筒状混流腔上部的内侧,且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向筒状混流腔内倾斜向下延伸有导流板,用于将通过离心风机吸入的室内空气引流至筒状混流腔内后输送至混流出风口。

优选地,换热器朝向主送风口处设有横向排列的至少一个主贯流风机,主贯流风机的外部设有主蜗壳,其下部对应设有至少一个主送风口;每个主贯流风机用于将室内空气分别从主进风口引入主风道内经换热器换热后送至主送风口导出。

优选地,每个主贯流风机独立运行。

优选地,送风混流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送风混流组件,且每个送风混流组件的筒状混流腔的内径一致。

优选地,离心风机的出风总量均小于主贯流风机的出风量,以使混流出风口的出风量小于主送风口的出风量。

优选地,筒状混流腔的混流出风口上设有出风格栅,用于保证安全。

优选地,连接件连接筒状混流腔的混流出风口的后侧和挂机本体下端的中部。

优选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和通过连接轴连接的连接端和固定端;其中,

连接端呈弧形面,以匹配筒状混流腔的弧度;固定端包括与挂机本体机壳底部固定的固定面和沿固定面朝向室内机前方的一侧向下延伸的连接面,连接面与连接轴连接。

优选地,离心风机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离心风扇,离心风扇的外部设有蜗壳,其中

离心风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筒状混流腔内,离心风机的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于支撑板上;

蜗壳上开有离心风机出风口。

优选地,送风混流组件内的每个离心风机相对独立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挂机,由于在挂机本体下部增设有至少两个送风混流组件,该筒状混流腔和分布在筒状混流腔两侧内部的离心风机;筒状混流腔横向间有间隔距离;筒状混流腔的轴线与挂机本体的轴线平行,且其中上部设有混流出风口,其两端设有混流进风口,通过离心风机从混流进风口将室内空气引入筒状混流腔后,不仅包括室内挂机两侧的室内空气,还包括室内挂机下方的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循环更快更均匀,通过混流出风口排出,室内空气与主送风口输出的换热空气混合送入室内,提升用户的舒适健康送风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挂机,筒状混流腔通过两侧内部离心风机将室内空气以不等速不同走向的气流吸入到筒状混流腔内,并由筒状混流腔上设置的混流出风口不规则送出,这样在主送风口及筒状混流腔的混流出风口中间就形成压力不等朝向不同的负压区,这样就形成了不等速的送风方向不同的射流空气流,射流空气流和筒状混流腔的混流出风口的不等速不等向气流共同形成室内空气引流量,这样大大提升了混流空气所需的引流量;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吹到用户身上的送风温度有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凉而不冷。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挂机,由于将送风混流组件设置在挂机本体外部的壳体的下部,通过连接件与挂机本体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用户在不更换挂机本体的基础上,单独安装送风混流组件,可操作性强,根据用户的需求,可灵活性选择是否安装送风混流组件。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挂机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挂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室内挂机的送风混流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室内挂机的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器一般性地都是将室内空气从室内机的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再次从室内机送风口将换热后的气体吹出,以此循环,不断对室内气体进行换热,以维持室内空气一个使人舒适的温度。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挂机10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挂机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室内挂机10包括挂机本体100和送风混流组件200。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机本体100的功能和现有技术中的单独的室内挂机的功能一样,即在挂机本体100内布置有换热器,室内气体从挂机本体100的主进风口110进入,经换热器换热后,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吹出送至室内,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在换热器朝向主送风口120处设有横向排列的至少一个主贯流风机130,在该实施例中,主贯流风机130包括两个,主贯流风机130的外部设有主蜗壳,其下部对应设有上述主送风口120,每个主贯流风机130用于将室内空气从主进风口110引入挂机本体100内径换热器换热后送至主送风口120导出。

进一步地,每个主贯流风机130可以独立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当两个主贯流风机130全部运行时,主送风口120的出风全部覆盖混流出风口212的出风;当两个主贯流风机130的其中一个单独运行时,主送风口120的出风部分覆盖混流出风口212的出风,可实现部分射流混流,不运行的主贯流风机130的一侧和运行的主贯流风机130的一侧可以加速空气流动和循环。

具体地,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2分析可知,挂机本体100下部连接有两个送风混流组件200,通过连接件300固定连接于挂机本体100的下部。该送风混流组件200包括筒状混流腔210和分布在筒状混流腔210两侧内部的离心风机220。进一步地,筒状混流腔210横向间有间隔距离;筒状混流腔210的轴线与挂机本体100的轴线平行,且其中上部设有混流出风口212,其两端设有混流进风口211。筒状混流腔210的轴线与挂机本体100的轴线平行,混流出风口212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平行,其主要目的是从混流出风口212送出去的室内空气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的换热空气混合均匀,不仅包括室内挂机100两侧的室内空气,还包括室内挂机100下方的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循环更快更均匀。

具体地,离心风机220的旋转轴线与筒状混流腔210的轴线重合;离心风机220的出风口朝向筒状混流腔210上部的内侧,且离心风机220的出风口向筒状混流腔210内倾斜向下延伸有导流板221,用于将通过离心风机220从混流进风口211吸入的室内空气引流至筒状混流腔210内后输送至混流出风口212。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挂机本体100还包括导风板,导风板安装于主送风口120处,且导风板的水平面与主送风口120所在平面垂直。也就是,从主送风口120送到室内的风的流向与导风板水平面平行,使得至少有部分从主送风口120送出的风能够与混流贯流组件的汇流出风口的出风混合,经换热后的风与未换热的室内风进行混合后再次送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挂机10,挂机本体100下部连接有筒状混流腔210,筒状混流腔210通过两侧内部离心风机220将室内空气以不等速不同走向的气流吸入到筒状混流腔210内,并由筒状混流腔210上设置的混流出风口212不规则送出,这样在主送风口120及筒状混流腔210的混流出风口212中间就形成压力不等朝向不同的负压区,这样就形成了不等速的送风方向不同的射流空气流,射流空气流和筒状混流腔210的混流出风口212的不等速不等向气流共同形成室内空气引流量,这样大大提升了混流空气所需的引流量;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吹到用户身上的送风温度有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凉而不冷。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挂机10,由于在挂机本体100下部增设有送风混流组件200,该送风混流组件200筒状混流腔210,该筒状混流腔210两侧内部分别设有离心风机220,筒状混流腔210上部设有混流出风口212,两端设有混流进风口211,两侧离心风机220分别将室内空气从混流进风口211吸入筒状混流腔210内,然后从混流出风口212排出,与从挂机本体100主送风口120排出的换热空气进行混合,形成凉而不冷的气流。

在具体实施例中,挂机本体100下部连接的送风混流组件200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送风混流组件(图中左侧)和第二混流组件(图中右侧),其两个送风混流组件200的同轴设置、结构一致,且每个所述送风混流组件200的筒状混流腔210的内径一致。送风混流组件200包括筒状混流腔210和分布在筒状混流腔210两侧内部的离心风机220。筒状混流腔210的轴线与挂机本体100的轴线平行,混流出风口212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平行,其主要目的是从混流出风口212送出去的室内空气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的换热空气混合均匀。

当然,送风混流组件200的数量可以更多,但是为了用户良好的体验性,最好不要超过四个。

具体地,离心风机220的旋转轴线与筒状混流腔210的轴线重合;离心风机220的出风口朝向筒状混流腔210上部的内侧,且离心风机220的出风口向筒状混流腔210内倾斜向下延伸有导流板221,用于将通过离心风机220吸入的室内空气引流至筒状混流腔210内后输送至混流出风口212。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挂机本体100的主贯流风机130包含两个,横向并行排列,分别为第一主贯流风机(图中左侧)和第二主贯流风机(图中右侧)。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多种送风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体如下:

模式一:第一主贯流风机和第二主贯流风机同速或不同速送风,第一筒状混流腔和第二筒状混流腔单独一个运转引风,其中包括运行的筒状混流腔两侧离心风机220同速或不同速或独立运转;

模式二:第一主贯流风机和第二主贯流风机同速或不同速送风,第一筒状混流腔和第二筒状混流腔同时同速或不同速运转,其中包括第一筒状混流腔和第二筒状混流腔中的离心风机220同速或不同速或各种组合独立运转

模式三:第一主贯流风机和第二主贯流风机单独运转,同时与之相对的第一筒状混流腔或第二筒状混流腔运行引风,另一筒状混流腔可运行也可不运行

模式四:第一主贯流风机和第二主贯流风机一个单独运转,同时与之相对的第一筒状混流腔或第二筒状混流腔不运行,而另一筒状混流腔运行增加室内空气循环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离心风机220的出风量均小于主贯流风机130的出风量,以使混流出风口212的出风量小于主送风口120的出风量。如果离心风机220的出风量大于或者等于主贯流风机130的出风量,那么造成从挂机本体100的主送风口120送出的换热风量小于或者等于混流出风口212送至室内的混流风量,使得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速度很慢,用户体验性极差。

进一步地,在上述筒状混流腔上,混流出风口212处设有出风格栅,既用于保证安全,又可防止灰尘进入送风混流组件200内部,便于对送风混流组件200的清洁。

图3是图1所示室内挂机10的送风混流组件200示意性爆炸图,送风混流组件200包括筒状混流腔210,筒状混流腔210两侧内部分别设有离心风机220。离心风机220包括电机222,电机转轴连接有离心风扇223,离线风扇的外部设有蜗壳224,其中离心风机220通过支撑板225固定在筒状混流腔210内,离心风机220的电机222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于支撑板225上;蜗壳224上开有离心风机220出风口,该出风口和导流板221连通,用于将通过离心风机220吸入的室内空气引流至筒状混流腔210内后输送至混流出风口212。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流贯流组件可以独立于挂机本体100运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开启混流贯流组件,实现不同送风模式。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送风混流组件200通过连接件300固定连接于挂机本体100的下部,图3是图1所示的室内挂机10的连接件300的放大示意图,该连接件300具体连接筒状混流腔210的轴向中部和挂机本体100下端的中部,该连接件300连接混流出风口212的后侧,使送风混流组件200与挂机本体100之间点对点连接配合,结构简单美观,简化工业化生产,提高空调的生产效率。

具体地,该连接件300包括连接轴310,与上述连接轴310连接的有连接端320和固定端330;其中,连接端320呈弧形面,以匹配筒状混流腔210的弧度,使用螺钉或其它方式连接固定送风混流组件200,连接筒状混流腔210的混流出风口212的后侧;固定端330包括与挂机本体100机壳底部固定的固定面331和沿固定面331朝向室内机前方的一侧向下延伸的连接面332,连接面332与连接轴310连接,固定面331提供螺钉与挂机本体100机壳底部连接。通过该连接件300的连接,可以牢固的将送风混流组件200固定与挂机本体100的底部,使得送风混流组件200与挂机本体100配合工作,实现不同送风模式,满足不同用户对送风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挂机10,由于将送风混流组件200设置在挂机本体100外部的壳体的下部,通过连接件300与挂机本体100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用户在不更换挂机本体100的基础上,单独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可操作性强,根据用户的需求,可灵活性选择是否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例如,对于年轻人居住的房间,制冷时喜欢强劲送风,那么既可以选择不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使用传统的室内机空调器,也可以选择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的室内挂机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开启。对于老人和小孩儿居住的房间,需安装送风混流组件200,进行舒适制冷。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