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10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流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流式隧道窑。



背景技术: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根据烧制产品不同时间所需温度的不同,即温度曲线,把一条隧道窑划分为:预热带、高温带(烧成带)、冷却带。窑内制品燃烧所需的氧气(空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水平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进而燃烧并达到制品所需烧结温度。

传统式隧道窑的工作原理,其中抽风方式全部靠侧面的哈风口通过管道连接风机进行抽风。存在的问题:

1.支管道太多,且有很多风向拐弯。如:窑室到每个哈风口一个90度拐弯,每个哈风口到直管有一个90度拐弯,每个支管到主管道有个90度拐弯,主管道到风机有一个90度拐弯。据测算风管道一个90度弯头风压损失为100Pa,即四个90度弯头会损失风压400Pa。如现有风机风压是1500Pa的情况下,损失风压基本达到26%,以致风机电流很高,造成电能浪费及不必要的机械磨损;因风量、风压的增加导致环保处理压力增大(目前环保处理重要指标是氧含量超标)。

2.需要窑炉长度很长,主要体现在哈风口分布区段(每条隧道窑大约为30-50米长度哈风口区段)造成土地浪费及建设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的隧道窑结构的缺点,所以实用新型平流式隧道窑。解决缺陷其优点如下:

1、抽风气流方向为直线,无拐弯,提高风机的风量风压的利用效率约26%,进而降低相应风机电耗、机械损耗,并降低相应的焙烧所需氧含量,以降低环保脱硫的难度;

2、取缔了哈风口、哈风支管道和主管道、哈风闸等设施,并取消了哈风区段而减少窑炉长度约10%,以上几项约减少固定资产投入20%,节约用地及厂房投入约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流式隧道窑,包括焙烧窑本体,所述焙烧窑本体的右端设有窑车出口,焙烧窑本体的左端设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处设有与抽风口密封连接的风机;所述焙烧窑本体的左端侧面设有用于窑车进车的窑车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的抽风方式,风机就设置在焙烧窑本体左侧的抽风口上,风机工作时,直接通过焙烧窑本体的右端设有的窑车出口往焙烧窑本体内抽风,所以隧道窑内的风近似于直线通风,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哈风口、哈风闸、支烟管道和主烟管道等设施,抽风气流方向为直线,无拐弯,将同等风量风压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进一步地,所述窑车通道设有进车端和出车端,窑车通道的进车端设有第一窑门,窑车通道的出车端设有第二窑门,所述窑车通道与焙烧窑本体通过第二窑门相连通。

因为采用了此种通风结构,所以窑车的进车方式也做了改进。现有技术中,隧道窑进车方式为从焙烧窑本体的进车端通过顶车机正面进车,以导致抽风点只能采用侧面多点位抽风,窑内外空气及气压通过窑门进行隔绝,即进车时上提打开窑门,进车完毕再下放关闭窑门。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的左端设有抽风口,因风机抽风口只有一个,且是风机及抽风口与焙烧窑本体的左侧相对连接在一起,也就占用了焙烧窑本体端头进车的位置且没有焙烧窑本体进车端的窑门安装的位置,所以进车方式为从焙烧窑本体的上部设了一个窑车通道,所述窑车通道的进车端设有第一窑门,窑车通道的出车端设有第二窑门,所述窑车通道与焙烧窑本体通过第二窑门连接。

首先打开第一窑门,关闭第二窑门,将装有待焙烧制品的窑车顶推到窑车通道内的渡车上;然后关闭第一窑门,打开第二窑门,并通过渡车将该窑车摆渡到焙烧窑本体预顶推位置,再通过焙烧窑本体内顶车机将该窑车顶推到焙烧窑本体内,关闭第二窑门,根据焙烧制度连续不断的进车,进而达到连续焙烧。为了让窑内外窑气隔绝,保证窑内气压保持一致,通过窑车通道设置的第一窑门和第二窑门,第一窑门和第二窑门之中始终有一扇保持关闭状态,即始终保持窑室内处于密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口与焙烧窑本体的左侧端部开口并与抽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口的安装高度和焙烧窑本体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窑门设置在焙烧窑本体靠近抽风口的侧壁上,且窑车通道与焙烧窑本体通过第二窑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焙烧窑本体的一侧设有与焙烧窑本体平行设置的码坯线,所述焙烧窑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焙烧窑本体平行设置的烘干窑,所述码坯线的右端通过第一过渡窑道与烘干窑连通,所述烘干窑的左端通过第二过度窑道与窑车通道的第一窑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码坯线的右端分为静停线一和静停线二,所述静停线一和静停线二分别通过第一过渡窑道与烘干窑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抽风气流方向为直线,无拐弯,提高风机的风量风压的利用效率约26%,进而降低相应风机电耗、机械损耗,并降低相应的焙烧所需氧含量,以降低环保脱硫的难度。

2、取缔了哈风口、哈风支管道和主管道、哈风闸等设施,并取消了哈风区段而减少窑炉长度约10%,以上几项约减少固定资产投入20%,节约用地及厂房投入约10%。

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让焙烧段焙烧的制品能够充分的供氧,将焙烧段余热(热介质)能通过空气流动而干燥、逐步升温预热段制品,提升了焙烧效率和焙烧质量。

4、将风机安装在焙烧窑本体左侧的抽风口,风机的抽风口与焙烧窑本体正对且安装高度也和焙烧窑本体的高度基本水平。这样的安装方式,风机可以安装在地面上,因风机安装在地面上,降低了安装高度,相比传统的风机一般是安装在焙烧窑本体上,比地面约高3米,进而降低了安装成本也有利于设备维护检修,且提高了风机运行稳定性和减少了因风机运行时的振动给窑体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焙烧窑本体,2-抽风口,3-风机,4-窑车通道,5-第一窑门,6-第二窑门,7-码坯线,8-烘干窑,9-第一过渡窑道,10-第二过度窑道,11-静停线一,12-静停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平流式隧道窑,包括焙烧窑本体1,所述焙烧窑本体1的右端设有窑车出口,焙烧窑本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焙烧窑本体1的左端设有抽风口2,所述抽风口2处设有与抽风口2密封连接的风机3;所述焙烧窑本体1的左端侧面设有窑车通道4,所述窑车通道4设有进车端和出车端,窑车通道4的进车端设有第一窑门5,所述窑车通道4的出车端设有第二窑门6,所述窑车通道4与焙烧窑本体1通过第二窑门6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的抽风方式,风机3就设置在焙烧窑本体1左侧的抽风口2上,风机3工作时,直接通过焙烧窑本体1的右端设有的窑车出口往焙烧窑本体1内抽风,所以隧道窑内的风近似于直线通风,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哈风口、哈风闸、支烟管道和主烟管道等设施,抽风气流方向为直线,无拐弯,将同等风量风压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因为采用了此种通风结构,所以窑车的进车方式也做了改进。现有技术中,隧道窑进车方式为从焙烧窑本体1的进车端通过顶车机正面进车,以导致抽风点只能采用侧面多点位抽风,窑内外空气及气压通过窑门进行隔绝,即进车时上提打开窑门,进车完毕再下放关闭窑门。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的左端设有抽风口2,因风机3抽风口2只有一个,且是风机3及抽风口2与焙烧窑本体1的左侧相对连接在一起,也就占用了焙烧窑本体1端头进车的位置且没有焙烧窑本体1进车端的窑门安装的位置,所以进车方式为从焙烧窑本体1的上部设了一个窑车通道4,所述窑车通道4的进车端设有第一窑门5,窑车通道4的出车端设有第二窑门6,所述窑车通道4与焙烧窑本体1通过第二窑门6连接。

首先打开第一窑门5,关闭第二窑门6,将装有待焙烧制品的窑车顶推到窑车通道4内的渡车上;然后关闭第一窑门5,打开第二窑门6,并通过渡车将该窑车摆渡到焙烧窑本体1预顶推位置,再通过焙烧窑本体1内顶车机将该窑车顶推到焙烧窑本体1内,根据焙烧制度连续不断的进车,进而达到连续焙烧。为了让窑内外窑气隔绝,保证窑内气压保持一致,通过窑车通道4设置的第一窑门5和第二窑门6,第一窑门5和第二窑门6之中始终有一扇保持关闭状态,即始终保持窑室内处于密闭状态。

相比现有的隧道窑,窑室到每个哈风口一个90度拐弯,每个哈风口到直管有一个90度拐弯,每个支管到主管道有个90度拐弯,主管道到风机3有一个90度拐弯,据测算风管道一个90度弯头风压损失为100Pa,即四个90度弯头会损失风压400Pa。如现有风机3风压是1500Pa的情况下,损失风压基本达到26%。本实用新型的抽风气流方向为直线,无拐弯,进而降低相应风机3电耗、机械损耗,提高风机3的风量风压的利用效率约26%,并降低相应的焙烧所需氧含量,以降低环保脱硫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式隧道窑取缔了哈风口、哈风支管道和主管道、哈风闸等设施,并取消了哈风区段而减少窑炉长度约10%,以上几项约减少固定资产投入20%,节约用地及厂房投入约10%。

作为优选,所述抽风口2与焙烧窑本体1的左侧端部开口并与抽风口2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抽风口2的安装高度和焙烧窑本体1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窑门6设置在焙烧窑本体1靠近抽风口2的侧壁上,且窑车通道4与焙烧窑本体1通过第二窑门6连通。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焙烧窑本体1的一侧设有与焙烧窑本体1平行设置的码坯线7,所述焙烧窑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与焙烧窑本体1平行设置的烘干窑8,所述码坯线7的右端通过第一过渡窑道9与烘干窑8连通,所述烘干窑8的左端通过第二过度窑道10与窑车通道4的第一窑门5连接。装有待焙烧制品的窑车从码坯线7通过第一过渡窑道9进入到烘干窑8,然后在从烘干窑8经第二过度窑道10进入到窑车通道4内,然后在通过第二窑门6进入到焙烧窑本体1中进行焙烧。

焙烧窑本体1内抽风的目的一是让焙烧段焙烧的制品能够充分的供氧,二是将焙烧段余热(热介质)能通过空气流动而干燥、逐步升温预热段制品。因隧道窑长度一般都比较长(100米以上),且截面都较大,这就需要大量的风量和风压。主要是通过制品间间隙(类似于风道),由风机3的抽送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码坯线7的右端分为静停线一11和静停线二12,所述静停线一11和静停线二12分别通过第一过渡窑道9与烘干窑8连通。静停线一11和静停线二12的设计可以使得生产时进入焙烧窑本体1的窑车能跟上生产的节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