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072发布日期:2019-02-12 21:1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板式换热器,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板式换热器,其中,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循环水回水管路、加热进水管路、换热后出水管路、冷水进水管路和热水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和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所述加热进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左端,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右端,所述冷水进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右端,所述热水出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左端,所述加热进水管路位于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上方,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位于所述冷水进水管路的下方,所述加热进水管路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与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路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出水管路连通,所述加热进水管路、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所述冷水进水管路和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管内均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管道外表面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管内部设置有螺旋状桨,所述螺旋状桨可绕中心转动。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翅片的四个端点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均为蛇形管路,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换热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保温层和第四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和所述第四保温层呈矩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加强隔离板,所述加强隔离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加强隔离板、第二加强隔离板和第三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一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二加强隔离板和所述第三加强隔离板分别穿过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三保温层和所述第四保温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二加强隔离板和所述第三加强隔离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换热器本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循环水回水管路、加热进水管路2、换热后出水管路3、冷水进水管路4和热水出水管路5,所述循环水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和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所述加热进水管路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左端,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3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右端,所述冷水进水管路4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右端,所述热水出水管路5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左端,所述加热进水管路2位于所述热水出水管路5的上方,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3位于所述冷水进水管路4的下方,所述加热进水管路2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与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3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路4通过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与所述热水出水管路5连通,所述加热进水管路2、所述换热后出水管路3、所述冷水进水管路4和所述热水出水管路5的管内均设置有过滤管6,所述过滤管6的管道外表面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管内部设置有螺旋状桨,所述螺旋状桨可绕中心转动。

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组并列设置的翅片7,所述翅片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8、第二连接口9、第三连接口10和第四连接口11,所述第一连接口8、所述第二连接口9、所述第三连接口10和所述第四连接口11分别设置在所述翅片7的四个端点上。

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均为蛇形管路,所述第一循环水回水管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口8和所述第三连接口10,所述第二循环水回水管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口9和所述第四连接口11。

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2和第二保温层13,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保温层14和第四保温层15,所述第一保温层12、所述第二保温层13、所述第三保温层14和所述第四保温层15呈矩形结构设置。

所述换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加强隔离板16,所述加强隔离板16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加强隔离板、第二加强隔离板和第三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一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二加强隔离板和所述第三加强隔离板分别穿过所述翅片7与所述第三保温层14和所述第四保温层15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隔离板、所述第二加强隔离板和所述第三加强隔离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换热器本体1固定连接。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