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653发布日期:2019-02-15 20:0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管道的主要作用在于,用于传送室内外交换的气体。而由于都市中环境污染指数较高,为了提高商务大厦中空气的洁净指数,会在中央空调的进气管道中放入活性炭块,通过活性炭块对进入大厦的气流进行一次净化。

然而,现在活性炭块在管道内的安装结构却有着他的弊端。

活性炭块整体为矩形块状,且活性炭块直接横挡的固定在管道中,使得进入管道的气流通过活性炭块;而这种操作,活性炭块对气流进行类似封堵的隔挡,使得气流通过活性炭块阻力极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通风间隙被尘埃等杂质堵塞,将导致管道内的气流流通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以旋转的活性炭块来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使得在保证气流得以过滤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流畅性,具有极高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转轴,转轴安装有作为旋叶的过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块对进入管道的气流进行隔挡;气流通过过滤块后,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相对于气流直接从室外吸入而言,洁净度已经相当可观;而在气流的推动下,转轴转动,后续进入的管道的气流将与旋转的过滤块依次接触,实现有效的气流净化;该设计既可以对气流进行一次初步的净化又可以保证管道内的气流顺畅流动;即使过滤块使用多年后散失过滤效果后,过滤块也难以对气流进行封堵。

较佳的,过滤块至少4块,且过滤块均匀的布置转轴的圆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块越多,则气流可被净化的量就越大,显然气流的净化效果更加显著;过滤块采用四块起,且均匀布置,是了每两个过滤块可以在管道内形成横跨管体横截面的隔挡面,这样将增加气流与过滤块接触量。

较佳的,过滤块的上、下端与管体的上、下内壁留有间隙,间隙的范围为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采用1-2mm,显然第一是为了保证过滤块在该间隙下可自由旋转;而1-2mm的间隙较小,可从该直接缝隙通过的气流量较小,可使得大量的气流与过滤块接触。

较佳的,过滤块为活性炭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净化气体效果显著。

较佳的,转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且转轴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前后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越多,气流被过滤的次数就越多,故可以尽可能的将全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提高进入室内气体的洁净程度。

较佳的,转轴与过滤块形成一个隔挡面,该隔挡面与管体的侧内壁形成单一的风道;

在前的转轴所在隔挡面形成的风道,以及在后前的转轴所在隔挡面形成的风道,前后两个风道彼此交错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设计是基于多个转轴时,前后转轴的风道交错设置,效果在于,在前风道通过气流由于流动惯性将直接碰撞向在后的过滤块上,使得气流得以和过滤块有效接触。

而风道的效果,其一起到引流作用,由于通过风道阻力较小,部分气流会引流到风道进而流向管道深处,其二,转轴上因为积攒尘埃或杂质过多而卡住时,气流依旧可通过风道顺畅的流动。

较佳的,转轴的下端安装有风力发电机,该风力发电机电连接有电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将风能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进而用于电灯的照明;在大厦中,管道一般布置较为偏僻的走廊,其采光较差,采光较好的区域一般拥有商用出租,故在管道布置的位置需要设置灯源。而本设计,利用风能,解决了灯源的能源问题,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较佳的,相邻电灯之间间隔为20-5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电灯设计在这个距离,效果有二,其一风力发电的电力微弱,通过两个灯电灯靠近在一起,可使得光源的照明面积更大;其二在于,当某一个电灯需要维修时,另一个电灯因为距离较近,可以作为维修时的工作光源。

较佳的,管体包括切口,切口插有壁板,壁板通过螺钉固定于管体,转轴旋转连接于壁板,过滤块滑插于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壁板从管体上拆除,以便将转轴上的过滤块滑移拆除,更换新的过滤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旋转的活性炭块,既能对气流进行净化,又能保证气流的顺畅流动,空气净化后的环保效果极为显著。并且将风能转化为电灯的电能,也体现了节约能源这一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管体与壁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管体上管壁剖口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管体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 5是实施例中转轴与过滤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管体;11、壁板;

2、转轴;21、插槽;

3、过滤块;31、活性炭块;

4、间隙;5、风道;

61、风力发电机;62、电灯;6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空调的管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管体1通过吊杆或者支架固定在墙体上。管体1上开设有切口,切口上插入有凹字形的壁板11。壁板11可安装在管体1上;安装后,管体1与壁板11的上下内壁彼此齐平。并且壁板11沿着管体1的长度方向以左右错开的形式布置在管体1的两侧。

如图2所示,壁板11的上下内壁中连接有一个竖向的转轴2,转轴2的圆周方向安装有四个过滤块3,本实施例中过滤块3为活性炭块31;四个过滤块3均匀的布置在转轴2圆周方向,两个对面的过滤块3将形成一个隔挡面。

可以看到过滤块3的高度几乎和管体1内壁的竖直高度一致,过滤块3的上下端与管体1的上内壁与下内壁均具有1.5mm的间隙4,其他实施例中间隙4距离可以为1.2或1.7mm,该间隙4显然可以避免过滤块3与管体1的发生碰撞,且气流还难以大体量的从该间隙4穿过。

过滤块3在管体1左右两侧的间距也是不同的,过滤块3与管体1右侧内壁的间距为 1.5mm;而过滤块3与管体1左侧内壁的间距较大,该间距的宽度为10cm ,该间距形成用于气流通过风道5;

如图3所示,前、后转轴2之间的风道5是交错布置的,风道5具有引流作用,由于通过风道5阻力较小,部分气流会引流到风道5进而流向管体1深处;而且由于前、后德尔风道5交错,在前的风道5通过气流由于流动惯性将直接碰撞向在后的过滤块3上,使得气流得以和过滤块3有效接触。

如图2与图3所示,壁板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风力发电机61,风力发电机61的原理与公开号为CN201720272067.X的风力发电原理相同;过滤块3作为旋转叶片,转轴2和风力发电机61连接;当过滤块3转动时,其在风力发电机61的转化下,风能转为电能,而风力发电机61通过电线连接有电灯62;电灯62固定在壁板11的下表面,为管体1下方照明,两个电灯62直线距离为25cm。

而当过滤块3失效后,可以将壁板11整个取出,更换过滤块3。

如图4所示,壁板11底部焊接两个挡板,挡板贴合在管体1的下表面;通过两个螺钉63将挡板与管体1固定,当螺钉63旋松后,将壁板11从管体1中横向取出,之后可对壁板11上的过滤块3进行更换。

如图5所示,转轴2由上至下开设有插槽21,插槽21为的横截面为T字形;过滤块3的侧边也为T字状,过滤块3的该侧边滑插入插槽21,实现过滤块3与转轴2的固定。

在进行过滤块3的更换时,只需要将报废的过滤块3从转轴2上端滑出,换上新的过滤块3后,将壁板11再次安装即可。

工作原理:过滤块3通过旋转的方式连接在壁板11上,使得气流既可以被过滤块3净化,气流又可以通过过滤块3的旋转产生的空间进行顺畅流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