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8982发布日期:2019-04-20 02:2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调整出风方向,更好地送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大导风板一般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可关闭或打开出风口,小导风板一般位于大导风板的内侧,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区域。

由于大导风板可转动至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位置,这就需要涉及具有较长转臂的大导风板,由于转臂较长,使得大导风板的转动半径较大,大导风板转动过程中,容易与室内机风道中的其他机构产生干涉,例如,小导风板很容易和大导风板产生干涉,阻碍大导风板的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产生干涉和增加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及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

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内导风板包括内板体和分别设置于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两个内转臂分别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

外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外侧,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外导风板包括外板体和设置于外板体内侧分别临近外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并且两个外转臂分别向内板体横向两端与壳体横向两端的间隔空间延伸;

内转臂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由内板体向风道内侧延伸,第二区段由与第一区段相接处朝壳体临近该内转臂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第三区段由与第二区段相接处朝风道内侧延伸,以利用内转臂为与该内转臂位于同一侧的外转臂提供避让;

第三区段远离第二区段的一端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

可选地,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均为直段;

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通过第一圆弧段平滑过渡。

可选地,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均为直段;

第二区段为第二圆弧段,以将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通过第二圆弧段平滑过渡。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部,与出风口连通,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出风口;

内板体包括第一子内板体和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第二子内板体;

两个内转臂分别设置于第一子内板体横向两端;

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当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位于第一子内板体的上侧端;

且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

可选地,第一子内板体形成有由其横向两端临近第一子内板体的第一侧端的位置向外凸出的横向延伸的枢接轴;

第二子内板体包括板本体和形成于板本体横向两端的两个枢接块,第二子内板体通过两个枢接块枢接于两个枢接轴上;并且

第二子内板体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侧端的一侧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弧形槽,第一侧端形成有与弧形槽适配的横向延伸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槽滑动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转动。

可选地,第一子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端面位于弧形凸起的一侧为横向延伸的一平板,以利用弧形凸起的凸起面和平板的平面构成第一侧端的端面;

平面与凸起面的位置满足:在第二子内板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时,平面位于凸起面的前侧。

可选地,每个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形成有间隔相对的两个凸起部,且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位于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枢接轴滑动接触的弧形凹槽;

枢接轴通过对应的两个凸起部的间隔卡入对应的弧形凹槽中。

可选地,第二子内板体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子内板体的宽度尺寸。

可选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的最短距离大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的距离,以保证内导风板可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

可选地,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的最短距离小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下侧边缘的距离,以保证内导风板可转动至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内导风板的内转臂设计为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的特殊结构,利用该特殊结构的内转臂为对应的外导风板的外转臂提供避让,以当外导风板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转动过程中,外转臂不会与内转臂形成干涉,使得外导风板可顺畅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或关闭出风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外导风板可完全转动至风道的外侧,增大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并且通过设计包含第一子内板体和第二子内板体的内导风板,并将第二子内板体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上,并进一步使得当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使室内机的前面板与导风板之间不会出现间隙,从而避免漏风现象。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二子内板体的结构设计特别,通过与第一子内板体的配合,实现了当内导风板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并且当内导风板处于其他位置时,第二子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而不会再由复位处反向转动,从而保证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4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二子内板体搭接在壳体前表面;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二子内板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一子内板体和内转臂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的第二子内板体的示意性结构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板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参见图3,并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室内机10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蒸发器17和风机18。室内机10与室外机(未示出)一同构成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

壳体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10a,进风口10a处可布置有进风格栅11,进风格栅11处可布置有滤尘网(未示出),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清洁进入室内机10中的空气。壳体的前侧下部限定有沿横向方向(即图2所指示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出风口。壳体可为横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

壳体一般包括用于承载蒸发器17和风机18的骨架12、罩设在骨架12前侧的前面板及位于骨架12横向两端的两个端盖14,两个端盖14及前面板13将蒸发器17和风机18封闭于前面板13和骨架12构成的空间中。

蒸发器17用于与从进风口10a进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换热风(具体地,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蒸发器17优选为覆盖风机18的前方和上方空间的三段式翅片蒸发器。

风机18优选为轴线方向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用于促使空气从进风口10a流至蒸发器17处,并将与蒸发器17换热后形成的换热空气流至出风口处,再吹向室内。

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19,风道19用于将热交换风从蒸发器17处引流至出风口处,使得换热风从出风口吹出,以实现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内导风板15和外导风板16。内导风板15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内导风板15包括内板体和分别位于内板体横向两端的两个内转臂153,两个内转臂153分别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连接,内导风板15受控地转动,对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和出风区域进行调整。外导风板16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外侧,配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外导风板16包括外板体161和设置于外板体161内侧分别临近外板体161横向两端的两个外转臂162,并且两个外转臂162分别向内板体横向两端与壳体横向两端的间隔空间延伸。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的局部示意图。

特别地,如图4和图5所示,内转臂153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区段153a、第二区段153b和第三区段153c,第一区段153a由内板体向风道19内侧延伸,第二区段153b由与第一区段153a相接处朝壳体临近该内转臂153的横向一端的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153b,第三区段153c由与第二区段153b相接处朝风道19内侧延伸。与传统内导风板的直线型的内转臂结构不同,本实施例的室内机10中,通过设计横向延伸的第二区段153b将向风道19内部延伸的第一区段153a和第三区段153c连接,形成特别结构的内转臂153,以利用此种结构的内转臂153为与对应的内转臂153位于同一侧的外转臂162提供避让(参见图1和图2),当外导风板16在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转动过程中,外转臂162不会与内转臂153形成干涉,使得外导风板16可顺畅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或顺畅转动至关闭出风口的位置。

第三区段153c远离第二区段153b的一端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连接,也即是说第三区段153c未与第二区段153b相接的一端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连接。如图5所示,第三区段153c远离第二区段153b的一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连接轴153-1,连接轴153-1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连接。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还可包括设置于壳体横向一端部的一个第一电机(未示出)和设置于壳体横向一端部的一个第二电机(未示出),第一电机的横向延伸的第一输出轴与临近该第一电机的外转臂162连接,以利用第一电机通过外转臂162驱动外导风板16的转动,第二电机的横向延伸的第二输出轴与临近该第二电机的内转臂153的连接轴153-1连接,以利用第二电机驱动内导风板15的转动。未与第一电机连接的外转臂162可转动地连接于形成于壳体上的横向延伸的第一固定轴,未与第二电机连接的内转臂153的连接轴153-1可转动地连接于位于壳体上的横向延伸的第二固定轴。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外导风板16的转动轴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或第一固定轴,前述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或第二固定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4和图5,第一区段153a、第二区段153b和第三区段153c均为直段,直段是指整体呈直线型的板段,第一区段153a和第二区段153b通过一圆弧段平滑过渡,为避免该实施例中所用的圆弧段与下述圆弧段混淆,这里将本实施例中的圆弧段记为第一圆弧段。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第一区段153a和第三区段153c可为直段,第二区段153b可为一圆弧段,记为第二圆弧段,第一区段153a和第三区段153c通过作为圆弧段的第二区段153b进行平滑过渡。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二子内板体152搭接在壳体前表面,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的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的第一子内板体151和内转臂153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的第二子内板体152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的内导风板15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6至9所示,并结合图4和图5,内导风板15包括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传统的内导风板15的转动范围一般都在风道19内或只有部分转动至风道19外,导风效果有限,而本实施例中,内导风板15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位于风道19的外侧,由此增大了内导风板15的转动范围,提升内导风板15的导风效果。

两个内转臂153分别设置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横向两端。其中,前后方向为如图3所指示的方向。

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长度方向即为平行于横向方向的方向,第一子内板体151的长度尺寸和第二子内板体152长度尺寸大致相同,第二子内板体152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并且,当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位于风道19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152位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上侧端,由此限定了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相对位置,也即清楚地限定了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和下述的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端。

并且,内导风板15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13搭接,壳体的前表面13即为前面板13。由于第二子内板体152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当内导风板15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152位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上方,当内导风板15转动至风道19外侧一定位置时,第二子内板体152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旋转,搭接在前面板13上,使室内机10的前面板13与内导风板15之间不会出现间隙,从而避免漏风现象。

如图6所示,内转臂153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连接处相对于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端更加临近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也可理解为,内转臂153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连接处临近第二子内板体152)。由于当内导风板15转动至风道19外侧时,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位于风道19的外侧,第二子内板体152位于第一子内板体151上方,由此可知,处于风道19外侧的内导风板15的第一子内板体151主要起导风作用,第二子内板体152通过与前面板13搭接,起到避免漏风的作用。为此,将内转臂153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连接处的位置设计为临近第二子内板体152,可使得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大部分板面用于导风,保证内导风板15的导风面尺寸,使得内导风板15的整体设计更加合理。

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宽度尺寸可小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宽度尺寸,通过增加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宽度尺寸,减小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宽度尺寸,进一步保证内导风板15的导风面尺寸。

再次参见图6至图9,第一子内板体151形成有由其横向两端临近第一子内板体151的第一侧端的位置向外凸出的横向延伸的枢接轴151a,第二子内板体152包括板本体和形成于板本体横向两端的枢接块152-1,第二子内板体152通过两个枢接块152-1枢接于两个枢接轴151a上。第二子内板体152宽度方向朝向第一子内板体151的第一侧端的一侧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弧形槽152-2,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形成有与弧形槽152-2适配的横向延伸的弧形凸起151b,弧形凸起151b与弧形槽152-2滑动接触,以使得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151a转动,从而当内导风板15完全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151a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13搭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接块152-1朝向对应的枢接轴151a的端部可形成有间隔相对的两个凸起部152-1a,且枢接块152-1朝向对应的所述枢接轴的端部位于所述两个凸起部152-1a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枢接轴152-1滑动接触的弧形凹槽152-1b。第一子内板体151在与第二子内板体152装配时,第一子内板体151横向两端的两个枢接轴151a分别通过对应的两个凸起部152-1a的间隔卡入对应的弧形凹槽152-1b中,从而将第一子内板体151与第二子内板体152进行装配,并实现了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可转动连接(也可称为枢接)。

当将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装配时,首先将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内转臂153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连接,再将第一子内板体151上的枢接轴151a通过对应的两个凸起部152-1a的间隔卡入对应的弧形凹槽152-1b中,从而将第二子内板体152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15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具有枢接块152-1、凸起部152-1a和弧形凹槽152-1b的第二子内板体152,在实现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枢接的同时,方便了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装配,使得第二子内板体152能够易操作地装配在第一子内板体151上,简化了两者的安装工序。

参见图7和图8,枢接块152-1上的两个凸起部152-1a临近弧形凹槽152-1b的两个位置处的间距小于弧形凹槽152-1b的直径,以图7所示的方向为例,枢接块152-1上的两个凸起部152-1a位于弧形凹槽152-1b上端的两个位置处的间距小于弧形凹槽152-1b的直径。由于枢接轴151a与弧形凹槽152-1b适配,也即是说,枢接轴151a的外径与弧形凹槽152-1b的直径大致相同,则可知,枢接轴151a的外径大于前述的两个位置处的间隔距离,由此,当内导风板15转动至第二子内板体152位于第一子内板体151下方时,第二子内板体152仍然通过其枢接块152-1连接在第一子内板体151上的枢接轴151a上,避免第二子内板体152的枢接块152-1从所述第一子内板体151的枢接轴151a上脱落。

如图7和图8所示,枢接块152-1上的两个凸起部152-1a相互靠近的两个内端面可为圆弧面,前述的枢接块152-1上的两个凸起部152-1a临近弧形凹槽152-1b的两个位置处,也即是指:两个圆弧面临近弧形凹槽152-1b的两个位置处,也可理解为,两个圆弧面临近弧形凹槽152-1b的两个位置处的间距小于弧形凹槽152-1b的直径。并且,两个圆弧面之间的间距在临近弧形凹槽152-1b的位置向枢接轴151a所处位置的方向上逐渐增大,进一步方便了第一子内板体151上的枢接轴151a卡入第二子内板体152上的枢接块152-1上。

参见图8,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端面位于弧形凸起151b的一侧为横向延伸的一平板151c,以利用弧形凸起151b的凸起面和平板151c的平面构成第一侧端的端面,并且,平面与凸起面的位置满足:在第二子内板体152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13搭接时,平面位于凸起面的前侧,由此清楚地限定了第一子内板体151的第一侧端的端面的平面和凸起面的位置。通过将第一子内板体151的第一侧端的端面的一部分设计为平面,一部分设计为凸起面,一方面保证了内导风板15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19外侧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向后下方转动,以与前面板13搭接;另一方面保证了当内导风板15反向旋转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只可复位,而不可继续向前下方转动,从而保证了第二子内板体152在重力作用下只可在复位与搭接在前面板13的位置之间转动,而不会由复位处再反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7,枢接块152-1的宽度方向与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厚度尺寸大于枢接块152-1的宽度尺寸,结合图6所示,第二子内板体152的厚度尺寸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厚度尺寸相同,由此使得当第二子内板体152未与前面板13抵接时,第二子内板体152与第一子内板体151应处于同一平面上(以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为平板而进行的举例),由此保证了内导风板15的导风面较为平整(如图4和图5所示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均为平面,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可均为曲面。

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内导风板15的三个位置状态,当内导风板15处于R位置和Q位置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复位,内导风板15导风面平整,当内导风板15处于P位置时,第二子内板体152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13(前面板13)抵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内板体152为一个,在一些替代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子内板体152可为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第二子内板体152为多个时,一个第二子内板体152枢接于第一子内板体151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其他第二子内板体152依次枢接于与第一子内板体151枢接的第二子内板体152上,也即是说,以使得内导风板15转动至风道19外侧时,所有第二子内板体152均可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13(前面板13)搭接,以利用所有第二子内板体152与壳体的前表面13密封,避免漏风。

为使得内导风板15可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可增加内转臂153的长度,具体地,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最短距离应大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的距离,由此可保证内导风板15可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也可理解为:内转臂153过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的一点到内转臂153与第一子内板体151连接点的距离大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上侧边缘的距离,也即是通过增加内转臂153的长度,使得内导风板15可完全转动至风道19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子内板体151的最短距离可小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下侧边缘的距离,也可理解为:内转臂153过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的一点到内转臂153与第一子内板体151连接点的距离小于内导风板15的转动轴线与出风口的下侧边缘的距离,也即是通过限定内转臂153的长度,保证内导风板15可完全转动至风道19内。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通过调整内导风板15的位置,可将出风口的气流向下方、前上方或正前方引导,实现出风气流方向的调整。

如图3所示,制热模式下,外导风板16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一定位置,外板体161可不参与导风,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参与导风,内导风板15将出风口的气流向前下方引导,因热空气密度较小具有上升趋势,尽量将热风向下吹,能够增强制热效果。

如图10所示,制冷或制热模式下,内导风板15转动至R位置时,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参与导风,将气流向前方引导,此时,风向前吹出,不会吹到用户,但也不会影响制冷/制热性能,实现不吹人的平吹送风效果,提升用户风感体验。

制热或制冷模式下,内导风板15也可向前上方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Q位置,第一子内板体151和第二子内板体152均参与导风,将气流向前上方吹出,此时,风上扬吹出,不会吹到用户,但也不会影响制冷/制热性能,实现不吹人的送风效果,避免用户被风直吹引起不适,提升用户的风感体验。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均可采用不吹人模式。

制热模式下,如图10,并结合图6所示,内导风板15转动至P位置,处于P位置的内导风板15的第二子内板体152在重力作用下搭接在前面板13上,使得前面板13与导风板之间不会出现间隙,防止热风向上吹,避免热风上吹而导致前面板13受热颜色发生变化,并且,此时,内导风板15的第一子内板体151将出风口的气流向下引导,使得风向下吹,因热空气密度较小具有上升趋势,尽量将热风向下吹,能够增强制热效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