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机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898发布日期:2018-12-07 2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溶液除湿机组,包括除湿器(10)和再生器(20),所述除湿器(10)包括除湿塔体(11)和设置在所述除湿塔体(11)内腔的除湿单元(12),所述再生器(20)包括再生塔体(21)和设置在所述再生塔体(21)内腔的再生单元(2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塔体(11)具有相互连通的新风口(111)和送风口(112),所述新风口(111)开设在所述除湿塔体(11)的底部,所述送风口(112)开设在所述除湿塔体(11)的顶部,以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口(111)进入所述除湿塔体(11)的内腔并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流动,并使室外新风在通过所述除湿单元(12)时与所述除湿单元(12)内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和/或

所述再生塔体(21)具有相互连通的回风口(211)和排风口(212),所述回风口(211)开设在所述再生塔体(21)的底部,所述排风口(212)开设在所述再生塔体(21)的顶部,以使室内回风通过所述回风口(211)进入所述再生塔体(21)的内腔并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流动,并使室内回风在通过所述再生单元(22)时与所述再生单元(22)内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10)还包括:

第一溶液隔离层(13),设置在所述除湿塔体(11)的内腔以将所述除湿塔体(1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部的除湿腔(113)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一热回收腔(114),所述除湿单元(12)设置在所述除湿腔(113)内;

第一热回收单元(14),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内,用于回收进入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内的室外新风的热量;

其中,所述新风口(111)与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连通,所述送风口(112)与所述除湿腔(1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20)还包括:

第二溶液隔离层(23),设置在所述再生塔体(21)的内腔以将所述再生塔体(2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再生腔(213)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热回收腔(214),所述再生单元(22)设置在所述再生腔(213)内;

第二热回收单元(24),设置在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内,用于回收进入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内的室内回风的热量;

其中,所述回风口(211)与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连通,所述排风口(212)与所述再生腔(2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回收单元(24)包括:

第二热回收填料块(241),设置在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内并将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第二热回收布液器(242),设置在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二热回收布液器(242)用于向所述第二热回收填料块(241)喷洒除湿溶液;

其中,所述回风口(211)与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的下部空间连通,以引导室内回风进入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并与喷洒在所述第二热回收填料块(241)上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回收单元(24)还包括:

第二溶液管路(243),所述第二溶液管路(2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连通,所述第二溶液管路(2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回收单元(14)连通;

第二溶液泵(244),设置在所述第二溶液管路(243)上,以将所述第二热回收腔(214)内的除湿溶液泵送至所述第一热回收单元(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回收单元(14)包括:

第一热回收填料块(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内并将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第一热回收布液器(142),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热回收布液器(142)用于向所述第一热回收填料块(141)喷洒除湿溶液;

其中,所述新风口(111)与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的下部空间连通,以引导室外新风进入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并与喷洒在所述第一热回收填料块(141)上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回收单元(14)还包括:

第一溶液管路(143),所述第一溶液管路(1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连通,所述第一溶液管路(1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热回收单元(24)连通;

第一溶液泵(144),设置在所述第一溶液管路(143)上,以将所述第一热回收腔(114)内的除湿溶液泵送至所述第二热回收单元(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隔离层(13)包括:

第一隔离板(131),所述第一隔离板(131)上设置有第一溶液槽(133)和第一透风孔,所述第一溶液槽(133)和所述第一透风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溶液槽(133)用于收纳由所述除湿单元(12)内落下的除湿溶液,所述第一透风孔用于供室外新风通过以进入所述除湿腔(1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隔离层(13)还包括:

第一风帽(132),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风孔上方,所述第一风帽(132)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溶液槽延伸,以使通过所述除湿单元(12)的除湿溶液直接落入所述第一溶液槽(133)内或者在所述第一风帽(132)的导流作用下落入所述第一溶液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槽(133)、所述第一透风孔和所述第一风帽(13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溶液槽(133)和多个所述第一透风孔相互交错设置,各个所述第一风帽(13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个所述第一透风孔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12)包括:

除湿填料块(121),设置在所述除湿腔(113)内并将所述除湿腔(113)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除湿布液器(122),设置在所述除湿腔(113)的上部空间,所述除湿布液器(122)用于向所述除湿填料块(121)喷洒除湿溶液;

其中,所述送风口(112)与所述除湿腔(113)的上部空间连通,以使经过热回收后的室外新风与喷洒在所述除湿填料块(121)上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以对室外新风除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12)还包括:

第三溶液管路(123),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溶液槽(133)连通,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的另一端与所述除湿布液器(122)连通;

第三溶液泵(124),设置在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上,所述第三溶液泵(124)用于将所述第一溶液槽(133)内的除湿溶液泵送至所述除湿布液器(1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12)还包括:

第一级间溶液管路(125),所述第一级间溶液管路(1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连通,所述第一级间溶液管路(125)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单元(22)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

热泵系统(30),所述热泵系统(30)包括蒸发器(31);

其中,所述蒸发器(31)设置在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上,所述蒸发器(31)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溶液管路(123)的除湿溶液进行冷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30)为两套,两套所述热泵系统(30)的所述蒸发器(31)均设置在所述的第三溶液管路(123)上。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隔离层(23)包括:

第二隔离板(231),所述第二隔离板(231)上设置有第二溶液槽(233)和第二透风孔,所述第二溶液槽(233)与所述第二透风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溶液槽(233)用于收纳由所述再生单元(22)内落下的除湿溶液,所述第二透风孔用于供室内回风通过以进入所述再生腔(213)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隔离层(23)还包括:

第二风帽(232),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风孔上方,所述第二风帽(232)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溶液槽(233)延伸,以使通过所述再生单元(22)的除湿溶液直接落入所述第二溶液槽(233)内或者在所述第二风帽(232)的导流作用下落入所述第二溶液槽(233)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槽(233)、所述第二透风孔和所述第二风帽(23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溶液槽(233)和多个所述第二透风孔相互交错设置,各个所述第二风帽(232)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透风孔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单元(22)包括:

再生填料块(221),设置在所述再生腔(213)内并将所述再生腔(213)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再生布液器(222),设置在所述再生腔(213)的上部空间,所述再生布液器(222)用于向所述再生填料块(221)喷洒除湿溶液;

其中,所述排风口(212)与所述再生腔(213)的上部空间连通,以使经过热回收的室内回风与喷洒在所述再生填料块(221)上的除湿溶液传质换热以使室内回风将除湿溶液中的水分带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单元(22)还包括:

第四溶液管路(223),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槽(233)连通,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布液器(222)连通;

第四溶液泵(224),设置在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上,所述第四溶液泵(224)用于将所述第二溶液槽内的除湿溶液泵送至所述再生布液器(22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单元(22)还包括:

第二级间溶液管路(225),所述第二级间溶液管路(22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连通,所述第二级间溶液管路(225)的另一端与除湿单元(12)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

热泵系统(30),所述热泵系统(30)包括冷凝器(32);

其中,所述冷凝器(32)设置在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上,所述冷凝器(32)用于对流经所述第四溶液管路(223)的除湿溶液进行加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30)为两套,两套所述热泵系统(30)的冷凝器(32)均设置在所述的第四溶液管路(223)上。

24.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除湿机组为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溶液除湿机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